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水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井液研究与应用.pdf
第 4 1 卷 第 2期 2 0 1 3年 3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 ETR I EUM DRI I I I NG TECHNI QUES Vo 1 . 4 1 No . 2 M a r ., 2Ol 3 . _ 钻井完井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3 . 0 2 . 0 0 4 页岩水 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 井液研 究与应用 王显光,李 雄, 林永学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 院, 北京 1 0 0 1 0 1 摘要 国内页岩油气水平井用油基钻井液 o B M 存在切力低、 流变性能差等问题 , 难以完全满足页岩油气长 水平井钻井施工井壁稳定与井眼清洁的技术要求。针对上述问题, 在借鉴 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开展 了页岩油 气水平井用OB M 体系构建, 在研发核心处理剂的基础上, 形成了一套高性能油基钻井液体 系, 对其综合性能进行 了系统研 究, 该钻 井液体 系整体性 能指标 达到 国外同类钻 井液 体 系水 平。该 油基 钻 井液在 彭页 2 HF井水平段钻 进 中进行 了成功应 用, 并创造 了国内陆上 页岩 气水平井水平段和水平位移 最长的新纪 录。高性能 油基钻 井液技 术 的成功研 究与应 用, 提 高了我 国高性 能油基钻 井液技 术的 自主化水平 。 关键词 页岩 水平井 高性能油基钻井液 井眼稳定 井眼净化 彭页2 HF井 中图分类号 TE 2 5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0 8 9 0 2 0 1 3 0 2 0 0 1 7 0 6 Re s e a r c h a nd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Hi g h Pe r f o r ma n c e Oi l Ba s e Dr i l l i ng Fl u i d f o r Sh a l e Ho r i z o nt a l W e l l s W a ng Xi a ng u a ng,Li Xi o n g,Li n Yo n g x u e S i n o p e c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e t r o l e u m E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 1 0 0 1 0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S t a r t i n g l a t e , s t u d y o n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o i l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i n Ch i n a l a g s wa y b e h i n d t h a t i n o v e r s e a s c o u n t r i e s . Do me s t i c o i 1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wi t h s h o r t c o mi n g s l i k e 1 O W y i e l d v a l u e a n d p o o r r h e o l o g i c p r o p e r t y , c a n n o t f u l l y m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we l l b o r e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h o l e c l e a n i n g i n t h e d r i l l i n g o f s h a l e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s .I n v i e w o f t h e a b o v e - me n t i o n e d q u e s t i o n s , b y l e a r n i n g f r o m a d v a n c e d o v e r s e a t e c h n o l o g y,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o i l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HPOBM f o r s h a l e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s wa s d e s i g n e d . Th e n。 