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气田水平井造斜段钻井液体系优化.pdf
化学工程师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2 0 1 6年第 0 4期 油i 圈 化 攀 D OI 1 0 . 1 6 2 4 7 6 .c n k i . 2 3 - 1 1 7 1 R q . 2 0 1 6 0 4 1 6 DN 气田水平井造斜段 钻井液体 系优化 黄友亮 1 , 2刘 兴 . 一 , 薛飞 。 1 . 长江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1 O 0 ; 2 .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 3 0 1 O 0 ; 3 . 中石化 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西部分公司, 河南 郑州 4 0 0 0 5 6 摘要 近些年, 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D N气田开发区水平井造斜段位于目的层上部, 其 岩性主要为泥岩, 极易水化膨胀 , 分散 , 造成地层掉块、 坍塌等井下复杂事故。本文主要在室内展开了不同浓 度 K C 1 , K P A M、 C H M对钠蒙脱石矿的膨胀率实验 ,并将几种优选出来的抑制性进一步的就行了对 比选 出了 8 %K C 1 为最佳抑制剂。 改进后的钻井液体系在该区块的应用情况表明, 该钻井液体系能很好的抑制泥页岩的 膨胀,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水平井; 钻井液 ; K C 1 ; K P A M; C HM; 泥岩 中图分类号 T E 2 5 4 文献标识码 A H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s y s t e m o p timi z a ti o n o f DN fi e l d d e fl e c tin g s e c t i o n HUANG Yo u l i a n g . L I U Xi n g . XUE F e i 1 . C o l l e g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n g i n e e ri n g i n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4 3 0 1 0 0 , C h i n a ; 2 .T h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f O i l a n d G a s Dr i l l i n g E n g i n e e rin g i n Hu b e i P r o v i n c e 。 W u h a n 4 3 01 0 0, Ch i n a; 3 . S i n o p e c ,t h e W e s t B r a n c h o f No a h C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E n g i n e e ri n g C o ., Z h e n g z h o u 4 0 0 0 5 6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h o ri z o n t a l w e l l d e v e l o p me n t t e c h n i q u e s h a s b e e n wi d e l y u s e d . DN g a s fi e l d d e v e l o p me n t z o n e d e f l e c t i n g s e c t i o n o f h o r i z o n t al w e l l i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u p p e r l a y e r ,I t s l i t h o l o g y i s ma i n l y mu d s t o n e , wh i c h i s h y d r a t i o n e x p a n s i o n ,e a s i l y d i s p e rse d ,f o r ma t i o n i mp e l l e r s a n d c o l l a p s e c a u s e d u n d e r g r o u n d c o mp l i c a t e d a c c i d e n t s . I n t h i s p a p e r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KC 1 , KP AM, CHM t o s o d i u m mo n t mo r i l l o n i t e q u a r r y we r e s t u d i d t h e e x p a n s i o n r a t e e x p e ri me n t .S e v e r a l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i n h i b i t o r y f u r t h e r