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石油蜡生产工艺探讨.pdf
第4 1卷第7期 2 0 1 2年 7月 当 代 化 工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V O ] . 41. N O . 7 J u l y,2 0 1 2 新标准石油蜡生产工艺探讨 袁 平 飞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辽宁 抚顺 1 1 3 0 0 1 摘 要简要论述了近年石蜡标准修订的内容,对石油蜡生产的影响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问题原因 及解决方案。指出标准的调整对全精炼石蜡和食品蜡生产工艺的有一定影响,应对方案是选择适宜的原料 ,新 型催化剂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及其组合,调整上游工艺,重点解决嗅味和机杂问题。 关键词 石蜡 ;标准;工艺 中图分类号 T E 6 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0 4 6 0 2 0 1 20 7 0 7 4 5 0 2 Di s c us s i o n o n Pr o duc t i o n Pr o c e s s e s o f Ne w S t a nda r d Pe t r o l e u m 、 va x Y U A NP i n g -f e i S i n o p e cF u s h u nR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a n d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s , Li a o n i n gF u s h u n 1 1 3 0 0 1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p e t r o l e u m wa x s t a n d a r d r e v i s e d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wa s b rie fl y d i s c u s s e d a s we l l a s i t s i mp a c t o n p e t r o l e u m Wax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c u r r e n t p r o b l e ms , c a u s e s o f t h e p r o b l e m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 s o l u t i o n s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t ’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s t a n d a r d c h a n g e h a s a c e r t a i n i n fl u e n c e o n p r o d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r e fi n e d p a r a 伍 n wa x a n d wa x u s e d f o r f o o d , an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me t h o d s a r e t o s e l e c t s u i t a b l e r a w ma t e ri a l s , c a t a l y s t and p r o c e s s , a d j u s t t h e u p s t r e a m p r o c e s s e s . a n d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o d o r a n d me c h a n i c a l i mp u r i t i e s . Ke v wo r d s P e t r o l e u m wa x S t a n d a r d ; P r o c e s s 近几年石蜡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先后对微 晶 蜡 、半精炼石蜡 、全精炼石蜡及食品级石蜡等产品 标准进行了修订,新制定 了食品级微 晶蜡 、食 品级 凡士林等产品标准。这主要是缘于我国物质生活水 平的提高 、环保意识和法规的强化以及与国际先进 水平接轨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标准逐个 被实施 ,由此对工业生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 文将围绕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 1石油蜡产品标准修订内容及其影响 新修订的S H / T 0 0 1 3 ~ 2 0 0 8 微晶蜡 际准于 2 0 0 8 年颁布实施 】 。