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泡钻井液密度特性研究.pdf
第 3 1 卷 第 4期 2 0 1 4年7月 铝井液与 完井液 DRI L LI NG F L UI D COM P LE TI ON F L UI D V0l _ 31 NO. 4 J ul y 2 01 4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5 6 2 0 . 2 0 1 4 . 0 4 . 0 0 3 微泡钻井液密度特性研究 谢建宇, 周亚贤, 刘光成 , 卢 国林 , 耿晓慧 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 谢建宇等 . 微泡钻井液密度特性研究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1 4 ,3 1 4 8 - 1 0 ,1 4 . 摘要微泡钻井液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适用于低 压易漏地层的新型钻井液。笔者利用 C L .Ⅱ型流体 P v T测试仪, 测定 了压力、温度对不同密度微泡钻井液密度的影响,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增加,并且压力达 3 MP a以上时, 钻井液密度上升趋势趋于平缓。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 -5 和公式推导, 建立了微泡钻井液井底密度预测模型 , 通过数学插值方法可 以得到配制 密度在 0 . 5 9 8 ~O . 9 5 1 g / c m 之 间的微泡钻井液井底 密度预测值。 关键词 微泡钻井液 ; 低压易漏 ; P V T测试仪 ;密度预测 中图分类号 T E 2 5 4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5 6 2 0 2 0 1 40 4 . 0 0 0 8 . 0 3 开展微泡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 的密度变化规律研 究对于现场安全钻井非常重要 。目前 ,中国对该方面 的研究内容 多集中在温度 、 压力对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 很少涉及钻井液密度与井深的关系。利用 P V T流体 测试仪考察了温度、压力对微泡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并通过实验数据建立了井深与微泡钻井液密度 的关系 模型,为微泡钻井液现场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1 -8 1 。 1 实验仪 器 实验采用 C L 一Ⅱ型流体 P V T测试仪 见图 1 测 定微泡钻井液密度。 图 1 P VT测试仪原理示意图 其工作原理为质量守恒定律 ,在已知钻井液密度 条件下,将钻井液加入测试釜,记下此时位移传感器 读数 h 。 ,则 釜体体积 V 缸 AS h 。 ,加 压后密 封活 塞 向下移动 ,记下此时传感器的高度 h ,就能得到相 应条件下微泡钻井液 的密度 ,即 Pl o 缸AS h 0 /V gAS h I 1 式 中,P 。 为 钻井液初始密度 ; V 缸 为密封 缸体体积 ; △ 为测试釜横截面积 ; P . 为加压后钻井液密度 。 2 微泡钻井液密度测定 与分析 2 . 1 配制方法 基浆配制 在 1 L水中加入 3 g碳酸钠和 5 0 g膨 润土 ,高速搅拌 2 h ,室温下放置养护 2 4h ,即得 5 % 淡水基浆 。 微泡钻井 液配制 在搅 拌条件下 ,将 0 . 5 %XC、 0 . 5 %L V - C MC、0 . 1 % 聚胺和 0 . 3 %F S A 一 2加入 4 0 0 mL 基浆 中,待搅拌 均匀后将 O . 8 %发泡 剂 F o a m. 1加人 溶液中,然后用高速搅拌器搅拌不 同的时间 ,接着低 速搅拌 2 0 mi n ,待微泡钻井液 密度 均匀后 ,得 到密 度在 0 . 5 9 8 ~0 . 9 5 l g / c m 之间的微泡钻井液 。 2 . 2 温度、压力对微泡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将密度分别为 0 . 9 5 l 、 0 . 9 1 0 、 0 . 8 6 8 、 0 . 7 9 1 、 0 . 7 1 1 、 O .6 6 2和 0 . 5 9 8 g / c m 的微泡钻井液加入 C L lI 型流体 P VT测试仪 中, 考察温度 、 压力对钻井液密度 的影 响, 实 验 以密度 分别为 0 . 9 1 0 、0 . 7 9 1和 0 . 6 6 2 g / c m 微泡 基金项目 中原石油勘探局重大科技攻关项 目 “ 徽泡钻井液技术研究” 2 0 1 2 3 2 1 部分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 谢建宇,高级工程师,现在从事油田化学品研制及开发工作。地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 4 6 2号中原石油 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邮政编码4 5 7 0 0 1;电话 0 3 9 34 8 9 9 5 4 8; E ma i l z y y t x j y s i n a .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1 卷 第 4期 谢建 宇等 微泡钻 井液 密度特性研究 9 钻井液为例进行说 明,见 图 2 。从 图 2可知 ,不同密 度微泡钻井液密度变化趋势相似 ,随着压力的升高密 度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微泡内含有的空气具有可 压缩性 ,随着施加压力 的增加 ,微泡 内空气体积逐渐 减小 ,单位体积内钻井液质量增大 ,造成钻井液密度 逐渐 升高 ; 压力在 3 MP a以下时 ,钻井液密度上升 较快,而随着压力进一步升高,钻井液密度上升的趋 势趋于平缓 ; 此外 ,随着温度升高 ,微泡钻井液可压 缩性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微泡中的空气随着温度 的升高体积膨胀, 部分抵消压力对微泡内空气的影响, 从而导致微泡钻井液可压缩性能降低。 