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低凸起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油气运聚规律.pdf
第 3 2 卷第 3 期 2 0 1 1 年 6月 新疆石油地质 X I NJ I ANG P E T ROL E UM GE OL OGY Vo 1 . 3 2. No . 3 J u n . 2 0 1 1 塔中低凸起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油气运聚规律 徐志明 , 张 海 祖2 王廷 栋 , 顾 乔元 , 林 峰 , 李 梅2 陈 立新2 曾 俊 1 . 西南石油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都 6 1 0 5 0 0 ; 2 . 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库尔勒 8 4 1 0 0 0 摘要 塔 中低凸起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风化壳不仅为油气的重要运移通道, 而且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与其下伏的 寒 武系储盖组合一起, 在上奥陶统 良里塔格组 的含泥灰岩沉积之后就 能够 有效捕获 北部 的满加尔凹陷寒武系泥岩烃 源岩在 中一 晚奥陶世 生油高峰期生成的油气。 下奥 陶统储盖组合形成早, 与下伏 寒武系储 盖组合通过 断层 、 裂缝沟通 , 是喜马拉雅运动期重要的天然气输导层, 在合适的存在适宜的遮挡条件的场所, 如出现断层封堵、 饱含水的致密层封 堵 以及早期生物降解沥青层封堵等 , 可以聚集形成连片分布的天 然气藏。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低凸起; 下奥陶统; 风化壳; 油气运移聚集 文章编号 1 0 0 1 3 8 7 3 2 0 1 1 0 3 0 2 7 7 0 4 中图分类号 T E l 1 2 . 2 文献标识码 A 1 地质背景 1 . 1 构造特征 塔中低凸起是一个长期发育的继承性寒武一 奥陶 系巨型褶皱背斜古隆起 ,在早奥 陶世末形成雏形 , 志 留系沉积前基本定型。 寒武纪一 早奥陶世 , 塔 中地区与 北部满西地区连为一体 ,沉积巨厚 的台地相碳酸盐 岩。早奥陶世末 由于区域构造的折返 , 位于塔 中低 凸 起北部边界的塔 中 I 号断裂发生强烈的北东 向冲断 运动 , 造就 了塔 中低凸起 的北西向构造格局 , 塔 中低 凸起发生强烈的抬升剥蚀 , 形成广泛分布的下奥 陶统 风化壳型储集层 , 为后续沿下奥 陶统的油气运移聚集 准备了储集空间i 1 l 。 1 . 2 储集层特征及储盖组合 塔 中低 凸起北部斜坡带奥陶系从上到下可分为 上奥陶统桑塔木组 、 良里塔格组以及下奥陶统鹰山组 和蓬莱坝组 。 下奥陶统与上覆上奥陶统之 间为不整合 接触 , 缺失 中奥陶统与上奥 陶统吐木休克组 , 经长期 的风化淋虑溶蚀改造 , 形成 了广泛分布的下奥陶统风 化壳型储集层 。下奥陶统风化壳主要发育在鹰山组 , 使鹰山组成为下奥陶统的主要油气产层 。 下奥陶统鹰山组为局 限一 开阔台地相沉积 , 主要 岩石类型为亮晶砂砾屑灰岩 、 白云质砂屑灰岩 。亮 晶 砂屑灰岩砂屑含量通常达 6 5 %~ 7 5 %,颗粒 间主要为 亮晶胶结 , 缺乏灰泥 , 主要分布于中高能的砂屑滩 , 通 常发育溶蚀孔洞和裂缝等。 白云质砂屑灰岩砂屑含量 5 5 %~ 7 0 %. 可见溶蚀孑 L 洞及裂缝 , 多为方解石半一全 充填。 基岩主要为低孑 L 、 低渗 , 特别致密 , 孔隙度 0 . 2 8 % 2 . 5 3 %, 平均 0 . 9 3 %; 渗透率 0 . 0 0 5 x 1 0 - 3 8 2 . 2 x l O - 3 p . m2 。 平均 2 . 4 5 x 1 0 m . 溶洞 、 裂缝发育段难以取到样品。 鹰山组顶部风化壳岩溶形成于加里东运动中期 , 岩溶储集层的形成主要与暴露淋滤 、 断裂和裂缝以及 深部流体等作用有关 。 长期风化淋滤作用是形成风化 壳岩溶储集层 的关键 。钻井证实 , 鹰山组顶面具有喀 斯特地貌特征 , 岩溶波及深度约为 3 0 0 m, 储集空间主 要 由风化淋滤形成 的溶蚀孔洞构成 。