与旧标准 比较 ,标准主要是修订了 含油量和颜色和增加牌号 。由于微晶蜡和凡士林产 量少 ,对多数厂家没有影响。 半精炼石蜡国家标准 G B / T 2 5 4 2 0 1 0 于 2 0 1 0 年 1 2月 1 E t 正式实施 。技术内容的主要变化是含油 放宽,由 1 . 8 %变为 2 . O %,颜色由 1 7变为 1 8和增 加了高熔点牌号。由于变化范围较小 ,已有技术的 质量余量较大 ,该标准的实施对多数厂家也基本没 有影响。 全精炼石蜡 国家标准 G B / T 4 4 6 2 0 1 0于 2 0 1 0年 1 2月 1日颁布实施 。与旧标准比较由强制标准变 为推荐 ; 取消分等分级 ; 含油量由不大于 0 . 5 %和0 . 8 % 统一为不大于 0 . 8 % 质量分数 ;5 2 5 8 / 6 0 7 0号产品 的颜色由不小于 2 8和 2 5号/ 2 5 号和 2 2号 , 统一 为不小于 2 7号/ 2 5 号 ; 针入度统一为不大于 1 9 / 1 7 ; 嗅味由原来的 2号,修订为不大于 1 号。 该标准的实施对多数厂家有一定的影响。含油 量在 旧标 准 G B 4 4 69 3 中一 级品 即要 求不大 于 0 . 8 %,以此套用新标准则无变化 ,但高熔点蜡颜色 低限由不小于 2 2号提高 I 2 5号 ,加大了精制难 度。低熔点蜡颜色由不小于 2 8略放宽到 2 7 。综合 起来总体上有所提高。这对目前主要采用加氢法生 产 5 6 6 0号蜡的厂家影响不大 ,但对生产高熔点蜡 有影响。而影响普遍显著 的是对嗅味要求 的提高。 由于嗅味由原来 的 2号大幅度提高到不大于 1 号 , 对过去不存在 问题 的这项指标一下子变得尤其重 要 ,甚至成为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原油和产品品 种经常变化和工艺设备老化的厂家来说尤其如此。 食品级石蜡方 面 ,新修订 了强制性国家标 准 G B 7 1 8 9 2 0 1 0 食 品级石蜡 于今年 7月 1 E t 实施 。 其中除增加 6 4 、 6 6 两个牌号外, 技术要求也有变化。 食品包装蜡颜色 由不小 于 2 2提 高到不小 于 2 6 ,光安定性 由不大于 6提高到不大于 5 。由于加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5 0 9 作者简介 袁平飞 1 9 5 8 一 ,男,辽宁抚顺人,高级工程师,1 9 8 2 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石油炼制专业 , 研究方向石油蜡加氢工艺。E - m a i l y u a n p i n g f e i . f s h y s i n op e c .c o m 。 化 工 2 0 1 2 年 7 月 氢法生产 的石蜡在稠环芳烃和易炭化物指标上基本 不存在问题 ,而上述指标与全精炼石蜡 比较并不苛 刻 ,所以采用加氢法生产食品包装蜡应 当基本不存 在 问题 。 而食品石蜡颜色统一要求不小于 2 8 ,原标准 5 2 ~ 5 8 号相同但 6 0号以上是不小于2 5 ;对高熔点 牌号增加了精制难度。光安定性由原标准 4 ~ 5修订 为不大于 4 ;质量也提高 。在这些方面 ,5 8号以下 没有超 出旧标准的全炼蜡要求 , 6 0号以上则 比全炼 蜡要求高一些 ,然而采用加氢法达到食 品石蜡新标 准的这些要求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最重要的是嗅味 由 1 号修订为 0 号。这项要求按 目 前国内炼厂的设 备和技术状况来看是 比较苛刻的。 2 执行新标准后炼厂面临的主要问题 去年笔者曾经走访 了若干厂家 ,了解到某些厂 家产品质量存在着某些不稳定因素。一是产品的颜 色 ,这一问题主要发生在原油更换频繁的厂家。二 是嗅味有时超标 ,主要发生在原后处理系统操作余 地较小或原油更换频繁的厂家。三是机杂较多,主 要发生在距离上次检修时间较长的厂家。 3 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探讨 目前的石蜡精制工艺,主要是从 以大庆原油为 代表 的石蜡基原油生产石蜡相匹配的加工工艺。当 原油的性质变化较大时,比如原油性质接近于中间 基或中问基原油的份额较大 ,减二三线馏分的含氮 量较高 、 含硫量超高和族组成中非正构烃较多时, 可能会出现加氢程度不足,产品颜色和安定性下降 的问题 。 作为一种调整手段 ,虽然可以适当提高加氢反 应温度以提高脱硫脱氮的加氢活性 ,但是 由于石蜡 加氢催化剂的特点 弱酸性 所决定 ,升温的作用 十分有限。因此在超出催化剂使用的弹性限度后 , 产品颜色和安定性下降就是必然 的。 解决方案首先是从源头上优选适宜的原料。一 般的说,优质的适合于生产石蜡的石蜡基原油同样 适合于生产润滑油,虽然原油成本高,但加工成本 相对较低 ,综合经济性应当较好 。作为这一点的扩 展 ,还应当推论到各个 _T序。 解决方案之二是选择新型石蜡加氢催化剂,新 型石蜡加氢催化剂在某些方面优于旧剂。在此处应 当选择对劣质原料比较合适的催化剂及其匹配保护 剂等。