O . 9 6 O . 9 5 0 . 9 4 O.9 3 O.9 2 o .91 0 . 9 O o . 8 7 o . 8 6 o . 8 5 o . 8 4 o . 8 3 o . 8 2 o . 8l o . ∞ o . 7 9 O 5 l O 1 5 / a a密度为 0 . 9 1 0 g / c m3 2 0 O 5 1 O l 5 b密度为 0 . 7 9 1 g / c lT I 3 5 l O 1 5 2 0 只 曲la c 密度为 0 . 6 6 2 g / c m 图 2 不同温度下不同密度微泡钻井液密度与压力的关系 2 . 3 微泡钻井液密度变化曲线的经验公式 由于无法在整个区间对曲线进行回归 ,所以选择 对不同温度下密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段回归。以密度为 0 . 7 9 1 g / c m 微泡钻井液密度变化曲线为例 , 从表 1 和 表 2 可以看出,微泡钻井液密度经验公式在不同温度 下均符合p 印 c 的形式,因此可将 a 、b 、c 表 示为温度的函数 ,从而得到微泡钻井液密度与压力 、 温度 的经验公式。 表 1 密度为 0 . 7 9 1 g / c m 微泡钻井液的密度 一 /E ,, J J 验公式 回归公式 相关 系数 a 一5 . 6 58 x 1 0 ~T 9. 3 9 9 x 1 0 一 丁 ’_1 . 3 47 x 1 0 一 0 ~3 6 一6 . 01 1 x 1 0 ~T 2 _2 .5 71 x 1 0 7 1 5 . 8 561 0 一 。 c 0 . 7 91 a - 9 . 9 8 31 0 T2 1 . 7 7 61 0 一 Z 9 . 8 1 91 0 一 3~2 O b 2. 6 0 6 x 1 0 ~T 2 _ 4 .4 69 x 1 0 一 .3 . 0 061 0一 c一2 . 8 04 x 1 0 一 T 1 . 3 8 2 1 0 一 7 T十0. 8 41 1 0 . 9 9 6 1 0. 9 9 6 6 1 . 0 0 0 0 0.96 8 9 0. 9 9 2 8 0. 9 9 6 3 同样的方法,对其它密度的微泡钻井液实验曲线 进行回归 , 可 以得到不 同密度微泡钻井液所对应的 a 、 b 、c 值 ,见表 3 。 2 . 4 密度与井深的关系 将 微 泡钻 井 液 密度 经 验公 式 p 。 c与 p g h 建立方程组 ,得到微泡钻井液密度P与井深 h的 关系式 p 二 竺二 竺 二 0 l ’ 2 a g h ‘ 假设井场地温梯度为 3。 C/ 1 0 0 1T I ,利用公式 2 和表 3中的 、b 、c 值,可计算出不同密度微泡钻井 液随井深增加其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 3 所示。从 图 3可 以看 出,微泡钻井液密度 随井 深增加呈先升 高再降低趋势,并且在井底可保持相对较低的密度。 而通 过数学 插值方 法 可 以得 到配制 密度在 0 . 5 9 8 ~ 0 .9 5 1 g / c m 之间的微泡钻井液井底密度预测值。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l 0 钻井液与 完井 液 2 0 1 4年 7月 O. 9 51 0. 91 0 0 . 8 6 8 0 . 7 9l 0. 7l 1 0 . 6 6 2 0 . 5 9 8 a 1 . 2 0 11 0 一 一 3 . 6 0 5 1 0 一 3 . 5 6 01 0 7 1 . 1 5 7 1 0 - 2 1 .3 1 71 0 一 。 一 3 .08 21 0 一 2. 51 11 0一 1_8. 51 61 0一 b 一5 . 5 26 1 0 一 1 . 67 81 0 4 一1 .6 9 0 1 0 一 2 15 .6 6 2 1 0 一 一1 . 3 0 0 1 0 一 9 . 6 4 2 1 0 17 . 0 8 8 1 0 一 e 0 . 9 5 l 一 5 . 8 4 5 1 0 一 。 1 .8 9 11 0 一 一 1 . 9 8 8 1 0 一 11 . O1 8 a 一 7. 78 01 0一 1 . 8 9 4 1 0 _ 4 7|一1 .1 5 01 0 - 一2 . 5 6510 - 。 。 T 7 .5 3 1 1 0 - 一 6 . 8 3 91 0 一 |1 . 7 1 61 0 - b 2 . 6 0 6 1 0 一 一 7 . 1 4 81 0 _ 4 1 4 .8 9 6 1 0 一 。 一 3 .2 221 0 一 ’ T 4 .9 9 3 1 0 8 L3l 7 l O 一 c 0 . 9 1 0 1 . 8 9 6 1 0 一 。 T 一 6 .1 1 81 0 4T9. 5 71 1 0 。 。 口 5 . 2 2 0 1 0 一 6 . 4 6 21 0 一 。._ 9 . 6 0 01 0 一 一1 . 0 3 31 0 一 T 6 . 5 0 4 1 0 一 。 1 .623 1 0 一 b 一7 . 998 1 0一 一2. 1 26 1 0 一 14. 3 98 1 0 一 一8. 0 20 1 0 一 。 2 .0 24 1 0 一 一1 . 24 6 1 0一 1 1 . 08 8 1 0。 c 0 . 8 6 8 1 . 7 3 21 0 一 一1 . 0 5 0 1 0 _ 4 n 9 .1 3 6 1 0 一 a 一 5 . 6 5 81 0 一 9 . 3 9 9 1 0 一 7 1 . 3 4 7 1 0 一 一 9 . 9 8 3 1 0 一 1 . 7 7 6 1 0 一 ‘1. 9 . 8 1 9 1 0 一 b 一6.01 1 1 0一 一2. 5 71 1 0 _ 4 15 .8 5 6 1 0 一 2 . 6 0 61 0 一 一 4 . 4 6 9 1 0 一 13 . 0 0 6 1 0 一 c 0 . 7 9 1 2 . 8 0 4 1 0 一 1 . 3 8 2 1 0 n 8 . 