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神木气田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pdf
2 6 第 2 7卷 第 1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 . G . O . D . D . 2 0 0 8年 2月 文章编号1 0 0 0 . 3 7 5 4 2 0 0 8 0 1 - 0 0 2 6 - 0 4 榆林一 神木气 田包 裹体特征 及 油 气 地 质 意 义 王 岚 ,林 潼 ,于轶星 ,周 慧 ,李富恒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 院, 河北 廊坊0 6 5 0 0 73 . 北京1 0 0 0 3 8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廊坊 分院 ,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1 0 2 2 4 9 摘要通过 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冰点的测定以及应用荧光分析、激光拉 曼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榆林一神木 地区上古生界含气层位包裹体进行分析表明,该区主要存在盐水包裹体和烃类包裹体。盐水包裹体的 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 7 O~ 8 O o C、1 2 0~1 3 0 o C以及 1 4 0~1 5 0 o C区间。单个 包裹体成分分析显 示不 同期次的包裹体的组分含量差别较大。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成分分析揭示了榆林一神木地区有机质演 化的过程。有机质经历 了从低成熟向高成熟的演化 ,气藏经历 了3次成藏充注过程 ,其 中早 白垩世晚 期的充注是油气成藏的主要 时期。 关键词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榆林一神木气田 中图分类号 T El 2 1 文献标识码 A I n c l u s i o n f e a t u r e s i n Yul i n- Sh e nmu g a s fie l d a n d i mpl i c a t i on o f hy dr o c a r b on g e o l o g y W ANG La n’ , LI N T o n g ,YU Yi x i n g ,ZHOU Hui 。 , LI Fu - h e n g。 1 .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P e t r o C h i n a ,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2 . L a n f a n g B r a n c h I nst i t u t e ,E x p l o r a t i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st i t u t e ,P e t r o C h i n a ,L a n g f a n g 0 6 5 0 0 7 ,C h i n a; 3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t y o fP e t r o l e u m,B e n g 1 0 2 2 4 9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Co n t a i n e d g a s h o riz o n i n c l u s i o n i n Up p e r P a l a e o z o i c Er a t h e m o f Sh e nmu a r e a i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b y me a s u r e me n t 0 f i t s u ni f o r m t e mpe r a t u r e a n d f r e e z i n g p o i nt a n d a pp l i c a t i o n o f fl uo r e s c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l a s e r Ra ma n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a l y - s i s . T h e r e s u hs s h o w t h a t ,t h i s a r e a i s d o mi na t e d b y s a l i n e i n c l u s i o n a n d h y d r o c a r b o n i nc l u s i o n,a n d s a l i n e i n c l u s i o n U- ni f o