此外 ,对陈旧的反应器进行改造 ,更新 内构 件 ,改善物流分布等也是考虑的内容。 解决 方案之三是选择适 当的加丁 艺及 其组 合。加氢精制的特点是对 中等质量的分子具有较好 的效率 ,对大分子 比较困难 ,而吸附精制对大分子 则是高效的。蜡料中含硫氮芳烃较多的恰是在少量 的大分子 中,因此采用很少量 白土预处理再加氢精 制的工艺组合是加工劣质蜡料既简单经济又十分有 效的工艺 。 嗅味问题原因比较复杂。由酮苯带入的溶剂含量 过高或来 自其溶剂 中的醛酮类杂质或其衍生物含量 过高、正序蜡料 中含有糠醛或其氧化物 、加氢不完全 产生的烯烃 、 部分加氢的芳烃及其衍生物都产生较大 的嗅味。糠醛或其氧化物还产生较深的颜色难以加 氢。加氢过程中因脱硫脱氮产生的硫化氢和氨在后处 理系统脱除不完全也会使产品有较大嗅味。 因此首要 的问题是搞清楚 嗅昧的来源 ,然后再 针对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的措施 。如调整和改进上游 工艺以解决 由上游装置带入有嗅味杂质的问题 ,采 用 白土预处理减小原料 中的嗅味和采用改进加氢技 术解决由加氢不完全导致 的嗅味问题 ,调整后处理 系统工艺参数 、增加塔板数或采用填料塔 以强化气 提塔的分馏效果等等。F R I P P正在嗅味成因方面和 降嗅方面开展科研工作 。 机杂问题是生产石蜡特有的问题 ,与生产其它 产品 如润滑油 比较 , 石蜡受机杂问题影响较大。 石蜡接近于无色 ,在其 中有少量机杂微粒则使透光 率下降 ,进而影响赛波特 比色计的读数 。然而,在 酮苯装置生产粗蜡时,蜡是作为滤渣相。这样其中 的机杂含量就高于润滑油中,从而加剧了机杂的影 响。酸 眭介质导致设备腐蚀的铁锈 ,氧化沉渣、原 油中夹带的泥土微粒等是机杂的主要来源。水分存 在于酸性介质中又加剧了腐蚀 ,产生的铁离子使加 氢催化剂中毒降低活性、杂质堵塞床层 、 产生压力 降 ,严重时甚至导致停工。因此将机杂除掉是十分 必要 的。 解决机杂问题最好从机杂产生的源头做起 ,加 强蜡料转运储存过程的防腐工作 ,对储罐进行防腐 涂覆 、相关工艺设备采用不锈钢材质。定期清理储 罐 ,排除沉渣 ,以免由于物料由泵注入和抽 出时导 致沉渣泛起。根据一些厂家的经验 ,清理储罐的周 期最好不超过 3 个月。 对管线采用蒸汽扫线可能是导致引入水分和引 起腐蚀的重要原因,宜尽可能少采用 ,在使用时必 须用过热蒸汽和扫线后用 N z 吹扫干净 。 降低储罐温 度和采用氮封以减少原料氧化的可能性 这也是防 止原料颜色加深 的措施 。 下转第7 7 0 页 钠 的 平 均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I J ] . 理 化 检 验 一化 学 分 册 ,2 0 0 9 , 4 5 2 1 9 9 2 0 0 . [ 2 5] 赵小辉, 杨季冬,朱乾华, 等. 双波长共振散射 比率法测定十二烷基苯 磺酸钠的研究『 J 1. 化学研究与应用, 2 0 1 1 , 2 3 9 1 1 9 0 1 1 9 3 . [ 2 6] 杨清玲, 鲁群岷,刘忠芳, 等. 钴 I I 一 2 一 5 一 溴一 2 一 吡啶偶氮 一 5 一 二乙氨 基酚体 系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 J ll 化学学报, 2 0 0 8 ,6 6 2 1 2 3 7 1 2 3 7 8 . 1 2 7 j Wa n g - H s i e n D i n g , C h i H u n g L i u .A n a l y s i s o f l i n e a r a l k y l b e n z e n e s u l f o n a t e s b y c a p i l l a r y z o n e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wi t h l a r g e v o l u me S a m p l e s t a c k i n g [ J ] .J o u r n a l o f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A, 2 0 0 1 , 9 2 9 1 4 3 1 5 0 . [ 2 8] 李之平, 巩效牧, 李庆莹. 用百里酚蓝一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测定阴 离子表面活性剂l J 1.分析化学, 1 9 8 4 , 1 2 1 2 1 0 5 8 1 0 6 1 . 上接 第 7 3 3页 [ 2] 韩斌杰. G P R S 原理及其网络优化[ 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3 [ 3 ]“D a T h e D e s i g n a n 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R e m o t e M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o f T h e B e a m P u mp i n g U n i t B a s e d o n G P R S[ D 1 . E a s t C h i n a C h i n a O i l Un i v e r s it y , 2 01 0 . [ 4]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组态王 6 . 