塔 中 8 3 井 区低 钻时 的出现 、 泥浆漏失 、 放空 以及成像测井和地震反 射特征均表明, 岩溶孔洞和构造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 塔中 8 3 井发育大型缝洞 , 泥浆漏失 1 4 6 m , , 塔中 7 2 1 井 在钻揭下奥陶鹰 山组后也发生了严重的泥浆漏失 , 累 计漏失泥浆 4 2 6 5 . 4 3 m。 . 根据孔 、 洞 、 缝的空间组合特 征, 储集层可以划分为孔洞型 、 裂缝型和裂缝一 孑 L 洞型。 下奥陶统风化壳具有准层状分布的特点 , 且 区域 分布稳定 , 可连续追踪对 比。下奥陶统 白云岩风化壳 储集层在北部斜坡带广泛分布 , 为下奥陶统油气 的聚 集成藏提供 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同时也为其 自生的油 气运移提供了良好 的通道。 塔中 8 3 、 塔中 7 2 1 、 中古 5 、 中古 7井区下奥 陶统测试均获高产 , 表明次生的溶蚀 孔洞和裂缝系统对储 、 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整体而言 , 塔 中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储集体具有很好 的物性特征。 塔 中北部斜坡带存在多套储盖组合 , 造成塔 中北 部斜坡带的多层系油气聚集 , 从寒武系到石炭系均有 储集层分布 , 也都发现了油气 , 对下奥 陶统油气 聚集 有重要贡献的储盖组合为下奥 陶统油气储 盖组合本 身以及 由断裂沟通的寒武系储盖组合。 上奥陶统含泥灰岩与上寒武统一 下奥陶统 白云岩 组成的储盖组合 由塔 中 1 井 、 塔 中 1 6 2井和塔参 l 井 收稿 日期 2 0 1 0 1 0 1 9 作者简介 徐志 明 1 9 6 6 - , 男, 云南 曲靖人 , 副教授 , 博士 , 油气地球化学 , T e 1 1 3 5 4 0 4 5 8 5 0 1 E I n a i l x u z h i m i n g 1 9 6 6 1 2 6 m m . 2 7 8 新疆石油地质 以及塔 中 4 5 2井揭示 , 在塔中地 区普遍存在 , 是 目前 塔中地区较为有利 的一套储盖组合 ,储集层为白云 岩 , 盖层条件略差 , 为灰岩 、 泥灰岩 , 但其厚度和非均 质性可以弥补这一先天不足 。 最近塔 中 8 3 、 塔 中 7 2 1 、 中古 5 、中古 7井区下奥陶统鹰 山组油气的发现 , 证 明该套储盖组合对 于下奥陶统 的油气 聚集是非常有 效的。 1 . 3 烃源岩特征 对塔 中油气成藏有贡献 的潜在烃源岩主要有两 套 一为北部坳 陷区的寒武系一 下奥陶统烃源岩 ; 二为 处于塔 中低凸起的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烃源岩。 前者在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主要为斜坡相和盆地相沉积 , 在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 区主要为蒸发台地渴湖相沉积 , 都 属于强还原环境 , 有机质丰度都较高 , 不仅是塔 中地 区油气的重要来源 , 也是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区重要 的 油气烃源岩。 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烃源岩主要为碳酸盐 岩陆棚 内的洼地沉积 ,属于弱还原至弱氧化环境 , 有 机质丰度低 ,该套烃源岩只分布在塔 中低凸起 台地 上 , 向盆地方 向相变为由火山喷发所形成的沉积凝灰 岩 俗称“ 黑被子” , 厚度超过 3 0 0 0 m 。 从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 、厚度和分布范 围来看 , 北部坳陷区的寒武系一 下奥陶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数 量大 , 而分布在塔 中低 凸起上的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烃 源岩有机质丰度低 、 分布范围小 , 所生成 的油气数量 相比之下较少 。 北部满加尔凹陷寒武系烃源岩所生成 的油向塔 中低凸起的大量运移时问主要为 中一 晚奥陶世 ,即上 奥陶统 良里塔格组含泥灰岩段盖层沉积之后开始一 直到上奥陶统桑塔木组盖层沉积的早一 中期 ,至桑塔 木组沉积末期 , 即奥陶纪末期 , 其大部分地 区已经进 入高一 过成熟阶段,仅少量邻近塔中低凸起的埋藏较 浅的部位仍然在生油高峰期。 