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兰胶对钻井液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pdf
第 2 6卷 第 3期 2 0 0 9年 5月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DRI I LI NG FLUI D & COMPLETI ON FL UI D Vo1 . 2 6 NO . 3 M a y 2 0 09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5 6 2 0 2 0 0 9 0 3 0 0 4 1 0 3 韦兰胶对钻 井液流变性能的影 响规律 杨振杰 刘 阿妮 张喜凤 丁建旭 吴伟 韩波 刘 刚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 院, 西安 摘要 韦兰胶具有 比黄原胶更加优 良的抗 温性 能和剪切稀 释性 能。研 究 了韦兰胶在 不同条件 下 温度、 p H、 膨 润土含量和含盐量 对钻井液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 , 并 与黄 原胶进 行 了对 比。结果表 明, 在 相 同加 量条件 下, 韦 兰胶钻井液 比黄原胶钻井液具有更高 的表观黏度和动切力 , 而塑性黏度基本 一致, 具 有优 良的剪切 稀释性 能; 韦兰 胶钻 井液 的抗温能力 明显高于黄原胶钻井液。 韦兰胶将成为深井钻井液 中的一种新 型流 型调节剂 。 关键词 钻井液添加剂 ; 韦兰胶 ; 黄原胶; 生物胶 ; 流变性 ; 高 温 中图 分 类 号 TE 2 5 4 .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0 引 言 黄原胶 的抗 温能力 限 制 了它在高 温深井 钻井 液 中 的广泛 运 用 。韦 兰 胶 是 产碱 杆 菌 Al c a l i g e n e s s p 的代谢 多糖 , 其结 构与 结冷 胶类似 , 它 的结构 骨架 由 I _ 葡萄糖 、 I I 葡糖醛 酸和 L 一 鼠李 糖 的 单元 组 成 。侧 链 由单链 的 L 一 甘露 糖 或 单 链 的 L 一 鼠李糖 构 成 。水 溶液中韦兰胶分子 主要是分子内的范德华力作用 , 侧 链 和主链 间 的氢 键 作 用n ] 。韦 兰 胶 和 黄 原 胶 的 分 子结构 见参 考文 献 [ 2 ] 。黄 原 胶 和韦 兰 胶 都 是 有 广泛 应用 前景 的 添加 剂 。与黄 原 胶 相 比, 韦 兰胶 具 有更 加优 良的触变 性 、 悬 浮 性 、 水 溶 性 等 流 变性 能 , 且具 有卓 越 的温 度 稳 定性 , 在 较 高 的温 度 下 能够 保 持稳定 的流变性 能 。研 究 了韦 兰胶在 不 同条件 下对 钻井 液流 变性能 的影 响规 律 , 并 与黄 原胶进 行对 比。 该研究 对在 深井 复杂井 中更 好地 选用 优 良的流 变性 能调 节剂有 重要 的参 考价值 。 l 实验 材 料 、 仪 器 和 方 法 实 验材 料和 仪器 韦兰胶 w L J , 黄原 胶 HYJ , 河 北 鑫合 生 物 化 工 有 限 公 司生 产 。六 速 旋 转 黏 度 计 Z NN- D 6 , 数 显式滚 子 加热 炉 X GR L 一 2 , 青 岛 海通 达 专用仪器厂生产 ; 哈克黏度计 D / MS 一 2 4 0 0 , 德 国哈 克公 司生 产 。 实验方法 分别在 4 膨润土浆 中加入韦兰胶 WL J 、 黄 原胶 HY J或 2种 生物胶 的 复配 , 在 6 O℃下 测其性 能 。 2 两种 生物胶及 其复配钻井液的性能 2 . 