液化天然气燃料在航运业的应用前景.pdf
第4 4卷第 4期 2 0 1 5年 4月 当 代 化 工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V o 1 . 4 4 .N 0 . 4 A p r i l ,2 0 1 5 液化天然气燃料在航运业的应用前景 邢 大 鹏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 北京 1 0 0 0 2 9 摘 要 由于传统的船用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采用液化石油气 L N G 作为船舶的燃料 ,部分或者全部替代柴油燃料,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 L N G取代传统的燃料的必要性和 环保性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船用 L N G燃料发展现状、船用 L N G燃料的优缺点及相应对策等 ,对于相关的技术 人员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船舶;环保;污染物 中图分类号U6 9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0 4 6 0 2 0 1 5 0 4 0 7 2 1 0 2 Appl i c a t i o n Pr o s pe c t s o f Li que fie d Na t ur a l G a s Fue l i n t h e S h i p p i n g I n d u s t r y XI NG Da - pe n g S i n o p e c F u e l Oi l S a l e s C o . , L t d . , B e ij i n g 1 0 0 0 2 9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ma r i n e f u e l p r o d u c e s l a r g e a mo u n t s o f e mi s s i o n s f r o m f u e l c o mb u s t i o n, wh i c h r e s u l t s i n s e ri o u s i m p a c t o n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 Us i n g l i q u e fi e d p e t r o l e u m g a s L NG a s ma r i n e f u e l , p a r t i a l o r t o t a l r e p l a c e me n t o f d i e s e l f u e l , C a l l r e d u c e t h e e mi s s i o n o f p o l l u t a n t s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h e n e c e s s i t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r e p l a c i n g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fu e l s wi t h L NG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s we l l a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o f L NG a s ma r i n e f u e 1 .Ad v a n t a g e s , d i s a d v a n tag e s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L NG a s ma r i n e f u e l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 Th e p a p e r c a n p r o v i d e g u i d e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r e l e v a n t t e c h n i c a l s t a f t . Ke y wo r d s Li q u e fi e d n a t r a l g a s ; S h i p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P o l l u t a n t s 当今,环境污染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其中,石油燃料燃烧产生的产生的二氧化碳,硫化 物及氮化物等对大气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Ⅲ 。其中, 船用燃料燃烧每年可产生 l 2 亿 t 的二氧化碳, 占全 世界排放总量 6 %,而全球总排放量的 2 0 %和 3 0 % 是燃料燃烧产生的硫化物和氮化物 ,它们是环境污 染 的重要成因口 。为了控制运输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 国际海事组织已对重质燃料油作出相关规定,即到 2 0 2 0年平均含硫量将从 目前的 4 .5 %降到 0 .5 %,到 2 0 1 5年轻质燃料油平均含硫量将从目前的 1 %降到 0 . 1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船舶柴油机有害物 排放水平要高 出一大截 ,存在较大的差距 。