rm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7 0 8 0 C ,1 2 0 1 3 0 2 a n d 1 4 0 1 5 0 2.Th e a n a l y s i s o n s i n g l e i n c l u s i o n’ S c o mp o s i t i o n i nd i - c a t e s t h a t ,c o mp o s i t i o n c o n t e nt o f v a r i o u s p e r i o dg i n c l u s i o n i s l a r g e di f f e r e n c e . Uni f o rm t e mp e r a t ur e a n d c o mp o s i t i o n a - na l y s i s o f i n c l u s i o n i n d i c a t e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o r g a ni c ma t e ria l e v o l u t i o n i n Yul i n- S he n mu a r e a,f r o m l o w- ma t u r e t o hi g h- ma - t u r e ,w h i l e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h a s e x p e ri e n c e d t h r e e t i m e s f u l l y i n j e c t e d , o f w h i c h l a t e r p e ri o d o f E a r l y C r e t a c e o u s i s t h e k e y p e rio d o f r e s e r v o i r f o rm i n g. Ke y wor d s i n c l u s i o n;un i f o rm t e mpe r a t u r e;r e s e rvo i r f o rm i n g p e rio d; Yu l i n - S h e nmu g a s fi e l d 自从 S o r b y在 1 8 5 8年提 出了包裹体作为地质温 度计并论述了其原理和方法以后 ,包裹体在地质 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包裹体 的测温技术 和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为定量地研究地质历史上流 体的性质和环境提供了依据。含油气盆地中沉积岩的 包裹体作为一种有效 的地质 “ 化石 ”记 录了埋 藏成 岩过程中油气的成分 、运移路径 以及形成时的古地温 环境 ’ m J ,结合成岩次序确定 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 了油气的成藏期次。包裹体中成分 的确定是研究古油 气性质的关键 ,通过对包裹体中有机成分的分析可 以 反映烃类物质的成熟度以及运移路径。单个包裹体成 分之间的对 比是精确研究有机质 成熟度 的理想方法 , 因此选取了激光拉曼分析法对单个包裹体 的成分进行 定量 的测定 ,并结合包裹体 的均一温度 、冰点对鄂尔 多斯盆地榆林一神木气田含气层段包裹体进行了详细 分析 、研究 ,同时探讨了该区油气 的演化过程和成藏 基金项 目 中国石油 天然气股份公 司 “ 十一五”项 目 0 6 4 1 A - O 1 4 1 资助。 收稿 日期 2 0 0 7 - 0 9 1 0 作者简介 王岚 1 9 8 1 一 ,女 ,山东济南 人 ,在读 博士,从事石油地质研究 。 维普资讯 2 0 0 8年 2月 王岚等 榆林一神木气田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2 7. 期次。 1 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大型克拉通盆地 ,从 中晚元古 代坳拉谷 、早古生代浅海台地 、晚古生代近海平原 、 中生代 内陆湖盆和新生代周边断陷,盆地共经历了五 大沉积演化阶段 。气 田位于鄂尔 多斯盆地 的东北 部 ,面积约 4 X 1 0 k m ,构造上属于伊 陕斜坡北 部和 伊盟隆起南部。区内烃源岩层主要为上古生界二叠系 太原组和山西组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层系,岩性以暗色 泥岩和煤为主。有机质丰度总体较高 ,为腐植型。气 藏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山西组 山二段 ,沉积相带上属 于三角洲平原相分流河道沉积。 2 包裹体类型与特征 包裹体样 品采 自石炭. 二叠系砂岩储层 中。储 层 砂岩致密 ,石英次生加大边发育。包裹体个体较 小, 直径为 3~8 m,主要位于石英加大边 图 1 a 及 成岩后期微裂 隙中。 该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包裹体 一类为盐水包裹 体 ,这类包裹体在该区非常发育且分布广泛 ,各个层 位上均发育丰富,且多为液态包裹体 ,部分为纯液态 包裹体 图 1 b ;第二类为烃类包裹体 ,主要为气态 烃包裹体和含气态烃包裹体 ,荧光下呈现蓝色 、蓝绿 色。