a n e w HP oBM f o r mu l a wa s s t u d i e d a f t e r s o me k e y ma t e r i a l s we r e d e v e l o p e d , a n d i t 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p e r f o r ma n c e wa s e v a l u a t e d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 . T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o f t h i s f o r mu l a c o u l d c o mp a r e wi t h t h o s e o f t h e s i mi l a r o v e r s e a HPOBM . Th e n e w o i l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f o r mu l a wa s u s e d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i n s h a l e g a s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o f Pe n g y e 2 HF, a n d t h i s we l 1 s e t a n e w r e c o r d o f t h e l o n g e s t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s e c t i o n a n d h o r i z o n t a l d i s p l a c e me n t i n Ch i n a . S o,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 b r i n g i n g t h e ma n u f a c t u r e o f d o me s t i c HPOBM t o a h i g h e r l e v e 1 . Ke y wo r d s s h a l e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o i l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h o l e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h o l e c l e a n i n g; W e l l Pe n g y e 2 HF 1 概述 近年来 , 随着美 国在页岩油气资源商业开发上 取得成功 , 页岩油气水平井 开发用 高性能钻井液技 术成为各国钻井液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和研究 的热 点l_ 1 ] 。用于商业开发 的页岩油气水平井水平 段一 般长达 8 0 0 2 5 0 0 m_ 6 ] , 施工过程 中对钻井液 的井 眼清洁能力和润滑性能_| 7 唱 ] 要求极高 ; 页岩油气富集 的 目的层其硬脆性矿物含量高、 页岩层理和微裂 隙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卜O 6 ; 改回 日期 2 0 1 3 0 3 一 l 2 。 作者简 介 王显 光 1 9 7 9 一 , 男。 山 东青州人, 2 0 0 2年 毕业 于山 东师 范大 学化学专业 , 2 0 0 7年获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 究所油 田化 学专业博士 学位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钻井液新技 术与新材料 方面 的研 究工作 。 联系方式 0 1 0 8 4 9 8 8 1 9 2 , wa n g x g . s r i p e s i n o p e c . C O ll l 。 基金项 目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 目“ 页岩气藏水平井油基钻 井液 技术研究” 编号 P l 1 0 5 3 部分研 究 内容。 】 8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发育 , 钻井过程 中钻井流体的侵入易导致井壁失稳 ; 另外 , 为了利于大规模的水力压裂和提高产能 , 页岩 油气水平井通常沿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方位钻进 , 容 易导致严重的井壁失稳。因此 , 页岩油气水平井对 钻井液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9 ] 。 国外油基钻井液 OB M 技术的发展始于 2 O世 纪 6 0年代 , 至 9 0年代 已经形成了完善 的油基钻井 液技术系列, 可 以满 足页岩水平井 、 超大斜度 定 向 井、 高温高压超深井等现场施工 。2 0 0 5年前后 , 伴 随着美国页岩油气水平井的大规模开发 , 其相应 的 高性能油基钻井液技术 已经成熟l 1 。 。 ] , 钻井液成本 大幅度降低 。 国内 O B M 技术的发展 始于 2 0世纪 8 O年代 , 大庆、 胜利和中原等油 田先后开展过相关技术探索 , 但 由于成本高、 投入产 出比差、 环保压力大等 问题 , OB M 的应用范 围和规模 较小ll 1 , 技 术水平发 展 缓慢。国内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主要表现为[ 1 1 1 OB M 体系虽然具有较好的乳化稳定性 , 但流变性能 较差 、 切力低、 悬浮能力差 ; 为提高其切力、 增强携岩 能力 , 大量使用有机土、 乳化剂等 亲油胶体 , 导致其 黏度大幅度升高、 环空压耗明显上升, 不仅导致钻井 速度下降 , 而且大幅度增加了薄弱地层井漏的风险 ; 2 OB M 体系处理剂用量大 , 为降低综合成本带来了 极大的难度 。