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C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研制.pdf
第 4 5 卷第 1期 2 0 1 6年 1月 当 代 化 工 C o n t e mp o r a r y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V o 1 .4 5 .N O . 1 J a n u a r y,2 0 1 6 P E 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研制 李茂平,丛玉凤,唐 东,黄 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 抚顺 1 1 3 0 0 1 摘 . 要实验考察了 P E对 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以及黏度的影响,并对 P E c 9 石油树脂改 性沥青的老化以及储存稳定性进行分析, 采用四组分法对改性机理进行探讨, 并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表征。 结果 表明,当P E与 c 9 石油树脂的质量比为 2 . 1 时,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以及黏度均满足要求,同时老化性 能和高温储存性能变好。通过四组分的分析可知,c 9石油树脂可增加改性沥青体系芳香分的含量 ,促进 P E在 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中的溶胀和吸附作用 ,通过电镜观察,当 P E与 c 9 石油树脂的质量比为 2 . 1 时,P E、c 9 石油树脂 、基质沥青三者形成了稳定的网状结构。 关键词 C 9石油树脂;P E;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 . 中图分类号T E 6 2 6 . 8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0 4 6 0 2 0 1 60 1 0 0 1 8 0 4 De v e l o pm e n t 0 f PE. C9 Pe t r o l e um Re s i n . m o d i f i e d As pha l t L I Ma o - p i n g ,C O NG Y u -f e n g ,T A NG Do n g ,HU A NG W e i Co l l e g e o f Ch e mi s t r y,C 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Li a o n i n g S h 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 Li a o n i n g F u s h u n 1 1 3 0 01 ,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fl u e n c e o f P E o n p e n e t r a t i o n , s o f t e n i n g p o i n t a n d v i s c o s i t y o f P E C9 p e tr o l e u m r e s i n mo d i fi e d a s p h a l t w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n d t h e a g i n g a n d s t o r a g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P E- C9 mo d i fi e d a s p h a l t we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mo d i fic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wa s d i s c u s s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f o u r - c o mp o n e n t me t h o d . a n d t h e P E- C9 p e tr o l e u m r e s i n mo d i fi e d a s p h a l t wa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y . T h e r e s u l t s r e v e a l t h a t wh e n t h e P E a n d C9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ma s s r a t i o i s 2 1 , t h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 s a ft e n i n g p o i n t a n d v i s c o s i ty o f t h e mo d i fie d a s p h a l t C an m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a n d a g i n g p r o p e i e s a n d t h e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s t o r a g e p e r f o r man c e a r e b e t t e r .T h e f o u r - c o mp o