1 流 变性 能 2种生 物胶 及其 复 配钻 井 液 的流变性 能见 表 1 。 表 1 2种生物胶及其复配钻井液的流变性能 wL -I HY J实验 P y P wL J HY J实验 P Y P g g 条件 mP a s P a g g 条件 m P a S P a 热滚前1 O 1 8 . 4 O 热滚前1 O 1 3 . 8 O 热滚后1 2 1 3 . 2 9 热滚后9 1 0 . 2 2 热滚前1 2 2 6 . 5 7 热滚前1 O 2 1 . 4 6 热 滚 后1 O 2 3 . 5 1 热 滚 后1 1 1 6 . 3 5 热滚前1 5 3 9 . 3 5 热滚前1 4 2 8 . 1 1 0 .0 0. 8 热滚后1 1 3 6 . 7 9 热滚后1 1 2 3 . 5 1 热滚前2 4 6 3 . 8 8 热滚前1 7 3 9 . 8 6 热 滚 后1 4 5 5 . 1 9 热 滚 后1 3 3 3 . 2 2 O.8 o .2热滚 前 2 6 5 6 . 7 2 O .2 O. 8热滚前 2 1 4 2 . 4 1 热滚后1 4 4 7 . 5 2 热滚后1 2 3 9 . 3 5 热滚前1 8 5 2 . 1 2 热滚前2 2 4 6 . 0 0 热滚后1 5 4 5 . 9 9 热滚后1 5 3 8 . 8 4 注 测试温度为 6 O℃, 热滚条件为 1 2 0℃、 1 6 h 。 第一作者简 介 杨振杰 , 教授级 高级 工程 师, 1 9 5 8年 生, 1 9 8 2年 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 , 长 期从事现场钻 井液 技术和科研工作, 现从 事科研 教 学 工作。地 址 陕 西省 西 安市 西安 石 油大 学石 油 工程 学 院; 邮政编 码 7 1 0 0 6 5 ; 电话 0 2 9 88 38 3 01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 2 钻 井 液与 完 井 液 2 0 0 9年 5月 由表 1可 以看 出 , 随着 WL J或 HY J加量 的增 加 , 韦兰胶 钻井液 和 黄 原胶 钻 井 液 的塑 性 黏 度 和动 切力 都 明显 增加 ; 相 同加 量条 件下 , 韦兰胶 钻井 液 的 表观 黏度 和动切力 明显 高 于黄 原 胶 钻井 液 , 而 2种 体 系的塑性 黏度 基 本一 致 , 说 明 韦 兰胶 钻 井 液具 有 更好 的剪切 稀释性 能 ; 经过 高温 滚动 后 , 2种 体 系 的 表 观黏度 和动切 力 均有 所 下 降 , 而 塑性 黏 度 变化 幅 度较 小 ; 韦 兰胶钻 井 液 随着 加 量 的增 加 流 变性 能 受 温度 的影 响程 度 逐 渐 减 小 , 在 wL J加 量 为 0 . 8 时 , 韦兰胶 钻井液 的动 切力 和 表 观 黏度 的下 降 幅度 最小 , 塑性 黏度 的下 降幅度 最大 , 该 钻井 液具有 最佳 的流变性 能 。 郭建军 等人认为韦兰胶与黄原胶复配比例为 0 . 2 0 . 8时 , 2种 生 物胶 复 配 钻 井 液 的 流变 性 能 最 佳 , 溶 液 的黏度最 大 , 协 同增 效作 用最 明 显 , 抗 温 性 能 最好 。在 2 种 生 物 胶复 配 钻 井 液 中 , 随着 韦 兰胶 复配比例的减少 , 钻井液的表观黏度、 塑性黏度和动 切 应力均 下降 。在 较 高 的温 度 下 , 在 黄原 胶 钻井 液 中复配韦兰胶能够有效地提高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和 动 切力 , 提高钻 井液 的剪切 稀释性 能 , 韦兰胶 钻井液 在 高温条 件下 , 具 有 比黄 原胶 钻 井 液更 优 良的 流变 性 能 。 2 . 