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储运中的翻滚现象及预防措施.pdf
2 0 0 8钲 第 6期 麓 适 技 木 Pi p e l i ne Te c h n i q u e 彳 曼 舌 Eq u i pme n t 2 0 0 8 No . 6 液化天然气储 运 中的翻滚现象及预 防措施 伍颖 , 刘 武 , 张晓琳 , 骆辉 , 吴杰 1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 院,四川成都6 1 0 5 0 0; 2 . 川庆钻探公司科宏设计 院, 四川成都6 1 0 0 0 0 ; 3 . 西南油气 田川 中气矿 , 四川遂宁6 2 9 0 0 0 摘要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储运 中的翻滚 涡旋 现象及预 防措施 , 着重分析 了液化天然气在储运 中 的翻滚机理, 提 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 以减 少和消除翻滚现象, 提 高液化天然气在储运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翻滚现 象; 储运;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 E 8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9 6 1 4 2 0 0 8 0 6 0 0 0 9 0 4 Ro l l o v e r Phe n o me no n a nd Pr e v e n t i v e M e a s ur e o f L i q u e fi e d Na t u r a l Ga s L NGi n S t o r a g e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WU Y i n g ,L I U Wu , Z HAN G X i a o L i n , L UO Hu i , WU J i e 1 . S c h o o l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m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6 1 0 5 0 0 ,C h i n a ; 2 . C h u a n - Qi n g Dr i n g C o r p ., C h e n g d u 6 1 0 0 0 0, C h i n a ; 3 . C e n t r a l S i c h u a n Oi l - g a s F i e l d o f S o u t h w e s t Oil - g as F i e l d C o mp a n y , S u i n i n g 6 2 9 0 0 0 , C h i n a Abs t r ac tI n t r o d uc e d t he r o l l o v e r p h e n o me n o n a nd pr e v e n t i v e me a s u r e o f L NG i n s t o r a g e a n d t r a n s po r t a t i o n,a n d t h e r o l l o v e r p r i n c i p l e o f LNG i n s t o r a g e a nd t r a n s p o rta t i o n a r e e mph a t i c a l l y a na l y z e d. Fi n a l l y,t h i s wo r k pr o p os e s a c o r r e s po n d i ng p r e v e n t i v e me a s u r e t o r e d u e e a n d e l i mi n a t e t h e r o l l o v e r p h e n o me n o n a n d e n h a n c e t h e L NG ’ S s e c u ri t y i n s t o r age a n d t r a n s po r t a t i o n . Ke y wo r ds l i q u e fie d n a t ur a l g a s ; r o l l o v e r ph e n o me n o n; s t o r a g e a n d t r a n s po rta t i o n; p r e v e n t i v e me a s u r e 1 液化天然气储运中的翻滚 涡旋 现象及其分析 液化天然气 L N G 在储运过程中, 会发生一种被 称为“ 涡旋” r o l l o v e r 的非稳性 现象, 涡旋 即翻滚现 象。