为此 , 笔 者针对 国内 O B M 体系存在 的突出问题 , 根据页岩油气水平井 的施工要求 , 在借 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 开展 了页岩油气水平井 用 OB M 体系构建 , 形成 了一套高性能油基钻井液 体系 HP O B M , 并在彭水地 区的彭页 2 HF井成功 应用 , 创造了国内陆上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和水平 位移最长的新纪录 , 对于 国内其他地 区的页岩油气 水平井钻井施工也具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 。 2 设计 思路 页岩油气水平井钻井过程 中井壁失稳风险高、 井 眼清洁难度大、 钻具摩阻大 , 因此用于页岩水平井 的油基钻井液必须具有 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和流变性 能, 以及较强的随钻封堵性能。在借鉴 国外公 司相 关技术的基础上 , 按照页岩水平井的施工要求 , 对页 岩水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井液体系进行了设计 1 采用逆乳化油基钻井液 , 以有效降低成本 。 该钻井液体系油水比使用范围为 9 0 1 0 ~6 O 4 0 , 为便于现场控制流变性能 , 油水 比随着其密度 的升 高而逐渐增大 。 2 注重油水两相的乳化稳定性_ 】 。常规乳化 剂存在流变性能差、 加量大、 综合成本高等不足 , 根 据亲水亲油平衡原理和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表面 活性 的关系_ 2 , 开发出类似 国外高性能油基钻井液 用的聚合类表面活性剂 , 有效乳化油水界面 , 确保钻 井过程 中侵入地层的滤液完全为油相 ; 同时 , 大分子 量乳化剂可 以显著增加钻井液体 系的结构力 , 改善 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能 , 提高携岩能力 。 3 注重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的改善 。根据相似 相溶原理和电性吸附作用原理, 设计并研发了特殊结 构的流型调节剂 , 进一步增强了钻井液体系的内部结 构力 , 提高了钻井液体系的切力、 低剪切条件下 的结 构力和动塑比, 确保其具有 良好的井眼清洁能力 。 4 注重封堵材料的颗粒尺寸分布和刚性 、 塑性 材质的选 择。对多个地 区 的页岩储层 岩样进行 分 析 , 获得页岩储层微裂隙的尺度范围, 依据有效堆积 和架桥理论l 2 川, 设计合理粒径范围的刚性与塑性混 配的随钻封堵材料 , 封堵裂隙 、 强化井筒 , 为油基钻 井液合理密度的使用提供 了保障 。 3 配方与性能评价 基于上述页岩水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井液体系 设计原则 , 开展并完成了新型乳化剂 、 流型调节剂和 随钻封堵剂等关键钻井液处理剂的研究与开发 。在 上述关键处理剂开发的基础上 , 通过对有机土 、 乳化 剂 、 降滤失剂等处理剂的加量进行优化、 油水 比调整 试验, 得到了高性能油基 钻井液体系 HP O B M 的 配方组成 0号柴油2 0 . 0 C a C 1 z 盐水 C a C 1 z 质量 分数为 2 5 1 . 5 主乳化剂 1 . 0 辅乳化剂 0 . 5 润湿 剂 2 . 0 C a O 1 . 8 有 机 土 2 . 0 降滤失剂0 . 3 提切剂3 . 0 封堵剂 。 3 . 1 基本性能 按照上述配方在室内进行了 HP OB M 体系的配 置 , 步骤如下 加入配 比量 的柴油、 乳化剂和润湿剂, 高速搅拌 1 0 m in 后加入盐水, 再高速搅拌 2 0 ra in ; 然 后依次加入有 机土、 C a O、 降滤失剂、 提切剂 和封堵 剂, 每种处理剂加入后高速搅拌 1 5 mi n , 所有处理剂 加完后再高速搅拌 3 0 mi n , 得 到密度 为 0 . 9 5 k g / L 的 HP O B M 体系。配置完毕 , 在 1 5 0℃ 下老化 1 6 h , 然后在 5 0℃条件下测定钻井液体系老化前后 的流 变性能 , 在 1 5 0℃、 压差 3 . 5 MP a条件下测定其 高 温老化后 的滤失量 , 结果见表 1 。 第 4 1卷第 2 期 王显光等. 页岩水平井用 高性能油基钻 井液研 究与应 用 I 9 从表 l 可以看 出, HP OB M 在 1 5 0℃老化前后 乳化稳定性 好 , 破乳 电压均在 1 0 0 0 V 以上 ; 同时 HP OB M 均 具有 良好 的流 变性 能 , 其动 塑 比高 达 0 . 4 3 , 6 / 3值较高 , 高温高压 滤失量较低 , 达 到了 页岩水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井液体系设计 的要求 。 3 . 2 抑制 性 能评价 选用宣城区块小陈岭组 、 黄平 区块九 门冲组和 彭水区块龙马溪组地层的页岩岩样 , 利用线性膨胀 试验和岩屑 回收试验对 HP OB M 的抑制性能进行 了评价 。膨胀率试验用岩样制备 称取在 1 0 5 2℃ 温度下烘干的页岩岩 屑粉 过 1 0 0目筛 1 0 . 0 g , 在 压样机模具中以 4 MP a压力 压制 5 mi n , 制成柱状 试样 ; 在 O F I T页岩膨胀仪上, 分别测定其在蒸馏水 和 HP O B M 中浸泡 1 2 h后 的膨胀率 见表 2 。用 6 ~1 O目页岩钻屑进行 回收试验 , 在 1 5 0。 C下热滚 1 6 h后 , 用 6 0目筛 回收 , 使用石油 醚冲洗 干净后 , 在 1 0 5 2℃干燥后称重 , 结果见表 2 。 表 2 膨 胀率、 回收 率试 验结果 Ta bl e 2 Re s ul t s o f s we l l i ng a nd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由表 2可知 , HP O B M 具有 良好 的抑制性能 , 可 以有效抑制页岩水化膨胀与分散。 3 . 3 抗污染性能评价 针对页岩水平井施工过程中油基钻井液可能受 到的污染 , 分别进 行 了抗 钻屑、 抗盐 和抗水 污染 试 验 , 其结果见表 3 ~5 。 