n e n t a n a l y s i s s h o ws t h a t C9 p e t r o l e um r e s i n c a n i n c r e a s e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a r o ma t i c c o n t e n t o f mo d i fi e d a s p h a l t s y s t e m, p r o mo t i n g t h e s we l l i n g a n d a d s o r p t i o n o f P E i n C9 p e t r o l e um r e s i n mo d i fi e d a s p h a l t , a n d t h e s t a b l e n e t wo r k s t r u c tur e c a n b e f o r me d wh e n t h e P E an d C9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ma s s r a t i o i s 2 1 . Ke y wo r d s C9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 PE ; M o d i fie d a s p h a l t ; An t i a g i n g p r o p e r t i e s 普通沥青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对道路 沥青的质量要求川 ,因此 ,改性沥青受到人们的青 睐 , 改性沥青的种类较多, 目前使用较多的有 S B S 、 S B R 、P E 、 E V A等改性沥青产品口 ]。其中 S B S因其 综合性能优良,应用最为广泛, 但价格高,施工工 艺复杂 ;S B R 由于可以大大提高沥青的延展性 , 具有 良好 的低温性能 ,在东北拥有广阔的市场 ,具 有非常好的前景 ; P E和 E V A主要能够减少沥青 体系不利组分的含量,与沥青相互 吸附、重叠 ,发 生交联作用, 尤其 P E在加入沥青后,其长链结构 会发生溶胀 、拉伸等现象,最终使 P E和沥青形成 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主要能够提高沥青的热稳定 性 、耐老化性能受到重视 , 但是 P E与沥青的相 容性极差, 不能进行高温储存 , P E改性沥青的低温 性能一直存在争议 1。 c 9 石油树脂是碳九馏分经聚合而制得, 产品外 观为浅黄色至黄褐色片状或颗粒状固体,具有良 好 的溶解性,互溶性 ,耐水性,绝缘性,对酸碱有化 学稳定性 ,还具有粘结性 “ 。本研究利用 c 9石油 树脂的特点,研制 P E C 9 复合改性沥青,克服 P E 改性沥青的缺点与不足,并为改性道路沥青的广泛 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 试验部分 1 . 1 实验原料及其性质 实验采用的基质沥青为北方沥青厂生产 的辽河 9 0 沥青,抚顺石油二厂生产的 c 9石油树脂 ,P E 改性剂为山东高氏生产的增塑性树脂。 1 . 2 改性沥青制备方法 先将基质沥青和c 9 石油树脂在 1 5 5 ~ 1 6 0℃温 度下混融,再加入 P E ,利用高速剪切机剪切 1 h , 最后在 1 6 0 ℃发育 2 h 。 昙 蠢 霁 摹 鉴 幸 干斗 技 1 9I叟 关94 - 项 , {遂 F宁SK人J H,T 研 2究0 1方 3 7向81 9 94 - 主 要 从 事 改 l生 道 路 沥 青 的 研 究 箱 喜 簇 爱 差 凤 , ,妻 幂 裹 衾 囊 专 螽 笼 辜 登 霁 复 磊 藉 箱/u f 94 3 5 69 3⋯56 一qq ..C。O。m o96 5- y u te n g co n g OZ l b5 。 通 信 联 系 人 丛 玉 风 1 , 女 , 博 士 , 教 授 , 研 究 方 向 石 油 化 学 品 的 研 制 与 升 发 。 即 稻 D 】『l。 第 4 5 卷第 1期 李茂平,等P E - C 9 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研制 1 9 2 结果及讨论 2 . 1 P E与 C 9石油树脂质量比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c 9 石油树脂可以提高基质沥青的软化点, 当质 量分数为大于 5 % 时,效果较为明显,但改性沥青 的针人度降低明显。而 P E在改善沥青的耐高温方 面效果十分显著, 实验选择 P E和 c 9 石油树脂复配 对沥青进行改性, 考察了P E与 c 9 石油树脂质量比 对改性沥青针入度 、软化点以及 1 3 5 o C 运动粘度的 影响, 结果见图 l 、2 和 3 。 6 7 爱 6 7 三 ≤ 6 6 {赵 H 6 6 0 . 5 1 】1 1 . 5l 2 】 2 . 5 l P E 与C 9 石油树脂质量分数 比 图 1 P E与 C 9石油树脂质量比对改性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F i g . 1 Th e e ffe c t o f P E a n d C9 ma s s r a t i o r e s i n t o mo d i fie d a s p h a l t p e n e t r a t i o n P E 与c 9 石油树脂质量分数 比 图 2 P E与 C9石油树脂质量比对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F i g . 2 Th e e f f e c t o f P E a n d C9 ma s s r a t i o r e s i n t o mo d i fi e d a s p ha l t s o f t e n i n g p o i n t ● 一 幅 I n 竺 P E 与c 9 石油树脂质量分数 比 图 3 P E与 C 9石 油树 脂质量比 对改性沥青 1 3 5 ℃运动粘度的影响 Fi g . 