纯气态烃包裹体单偏光镜下颜色较 暗 图 1 b , 个体较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大,显微荧光下不发光。此 外 ,研究还观察到少量以液态水相 、油相和气相产出 的三相有机包裹体 图 1 C ,该类包裹体呈灰黑色椭 圆状 ,单偏光镜下液态水相 和油相的界限较为清晰。 在荧光照射下 ,水相和气相都不发荧光而油相发淡蓝 色荧光。三相包裹体 的均一温度测定显示 ,油相 、气 相的部分均一温度约为 1 0 0℃ 均一成油相 ,而完 全均一温度都很高 ,说明包裹体中油气在捕获时呈均 一 相态 ,由于后期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了相态的 分离 ,而烃类与盐水之间则 以非均一相态捕获。研究 中还观察到少量的 C O 三相包裹体 部分均一温度 为 2 9 . 6℃ ,均一成气相 以及含 N a C 1 晶体包裹体 图 1 d 。N a C 1 晶体包裹体 的存在反映了储层古流体 的盐度较高 ,同时还发现在石英颗粒表面后生微裂隙 中发育有一系列充填度不同但均一温度相近的沸腾包 裹体 。近年来 ,有许多学者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 界气藏是深 盆气 藏 “ ] ,其气藏 负压 可能是形成沸 腾包裹体的原 因。 一 一 a 石 英加 大边 内盐水包裹 体 b 盐水包 裹体与 有机包 裹体 c 油、气 、水三 相包裹 体 d 古N a C 1 矿物 包裹 体 图1不同类型包裹体的发育特征 Fi g.1 Deve1o pment feat ures of i nc1uSio n wi th v ari ous types 3 包裹体的成分分析与有机质演化过 程 . 单个包裹 体的液相成分 表 1 主要 为 C O 和 H O,平均含量分别 为 2 9 . 5 % 和 5 1 . 9 %。但 在样号 S H 2 0 0 - 3和 S U I 1 2 - 1 3中包裹体液相中不含 C O 2 ,且气 相中 C O 的含量 较少 分别 占 2 3 . 9 % 和 4 8 . 2 % , 为所分析的包裹体气相含量 中 C O 百分含量最少 的 两个。从表 1中也能看 出液相 中 C O 的含量与气 相 中 C O 的含量具 有 明显 的正相关性 ,基本是 随着气 相中 C O 含量的增 加 ,液相中 C O 含量也相应 地增 加 。 这种 现象说 明在包裹体捕 获过程 中几 乎都存 在 表 1 包裹体成分分析表 Ta bl e 1 An al y s i s o n i nc l u s i o n c o m p os i t i on 注包裹体成分的分析是在国土资源部西安地质研究所完成的。 维普资讯 2 8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 . G . 0 . D . D . 第2 7卷第 1 期 着非均一性捕 获, 在捕 获 的流体 中可 能存在 C O , 但 C O 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不相溶的气体被捕获的。C H 的含量一般都 比 c 少 , C H 含量介于 5 . 4 % 一 2 1 % , 而 c 含量介于 8 . 4 % 一 2 5 . 9 %。液相几乎不含 H 2 s , 只有 S H 2 0 0 - 3样 中的包裹体检测 到 7 . 2 % 的 H ’ s , 表 明该样 品成岩环境主要为非还原环境。气相主要成分为 C O 和 H 2 s , 平均含量分别为 5 2 . 5 %和 1 2 . 1 %。 由于各包裹体的气 、液 比不 同,而分析结果给 出 的是按不同相态分别计算出的相对摩尔百分数,直接 利用分析结果无法做出比较 。通过包裹体气 、液比和 摩尔浓度计算 出每一组 分的总摩尔数 的相对百 分含 量 ,不仅可以反映出包裹体成分 的特征 ,而且能够进 行包裹体成分之间的 比较 。 。 。图 2列 出了该 区包裹 体成分的 3种主要类型。 Ⅲ 图2榆林神木地区储层包裹体成分类型 Fi g. 2 Co mp os i t i o n t y pe o f r es e rv oi r i nc l u s i o n i n Yu l i n Sh e nmu ar ea 将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激光拉曼成分分析结果相 结合 图 3 ,可以明显地反 映该 区有机 质的热演化 过程和成藏期次。 I 类代表了早期充注时有机质的低 成熟阶段 ,以样号 Y 2 4 . 8包裹体为代表,包裹体 的均 一 温度为 7 3 . 4℃ ,该阶段 H2 0和 C O 2 含量较高 ,烃 类含量较低 ,且以重烃为主,甲烷含量很低。随着有 机质的演化程度增高 ,H 0和 C O 的含量有减少的 趋势,烃类的含量开始增加但重烃仍占优势,形成了 Ⅱ类包裹体 ,以 S H 4 7 1样品最 为典型 ,包裹体的均 一 温度为 1 2 3 o C;成熟一过成熟阶段 ,C O 的含量很 低 ,主要的成分为烃类气体且 C H 的含量普遍很高 , c 含量减少 ,以 S U I 1 2 1 3为代表 ,包裹体 的均一温 度较高 为 1 4 9 . 3 o C ,为 I I I 类包裹体 。研究 中分 析出 I 包 裹体类 占 3 3 . 