该期聚集的油主要分布 在前述 的下奥陶统及其寒武系储盖组合 中, 成为海西 运动晚期再分配转移聚集油的重要来源 , 同时也成为 喜马拉雅运动期油裂解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来源。 2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2 . 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1 原油物性特征塔中北部斜坡带上奥 陶统碳 酸盐岩礁滩复合体 以及下奥陶统风化壳储集层油气 藏以凝析气藏为主, 在部分井区也见到比重较大的混 油凝析油。塔 中低凸起北部斜坡带奥陶系原油的物 性 , 包括密度 、 胶质沥青质含量以及含蜡量等 , 主要与 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多期油气聚集成藏过程有关 , 该 区在加里东运动 中一 晚期是油藏的主要聚集期 ,在海 西运动晚期是早期聚集油藏的调整时期 , 在喜马拉雅 运动期是天然气的聚集期 , 原来聚集的油藏受到不同 程度 的气侵影响。在储集层物性好、 裂缝网络体系发 育部位 , 气侵程度强烈 , 形成凝析气藏 , 同时伴 随沥 青质的沉淀和蜡的富集 ,使原来 聚集 的油产生分异 , 所形成 的凝析油和残余油的物性表现 出较大的差异。 如塔 中 8 3井下奥 陶统凝析气藏 的含蜡量可 以高达 2 4 . 9 5 %, 这主要与油藏受气侵有关。反之, 在储集层物 性差 、 裂缝网络体系欠发育部位 , 气侵程度弱 , 原油受改 造程度低 , 仍然保持为原来的油状态。这些油以斑块状 油层的形式分布在准层状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凝析气 藏中, 使得凝析气藏地露压力差较低 , 表现为饱和或近 饱和的凝析气藏。 在试油或者试采时, 由于压力的改变 , 往往产出混油凝析油 , 使得原油密度和胶质沥青质含量 发生变化。 2 原油碳同位素塔中 7 2 1 井下奥陶统原油的 碳 同位素相对偏重 ,上奥 陶统 的油样相对较轻 图 1 , 这两类原油都属于轻质油, 胶质沥青质含量都极 低 ,但轻芳烃的含量差异较大 ,分别为上奥 陶统的 5 . 7 8 %和下奥陶统的 1 6 . 8 5 %. 另外 ,由于下奥陶统的 油可能有更多 的高成熟油混入 , 再加之芳烃含量相对 较高, 导致其碳 同位素略微偏重 。 塔中 8 3井上下两个 层位 的原油碳 同位素也有类似的差异 。塔 中 8 3井下 奥陶统的原油碳 同位素比相 同层位的塔 中 7 2 1井的 原油碳同位素略微偏重 ,可能与塔中 8 3井下奥陶统 更靠近断裂部位 、 有更多的高成熟油随裂解气进入有 关。由此可见 , 碳 同位素的相对变化也反映出晚期原 油裂解气是 由塔中 8 3井向更高部位的塔 中 7 2 1 井运 移 的 。 一3 3 一3 2 犏 一3 1 帮 一3 0 29 1 T 3 1z7 l T Z 7 2 1 ZG2 Tz17 TZ243 _ - I 5 6 6 6 l 一 5 3 5 5 5 ~ 5 4 3 5 0 3 0 - p 3 8 7 0 3 6 1 7 4 5 8 6 6 5 3 5 6 7 一 k 4 2 6 0 9 5 6 8 1 5 5 0 5 9 5 4 1 5 0 7 0 l 5 4 7 6 6 5 0 5 8 9 3 5 7 5 0 8 J 6 4 8 7 .0 5 井段 , m 图 1 塔 中北部斜坡奥 陶系油碳 同位素 3 原油和凝析油轻烃特征塔 中地区 I 号断裂 带奥陶系原油和凝 析油的 C 一 c 轻烃族组成研究表 明 , 链烷烃含量主要分 布在5 3 . 6 6 %一 6 7 . 8 0 %, 芳烃含 量为 2 . 0 1 %~ 1 0 %, 环烷烃含量为 2 2 . 5 3 %~ 3 8 . 1 1 %, 即 相对富含链烷烃、 贫芳烃, 这是典型的腐泥型烃源岩 母质来源油 的特征。少部分井 如塔中 8 2 6 井上奥陶 统 、塔 中 8 3 井下奥陶统和塔 中 7 2 1井下奥 陶统 的 油, 芳烃含量异常偏高 , 大于正常情况下的1 0 %, 这 3口井的芳烃含量分别为 1 6 . 5 9 %、 1 7 . 4 8 %和 l 6 . 