4l 11 0 一 口 5 . 78 4 1 0- 7 一4 .6 0 3 1 0 一 | _ 6 .6 4 1 x 1 0 一 4 . 9 21 1 0 一 一1 .1 2 3 1 0 一 6 . 8 6 2 1 0 一 l_ 4 . 3 4 7 1 0 一 6 2 . 5 0 8 1 0 一 1 . 4 8 51 0 7 4. 1 5 21 0 ~ 一 5 .0 7 9 1 0 一 1 . 2 4 8 1 0 一 z 18 . 4 3 2 1 0 c O . 7 1 1 2 . 21 8 1 0 一 一1 . 5 7 0 1 0 一 T 7 . 7 4 2 1 0 一 a 1 . 6 9 81 0 一 9 . 9 6 6 1 0 一 7 1 .3 7 7 1 0 一 一1 . 8 2 71 0 一 。 T 5 .9 44 1 0一 一6. 1 65 1 0 一 n 1 .426 1 0 一 b 一 7 . 6 0 8 1 0 一 一 2 . 9 7 31 0 _ 4 1 6 .5 7 31 0 一 4 . 9 6 91 0 一 T 一 1 .6 6 11 0 一 1 . 7 8 41 0 一 1 _ 3 . 8 9 81 0 一 c 0 . 6 6 2 1 . 1 4 9 1 0 一 一 2 . 3 2 0 1 0 - 1 7 . 4 1 2 1 0 一 a 一 2 . 8 6 7 1 0 一 。 8 .4 471 0 一 一6 . 669 1 0 _ 4 _ _ 2 .3 5 6 1 0 一 2 . 5 3 31 0 一 一 7 . 3 1 5 1 0 一 5 . 1 4 1 1 0 一 7 1 _ 4 . 1 2 41 0 一 b 1 . 0 5 51 0 一 一 3 . 1 5 6 1 0 一 2 . 4 9 01 0 一 2 . 0 1 91 0 一 ~ 2 . 6 0 4 1 0 一 7 . 1 8 11 0 一 一 5 .4 9 0 1 0 一 z r 2 . 5 0 7 1 0 ~ c 0 . 598 1 . 9 481 0 一7 . 801 1 0一 ’ n 6 .9 9 7 1 0 1 . 0 0 O . 95 O . 9 o O.8 5 O . B 0 0 . 7 5 O. 7 O 0 . 65 O.6O 0 5 0 0 1 oo 0 1 5 oo 2 o o O 2 5 o o 井深, m 图3 微泡钻井液密度与井深的关系 3 结论 1 . 利用 C L Ⅱ型流体 P V T测试仪对微泡钻井液 密度进行测定,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 高而增加,并且压力达 3 MP a 以上时,钻井液密度 上升趋势趋于平缓。 2 .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和公式推导 ,建立了微 泡钻井液井底密度预测模型。 [ 2 ] [ 3 ] 参 考 文 献 杨虎,鄢捷年,陈涛 . 新型水基微泡沫钻井液的室内配 方 优选和性能评价 [ J ] . 石油钻探技术,2 0 0 6 ,3 4 2 41 44. Ya n g Hu,Ya n J i e n i a n,Ch e n T a o . La b s t u d y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a n e w wa t e r - b a s e d a p h r o n s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6 , 3 4 2 4 1 4 4 . 辛寅昌,王晓东,谢瑞瑞,等 . 耐盐耐温耐油水基微泡钻 井液的制备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2 ,2 9 1 1 5 . 1 8 . Xi n Yi n c h a n g,W a n g Xi a o d o ng, Xi e Ru i r ui , e t a 1 . P r e p a r a t i o n me t ho d s o i l hi g h t e mpe r a t u r e s a l t t o l e r a nt a n d o i l r e s i s t i n g wa t e r b a s e mi c r o b u b b l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 J ] . Dr i l l i n gF l u i d& C o m p l e t i o n F l u i d , 2 0 0 2 , 2 9 1 1 5 - 1 8 . 张中宝 ,李彦岭,王贵,等 . 高温高压水基微泡沫钻井 液静密度研究 [ J ] . 石油钻探技术,2 0 0 8 ,3 6 3 6 6 6 8 . Z h a n g Zh o n g b a o,Li Ya n l i n g,W a n g Gu i ,e t a 1 . S t u d y o n HT HP d e n s i t y o f w a t e r b a s e d mi c r o - f o a m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8 , 3 6 3 6 6 6 8 . 下转第 l 4 页 罗ld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4 钻井液与 完井陵 2 0 1 4年 7月 p r e v e n t s s h a l l o w wa t e r fl o w s [ R 】 . I A DC / S P E 5 9 1 7 2 , 2 0 0 0 . [ 2 ] P a u l D,Me r c e r R, B r u t o n J .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g e n e r a t i o n Ca C1 2 mu d s y s t e ms i n d e e p wa t e r GO M[ R] . S P E 5 9 1 8 6 , 2 00 0. [ 3 ]3 赵忠举 , 徐同台 . 国外钻井液新技术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 0 0 0 。