3 % , I I 类 占 1 6 . 6 % ,I I 1 类 占 5 0 %。通过对三类包裹体成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榆林 一 神木地 区石炭一 二叠系及早三叠世经历 了 3次油气 的充注过程 ,反映了烃源岩从低成熟到高成熟的演化 过程 ,同时也反 映了盆地演化不 同阶段 油气充注类 温度/ ‘ C 图 3榆林神木地区 储层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包裹体成分关系 Fi g.3 The rel ationshi p of unifo rm temperatu re and comp oSiti on of inclUSi on i n Yu1 inShe nmu area 型 ,其中第三次的油气充注是该区的主要成藏阶段 。 4 包裹体 的均一温度与油气运移期次 关系 根据榆林气 田榆 3 1 井 的单井埋藏热演化史 ,结 合该 区目的层位包裹体 的均一温度推断储层中油气的 形成时间。榆林一神木地 区石炭一 二叠系及早三叠世 的砂岩储层 中包 裹体 的 均一 温度 主要 分 布在 7 0 1 8 0 o C之间。从图 3中可见该区主要经历了 3期的油 气充注过程 ,分别为 7 0 8 0 o C、1 2 01 3 0 o C及 1 4 0 1 5 0 o C。均一温度对应于热演化埋藏史 图 4 中 I、Ⅱ、Ⅲ期充注过程。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 的烃源岩主要为石炭一 二叠系的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 。 在三叠 纪末整个 盆地 内烃源岩 开始生烃 ,延 安一富 县 、乌审旗一带形成较低强度的生气 中心 ,榆林一神 木地区的 。 较低 为 0 . 5 % 一1 . 0 % 1 2 ] ,处于低成 熟一成熟阶段 ,此阶段为该区的第一次充注时期。第 二次充注时期发生在中晚侏罗世末期 ,此时延安一富 县 、乌审旗一带形成两个强度较大的生气 中心 ,周围 的榆林一神木地区也进入了成熟期 。南部延安一富县 年代/ Ma 图4榆3 l 单井埋藏热演化史 Fi g. 4 Th e r ma l ev ol ut i on hi s to r y o f b ur i e d f o r s i n g l e W e l l Y u 3 1 维普资讯 2 0 0 8年 2月 王岚等 榆林一神木气田包裹体特征及 油气地质意义 2 9 低势区生成的天然气向北部运移成藏 ,同时榆林一神 木地区的烃源岩也为该 区的气藏提供 了来源。第三次 的油气充注发生在早 白垩世晚期 ,此时随着烃源岩的 埋深加大 ,成熟度增加 ,盆地的生烃量达到最大并发 生气体的大规模运移 ,从盆地南部的构造低位区沿地 层上倾方向向盆地北部运移。这次运移也是榆林一神 木地区的最重要 的一次充注过程 ,并且充注的时间较 长 ,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末期。 5 包裹体的冰点、盐度特征 榆林一神木地 区气藏包 裹体的冰点 分布范 围较 广 ,冷热 台上测得为 一 0 . 1~一l 3 . 8℃。根据乌拉尔 定律和 B o d n a r 按 H O与 N a C 1 体系的盐度一冰点关系 公式总结 的换 算表 ,计 算该 区盐 度为 0 . 1 8~l 7 . 6 1 w t %。在实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部分样 品中存在较 多含 N a C 1 子矿物的包裹体 ,说明包裹体的盐度较高。 在测温时发现 ,有较多的盐水包裹体在冷冻后升温过 程中,当温度 回升到0 o C时 ,气泡仍未 出现 ,继续升 温一段时间后气泡才出现 ,其原因可能是包裹体中溶 解有 C H 和 C O ,在冷却过程 中因温度 下降而结冰 膨胀 使 包裹 体 内 的压力 增 大,产生 了 甲烷 的笼 合 物 。 ’ H ] ,这些笼合物在融化时需要吸收较 多的热量 , 从而使冰点增大 。这也 说明该 区 c H 4 含量丰 富,气 藏的成熟度较高。 总体来说 ,包裹体的盐度随着均一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图5 ,其原 因可能是早期埋藏较浅时受地表 水 的稀释作用 ,随着埋藏加深 、地层温度的升高 ,包 裹体的均一温度也相应升高 ,而地表水 的作用逐渐减 弱,包裹体的盐度随之升高。这一特征反映了榆林一 神木地区气藏 的埋藏过程。 耋 辎 9 0 1 0 0 1 1 0 1 2 0 1 3 0 1 4 0 1 5 0 1 6 0 1 7 0 1 8 0 均~温度/ 。 C 图5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的关系 Fi g.5 The rel ati ons hi p of ani fo rm temper at ure and s ali ni ty of i ncl usi on 6 结论 1 榆林一神木气田发育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以 盐水包裹体和烃类 包裹体为主 ,可见少 量 C O ,和含 子晶三相包裹体 以及一系列充填度不一致但均一温度 相近的沸腾包裹体。 