到 目前 为止 , 国内一直缺少相关领域的严格排放限制法规 , 在研发和制造 自主船用柴油机产品过程中,研究者 普遍仅注重成本 ,忽视采用减少排放的技术措施。 因此 ,导致了我国船用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问题尤 为严重。 为满足船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 可采取如下的措施 1 常规以船舶燃料油为动力 的船舶需要应用后处理技术,代价高昂; 2 使用 低硫油取代燃料油 ,可能遭遇低硫油供应紧张的问 题; 3 使用液化石油气替代传统燃料。 液化天然气 L NG 是对天然气进行脱 除重烃 、 硫化物 、二氧化碳和水等杂质预处理过程 ,再经过 深度冷却得到的液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 理论 上燃烧后不产生烟尘 、s o 和 N O ,符合清洁 能源的要求。使用 L N G 动力可以满足各种排放控 制要求, L N G燃料船舶也成为国内外新建船舶增长 的一种新趋势。 1 L NG燃料船舶发展现状 当前使用 的内燃机替代燃料有压缩天然气 C N G 、液化天然气 L N G 和液化石油气 L P G 三种 ,其中,液化天然气具有能力密度较高 ,排放 低,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 发动机燃料 】 。挪威船务官员 日前也公开表示 “ 到 2 0 3 0年全球航运界有能力实现减排 3 0 %, 这得益于 L N G作为燃料有效的措施。 ” L N G 燃料 动力船舶是指主要以液化天然气为 主要燃料的船舶,船舶发动机通过燃烧天然气与柴 薯 器 { 9。7 8 一 , 男 , 辽 宁 抚 顺 人 , 工 程 师 , 2 00 5 年 毕 业 于 辽 宁 石 油 化 工 大 学 金 融 专 业 , 主 要 从 事 国 内 水 上 船 加 油 汽 站 建 设 工 作 者 简 介 邢 大 鹏 1 一 , 男 , 辽 宁 抚 顺 人 , 工 程 师 , 年 毕 业 于 辽 宁 石 油 化 工 大 学 金 融 专 业 , 王 要 从 事 国 内 水 上 船 加 油 站 建 议 工 作。E m a 1 ] 5 4 6 0 5 5 7 5 5 q q . c o m 。 化 工 2 0 1 5年 4月 油 的混合物 ,给船舶提供推进动力 。 为了适应越来越严格 的环保 和排放要求 ,降低 航运成本 , 各国对 L N G燃料动力系统都进行了研究 和试验 ,并取得了进展。 1 9 8 4年,世界上最早的 L NG动力双燃料汽车 在前苏联研制被研制 出来 。 到 2 0世纪末 ,日本和韩 国等 国家试验成功 L NG动力汽车。2 0 1 0年,挪威 船级社为德 国航运公司“ R e e d e r e i S t e f a n P a t j e n s ” 号 集装箱船进行改装 ,安装 L NG 装置 ,改装项 目于 2 0 1 2 年完成。 最近有消息指出, 全球第一大集装箱 运输公司马士基航运计划订造多达 2 O 艘 以 L NG为 燃料的集装箱新船,并已经邀请韩国主要造船厂进 行报价。这预示着 L NG 燃料船普遍适用于全球航 程 的美好未来。 在国内, 武汉 、 江苏、 福建等地也都进行了 L NG 燃料动力船舶的相关试验, 并且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体现了L N G燃料在船舶航运业具有的优势。 2 L N G燃料在船舶航运上的优缺点 2 . 1 L N G燃料船舶具有的优势 2 . 1 . 1 满足环保 的需求 L N G 作 为一种清洁的能源 ,其 主要成分为烃 类,基本不含有硫和氮等非烃类。因此,在燃烧时 产生 的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相比于汽油柴油等 燃料大大减少 。据挪威验船协会 D NV估计 ,使 用气体燃料动力的船舶 ,氧化硫与氧化氮的排放量 可消减约 9 0 %,二氧化碳的减排也达 2 0 %以上 ] 。 相比于空气 L NG 密度较轻 ,当发生泄漏事故时也 会很快自然气化,对水体不会产生污染。应用气体 燃料动力船舶将推动对整个航运业深刻的变革 ,同 样也面临着新 的机遇和挑战。 2 . 1 .2 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由于 L NG 无色无味 ,泄露时不容易被发现 , 为保证天然气泄漏可及时被发现一般要加入特殊嗅 剂 ; 天然气 比汽柴油燃点更高 , 不易达到爆炸极限。 从使用安全性上来看 ,天然气也 比燃油更安全。 2 . 1 . 3 L NG使用的经济I 生。 由于石油资源的紧缺和需求的急剧增加, 传统 的石油燃料价格 飞涨【 5 ] 。此外 ,出于对运输船舶对 海洋的污染的忧虑 ,国际海事组织规定 ,到 2 0 2 0 年重质燃料油平均含硫量下降到 0 . 5 %,到 2 0 1 5年 轻质 燃 料 油平 均 含硫 量 将 从 目前 的 1 %降 到 的 0 . 1 %,这也造成油料价格的提升和营运成本 的增 大。据国内试验船测数据算显示 ,当使用天然气与 柴油配 比 7 3的混合燃料时 ,可节约燃料成本达 2 5 %,而国外同类船舶天然气与柴油配比更是高达 到 9 1 以上,船舶燃料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2 . 1 . 3 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 目 前世界上的天然气蕴藏量非常丰富,估计可 以继续使用 2 5 0 年, 中国早在公元 1 3 世纪就开发了 世界上第一个气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 的国家之一 J 。 