2 抗温性能 2种生 物胶及 其复 配钻井 液 的抗温性 能见表 2 。 表 2 2种生物胶及其 复配钻井液的抗温性能 由表 2可以看出, 随着温度的增加 , 韦兰胶钻井 液和黄原胶钻井液的塑性 黏度和动切力都有所下 降 , 但黄原胶钻井液的下降幅度较大; 在复配的钻井 液中, 随着韦兰胶所占比例的减少 , 温度变化对塑性 黏度和动切力的影响程度有所增加 ; 生物胶加量相 同时, 在不同温度下 , 韦兰胶钻井液的动切力明显高 于黄原胶和 2 种生物胶复配钻井液 , 而其塑性黏度 基本一致 , 说明韦兰胶钻井液在各种 温度条件下都 具有 较好 的剪切 稀释性 能 。 2 . 3 抗盐性能 2 种 生物 胶及 其复配 钻井 液的抗盐 Na C 1 性 能 见 表 3 。 表 3 2种生物胶及其复配钻井液的抗盐 N a O I 性能 o. 60 o . 00 9 1 l l l Z 5 .O 4 Z 3. 5l Z 7. O 8 0. 48 o.1 2 1 1 1 1 9 2 4 .0 2 2 4. 5 3 2 1. 4 6 0. 36 0 .2 4 11 1 2 7 21 . 46 21 . 46 2 4. O 2 o. 24 o . 36 1 1 1 1 11 21 . 4 6 21 . 4 6 2 O. 4 4 0. 12 O . 48 9 1 l 1 1 1 9. 93 1 9. 93 2 O. 4 4 o. 00 0 .6 0 9 9 1 0 1 8. 91 1 8. 91 1 8. 9 1 注 5 、 l O 和 1 5 均为 Na C 1 的浓度 。 从 表 3 可 以看 出 , Na C I 含 量 的增 加 对 韦 兰胶 、 黄原胶和 2种胶复配钻井液 的流变性能影 响都不 大 , 说 明韦兰胶 和黄 原胶 均具有 较好 的抗 盐性 能 。 2 . 4抗碱性 p H值对 2 种生物胶及其复配钻井液的影响见 表 4 。由表 4可以看 出 , 随着 钻 井 液碱 性 的提 高 , 韦 兰胶钻井液的动切力明显提高 , 而塑性黏度有所 下 降 , 对 提高钻 井液 的剪切 稀释性 能 十分有利 ; 碱性 的 变化对 黄原胶 钻井 液 的流 变性 能 影 响不 大 ; 在 复 配 钻井液中, 随着韦兰胶所 占比例的减少, 碱性变化对 塑性 黏度 和动切力 的影 响程度 有所 降低 。 表 4 N a O H加量对 2种生物胶及其复配钻井液的影 响 的 ∞ ∞ “ % 一 H 一 O 2 4 6 8 O一 0 1 2 3 4 6一 . 勾 ● ● ● ● ● ■ ■ 】 0 O O O O O一 直 O 8 6 4 2 O一 生 p 6 4 3 2 1 O一 , ● ● ● ● , ● _ } 一 ~ 一 一 一 一一一 一 3 4 7 7 6 6 1 O 9 3 8 2 9 5 1 7 6 2 2 2 2 1 1 1 2 5 4 5 3 9 6 5 O 9 9 8 8 5 5 O 9 7 2 2 2 2 1 1 9 3 2 5 1 6 1 1 6 5 5 4 2 9 8 5 3 l 3 2 2 2 2 2 7 8 如 U n 0 4 3 2 2 3 l 1 1 11 1 1 1 O 2 4 6 8 O O 1 2 3 4 6 O O O O O 0 O 8 6 4 2 0 6 4 3 2 1 O O O O O O O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6卷 第 3期 杨振 杰 等 韦兰胶 对钻 井液 流 变性 能 的影响 规律 4 3 2 . 5 膨润土含量的影响 膨润土含量对 2种生物胶及其复配钻井液的影 响见 表 5 。 表 5 膨润土含 量对 2种 生物胶及 其复配钻 井液的影响 注 2 . 0 、 4 . 0 和 6 . 0 均 为 膨 润 土 含 量 。 