2 包裹体 的冰点测定也 反映 出榆林一神木地 区气藏有机质的高成熟度。包裹体盐度随均一温度的 升高而加大,表明气藏埋藏演化的过程。 3 该区气藏 主要 经历了 3期成藏 过程,其 中 早白垩世晚期最后一次充注是成藏的关键时期 。有机 质的演化随成藏充注的发生表现为从低成熟向高成熟 的演化。 参考文献 [ 1 ] 卢焕章 ,范宏端 ,倪培,等 .流体包裹体 [ M].北京 科 学 出版社 ,2 0 0 4 . [ 2 ]K a r l s e n D A,N e d k v i t n e T,[ r t e r S R,e t以 H y d r o c a r b o n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a u t h i g e n i c i n c l u s i o n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o e l u c i d a t i o n of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e r v o i r fi l l i n g h i s t o r y[ J ]. G e o c h i m C o s mo c h i m A c t a ,1 9 9 3 . [ 3 ]R o g e r K H. T h e a p p l i c a ti o n offl u i d i n c l u s i o n t o m i g r a t i o n of o i l a n d d i a g e n e s i s i n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e r v o i r[ J ].Ap p l i e d G e o c h e m i s t r y ,1 9 8 7 . [ 4 ]B a r c l a y SA,Wo Me n RH,H a l l D L,e t a 1 . A s ses s m e n t of fl u i d c o n t a c t s an d c o mp a r t me n t ali z a t i o n i n s an d s t o n e r e servo i r s u s i n g flu i d i n c l u s i o n s an e x a m p l e f r o m t h e Ma g n u s o i l fi e M,N o r t h S e a[ J ] . AA P G B u l l e ti n ,2 O o o,8 4 4 4 8 9 - 5 0 4 . [ 5]孙德强 ,刘海涛 ,柳金城 ,等 .流体包裹体在研 究柴北缘 油气运 移中的应用 [ J ].大 庆 石 油地 质 与开 发 ,2 0 0 7 ,2 6 1 3 5 3 9 . [ 6]李慧莉 , 邱楠生 ,金之 钧 ,等 .塔里 木盆地克拉 2气田储层 流体 包裹体与油气成藏研 究 [ J ].沉 积学报 ,2 0 0 3,2 1 4 6 4 8 6 5 3 . [ 7 ]陶士振,秦胜飞 .塔里木盆地克依构造带包裹体油气地质研究 [ J ].石 油学报 ,2 0 0 1 ,2 2 5 1 6 - 2 2 . [ 8 ]王强,徐志明,付晓文 . 等. 有机包裹体分析方法进展及其问 题和思考 [ J ].大庆石 油地质与 开发 ,2 0 0 5 ,2 4 5 2 7 - 2 9 . [ 9]薛永 超 ,彭仕 宓,等 .三肇地区登娄库 组天然 气成藏过程 [ J ]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4,2 3 3 4 I 5 . [ 1 O ]潘长春 ,周 中毅 ,解启来 .油气和 含油气 包裹体 在油 气地质 地 球化学研究 中的意义 [ J ].沉积学报 ,1 9 9 6 ,1 4 4 1 5 - 2 3 . [ 1 1 ]杨华 ,席胜利 ,魏新善 ,等 .鄂尔多 斯多旋 回叠合盆地 演化 与天然气富集 [ J ].中国石油勘探 ,2 0 0 6,l l 1 1 7 -2 4 . [ 1 2]张金亮 ,常象春 ,张金功 .鄂 尔多斯 盆地上古 生 界深盆气 藏研 究 [ J ].石油勘探与 开发 ,2 0 0 0,2 7 4 3 O I 3 6 . [ 1 3 ] 肖贤明 ,刘祖发 ,刘德 汉 ,等 .应用储 层 流体 包裹体 信息研 究 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 J ].科学通报,2 0 0 2 ,4 7 1 2 95 1I 9 6 0 [ 1 4 ] C h e n Ho n g h an ,Wang J i a h a o ,X i e Yu h o n g ,e t a 1 . G e o t h e r m o me t ry and g e o b a r o m e t ry of o v e r p r e s s u r e d e n v i r o n me n t s i n Q i o n g d o n g n an B a s i n 。S o u t h C h i n a Sea[ J ]. G e o fl u i d s ,2 0 0 3 ,5 3 1 7 7 1 8 7 . 编辑 宋玉梅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