由表 3 ~5可知, 随着钻屑和盐等固相的侵入, HP OB M 的破乳 电压基本不变, 其塑性黏度 和切力 略微上升 , 说明其具有 良好的乳化稳定性 , 具有 良好 的抗钻屑和抗盐污染 的能力 ; 当 HP OB M 中水的侵 入量增加时, 其塑性黏度 与切力上升 , 但变化不大 , 表 3 抗钻屑污染试验结果 Ta bl e 3 Resu l ts o f c ut t i n g po l l ut i o n r esi s t a n c e t est 注 试验所用的钻屑粉为黄平区块 九门冲组地层 的页岩 。 表 4 抗 盐污染试 验结果 Tab l e 4 Re s u l t s o f s a l t r e s i s t an c e t e s t 注 试验所用的盐为 Na C 1 与 c a c 1 2 的组合 , 两者质量之比为 1 1 。 表 5 抗 水污染实验结果 I la b l e 5 Resu l ts o f wa t e r r e s i s t a nc e t e s t 说明其流变性能稳定。同时 , 水 的大量侵入导致其 破乳电压下降, 当水侵入量为 1 5 时, 实际油水 比 为 6 8 3 2 , 此时破乳电压仍达 6 8 3 V, 表明 HP O B M 具有 良好的乳化稳定性 。 上述试验结果表 明, HP OB M 具有优 良的抗污 染性能。 3 . 4 封堵 性 能评价 页岩微裂隙的有效模拟是钻井液封堵性能评价 的难点 。通过对 比多种模拟评价方法 , 采用针对性 强和重复性高的高温高压页岩床模拟封堵试验对 HP OB M 的封堵能力进行 了评价。在 GGS 7 卜A型 高温高压滤失仪浆杯 中先后加入高温高压滤纸 、 粒 径为 0 . 4 3 ~0 . 8 5 mm 的黄平区块九 门冲组地层页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岩钻屑和粒径为 0 . 1 5 ~0 . 2 5 mm的岩屑粉 , 端面平 整后沿杯壁缓慢加入 4 0 0 mL的 HP O B M, 密封后 通过气源加压 , 测定其在不 同压力条件下 的滤失量 见表 6 。 表 6 不同封堵剂加量下 H P O B M 的高温高压页岩床封堵效果 Ta bl e 6 Pl u g g i n g p e r f o r man c e e v a l ua t i o n of HPOBM by t he me t ho d o f HTHP s i mul a t e d s ha l e f o r ma t i o n 封堵剂加量 滤失量/ mL 3 . 0 MPa1 5 0℃4 . 5 MPa 1 5 0℃ 试验结果表 明, HP O B M 在加入合理粒度级 配 的封堵剂后 , 在模拟页岩床 中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大 幅度降低 , 表现 出良好 的页岩微裂隙封堵效果 。当 加量至 3 . 0 时, 在 3 . 0和 4 . 5 MP a压力下 , 滤失量 降低为 0和 0 . 2 mL, 说明封堵材料 的粒径分布与模 拟页岩具有较好 的匹配性 , 封堵材料 中刚性粒子与 塑性变形粒子配 比合理, 形成的封堵层具有 良好的 承 压 能 力。 3 . 5 高温高压流变性能评价 为了研究井下高温高压条件 下 HP OB M 的流 变性能, 采用 An t o n P a a r P h y s i e a MC R1 0 1型高温 高压流 变仪 , 测 定 了密 度 1 . 4 0 k g / L HP OB M 在 6 MP a压力下 , 2 0 , 4 0 , 6 0 , 8 0 , 1 2 0和 1 5 0℃温度下 的流变性 , 结果见图 1 。 6 O℃时 , 剪切 应 力 降低 明显 ; 当温度 进一 步 升至 1 5 0℃时 , 剪切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幅度减小; 高剪切 速率下 HP OB M 的剪切应力变化 幅度 明显大于低 剪切速率下 的剪切应力变化 幅度。同时, 可 以发现 HP OB M 的流变曲线不过原点,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 , 曲线趋 向接近原点 , 并趋于直线 , 这表明在温度低于 4 O℃时, HP O B M 属 于典型 的塑性 流体 , 可 以用宾 汉模式来描述 ; 当温度高于 4 0℃时, HP OB M 接近 于假塑性流体 , 可以用宾汉模式或幂律模式来描述 。 3 . 5 . 2 温度对流 变参数的影响 为了考察温度对 HP O B M 流变参数 的影响, 在 同等条 件 下测定 了 B a r o i d公 司 同密 度 I n t e g r a d e 0B M 的流变参数 , 结果见图 2 。 图 2温度对 HP O B M 和 I n t e g r a d e O B M 流变参 数的影响 Fi g . 2 Ef f e c t of t e mp e r a t u r e O i l HPOBM a nd I nt e g r a d e OBM r h l o g i c pr op e r t y 从 图 2可以看出, 温度对 HP O B M 和 I n t e g r a d e 0B M 的流变参数 的影 响规律完 全一致 。在 2 O ~ 1 5 0℃时, 随着温度 的逐渐 升高 , HP OB M 和 I n t e g r a d e O B M 的塑性黏度 与动切力均下降 , 表现出油 基钻井液温敏性 的特 征 , 尤 其在 2 0 ~4 O℃时 , 二 者 降幅明显 。当温度高于 6 0℃后 , HP o B M 和 I n t e g r a d e OB M 的塑 性 黏度 与 动 切力 均 逐 渐 下 降 , 1 5 0℃时其塑性黏度 、 动切力分别为 1 0 . 0 mP a S 、 4 . 8 P a和 1 3 . 1 mP aS 、 5 . 0 P a , 表 明新 研 发 的 HP OB M 与 I n t e g r a d e O B M 一样 , 在高温高压条件 下具有 良好的流变性能。 图 1 HP O B M 高温高压流变性能曲线 F i 昏1 C u r v e 。 