我国天然气资源量约为 5 4万亿 11 1 , 估计可采储量 1 0 ~ 1 4万亿 m。 ,煤层气储量约 3 0万 亿 m ,开发潜力 巨大,发展前景 良好。 2 . 1 . 4 L NG内燃机技术 日渐成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天然气已经形成了从开采、 存储、运输到终端的一整套完整工艺流程[ ,气体 燃料发动机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国外的船用机制造 商瓦锡兰、曼恩等厂家已经推出了各自的气体燃料 发动机l 8 ] ,国内也有相应 的产品在试验 ,气体燃料 发动机在船舶的应用已经不存在技术障碍。 2 . 2 制约 L N G燃料在船舶上应用的因素 2 . 2 . 1 续航能力弱 目 前,船舶设计存在相当大的难题是由于液化 石油气的储罐小,整体布局较为困难,对舱室及管 线的要求较高,在燃烧放出相同能量的条件下,需 要 L N G的体积相当于 2倍的燃油,这就需要更大 的空间去贮存 L N G 。目 前,以 L N G为燃料的船舶 最高续航能力仅为 2 2 d ,远远不能达到长途远洋运 输要求。现阶段主要用于以下两类船舶一是短途 运输船舶 ;二是应用于 L NG大型运输船舶上。 2 _ 2 . 2 补给配套设施不足 目前 国内外大多数港 口没有建立起完备且适用 的 L N G补给配套体系,无法有效满足航行船舶的 加气需求 。 2 . 2 _ 3 宣传力度小 由于政府对 L N G动力船舶的宣传力度较小, 缺 乏可靠的信息来源以及一些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等 原因 ,在 L NG 动力船舶应用尚未完全展开的情况 下,绝大多数船主是不愿意建造该新型船舶【9 J 。 2 . 2 . 4 船舶之间加气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由于受到海潮涨落的影响 ,船舶无法确定确切 的停泊位置 ,进行船对船加气 ,依然面临 L NG 输 送管道均为低温管道,不易延展和伸缩许多有待攻 克 的技术难题。 3 普及船用 L N G燃料的对策 1 增强群众 的环保意识 ,充分认识到 L NG 能源的相比于传统能源的优势所在, 加大对以 L N G 为动力船舶的宣传力度。 下转第7 2 5 页 第 4 4卷第 4期 张来新, 等 新型大环主体化合物柱芳烃的合成及应用 7 2 5 质谱 、NMR 研究了其对磷胺类农药分子的识别性 能。 结果表明, 甲基对硫磷能够使 A 发生明显的荧 光猝灭 , 说 明了荧光型柱L 5 j 芳烃衍生物 A 对 甲基对 硫磷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该研究将在农药检测方 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综上所述 自2 0 0 8年 Og o s h i 和 Na k mo t o等报 导了一种通过对位桥联苯酚形成 的结构对称 的柱形 大环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一 柱芳烃后, 目前已合成和研 究的柱芳烃主要是五元 五棱柱形 和六元 六棱柱形 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空间结构,目 前在 超分子组装 、超分子催化 、分子识别 、分子机器 、 分子马达 、分子开关 、离子通道 、缓释剂及分子器 件功能材料、超分子生物学、纳米科学、贵金属回 收、超分子药物等领域凸现 出广 阔的应用前景。其 研究重心已朝着这类新型大环受体分子的分子识别 与 自组装和智能材料 的开发方向发展 。即其发展方 向有如下几个方面 f 1 合成出更多元的柱芳烃及其 衍生物,增强其主客体包合和分子识别的选择性, 创造更多的应用价值 ; 2 在主客体包合和分子识别 领域 ,开发更多 的具有水溶性的柱芳烃 ,扩大水相 分子识别种类 ,以实现在环境化学 、环境保护、环 境监测及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f 3 在“ 锁式” 结构的 构筑 中, 制备一些常见的“ 锁式” 结构. 索烃 ; 4 更进 一 步开发柱芳烃在超分子催化、生物模拟等领域的 应用。 参考文献 [ 1 ] Og o s h i L K a n a i S , F u j i n a mi S , e t a 1 . p a r a - B r i d g e d S y mme t r i c a l P i l l a r [ 5 ] a r e n e s T h e i r L e w i s Ac i d C a t a l y z e d S y n t h e s i s a n d H o s t G u e s t P r o p e r t y [ J ] . J . A m. C h e m.S o c ., 2 0 0 8 ,1 3 0 1 5 5 0 2 2 5 0 2 3 . [ 2 ] Do n g S , Z h e n gB , Y a o e t a 1 . L C S T - T y p e P h a s e B e h a v i o r I n d u c e d b y P i l l a r [ 5 l a r e n e / I o n i c L i q u i d H o s t - Gu e s t C o mp l e x a t i o n [ J ] . A d v . M a t e r . , 2 01 3 , 25 6 8 6 4 - 6 8 6 7 . 