l i n e c o mp a r e d t o s e l e c t 8 %K C1 a s t h e b e s t i n h i b i t o r .T h e i mp r o v e d d ri l l i n g fl u i d i n t h e o n - s i t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h o w t h a t the d ri l l i n g fl u i d s y s t e m c a n r e s t r a i n t h e e x p a n s i o n o f t h e mu d s h a l e we l l , wo r t h y o f f u r t h e r p o p u l a riz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h o ri z o n t a l w e l l ; d ri l l i n g fl u i d ; KC 1 ; KP AM; CHM; mu d s t o n e D N气 田开发区 , 面积 3 7 4 5 . 5 7 k m, 该地 区主要 含气目的层为上古生界和下古生界 ,储层具有低 压、 低孔 、 低渗、 自产能力低等特点, 因水平井具有 生产条件优越 、 效益产生显著 、 油层较长 、 泄油面积 较大等优势【 , 特别是对于低压、 低孑 L 、 低渗储层 , 水 平井在提高单井产量 , 延长开采时间, 提高采收率 等方面优越性更为显著。 该区块水平井的造斜段主要在目的层上部, 即 石干峰组、 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石千峰组 的棕褐、 灰 绿、 棕红色泥岩和石盒子组的棕褐色泥岩极易引起 水化膨胀、 分散, 使地层易剥落、 坍塌、 掉块。针对这 一 现状, 必须提高该区块钻井液体系对泥页岩地层 收稿 日期 2 0 1 5 1 2 3 0 作者简介 黄友亮 1 9 9 1 一 ,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岩石力学。 导师简介 楼一珊 1 9 6 5 一 ,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从事岩石力学相关研究。 的抑制性 。即提高钻井液对泥页岩地层 的抑制性 , 防止地层坍塌是实现该区块安全高效钻井的前提。 1 室内钻井液体 系实验 1 . 1 实验样品选取 引起泥页岩地层失稳 的粘土矿物主要是蒙脱 石和伊利石【 。选择标准化实验用新疆钠蒙脱土进 行线性膨胀率实验, 这是因为新疆实验用钠蒙脱土 属于钠蒙脱石原生矿, 是水化膨胀能力最强、 也最 具代表性的蒙脱石矿物【 。 D N气田造斜段的地层特征,决定着该地区钻 井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泥岩地层的水化膨胀、 分 散。通过对该地区近年来所钻井的调研发现, 该区 块在造斜段采用的钻井液体系主要为天然高分子 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钾铵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前 2 0 1 6 年第O 4 期 黄友亮等 D N气田水平井造斜段钻井液体系优化 者 配 方 为 4 %钠 土 0 . 3 %~ 0 . 5 %I N D 3 0 0 . 5 %一 l % N A T 2 0 0 . 5 %一 1 %N F A 2 5 1 %一 2 %P G C S 1 ; 后者配方 6 %~ 7 %钠土 0 - 3 % 0 . 5 %K P A M O . 1 %~ 0 . 3 %N a O H 0. 2 % 一0 - 3% K PAN0 . 5 % ~1 % NH4 一P AN1 . 5 % ~ 2% 防塌剂 1 %~ 2 %s M P 1 %一 2 %S P N H 2 %一 3 %超细碳 酸钙 。 常用的页岩抑制剂主要有聚合物类【 、 无机盐 类、 沥青类和腐植酸类⋯。但使用最多, 与其它处理 剂匹配较好的主要是 。这是因为 与蒙脱石间 层的镶嵌作用,对蒙脱石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其 次这类处理剂如 K C 1 , 价格较便宜。含有 I 的聚丙 烯酸钾 , 它既具有大分子的包被作用, 又具有抑制 作用 , 综合效益好 , 在钻井液处理剂中被广泛使用。 C H 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钠蒙脱石成分里阴离子的 微粒发生中和作用 , 絮凝作用很好。笔者将对这些 泥页岩抑制剂进行室内实验, 首先进行不同浓度的 抑制剂对样品的膨胀率评价实验, 然后优选出合适 的浓度进行抑制剂的选择 , 最终优选出最适合该地 层 的泥页岩抑制剂类型及添加浓度。 2 不同泥页岩抑制剂抑制效果评价 2 . 1 不同浓度 KC l 对标准实验钠基膨润土 的抑制效果实验 K C 1 是使用最广泛的泥页岩抑制剂,在钻遇泥 页岩地层 , 井下 出现复杂时, K C 1 是最先想到的一种 泥页岩抑制剂。 通过室内展开不同浓度 K C 1 对钠膨 润土的膨胀率评价实验见图 l 。 祷 渣 时 l司 图 1 不 同浓度 K C 1 对样 品的膨胀率对 比 F i g . 