f H P O B M r h e o l o g i c p I I 。 p e r t y u n d e r H T H P 3 6 与国外油基钻井液体 系性能的对比 3. 5. 温 度 对 流 变 曲 线 的 影 响 同 等 嚣 喜 窨 从图 1可以看 出, 在 同一剪切速率下 HP O B M 用 国外油基钻井液的几 口页岩水平井的钻井液性能 的剪切应力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 降低 , 从 2 0℃升至 进行了对 比, 结果见表 7 。 2 2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2 0 1 3年 3月 低成本 , 建议进一步开展高性能油基钻井液 回收再 利用和配套堵漏技术研究与试验。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 c e s 张抗 , 谭云冬. 世界页岩气资源潜力 和开发现 状及 中国页岩气 发展前景 r J ] . 当代石油石化 , 2 0 0 9 , 1 7 3 9 - 1 2 . Zh a n g Ka n g, Ta n Yu nd o ng . Th e s t a t us o f wo r l d s h a l e g a s r e s o u r c e s p o t e n t i a l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s t a t us a s we l l a s d e v e l o p me nt p r o s p e c t o f Ch i n a ’ s s h a l e g a s E J ] . P e t r o l e u m 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To d a y, 2 0 09 , 1 7 3 9 - 1 2 . 李新景 , 胡素 云 , 程 克明. 北 美裂缝 型页 岩气勘探 开发 的启示 _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0 7 , 3 4 4 3 9 2 4 0 0 . L i Xin j i n g , Hu S u y u n 。 C h e n g Ke mi n g .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f r a c t u r e d s h a l e g a s i n No r t h Ame r i c a [ J ] . P e t r o l e um Ex p l o r a t io n a n d De ve l o p me n t , 2 0 0 7, 3 4 4 3 9 2 4 0 0 . Ar a g a o A F I , Qu i n t e r o L, Ma r t i n s A L, e t a 1 .A no v e l a p p r o a c h f o r d r i l l i n g a n d g r a v e l p a c k i n g h o r i z o nt a l we l l s i n t h e p r e s e n c e o f r e a c t i v e s h a l e s u s i n g a s o l i d s - f r e e s y n t h e t i c f l u i d r R ] . S P E 1 0 2 2 9 5 , 2 0 0 6 . D e v i l l e J a y P, F r i t z B r a d y , J a r r e t t Mi c h a e 1 .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wa t e r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c u s t o mi z e d f o r s h a l e r e s e r v o i r s J R] . S PE 1 4 0 86 8 , 2 01 1 . Ol e a s An d r e s , Os u j i C o l l i n s E, C h e n e v e r t Ma r t i n E, e t a 1 . E n t r a n c e p r e s s u r e o f o i l b a s e d mud i nt o s h a l e e f f e c t o f s h a l e , wa t e r a c t i v i t y , a n d mu d p r o p e r t i e s [ R ] . S P E 1 1 6 3 6 4 。 2 0 0 8 . 崔思华 , 班凡生 , 袁光杰. 页岩气 钻完井 技术 现状及 难点分 析 [ J ] . 天然气工业, 2 0 1 1 , 3 1 4 7 2 7 5 . C u i S i h u a , B a n F a n s h e n g , Yu a n Gu a n g j i e . S t a t u s q u o a n d c h a l l e n g e s o f g l o b a l s h a l e g a s d r i l l i n g a n d c o mp l e t i o n[ J ] . Na t u r a l Ga s I n d u s t r y , 2 01 1 , 31 4 7 2 7 5 . 江怀友 , 宋新 民, 安 晓璇 , 等. 世 界页岩气 资源勘探 开发技术 综 述_ .1 ] . 