1 7 2 3 2 . 3 6 . Z h a o Z h o n 【 g J u n ,Xu T o n g t a i . Ne w d r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b r o a d [ J ] .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 C o m p l e t i o n F l u i d .2 0 0 0 .1 7 2 3 2 3 6 . 【 4 】 刘江华,王富华 . 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抗高温作用机理及流 变性研究 [ D 】 . 山东青岛, 2 0 0 9 . Li u J i a n g h u a,W a n g F u h u a .S t u d y o n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f u n c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r h e o l o g y o f h i g h d e n s i t y wa t e r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 D】 . Qi n g d a o ,S h a n d o n g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2 0 0 9 . [ 5 】 王力, 王富华 . 高温深井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 【 D ] . 山东青 岛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2 0 0 7 . W a n g Li ,W a n g F u h u a . Re s e a r c h o f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d e e p we l l wa t e r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 D ] . Qi n g d a o ,S h a n d o n g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2 0 0 7 . 【 6 ] 王中华 . 钻井液化学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 [ M] . 陕西西安 西北工业 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1 3 . W a n g Zh o ng h u a .Dr i l l i n g c h e m i c a l s de s i g n a n d ne w p r o d u c t d e v e l o p me n t [ M] . Xi ’a n , S h a n x i No r t h we s t e r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y P r e s s , 2 0 0 61 3 . [ 7 1 鄢捷年 . 钻井液工艺学 [ M】 . 山东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 2 003 25 4. Ya n J i e n i a n .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 M] . Do n g y i n g S h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Un i v e r s i ty o f P e tr o l e u m P r e s s ,2 0 0 3 2 5 4 . [ 8 ] 李仲谨 , 王磊,程磊 . 黄原胶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 研究 『 J ] . 应用化工,2 0 0 7 , 3 6 1 2 1 1 6 2 1 l 6 5 L i Z h o n g j i n ,Wa n g L e i ,C h e n g L e i . S t u d y o n t h e g r a f t c o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o f a c r y l a mi d e o n t o x a n t h a n g u m[ J 】 . Ap pl i e d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2 0 0 7,3 6 1 21 1 6 2 1 1 6 5 . [ 9 ] C h o wd h u r y a P , P a l C M. G r a f t c o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o f me t h y l a c r y l a t e o n t o p o l y v i n y l a l c o h o l u s i n g Ce I V i n i t i a t o r [ J ] . E u r . P o l y m. J . , 1 9 9 9 , 3 5 1 2 2 2 0 7 2 2 1 3 . 【 l 0 ]石凌勇 . 丙烯酰胺黄原胶接枝共聚物水溶液粘性行为研 究 [ J ] . 山东化工 , 2 0 0 9 , 3 8 4 4 - 6 . S h i Li n g y o n g,Vi s c o s i t y b e h a v i o r s o f a q u e o u s s o l ut i o n o f x a n t h a n g u m g r a f t c o p o l y me r [ J ] . S h a n d o n g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2 0 0 9, 3 8 4 4 . 