3 Th e e f f e c t o f P E a n d C9 ma s s r a t i o r e s i n t o m o d i fi e d a s p h a l t 1 3 5℃ k i n e ma t i c v i s c o s i t y 从图 1 可以看出, 随着 P E与 c 9 石油树脂质量 比的不断增大, P E C 9 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针人度 逐渐下降, 但当 P E与 c 9 石油树脂质量分数继续增 加,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并没有继续大幅度下降,下 降趋势也变缓, 可能是在 P E与 C 9 石油树脂的协同 作用下, c 9 石油树脂与沥青之间的溶胀与吸附达到 一 个 “ 动态平衡” ,c 9 石油树脂与沥青已经趋于饱 和状态,再增大 C 9 石油树脂的质量分数起到的改 性作用也微乎其微。 从图2 和图 3 可以看出, 随着 P E与 c 9 石油树 脂质量比的不断增大, P E C 9 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 软化点和黏度逐渐增大,但随着 P E质量分数的增 加, 升高幅度变缓, P E的加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 高 c 9 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耐高温性,能够进一步 控制 c 9 石油树脂改性沥青在高温时的软化变形。 c 9 石油树脂使沥青稠度增大变硬主要是由于 C 9 石油树脂结构中存在含双键、 芳香环等大分子共 聚物的缘故,促进了c 9 石油树脂改性沥青体系的 交联效应,提高了c 9 石油树脂与沥青之间的聚集 力 。 2 .2 P E C 9 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考察 P E改性沥青的高温储存性能不好, 是困扰人们 多年的难题, 实验考察了P E与c 9 石油树脂质量比 对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见图4 。 , 第 4 5 卷第 1期 李茂平,等P E - 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研制 2 1 表 3 P E C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性能 Ta b l e 3 P E- C9 pe t r o l e um r e s i n mo di f i e d a s p h a l t p e r f o r m a n c e 项目 实验结果 针入度 2 5 C / 1 0 m m 软化点, ℃ 延度 5 C / c m 运动粘度 1 3 5 C / P a s 离析软化点差, ℃ 针入度指数 P I 老化后质量损失, % R T F O T 针人度比, % 延度 5C / c m 2 随着 P E与 c 9 石油树脂质量比的不断增加, P E C 9 石油树脂改f生 沥青的上、 下软化点之差逐渐变 大, 说明随着P E质量分数的增加,P E C 9 石油树脂 储存稳定性降低,在 P E与 c 9石油树脂质量分数比 为 2 .5 1 时,P E C 9石油树脂改『生 沥青的储存稳定 性仍符合要求,说明在 c 9 石油树脂结构中芳香环和 双键的作用下,大大提高了P E与沥青的相容陛,进 而克服了 P E改}生 沥青不易高温储存的缺点。 3 P E 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充分突出了树 脂改性沥青的优势, 在 P E与 c 9 石油树脂质量分数 之比为 2 1 日 寸 , 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聚合物改性沥青 技术 E V A 、P E I I c 级标准,继续增加 P E的质 量分数会使 P E 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 1 3 5 o C 运 动黏度增大,这样对生产和铺设都是很不利的,通 过以上分析可知,P E与 c 9 石油树脂质量比的最佳 值为2 1 。 参考文献 [ 1]莫菊先. 改性 沥青 的开发现状 与发 展前景【 J 】 .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 济, 2 0 1 2 , 2 8 4 ] 5 9 6 2 . [ 2] 郑长征, 李铁虎, 林起浪, 等. 路用改性沥青材料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 报, 2 0 0 4 , 1 8 5 9 6 1 . [ 3] V a h o r t a D, P o u l i k a k o s L D, P a r d MN, Ma z z a E . R h e o l o g i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l y m e r m o d ifi e d b i t u me n f r o m l o n g - t e r m fi e l d t e s t s 【 J ] . F u e l , 2 0 0 7 , 8 69 3 8 9 4 8 . [ 4] 杨晨光 , 林杰 , 陈忠达.S B S 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f J 1 _山西建筑 , 2 0 1 3 ,3 9 3 2 1 0 1 1 0 2 . 