涡旋是由于向已装有 L N G的低温储槽中充注新 的 L N G液体 , 或 由于 L N G中的氮优先蒸发而使储槽 内的液体发生分层 s t r a t i fi c a t i o n 。分层后的各层液 体在储槽周壁漏热的加热下 , 形成独立的 自然对流循 环。该循环使各层液体的密度不断发生变化 , 当相邻 两层液体的密度近似相等时, 两个液层就会发生强烈 的混合 , 瞬间产生大量 的汽化气。由于大量液体在短 时间 内汽化 , 储罐 内压力急剧增大, 使 压力安全阀频 繁开闭, 并且在周围的空 间形成可爆炸性混合云团, 或引发沸腾液蒸汽膨胀爆炸 B L E V E 。如果不及 时 通过安全释放阀排放 , 就有可能造成贮槽的机械损伤 和一些设备损坏 , 同时排放大量的蒸发气 。这不仅对 L N G的储运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损 失和环境污染。 1 9 7 1 年和 1 9 9 3年, 意大利和英国先后 出现两次 因 L N G翻滚导致的大事故 J 。为此 , L N G储运 的安 收稿 日期 2 0 0 80 5 0 5 收修改稿 日期 2 0 0 8 0 61 5 全性受到高度重视, 对 L N G翻滚现象展开了积极的研 究。2 O世纪 7 0年代中期, G h a t t e r j e e和 G e r me l e s 先后 提出分层界面静止不动的翻滚模型, 但这些模型预测 翻滚 出现 的时 间 比实际 时 间更 长, 偏差 较 大 I 3 。 1 9 8 3年 , H e e s t a n d等人 精练 了 G h a t t e r j e e和 G e r me l e s 模型, 将 L N G看作甲烷、 乙烷 、 丙烷、 丁烷和氮 5种组 分的混合液, 并编制了 R O L L O计算程序。给定初始 温度和组成 , R O L L O程序可用数值方法计算 出 L N G 分层的演化过程 , 但该模型同样保留着静止界面假设 带来的不足 。Mu r o等人对 L N G在真空绝热不锈钢 槽 中进行了试验 , 并根据试验数据整理出 L N G蒸发率 与过热度的关系_ 5 。2 0世纪 8 0年代 中后期 , K a mi y a 等通过实验揭示出在翻滚发生前的阶段里 , 分界面的 移动占主导地位 。M o r r i s o n使用液化石油气试验证 实 了 K a m i y a等的实验结果 ; 法 国煤气公司进行的 试验也复现了这个结果, 并且显示了分界面从固定到 开始移动的过程 。1 9 9 7年 , 英 国燃气公 司 B r i t i s h G a s 的 B a t e s 和 Mo r r i s o n提出了三阶段的 B a t e s Mo r r i s o n模型 J 。该模型比较简单 , 准确合理 , 但也有一些 缺陷。因此 , 上 海交通 大学顾 安忠课 题组对 B a t e s - Mo r r i s o n模型作了改进 , 将其发展为一个 四阶段模型, 1 0 Pi pe l i n e Te c h n i q u e a n d Eq u i p me n t NO V . 2 00 8 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 2 翻滚现象的分类及其产生原因 2 . 1 翻滚现象的分类 1 液化天然气贮罐在长期贮存 中, 因其较轻 的 组分 主要是氮气和甲烷 优先蒸发 , 而 自发形成的翻 滚现象。 2 液化天然气贮罐原来 留有液化天然气 , 在 充 装密度不同、 温度不同的新 L N G一段时间 几小时甚 至几十天 后 , 突然产生翻滚的现象。 2 . 2 分层现象产生的原因 1 储罐 内液化天然气 由于各组分密度不 同, 导 致密度大的组分在下 , 密度小 的组分在上 , 形成分层 。 分析表明, 很小的密度差就可导致分层的发生。 2 液化天然气进储罐温度的细微变化会引起液 体密度的细微变化。温度高的液体的密度较小 , 温度 低的液体的密度较大, 因此, 密度小的液体上浮 , 密度 大的液体下沉, 产生分层现象。 3 由于不 同阶段添加 的液化 天然气 的组 分不 同, 导致新 旧液化天然气两层液体的密度不同, 因此 罐内液体就会存在密度差 , 产生分层现象。 2 . 3 翻滚现象产生的原因 槽内液化天然气在分层的情况下 , 由于储槽周壁 及下部受热较多 , 导致靠近周壁及下部的液体受热向 上运动 , 在两层内均产生对流状态 见图 1 。当对流 进行至一定时期 , 由于液化天然气中的氮气首先容易 汽化, 将促使下层 L N G冲破层面, 而与迅速上层 L N G 混合, 产生大量的汽化气 见图 2 。 