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海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液工艺技术.pdf
第 2 6卷 第 6 期 2 0 0 9年 1 1月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DRI LLI NG FI UI D C0MP LETI ON F LUI D Vo 1 . 2 6 NO . 6 Nov e . 2 0 09 文章 编 号 1 0 0 1 5 6 2 0 2 0 0 9 0 6 0 0 8 2 0 4 滩海大位移水 平井钻 井液工艺技术 胡景东 杨贵盛 龚志敏 庞维 华 王增顺 陈永浩 蒋艳芝 1 . 渤海钻探第 四钻井工程分公 司, 河北任丘 ; 2 . 冀东 油田钻采 工程部 , 河北唐海 摘要 冀东滩海地 区地 层复杂、 井身结构特殊、 施 工难 度大。采用 了正电一 聚硅 醇成膜 封堵低渗透 钻井液和 甲 酸钠钻井液。现 场应用表 明, 该套钻井液性能稳定, 成 功解决 了大位移 井的大 井眼携岩 、 玄武岩垮塌 、 地 层承压低 易漏失、 拖压 易卡 等问题 , 油层保护效果好, 井下安全 , 能满足各 项施 工要求。 关键词 正电一 聚硅 醇成膜封堵低 渗透 钻井液; 大井 眼携岩 ; 井眼稳定 ; 润滑 ; 防漏 中图分类号 T E 2 5 4 . 3 文献标识码 i A 冀 东滩海 区域 有 相 当一 部 分 高 难 度 大位 移 井 , 这部分井具有井 眼大 、 位移大、 水平段长、 井 眼轨迹 变 化大 、 地层 复杂 、 漏层 多且易 漏难堵 的特 点 。该地 区完成井 事故 复杂率 在 5 O 以上 。针 对 这些 特 点 , 采用成 膜封堵 技术 及 甲酸钠 钻井液 成功 完成 了 4口 大位移 水平 井 , 这 些 井 最 大 位 移 为 2 4 4 3 . 6 7 m, 最 大井斜 为 9 4 . 8 9 。 。 1 技 术难 点分 析 1 . 1 井壁稳定技术 影 响南 堡 油 田井 壁 稳 定性 的关键 因素 有 ① 馆 陶组下 部地 层 有大 段玄 武 岩 3 0 0 ~ 6 0 0 m , 地 层 松 散破碎、 裂缝发育 、 胶结性差 , 坍塌严重 , 造成不少井 报废 。②馆陶组地层底砾岩厚 、 胶结性差 , 易坍塌 、 易发 生井漏 。③东 营组 地层 不均质 泥 页岩易 吸水膨 胀 , 发生水 敏性坍 塌 。 1 . 2防漏堵 漏技术 南 堡油 田先 后 有 1 2口井 漏 失 1 4井 次 其 中 9 口井 为钻 进 过 程 中漏 失 , 2口井 为提 密 度 过 程 中漏 失, 1口井下完技术套管漏失 。漏失地层为 明化镇 组 漏失 4井 次 , 漏 失 9 5 8 . 6 m。 钻 井 液 ; 馆 陶 组 漏失 7 井 次 , 漏 失 l 7 l 0 . 3 m。钻 井 液 ; 东 营 组 漏 失 3井 次 , 漏 失 4 7 7 . 6 m。钻井 液 。漏 失 原 因 明化 镇 组地 层属于高孔高渗地层 , 承压能力较低 ; 馆陶组地层 的 砂砾岩为南堡油 田的主要储层, 属于高孔高渗储层 , 特别是馆陶组 4油层 , 由于在先期开发过程 中注水 未跟上, 造成地层能量亏空 ; 馆陶组存在大段玄武岩 地层 地层坍塌压力当量密度为 1 . 2 8 g / c m。 , 裂缝 发育 ; 东营组砂层 由于松散发育 , 也易漏失 。 1 . 3 井眼净化技术 影响冀东滩海区域大位移水平井井眼清洁的主 要 因素有 2个 方 面 。① 在 二开 大 井 眼 井段 , 随 着井 深增加, 井 内流体循环压耗逐渐增大, 泵压升高 , 无 法实现大排量携岩 ; 由于岩屑返速低 , 在滑动情况下 易发生拖压、 压差卡钻、 砂桥卡钻等复杂情况。②因 地层 变化 大 , 在 水平 钻进 过程 中经 常调整 井斜 , 井 眼 轨迹 不好 , 给携 岩带 来 困难 。 1 . 4 防卡技术 ①该 地 区 地 层 复 杂 、 有 特 殊 岩 性 、 井 壁 稳 定 性 差 , 易发生坍塌卡钻 。