6 . [ 1 1 】马诚,甄剑武,王中华,等 . 高浓度 C a C 1 钻井液增黏剂 的研发思路 [ J ] _ 钻井液与完井液, 2 0 1 3 , 3 0 6 7 7 8 0 . M a Ch eng,Zhe n J i a nwu,W ang Zho nghua,e t a 1 .The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v i s c o s i fi e r u s e d i n a n t i c a l c i um- r i c h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 J ] .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 C o m p l e t i o n Fl u i d. 2 0 1 3, 3 0 6 7 7 8 0 . 收稿 日期2 0 1 4 0 2 - 1 1 ;HGF 1 4 0 3 N8 ;编辑王小娜 上接第1 0 页 [ 4 】 【 5 】 [ 6 】 吉永忠,张坤,余勇,等 . 微泡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在 玉皇 1 井 的应用 [ J ] . 钻采工艺 ,2 0 0 5 ,2 8 3 9 5 9 7 . J i Yong zh ong,Zha ng Kun,Yu Yong,e t a1 .Appl i ca t i o n o f p r e v e n t i n g c i r c u l a t i o n l o s s a n d pl u g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h e t i n y f o a m dri l l i n g fl u i d i n w e l l Y u h u a n g I [ J ] . Dr i l l i n g& P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2 8 3 9 5 9 7 . 汪桂娟,丁玉兴,陈乐亮 ,等 . 具有特殊结构的微泡沫 钻井液技术综述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4 ,2 1 3 44 5 2. Wa n g Gu i j u a n ,Di n g Yu x i n g ,C h e n L e l i a n g,e t a 1 . A p h r o n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t e c h n o l o g y [ J ] .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 C o m pl e t i o n Fl u i d, 2 0 0 4,2 13 4 4 5 2 . 耿宏章,蒋莉 ,王军,等 .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动静密度 特性对比实验研究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5 ,2 2 5 47 . 49 . Ge n g Ho n g z h a n g ,J i a n g L i ,W a n g J u n,e t a 1 . Co mp a r a t i v e e x p e r i m e n t s t u d y o n d y n a m i c / s t a t i c d e n s i t y o f c i r c u l a t i n g [ 7 ] [ 8 ] 乜00 雷彤佻e 曩 foa m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 J ] .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 C o m p l e t i o n F l u i d . 2 0 0 5 . 2 2 5 4 7 . 4 9 . 李松岩,林 日亿 ,李兆敏,等 . 泡沫流体密度 . 压力 . 温 度关 系的实验研究 [ J ] .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 0 0 8 , 21 2 71 . 7 5 . Li S o n g y a n,Li n Ri y i ,Li Z h a o m i n,e t a 1 .M e a s u r e me n t o f d e n s i t y p r e s s u r e t e mp e r a t u r e r e l a t i o n f o r foa m fl u i d [ J ] . J o u r n a l o f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2 0 0 8 ,2 1 2 71 . 75 . 秦国鳃 ,耿宏章 ,刘延明,等 . 泡沫钻井液动密度随井 深变化关系模拟研究 [ J ] . 石油钻探技术,2 0 0 4 ,3 2 5 2 2 2 4. Qi n Gu o k u n ,Ge n g Ho n g z h a n g,L i u Ya n mi n g,e t a 1 . S i mu l a t i o n s t ud y o n h o w t h e d e n s i t y o f fo a m d r i l l i n g flu i d v a r i e s wi t h we l l d e p t h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4 , 3 2 5 2 2 . 2 4 . 收稿 日期2 0 1 4 . 0 2 2 8 ;HG F 1 4 0 3 N3 ;编辑王小娜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