圉 1分层 后 L N G 的对 流 图 从图 1 所示分层分析可知, 顶层的液体从周壁和 底层液体吸收的热量一部 分通过气液界面的蒸发作 用散发到货舱上部的气态空间, 另一部分则被该层液 体吸收 , 使该层液体的温度升高; 而底层液体从周壁 和底壁吸收的热量则只能通过与顶层之间的液液界 面传给顶层液体。当两个 液层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 时 , 通过界面传递的热量就小于液体从周壁和底壁吸 收的热量 , 底层液体被加热 , 其温度升高; 反之, 当两 层液体温度差异较大时, 通过界面传递 的热量大于液 体从周壁和底壁吸收的热量 , 底层液体被冷却, 其温 度降低。 图 2上 F 层 L NG 的 混 合 图 图 3 、 图4分别显示了两种情况下液层的温度 、 密 度随时间的变化。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顶层液体的温 度都随时间而升高 , 由于轻质组分的逐步蒸发 , 其密 度增大。但底层液体 的变化则有所不同 在第一种情 况下 , 底层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快 , 其密度减小, 当上 下两层的液体密度近似相等时, 分层消失, 液体便发 生强烈混和 , 产生翻滚现象 ; 在第二种情况下 , 底层液 体的温度降低 , 其密度增大 , 发生液体强烈混合产生 翻滚现象的时间则要推迟到顶层液体的密度也增加 到与底层液体密度近似相等时。 p 匿 国 翻滚 c l⋯ li ~t It b b 图 3 液层温度和密度随时间 图 4 液层温度和密度随时间 变化图I 变化 图I I 2 . 4翻滚现象发生的可能范围 液化天然气贮槽可分为 3种基本类 型 基本负荷 型出口暂存贮槽 、 高峰负荷型贮槽及终端装置 , 这 3种 贮槽都可能发生分层而引起涡旋 , 但各有特点。 1 基本负荷型出口暂存贮槽 , 用 于液体设备靠 近天然气源。其特点 为 液体 在贮槽 中贮存 时间较 短 , L N G组分相对稳定 , 液化后至贮槽的充注速度较 快 , L N G氮含量较低 。 第 6期 伍颖等 液化天然气储运中的翻滚现象及预防措施 l l 2 高峰负荷型贮槽 , 用于调节高峰负荷 以及为 冬季供应燃料。其特点为 液体在贮槽中停 留的时间 较长 , L N G组分相对较稳定 , 液化后至贮槽 的充 注速 度较慢 , L N G氮含量高低不等。 3 终端装置一般用于接受槽船等运输的 L N G, 亦可用于调峰 目的。其特点为 液体在贮槽 中停 留的 时间长短不一, L N G组分变化范围较 大, 充注速度或 高或低 , L N G中氮含量高低不等。 3 翻滚现象的预防 液化天然气翻滚是 由分层引起 的, 因此防止分层 即可预防翻滚 。 3 . 1 防止分层的方法 1 不同产地、 不同气源 的液化天然气分开储存 , 可避免因密度差而引起的分层。 2 根据需储存的液化天然气与储槽 内原有 的液 化天然气密度的差异 , 选择正确的充注方法 , 可有效 防止分层。充注方法的选择一般应遵循 以下的原则 密度相近时一般底部充注; 将轻质 L N G充注到重质 L N G储槽 中时 , 宜底部充注; 将重质 L N G充注到轻质 L N G储槽 中时 , 宜顶部充注。当充注量少于 1 . 5 X 1 0 m 或贮槽中原有 L N G少于 1 0 m 时, 可采取底部充 注 经验表 明 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会形成稳定 的分 层 。 3 使用混合喷嘴和多孑 L 管充注, 可使充注 的新 L N G和原有的 L N G充分混合 , 从而避免分层。 4 充分搅拌所有灌人储罐的 L N G, 消除密度差 , 防止 L N G的分层 。一般采用循环泵进行循环 即用 L N G泵由储罐下部到上部打 回流 的方法来使储罐 中 的组分充分混合。 5 控制灌入储罐 L N G组分的密度变化范围, 尽 可能减小组分的密度差。 对于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 , 充分搅和比较 困难 。 一 旦发生 L N G翻滚 , 汽化后的大量天然气难 以及时 通过安全释放 阀排放。为了防止发 生事故 , 设 置安 全释放阀、 放散火炬 、 回收压缩系统等 , 防止 L N G蒸 发 、 翻滚造成储罐超压 。一般 同时采用上述 两个措 施 , 并且尽 量 使一 个储 罐 仅 用 来储 存 同 一 产地 的 L N G, 控制其组分 的变化范围, 从而防止 L N G的翻滚 现象。一般 灌入储 罐的 L N G的密度差 尽量控 制在 1 5 k g / m 以内 。 根据经验, 为了避免分层现象 , 在液化过程 中应 注意分析进料天然气组分 , 不要有较大 的密度差。否 则采取 L N G直接进入汽化器 , 汽化后再输到外界管网 进行循环 的方 式。进 液过程 中, 选 择将温度较低 的 L N G从罐顶部灌人 , 将温度较高的 L N G从罐底部灌 入 , 使充液过程也成为不 同密度的 L N G混合 的过程, 从而防止 L N G分层 , 避免翻滚现象的产生。 