8 5 %, 第 3 2 卷第 3期 徐志明, 等 塔中低凸起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油气运聚规律 2 7 9 推断芳烃含量异常与油藏受强烈气侵有关 , 因为对 于 同碳数的轻烃 , 正构烷烃极性相对较 弱 , 很容易进入 气相被天然气带走 , 而芳烃极性相对较强 , 进入到气 相被天然气带走 的数量相对较少 。塔 中 8 3 井下奥陶 统和塔 中 7 2 1 井下奥 陶统 的油为凝析气藏中的油 , 其 含蜡量也相对较高 ,前者含蜡量为 2 2 . 4 9 %~ 2 4 . 9 5 %, 后者为 1 4 . 7 1 %~ 2 0 . 1 8 %. 前已述及 ,在寒武系海相烃 源岩生成的油出现含蜡量较高的现象 , 主要是油藏受 气侵形成的。结合这两口井芳烃含量高、 含蜡量高的 特点 ,可以断定其处于整个凝析气藏的构造低部位 , 相对而言塔 中 8 3井下奥陶统凝析油含蜡量更高 , 所 低 , 而实际地质情况也如此 。正是天然气从西向东沿 着塔 中 8 3井下奥 陶统气侵再 向位于高部位 的塔 中 7 “2 1 井下奥 陶统气侵才导致含蜡量和含芳烃量 的异 常。至于塔 中 8 2 6井芳烃含量异常, 可能也与气侵有 关 , 塔 中 8 2 6井为一低产油井 , 原油含蜡量为 7 . 5 4 %, 气 侵程度可能不如塔 中 8 3井和塔 中 7 2 1井下奥 陶 统 。 4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根据常规生物标志化 合物 甾烷 、 萜烷的判识 , 塔 中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 的 凝析油和储集层沥青都来源于寒武系一 下奥陶统烃源 岩,具有典型的高伽马蜡烷含量和高 c 篮甾烷含量[2 1 处 的构造位置应该 比塔 中 7 2 1 井凝析气藏 的位置要 图 2 。 ⋯ 。 。 . . . ... 。 ⋯ . . ~.I ._J . 1 , . L.... ⋯ . 一 图2 塔中 1 6 2井凝析油和储集层沥青甾烷、 萜烷特征 2 . 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1 天然气碳 同位素从塔 中北部斜坡带奥陶系 现有井的天然气碳同位素来看 ,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较 轻, 为- 3 7 - 5 ‰ , 主体分布在 一 3 8 % 。 一3 9 % 。 . 天然 气干燥系0 .9 7 0 .9 8出现的频率最高, 普遍为干气, 说 明天然气成熟度普遍较高, 为高演化阶段的产物。结 合天然气 甲烷碳同位素较轻的特点 , 断定这些天然气 属于油的裂解气。 2 天然气组成下奥陶统天然气氮气含量普遍 较低 , 为 0 . 2 3 %一 2 . 5 %, 其 中中古 2 1井最低 , 为0 . 2 3 %. 新疆石油地质 从下奥陶统的油气成藏时间聚集来看 , 其油气应该与 中一 下寒武统中的油气属于同一个阶段捕获的,主要 是满加尔凹陷寒武系泥岩烃源岩生成的油气 , 而上奥 陶统中聚集的油气应该属于热演化程度稍微滞后的 满加尔凹陷寒武系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成的油气。 由泥 岩烃源岩生成 的油的氮气含量相对较低 , 油裂解形成 的氮气含量也相对较低,由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成, 氮 气含量相对较高,油裂解形成的氮气含量也相对较 高。从钻井实例来看 , 塔中 1 6 2井下奥陶统蓬莱镇组 氮气含量低 , 为 0 . 9 1 %, 塔 中 8 3井和塔 中 7 2 1 井下奥 陶统天然气的氮气含量也低, 为 0 .9 7 %, 中古 2 l 井的 更低 , 为 0 . 2 3 %. 在塔中 4 5 2井下奥 陶统 的天然气中, 氮气含量为 2 . 5 %, 略高于上述井 , 推断其下奥陶统以 及 中下寒武统在早期捕获的油气既有泥岩生成 的, 也 有碳酸盐岩生成的。 3 硫化 氢含量在 中古 7井 中古 5井和中古 2 l井 以及前述 的塔 中 8 3井和塔中 1 6 2井下奥陶统 发现高含硫化氢的天然气 ,在塔 中 4 7 3 8井下奥陶 统中硫化氢含量也高达 3 9 ,3 0 0 m g / k g ,其重要性在于 揭示了塔 中低凸起寒武系盐下乃至上寒武统一 下奥陶 统曾经都聚集 了一定规模的油气藏 , 从 目前发现高含 硫化氢的井 的分布来看 , 其范 围很大 , 这对 于北部斜 坡带奥陶系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含 H S 较高的天然气一般不是从 I 号 断裂直接供给的, 应该 是从塔中构造的深部转移上来的。