1 3 j Y a n g E C h e n Q, C h ang Q Y S u g a r - F u n c t i o n a l i z e d Wa t e r - S o l u b l e Cy c l o t r i v e r a t r y l e n e De r i v a t i v e s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a c t io n wi t h F u l l e r e n e [ J ] . J . O r g . C h e m., 2 0 1 2 , 7 7 2 9 7 1 - 9 7 6 . [ 4] 李慧, 陈琦, 韩宝航.新型柱芳烃及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c ] .全国 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吉林延吉 边大学, 2 O l 4 0 8 1 1 0 1 1 1 . [ 5 ]毕家海, 田德美, 李海兵. 蒽柱[ 5 ] 芳烃璃 子液体温敏开关的设计合成 [ c ] . 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 集. 吉林延吉 延边大学, 2 0 1 4 0 8 1 0 8 1 0 9 . [ 6] 马俊凯, 田德美, 李海兵. “ 巯基- 烯” 点击反应合成水溶性柱[ 5 ] 、柱[ 6 ] 芳烃【 c】 .全 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论文集.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 ,2 0 1 4 0 8 1 0 6 . 1 0 7 . [ 7]王晓阳,贾学顺, 李春举. 柱【 5 】 芳烃对中性烯烃和炔烃客体的选择性 键合[ c ] .全 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论文集. 吉林延吉 延边大学 ,2 0 1 4 . 0 8 7 8 7 9 . [ 8] 石方丹, 田德美, 李海兵. 羧基柱[ 5 ] 芳烃量子点设计合成及赖氨酸选 择性可逆响应[ c ] . 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 术讨论会论文集. 吉林延吉 延边大学 ,2 0 1 4 0 8 1 0 1 1 0 2 . [ 9] 杨杰, 黄飞鹤.基于柱[ 6 】 芳烃紫外响应的超分子两亲化合物合成 、 自组装以及在多壁碳纳米管分散 中的应用[ c ] . 全国第十七届大环 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吉林延吉 延边大 学 ,2 0 1 4 0 8 2 7 0 2 7 1 . [ 1 O]胡晓玉,曹煜,王乐勇. 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囊泡用于抗癌药物转运 [ c ] .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 集.吉林延吉 边大学 ,2 0 1 4 . 0 8 1 0 4 - 1 0 5 . [ 1 1 ]曹贤梁,张凡, 田德美, 等. 荧光型柱[ 5 ] 芳烃的合成及其对农药分子 的选择性识别[ c ] . 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 术讨论会论集.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 ,2 0 1 4 . 0 8 1 0 1 1 0 2 . 上接 第 7 2 2页 2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的宣传并在资金上提供 优惠措施 如在建造上提供资金补助等 , 鼓励船舶 所有人大胆进行创新和尝试 ,从而为能够有力的推 动 L NG 燃料动力船舶的建造和使用作出贡献 。 3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 在工作中注重学习, 能及时学习掌握新技术 ,及时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 实际建造 中。 参考文献 [1 ]蒋 剑春. 生物质 能源应 用研 究现状 与发展前景l J 1. 林产 化学与工 业. 2 0 0 2 . 2 2 2 7 5 - 8 0 . [ 2]徐波. L N G动力船舶发展现状与趋势[ J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 0 0 2 , Z 2 2 7 5 - 8 0 . [3]史 鉴生 , 王 协琴 . 天 然气 汽车燃 料及质 量标 准 fJ 1 . 天然气 工业 , 1 9 9 6 , 1 6 2 6 1 - 6 5 . [ 4 ]宁智,刘建华, 张欣, 朱家松.天然气,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研 究叨.车用发动机, 2 0 0 1 1 5 7 . [ 5 ]郭宪臣.汽车节油面面观 . 交通节能与环保, 2 0 0 8 1 2 3 2 4 . [ 6 ]戴金星, 夏新宇, 卫延召. 中国天然气资源及前景分析I J 】 _ 石油与天然 气地质, 2 0 0 1 , 2 2 1 1 8 . [ 7 ]曾燕丽.浅析中国 L N G应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J 1 . 中国石油和化 工标准与质量, 2 0 1 2 , 1 6 2 4 2 . [ 8 ] 彭雪竹. 国内外双燃料发动机发展状况分析[ J 】 . 船舶与设备, 2 0 1 2 3 1 6 21 . [ 9 ] 顾祥. L N G在我国内河船舶的发展前景及建议叨. 价值工程,2 0 1 4 , 3 4 7 9 - 8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