5 5使用手册【G] .北京亚控科 技发展公司,2 0 1 1 . [ 5 ]马跃强,金太东,刘薇, 唐忠华. 基于 GP R S的城市供水报警监控 系统的设计【J J .电子设计工程, 2 0 1 1 , 6 1 1 6 5 6 7 . 上接 第 7 4 6页 加强有关_丁序 ,特别是加氢工序之前 的过滤措 施 ,如设置和使用好反冲洗过滤系统等 ,增设板框 过滤或 白土预处理等。 综上所述 ,解决石蜡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是一个 多因素的综合过程,涉及到各个生产工艺和相关的 方方面面 ,因而加强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 是十分重要 的因素。在新的石蜡标准实施以后,或 许有必要对石蜡生产各相关工序的工艺卡片进行调 整 ,以适应新标准下对石蜡产品性质和各工序原料 性质的要求。 参考 文献 [ 1 ] 微晶蜡 S H /T 0 0 1 3 2 0 0 8 [ S ] . [ 2] 半精炼石蜡 G B / T 2 5 4 2 0 1 0 [ S ] [ 3] 全精炼石蜡 G B / T 4 4 6 2 0 1 0 [ 1 [ 4] 食品级石蜡 G B 7 1 8 9 2 0 1 0 [ S ] . 精细分级使超微粉体 材料 身价 倍增 浙江丰利高效涡轮超微分级机获国家专利 随着我国现代高技术和战略性新材料产业的迅猛发展 ,被誉为 2 l 世纪新材料的 “ 超微粉体材料”几乎应用于国民经济 的所有行业。 粉体物料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是其粒度。但现阶段国内的分级机分选粒度较粗 ,产品粒度不均 ,一般只能 达到 1 0微米 1 2 0 0目 左右,且存在着产量低、能耗高、使用可靠性差 ,分选效率较低等缺点。 为破解这一状况,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在引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粉体设备技术的基础上 ,采 用当今先进的涡轮分级原理,创新研制而成一种高性能 、适用性广的新一代超微粉体材料分级机高效涡轮超微分级机, 其核心技术 日前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2 0 1 1 2 0 3 8 7 5 7 3 . 6 ;授权公告号C N 2 0 2 2 9 0 5 7 5 U 。这是该产品获得浙江 省科技成果鉴定后的又一殊荣。该机可 自由调节产品粒径,分级效果理想 ,粒径分布均匀 ,维修方便 ,分级范围广泛,分级 精度高,为粉体生产企业提供了一种低到中等硬度超微粉体材料理想的精细分级设备。 超细分级机是粉体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它不仅可以精确地控制粉体产品的粒度分布,而且还可以极大地降低整个 粉磨系统的能耗。浙江丰利推出的这种高效涡轮超微分级机为干式物料空气分级机,拥有多项先进工艺技术 1 分级涡轮 和与之相连的配套均采用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的动态气流密封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分级精确 、 产品粒度分布范围窄及效率 高、能耗低的特点。 2 分级叶轮的叶片采用特殊高强度耐磨材料,提高了高速运转的稳定性 ,使得分级粒度更细,使用寿 命更长, 处理黏性及凝聚性物料时, 极大地减少了微粉在出料管中的沉积。 3 自动化程度高, 操作方便。 4 分级精度高, 分级范围广 ,能在 3 ~1 5 0 微米之问任意调整产品粒度。带二次进风和高精度涡轮,能获得最细达 3微米的细料。使用特殊 材料的转子可分级高硬度物料。 5占用空间少,易损件少,费用低。 6 先进的涡轮涡壳设计使其噪音很小,运转非常平 稳 ,振动小 。 目前,高效涡轮超微分级机与球磨机、超细机械冲击磨 、气流粉碎机等配套或单独设置,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 非金属矿等行业超微粉体加工中的分粒、除铁、精选等,如非金属矿中的石膏粉、碳酸钙等的精选 ,长石、石英、氧化铝、重 晶石的除铁加工和分粒;易形成沉淀的黏l生 物料,如颜料、 染料、水泥和非晶体的石灰石、自垩、EP V C及填料丁业中无机粉 末的分级。同时可对不同密度物料,如再生橡胶等分离纤维杂质、特种工业超细粉末的提取,如磁粉等。用户使用证实普通 粉体材料经该机分选出超微细粉体材料即可身价倍增,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浙江丰利热线 0 5 7 5 8 3 1 0 5 8 8 8 、8 3 1 0 0 8 8 8 、8 3 1 8 5 8 8 8 、8 3 1 8 3 6 1 8 ;网址 w w w .z j f e n g l i . c o rn 吴红 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