3 . 2 分层的检测与消除 3 . 2 . 1 分层 的检 测 1 可以通过测量 L N G储槽 内垂直方向上 的温 度和密度来确定是否存在分层。一般情况下 , 当分层 液体之间的温差大 于 0 . 2 K, 密度差大于 0 . 5 k g / m 时, 即认为发生了分层。 2 监 测 L N G的蒸 发速 度。L N G分 层会 抑制 L N G的蒸发速度 , 使得翻滚前的蒸发速度比通常情况 下低。采用压力表监测罐 内压力时, 大气压的变化会 影响对 L N G蒸发速度的监测 , 可以采用绝对压力监测 或记录大气压的变化 。 为了探测分层 , 还研制了用于 L N G贮槽 的分层探 测器 , 如美国科学仪器公司研制的 Ma d e l 6 2 8 0 L T D M P型 , 可测量液面高度、 温度、 密度等 , 测量由微机控 制 , 并能进行指定 的数据处理 , 微机通过步进 电机控 制测量高度, 并分别测量该处 的温度和密度, 进行数 据处理后可判断是否存在分层。 3 . 2 . 2分层 的 消除 探测到确已形成分层 以后, 可采用 内部搅拌或输 出部分液体 的方法来 消除分层。内部搅拌会 引起蒸 发量增加 , 而快速输 出部分液体是一种较好消除分层 的方法。 一 旦储罐内发生翻滚现象, 汽化后的大量天然气 将难 以及时通过泄放装置排放。为防止发生事故 , 需 设置安全排放 口、 排放火炬 、 回收压缩 系统等。储罐 内的 L N G蒸汽产生后 , 通过蒸发气总管排出, 可以返 回船上 卸船时 , 也可以进 B O G压缩机升压 , 准备冷 凝或作为燃料气使用 ; 如果有大量蒸发气产生 , 压缩 机不能处理时 , 在蒸发 气总管上设置压力调节装置, 在 L N G储罐上的安全阀起跳前 , 蒸发气将直接排放到 火炬总管 ; 事故状态下, 罐内超压 , 安全 阀就会起跳, 蒸发气直接排放到火炬总管燃烧。此外, 提高设计压 力与贮槽运行压力之 比值也可以预防, 但这只适用于 初建贮槽 。 参考文献 [ 1 ] 顾安忠, 鲁雪生, 汪荣顺, 等.液化天然气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 2 0 0 4 . 1 2 Pi pe l i ne T e c hn i q u e a n d Eq u i p me n t No v . 2 0 0 8 上接 第 8页 1 0 。c m ’ / s , 符合 中国缠绕垫片标准规 定 4级泄漏率指标 , 但高于 P V R C推荐的泄漏率指标 。 工况波动时 , 该连接系统可能产生泄漏 , 甚至引发 火 灾事故。 为确定该连接的安全操作条件 , 进一步分析了不 同弯矩和轴向力组合对法兰连接紧密性 的影响, 建立 了附加载荷和泄漏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 如图 5所示 。 1 8 l 6 l 4 至1 .2 1 .0 8 暴O .6 0 4 0. 2 0 o 一泄漏率为5 .0 1 0 一 c n l / s 。 一泄漏率为3 .0 1 0 3 e m / s △ 一泄漏率为2 . 0 1 0 c m a / s 一泄漏率为3 7 1 0 e r a / s \ u 、 \ \ \ \ 0 . 6 1 .2 1 .8 2 4 弯矩/ 1 O N . m 图5附加载荷与泄漏率的关系曲线 依据图 5 , 可得到连接的最大允许泄漏率所对应的法 兰连接可以承受的附加弯矩和附加轴向力。反之, 亦 可得到承受附加载荷法兰连接的泄漏率 。图5中曲线 所对应的载荷即为该法兰连接的安全操作条件 。 4结束语 提出的基于紧密性 和强度 的螺栓法兰连接安全 评价准则, 为承受附加载荷螺栓法兰连接的安全评价 和结构设计提供 了借鉴。建立了某接管法兰连接系 统紧密性和附加载荷之间的关 系, 验证 了安全评价方 法的可行性 , 确定了该连接的安全操作条件。 开发的基于 A N S Y S的螺栓法兰连接分析模块 , 实 现了参数化建模以及各元件应力分析 和连接系统紧 密性分析的程序化。该模块扩充了 A N S Y S的功能, 简 化了软件操作 , 降低了使用难度, 提高 了计算效率。 建立的基于 F E M 的承受附加载荷的法兰连接分 析方法 , 可 以较好地 预测法兰 连接的力学 和密封行 为 。