1 C o mp a ris o n o f t h e s a mp l e o n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0 f KC 1 o n t h e i n fl a t i o n r a t e 由图 1 可知, K C 1 对标准实验钠土的抑制效果 与其加量是成正相关的。 当所加 K C 1 为 3 %时, 膨胀 率随着时间呈现出有一直上升的趋势。当 K C 1 加量 为 5 %时,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 , 膨胀率上升 5 2 .3 % 时, 趋于稳定 , 再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 膨胀率也变 化不大。 当 K C 1 加量达到 8 %时, 当膨胀率达到 1 0 % 以后膨胀率逐渐上升, 达到 1 2 .5 %后, 随着浸泡时间 的增加, 膨胀率上升极缓慢, 逐步趋于平衡。实验结 果表明 K C 1 对钠基膨润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这 是由于 与蒙脱土的层间距吻合 ,恰好起到良好 的镶嵌作用。 2 . 2 不同浓度 K P A M 聚丙烯酸钾 对钠膨 润土的线性膨胀率实验 K P A M 聚丙烯酸钾 对于钾铵基钻井液体系以 及钾铵基聚磺钻井液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处理剂, 它 具有增粘、 包被、 抑制作用 , 通过该处理剂单剂在不 同浓度下对钠基膨润土的膨胀率评价实验, 有助于 提高抑制性配方中对该剂加量的确定。 斛 蛰 时I司 图 2 不同浓度 K P A M对样品的膨胀率对比 F i g . 2 Co mp a ri s o n o f the s a mp l e o n d i ff e r e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l AM o n the i n fl a t i o n r a t e 由图 2可知 , 随着 K P A M含量 的增加 , 对钠膨 润土的线性膨胀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说明其量越 大, 抑制性越差。 这是由于K P A M 聚丙烯酸钾 是高 分子聚合物, 浓度越高时, 粘度越大, 更多高分子链 吸附在粘土表面,使 I 不易进入到粘土间层的内 部而起镶嵌作用, 抑制水化膨胀。因而对高分子聚 合物的加量应适 当, 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实 际 情况提高加量。 2 . 3 不 同浓度 C HM 对钠基蒙脱土的线性 膨胀率实验 由于 D N气田所用钻井液体系中的天然高分子 聚合物钻井液与非离子型钻井液体系具有相似的 特性 , 笔者通过展开对 c H M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对 那蒙脱石矿的线性膨胀率实验的评价, 为提高天然 高分子聚合物的抑制性打下 良 好的基础。通过室内 展开不同浓度 C H M对钠蒙脱石的膨胀率实验绘制 出图 3 。 2 0 1 6 年第 o 4 期 黄友亮等 DN气田水平井造斜段钻井液体系优化 1 9 情况得到了以下结论 1 K C 1 对钠基膨润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且 随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好。本次不同浓度 K C 1 对标准实验钠基膨润土的抑制效果评价实验表明, 8 % K C 1 对样品的抑制性最佳。 2 随着 K P A M 聚丙烯酸钾 加量的增加, 对钠 基膨润土的膨胀率上升, 即抑制性下降。在现场选 择时候应该根据地层选择合适的浓度。 3 c H M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对钠蒙脱石矿的 膨胀率与浓度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当浓度超过一定 值时, 过大的阳离子浓度反而会抑制絮凝作用的进 行。 4 通过室内对优选出来的合适浓度的几种抑 制剂对蒙脱石的抑制效果表明 8 %K C 1 对蒙脱石的 晶层间具有良 好的镶嵌效果最佳。 5 本实验只是针对某一种抑制性的效果进行 评价 ,建议下一步开展几种抑制剂共同作用的研 究 , 这有利于我们优选出更好的泥页岩抑制剂。 参考文献 [ 1 ] 梁桂煌, 王真毅, 冯毓品.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 应用[ J ] . 技术研究, 2 0 1 5 , 3 . [ 2 ] 谢水祥 , 等. 破解塔里木盆地群库恰克地区井壁失稳难题的钻 井液技术[ J ] .天然气工业, 2 0 1 1 . 3 1 1 0 6 8 7 2 . [ 3 ] 孙红娟 , 等. 新疆某地钠蒙脱石的季铵盐处理与插层复合物制 备[ J ] _非金属矿, 2 0 0 2 , 2 5 3 1 0 1 3 . [ 4 ] 史俊, 等. 硅化腐植酸钠 G F N 一 1 的研制[ J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7 , 2 4 4 1 2 1 4 9 2 . 上接第 1 5页 参考文献 [ 1 ] 魏举鹏, 曹宝格, 李华斌, 等. 疏水缔合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静 动态吸附行为[ J ] . 