1 5 J Z h a n g H. L . ,Hu L . ,L i W. C . ,e t a 1 .E fi e c t o f m o n t m o r i l l o n n i t e o n o i l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S B S m o d i f i e d b i t u m e n [ J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f P a v e me n t R e s e a r c h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9 , 2 4 1 6 6 1 7 0 . [ 6 ]O s m a n N u r i C e l i k , C e n g D u r a n A t i s . C o mp a c t i b i l i t y of h o t b i t u m i n o u s m i x t u r e s ma d e w it h c r u m b rub b e r - m o d i fi e d b i n d e r s [ J ] . C o n s t ruc t i o n a n d B u il d i n g Ma t e ri a l s , 2 0 0 8 , 2 2 1 1 4 3 -1 1 4 7. [ 7 ] Ha i n i a n Wa n g , Z h a n p i n g Y o u , J u l i a n M i l l s - B e a l e , e t a 1 .L a b o - r a t o r y E v a l u a t i o n o n Hi s h T e mp e r a t u r e Vi s c o s it y a n d L o w T e m- p e r a tu r e S t iffn e s s o f As p h Mt Bi n d e r wi t h Hi g h P e r c e n t S c r a p T i r e R u b b e r [ J 】 .C o n s t ruc t i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e ri a l s ,2 0 1 2 ,2 6 1 5 8 3 5 9 0 . [ 8] 罗妮.对橡胶粉 、聚乙烯复合改性沥青作用机理的探讨 『J 1 .现代 企业教育,2 0 1 3 . [ 9 ] 刘克, 杨锡武.P E改性沥青的几个问题【 J 1 .胶体与聚合物.2 0 0 8 ,2 6 3 8 . [ 1 0 ]闰慧,孟邱,丛玉凤 ,黄玮.c 9石油树脂 的研究进展I J 】 .应用化 工,2 0 1 1 ,4 0 6 1 0 8 3 - 1 0 8 8 . [1 1 ]丛玉凤 ,李茂平 ,徐磊, 等.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研制f J 1 .辽 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 0 1 5 , 3 5 I 1 6 1 9 . 上接 第 1 7页 不同含水百分比条件下,油田水的气水比平均 值为2 .0 9 c m / g , 聚合物溶液的气水比平均值为 2 .0 1 c m3 / g 。 综合注水后模拟地层油饱和压力、溶解气油比 和水气比的变化规律分析可知, 不含气的注入水 聚 合物溶液 进入到 P V T筒中与模拟地层油接触后 , 一 部分原来溶解在模拟地层油中的气体将转移到水 相中, 使模拟地层油的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降低 , 而注入水成为含气水 。由此可以推测油 田现场生产 中,注入水进入油藏与地层油充分接触后从油相 中 夺取部分气体成为含气水。 溶解有气体的水产出后 , 其溶解的气体分离出来成为采出气的一部分,对生 产气油 比会有一定影 响。 3 结 论 1 随着水或聚合物溶液的注入, 模拟地层油 的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都降低,且降低的幅度随 着含水百分比的增大而增大。 2 含水百分比相同情况下, 注聚合物溶液使 模拟地层油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减小的程度略小 于注水使模拟地层油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减小的 程度。 3 不含气的注人水进入到P V T筒中与模拟地 层油接触后从油相中夺取部分气体而成为含气水。 参考文献 [ 1 ] 郭平 ,孙雷 ,孙 良田,等. 不同种类气体注入对原油物性的影响 研究 [ J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 0 0 0 ,2 2 3 5 8 - 6 4 . [ 2 ] 梅海燕 , 张茂林 , 李闽, 等. 注气对油藏饱和压力的影响 [ J ] . 天 然气勘探与开发 ,2 0 0 2 ,2 5 2 5 1 . 5 3 . [ 3 ] 文玉莲,杜志敏. 注气对挥发性原油饱和压力的影响 [ J ]. 新疆 石油地质,2 0 0 4 ,2 5 5 5 2 0 . 5 2 2 . [ 4 ]李向良 . 氮气对牛庄油田 牛 2 O 断块地层油相态特征的影响 [ J ]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 0 0 6 ,1 3 2 8 8 - 9 0 . [ 5 ] 李爱芬 ,王守龙,吕姣,等. 地层原油组成差异对高压物性参数的 影响[ J ] . 新疆石油地质, 2 0 1 4 , 3 5 3 2 9 9 3 0 2 . 3 7 4 0 . 盘 8 2 3 4 一 L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