因此 , 如果上部地 层有低氮和高含 H 2S的天然气, 则在下部地层中就会 有裂解气 的聚集 ,也就会有早期运移来的油的聚集。 因此塔 中构造是个多层系的复合油气藏 , 低氮高 H 2 S 的天然气 的存在就像化学勘探 一样能预示下面的油 气聚集是有其道理的。 3 油气运移聚集 塔 中 8 3井下奥 陶统油气的聚集 主要与塔 中’ 8 3 井南部的断裂和包含水 的致密层 的封堵有关系。 塔中 8 3井在下奥陶统鹰山组酸化中测用 7 mi l l 油嘴求产, 日 产油 1 2 . 5 6 m。 ,E t 产气 3 5 0 8 4 2 1 “1q , 1 1 mm油嘴求产 日产 油 1 0 . 6m ,日产气 6 3 9 1 7 7m . 位于塔 中 8 3井南部断 裂以南的塔中 8 4井在下奥陶统用 6 mm油嘴测试 , 日 产水 4 9 . 1 m , . 仅从构造 的位置来看 ,塔中 8 4井出水 层段 的海拔高于塔 中 8 3井 出气 的层段 , 即在塔 中 8 3 井下奥陶统气层段的南部存在某种封堵 , 使得下奥陶 统的低部位聚集了天然气 , 而在南部的高部位仍然是 地层水。 通过分析 , 认为塔中 8 3 井下奥陶统的南部遮 挡主要与断裂加饱含水 的致密层的封堵有关。 从油气 聚集 的角度来看 , 正是早期断裂的遮挡 , 在位于斜坡 带的寒武系和下奥陶统中聚集了油气 , 这些油气为后 来的油气向上转移奠定 了物质基础。另外 , 在塔中 8 4 井的下奥陶统储集层 沥青 中也见到 明显 的早期聚集 原油 的生物降解的特征 , 饱和烃色谱基线上抬 , 这些 降解沥青与致密岩性层和断层一起形成了塔中 8 3 井 下倾方向油气的遮挡。推测塔中 8 3 井南部 的下奥陶 统致密层的形成也与早期油气的生物降解有关, 生物 降解沥青和本来物性就差的岩性 起构成了封堵下 部油气 的致密层。 参考文献 [ 1 ] 苗继军, 贾承造, 邹才能.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岩溶风化壳 储集层特征与勘探领域[ J ]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 0 0 7 , 1 8 4 497 5 00 . , 。 [ 2 ] 王廷栋. 生物标志物在凝析气藏天然气运移和气源对比 中的应用[ J ] . 石油学报 , 1 9 9 0 , 1 1 1 2 5 3 0 . Hy d r o c a r b o n M i g r a t i o n a nd Ac c u mu l a t i o n o f Lo we r Or d o v i c i a n i n No r t h S l o p e o f Ta z ho n g Lo w- Swe l l X U Z h i . m i n g , Z H A N G H a l z u , WA N G T i n g d o n g , G U Q i a o y u a n , L I N F e n g , L I Me i , C H E N L i x i n , Z E N G J u n 1 . Co l l e g e o f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 Ch e n g d u , S i e h u a n 6 1 0 5 0 0 , C h i n a ; 2 .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a fi m O i l fi e l d C o mp a n y , P e t r o C h i n a , K o d a X i n j i a n g 8 4 1 0 0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L o w e r Or d o v i e i a n we a t h e rin g c r u s t i n n o r t h s l o p e o f T a z h o n g l o w s we l l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c h a n n e l f o r p e t r o l e u m mi g r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rvo