由表 5 可 知 , 随着膨 润土 含量 的增加 , 韦兰胶 和 黄原 胶 的塑性 黏度 和 动 切力 均 明显 提 高 , 其 增加 的 幅度 基本 一致 , 相 同膨 润 土 加 量下 韦 兰胶 的动 切 力 明显 高于黄 原胶 。 2 . 6 2种生物胶钻井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 使 用 哈克黏 度计 , 固定 剪 切 速 率 为 5 1 1 S _ 。 , 测 定 了 2种生 物胶 钻井 液 的黏 度 随 温度 的变 化 情 况 , 结果见 图 1 。由图 1可以看 出, 温度高于 7 0℃后 , 黄原胶 钻井 液受 温度 影 响 的 程 度 高 于 韦 兰胶 钻 井 液 。实 验再 次表 明 , 韦 兰胶 比黄 原 胶 具有 更 加 优 良 的温度 稳定性 。 ℃ 图 1 2种生物胶钻井液 的黏度 随温度 的变化 3 机 理 分 析 黄原胶侧链和主链之间通过氢键形成双螺旋和 多重螺旋结构 , 而韦兰胶 由带侧链的巨大链状分子 构成 , 平 面扩 展范 围较 大 , 侧 链 和主链 都带 有大 量 的 羟基 , 有 利于 在膨 润土 颗粒上 牢 固吸 附 , 因此韦 兰胶 的分 子结 构有 利 于形 成 充 分 伸 展 的 空 间 网架 结 构 , 能够 减少 生物 胶 的 加 量 , 获 得优 异 的流 变 性 能 。在 温度 升高 时 , 由于 韦 兰胶 分 子 间 的氢 键 力 比黄 原 胶 强, 形成的网架结构 比较牢固, 因此在高温下仍能保 持较 高 的结 构 黏度 。 在 2种 生 物胶 复 配 的水 溶 液 中, 黄 原胶 分 子 的 双螺旋 结构 易 和含 1 , 4键 的韦 兰胶 分 子发 生 嵌 合 作 用 , 有利 于提 高 溶 液 的 结构 黏 度 。 而且 在 带 有膨 润土的钻井液中, 韦兰胶与黄原胶复配之所以没有 水 溶 液 中明显 的增 效作 用 , 可 能是 由 于韦 兰胶 分 子 在 钻井 液 中抢先 吸 附在 膨 润 土 颗 粒 上 , 然 后通 过 氢 键力相互嵌合 , 形成网架结构 , 和黄原胶分子嵌合形 成网架结构的几率减小。在试验 中还发现 , 韦兰胶 钻 井液 的滤 失控 制 能力 比黄 原 胶 更 强 , 证 明 韦兰 胶 具有 更好 的胶 体稳 定 性 和 吸 附 强度 , 有 较好 的综 合 性 能 。 4 认 识 与 结 论 1 . 韦 兰 胶 是一 种 新 型 的生 物 胶 , 具 有 比黄 原 胶 更 优 异 的流型 调 节 能力 。相 同加 量 下 , 韦兰 胶 钻 井 液 比黄原胶 钻井 液 具 有 更 高 的表 观 黏 度 和 动切 力 , 而塑性 黏度 变化 不 大 , 有 利 于 降低 生物 胶 钻 井 液 的 成 本 , 增 强 钻井 液 的剪切稀 释性 能 , 有希 望用 于大斜 度 定 向井和 水平 井钻 井液 中。 2 . 抗 温 能力 较强 是韦 兰胶钻 井液 的另 一个 重要 特点。通过韦兰胶的运用 , 能够拓展生物胶钻井液 的 温度使 用 范 围 , 在 深 井条 件 下 能 够 保证 生 物 胶 处 理剂 的性能稳定性 , 使深井钻井液具有更好 的流型 调节 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1 ] 陈芳 , 李建科 , 徐昶. 新型微生物多糖一 韦兰胶的流变特 性影 响因素研究[ J ] . 食 品科 学 , 2 0 0 7 , 9 2 8 4 9 5 2 [ 2 ] 郭建军 , 李建科 , 陈芳 , 等. 黄原胶和韦兰胶混胶 黏度 的 影响 因素研究 [ J ] .食 品科学 , 2 0 0 7 , 1 0 2 8 9 6 9 9 收 稿 日期 2 0 0 8 0 9 2 7; HGF 0 9 0 3 N3; 编 辑 王 小 娜 暑 梅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