天然气技术 , 2 0 0 8 , 2 6 2 6 3 0 . J i a n g Hu a i y o u, S o n g Xi n mi n, An Xi a ox u a n, e t a 1 .Gl o b a l s h a l e g a s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i t s E P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J ] . N a t u r a l G a s Te c hn o l o g y, 2 0 0 8, 2 6 2 6 3 O . [ 8 ] 张卫东, 郭敏, 杨延辉. 页岩气钻采技术综述[ J ] . 中外能源, 2 0 1 0, 1 5 6 3 5 4 0 . Zh a n g W e i d o n g, Gu o Mi n, Ya n g Ya n h u i . S h a l e g a s d r il l in g t e c h n o l o g ie s a t a g la n c e [ J ] . S i n o Gl o b N E n e r g y , 2 0 1 0 , 1 5 6 3 5 4 0 . [ 9 ] 王中华.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的难点及选用原则[ J ] . 中外 能源 , 2 0 1 2 , 1 7 4 4 3 4 7 . W a n g Z h o ng h u a . Di f f i c u l t y a n d a p p l i c a b l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h o r i z o n t a l w e l l s f o r s h a l e g a s [ J ] . S i n o Gl o b a l Ene r g y, 2 0 1 2, 1 7 4 4 3 4 7 . [ 1 O ] Hu t t o n Al i s t a i r , Vi c k e r s S t e p h e n , D a v i d s o n Ma r c u s , e t a 1 . De s i g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i nv e r t e mu l s i o n d r i l l i n g a n d a q u e o u s c o mp l e t i o n f l u i d s f o r l o n g h o r i z o n t a l mu l t i l a t e r a l w e l l s [ R ] . S PE l Z l 9 0 5, 2 0 0 9 . [ 1 1 ] Wa g n e r M, We b b T, Ma h a r a j M, e t a 1 . Ho r i z o n t a l d r i l l i n g a n d o p e n h o l e g r a ve l p a c k i n g wi t h o i l ba s e d f l u i d s a n i n d u s t r y mi l e s t o n e [ R ] . S P E 8 7 6 4 8 , 2 0 0 6 . [ 1 2 ] L a d v aHK J , B r a d yM E, S e h g a l P, e t a 1 . Us e o f o i l b a s e d r e s e r v o i r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i n op e n h o l e h o r i z o n t a l g r a v e l p a c k e d c o mp l e t i o n s d a ma g e me c h a n i s ms a n d h o w t o a v o i d t h e m[ R] . SP E 6 8 9 5 9, 2 0 0l _ [ 1 3 ] He mp h i l l T, D u r a n W. C h a n g i n g s h a l e s t r e n g t h s w i t h i n v e r t e mu l s i o n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t h e o r y, me a s u r e me n t ,a n d mo de l i n g [ R ] . S P E 1 2 3 0 1 3 , 2 0 0 9 . [ 1 4 ] 张炜 , 刘振东 , 刘宝锋 , 等. 油基钻井液的推广及循 环利用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8 , 3 6 6 3 4 3 8 . Zh a n g W e i ,Li u Zh e nd o ng, Li u Ba of e n g, e t a 1 .Po p u l a r i z a t ion a n d r e c y c l i n g o f o il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8, 3 6 6 3 4 3 8 . [ 1 5 ] 许 明标 , 张春 阳, 龚纯武 , 等. 一种简化现场作业的高性能油基 钻井液 [ J ] .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 0 0 8 , 3 0 3 1 2 0 1 2 2 . Xu M i n g b i a o ,Zh a n g Ch u ny a n g,Go n g Ch u nwu,e t a 1 . Re s e a r c h o f a s im p l i f i e d f i e l d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0il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 J ] . J o u r n a l o f Oi l a n d Ga s Te c h n o l o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