i r t o g e t h e r w i t h u n d e dy i n g C a mb r i a n a s a c a p r o c k. F o l l o w i n g t h e mu d d y l i me s t o n e d e p o s i t o f L i a n g l i t a g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Up p e r Or d o v i c i a n . t h e h y d r o c a 出o n g e n e r a t e d i n t h e Mi d d l e . La t e Or d o v i c i a n a s p e a k s t a g e for o i l g e n e r a t i o n i n t h e C a mb ri a n s h a l e s o u r c e r o c k s i n Ma n j i a e r s a g o f n o rt h e r n T a z h o n g a r e a c o u l d b e t r a p p e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 c a p r o c k a s s e m b l a g e o f t h e Low e r O r d o v i e i a n f o rme d e a d i e r ma y b e c o n n e c t e d wi t h t h a t o f u n d e r l y i n g C a mb ri a n t h r o u g h f a u l t s a n d f r a c t u r e s , w h i c h i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n a t u r a l g a s t r a n s p o r t l a y e r d u ri n g Hi ma l a y a n mo v e me n t .T h e L o w e r Or d o v i e i a n w e a t h e r e d c r u s t r e s e r v o i r s l i n k i n g t o t h e u n d e r l y i n g Ca mb r i a n r e s e r v o i r c a p c o mb i n a ti o n b y f a u l t s a n d f r a c t u r e s i s i mp o rta n t g a s mi g r a t i o n l a y e r d u rin g t h e Hi ma l a y a n . I n t h e p l a c e s o f s u i t a b l e s e a l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s u c h a s t h e f a u l t b l o c k i n g , c o mp a c t l a y e r s e a l i n g s a t u r a t e d wi t h wa t e r a n d a s p h a h e n e s e a l i n g f o r me d b y e a r l y b i o l o g i c a l d e g r a d a t i o n , i t i s b e l i e v e d t h a t n a t u r a l g a s a c c u mu l a t i o n i n c o n t i n u o u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o u l d b e f o rm e d . Ke y W o r d s T a r i m b a s i n ; T a z h o n g l o w .s we l l ; L o w e r Or d o v i c i a n ; o i l ..g a s mi gra t i o n a n d a c c u mu l a t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