钻采工艺, 2 0 0 5 , 6 9 3 9 6 1 0 . [ 2 ] 李柏林,张莹莹, 代素娟, 等. 大庆萨中二类油层对三元驱油体系 的吸附特性[ J ]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 0 1 4 , 6 9 2 9 9 ; 1 0 1 1 . [ 3 ] 张栋, 吴文祥. 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静态吸附规律研究[ J ] . 当代 化工, 2 0 1 5 , 9 2 0 7 8 2 0 8 0 . [ 4 ] 张丽波, 蔡红岩, 王强, 等. 三元复合驱体系各组分静态吸附规律 [ J ]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 0 1 4 , 2 3 2 3 4 ; 5 0 ; l 1 3 . [ 5 ] 李道 山. 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吸附及碱的作用机理研究 [ D ] . 大庆石油学院, 2 0 0 3 . [ 6 ] 唐钢. 三元复合驱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D] . 西南石油学院, 2 0 o 5. [ 7 ] 王景良,孙岩, 宋育贤. A S P 复合驱机理的研究与展望[ J ] . 国外 油 田工程, 2 0 0 1 , 8 1 5 1 9 . [ 8 ] 周彦霞, 卢祥国, 王宝江等 . 强碱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及其影响 因素以大庆油区喇嘛甸油田为例[ J ]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 0 1 5 。 5 7 4 7 8 . [ 9 ] 李磊. T a l c / G B / E P D M g - M A H三元复合增强 P A 6 材料的协同 效应[ J ] . 橡塑技术与装备,2 0 1 5 , 2 0 1 0 7 1 l 1 . [ 1 O ] 吴文祥, 张洪亮, 胡靖邦, 等. 碱 一表面活性剂 一聚合物三元复 合体系流变性研究[ J ]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 9 9 4 , 4 3 1 3 4 . [ 1 1 ] 孔柏岭, 丁荣辉, 唐金星, 等.河南油田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 技术途径[ J ] . 油田化学 ,2 0 0 5 , 3 2 3 7 2 4 0 . 1 1 2] X u J , Z h e n g A M, Wa n g X M, e t a 1 .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a c ti v a t i o n o f me t h an e o v e r Zn mo d i fi e d H- ZS M一 5 z e o l i t e s I n s i g h t f r o m s o l i d - s t a t e N MR and t } l e o r e t i c a l c a l c u l a t i o n s[ J ] . C h e mi c a l S c i e n c e , 2 0 1 2 , 3 2 9 3 2 2 9 4 0 . [ 1 3 ] Wang X M, Q i G D , X u J , e t a 1 . N MR - S p e c t r o s c o p i c E v i d e n c e o f I nt e r med i a t e - De p e n d e n t P a t h w a y s f o r Ac e t i c Ac i d F o r ma t i o n f r o mMe t h a n e an d Ca r b o n Mo n o fid e o v e r a Z n Z SM一 5 Z c di t e Ca 一 l y s t [ J ] .A n g e w a n d t e C h e m i c I n t e r n a t i o n al E d i ti o n , 2 0 1 2 , 5 1 3 8 5 0 3 8 5 3. [ 1 4 ] L i u B S , Z h a n g Y , L iu J F , e t a 1 .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and Me c h ani s m o f Me t h ane De h y d r o a r o ma t i z a t i o n o v e r Zn - Ba s e d / HZS M- 5 Ca t a - l y s t s u n d e r Co n d i tio n s o f At mo s p h e r i c Pr e s s u re and S u p e r s o n i c J e tE x p a n s i o n [ J ] . J o u rna l o f P h y s i c a l C h e m i s tr y C , 2 0 1 1 . 1 1 5 1 6 9 5 4 一 】 6 9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