在此基础上 , 进一步考虑高温作用下法兰、 垫片 和螺栓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特性 , 可对法兰连接的结构 强度和紧密性做出更为精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 1 ] A S ME B o i l e r a n d P r e s s u r e V e s s e l C o d e ,S e c t i o nⅧ,D i v i s i o n 1 . Ru l e s f o r Co n s t r u c t io n o f P r e s s u r e Ve s s e 1 . Ne w Y o r kAS ME. 2 0 0 4. [ 2 ] G B 1 5 0 -- 1 9 9 8 钢制压力容器. [ 3 j K O V E S W J .A n a l y s i s o f fl a n g e j o i n t s u n d e r e x t e r n a l l o a d s . J o u rna l o f Pr e s s u r e Ve s s e l T e c h n o l o g y.1 9 9 6,1 1 85 963 . [ 4] MA R C HA N D L ,L A V I OL E T F E D, D E R E N N E M.N P S 4 c l a s s 1 5 0 b o l t e d fl a n g e d j o i n t s s u b j e c t e d t o p r e s s u r e a n d e x t e rnal b e n d i n g l o a d s . We l d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o u n c i l B u l l e t i n , 2 0 0 0 4 5 0 l一 2 O . [ 5 ] B I B E L G, F A T H T, P A L ME R W, e t a 1 .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l e a k te s t i n g o f 1 6 一 i n c h c l a s s 3 0 0 RFWN fl a n g e wi t h a n d wi t h o u t e x t e r n al b e n d i n g m o me n t . We l d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o u n c i l B u l l e t i n , 2 0 0 1 4 6 1 1~ 5 4 . [ 6 J B I R E MB AU T Y, L E D A U P HI N T, MA S I V, e t n f . P a r t 1 T h e e ff e c t s o f b e n d i n g mo me n t s o n b o l t e d g a s k e t e d j o i n t s We l d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o u n c i l B u l l e t i n , 2 0 0 2 4 7 3 11 7 . [ 7 ] MA R C HA N D L ,D E R E NN E M.P a r t 2 e f f e c t o f t h e g a s k e t t y p e o n t h e b e h a v io r o f N P S 4 c l a s s 1 5 0 b o l t e d fl a n g e d j o i n t s s u b j e c t e d t o e x te rna l b e n d i n g l o a d s . W e l d i n g R e s e a r c h Co u n c i l Bu l l e t i n, 2 0 0 2 4 7 3 1 85 5 . [ 8 ] 孙世锋 ,蔡仁良.承受外 弯矩作用的法 兰接头有限元分析.压力 容器 , 2 0 0 3 , 2 O 1 2 l 92 2 . [ 9 ] G u B o q i n .R e p r o d u z i e r b ark e i t u n d V e e i c h b a r k e i t v o n L a s s i g k e i t s m e . 13 v e r f a h r e n .L e o b e n Mo n t a n u n i v e m i t i t L e o b e n , 1 9 9 6 . [ 1 O] 顾伯勤 , 陈哗. 高温螺栓法兰连接 的紧密性评价方法. 润 滑与密 封 , 2 0 0 6 6 3 9 4 1 . [ 1 1 ] 顾伯 勤, 时黎霞 , 陆晓峰. 不锈钢柔性石墨缠绕垫片的高温性能 研究. 石油机械 , 2 0 0 0, 2 8 2 1 31 6 . 作者简介 刘容 1 9 8 1 ~ ,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流体密封与测 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