②大井眼、 大斜度井携岩难度 大 , 易形成岩屑床 , 发生砂桥卡钻 , 而且在井眼轨迹 差的情况下, 钻具紧贴井壁 , 易发生压差卡钻事故。 1 . 5 HC O ; -污染 问题 南堡油田馆陶组地层 中 HC O /含量高 , 易污染 钻井液使其流型变差 , 甚至使钻井液失去流动性。 1 . 6 油层保护技术 ①馆 陶组油层为高孔高渗砂砾岩 , 容易发生漏 失 , 造 成 固相和 液相 损害 。②东 营组 油层 砂岩 发育 , 孔 隙度 、 渗 透率 变 化较 大 , 固相 颗 粒 容 易进 入 油 层 , 造成油层堵塞 ; 另外, 油层的不均质性增加了屏蔽暂 堵材料粒度选择 的难度; 该储 层还具有强~极强水 敏 特征 , 易受 滤液 污 染 造成 油 层 损 害 。③ 水 平 井油 层裸露面积大 , 钻井液与油层的接触面积大, 随着水 第一作者简介 胡景东 , 工程 师, 1 9 9 1年毕业于华北石油职工大学油 田化 学专 业, 现在从 事钻 井液 技术管理工作 。地 址 河北省任丘市渤海钻探第 四钻 井工程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 中心; 邮政编码 0 6 2 5 5 2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6卷 第 6期 胡景 东等 滩海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液工艺技术 8 3 平段的延伸 , 水平段流动阻力增大 , 环空压耗增大 , 油 层更 易受 到损 害 。 2 钻 井液配方的确定 2 . 1 关键处理剂的优选 1 润 滑剂 。通 过实验 优 选 出乳化 石蜡 S D RL 一 1 、 液体润滑剂 S D RH一 1 、 石 墨 S D RH一 2 、 RT g 0 5 1 、 极压 润滑剂 J X F Q - 6和原油 。其 中 的乳 化 石 蜡还 具 有 抑 制 防塌 的作用 , 用 YP M- 0 3页 岩 膨 胀 仪 测 得 的膨 润 土在基 浆 1 乳化 石蜡 、 基 浆 3 乳 化 石蜡 、 基 浆 5 乳 化 石 蜡 中 的膨 胀 降 低 率 分 别 为 6 0 . 4 5 、 6 9 . 6 5 和 7 3 . 8 8 。 2 提切剂 。以泽 5 7 - 2 4 X井井 浆为基浆 , 加入 不 同量 的正 电结构 剂 S D Z J 后 的携岩 结果 见表 1 。 表 1 正 电结构剂对钻 井液携岩能力 的影 响 注 测试 温度为 4 7℃ , 钻井液 密度为 1 . 2 2 g / c m。 , 膨 润 土含量为 8 9 . 3 8 g / L 。 由表 1可 以看 出, s Dz J对流 型 的调节作 用 明 显 , 具 有 良好 的携 岩 能 力 , 加 入 1 . 5 S D Z J可 使 钻 井 液 的动 塑 比值 由 0 . 1 9上升 到 0 . 3 5 P a / mP a S , 静 切 力 由 1 / z上 升 到 1 . 5 / 7 . 0 P a / P a ; 另 外 , S DZ J 对 钻 井 液滤失 量 略有影 响 。因此在 钻井 液 中选用 S DZ J 。 2 . 2 钻井液配方的确定 优选 出 了以下 3种 钻井 液配 方 , 结果 见表 2 。 由 表 2可以看 出, 3 配方 的高温 高压滤失 量低、 摩 阻 小 , 利 于防塌 、 防卡 。 1 4 oA 复 合 料 KZ 一 1 0 . 2 P HMA一 2 2 NPAN一 2 2 S M P 一 2 2 S M C 2 DF T一 1 2 抗高温降黏降滤失剂 K J 一 1 B a S O 该钻井液 的膨 润土含 量 为 3 4 . 3 2 g / L, 密 度为 1 . 1 5 g / c m。 2 1 3 9 / 6 钠 膨 润 土 该 钻 井 液 的 膨 润 土 含 量为 6 0 g / L, 密 度为 1 . 2 8 g / c m。 3 3 9 / 6 钠 膨 润土 4 KZ 一 1 0 . 2 P HMA 一 2 2 NP AN~ 2 2 S MP 一 2 1 . 5 聚 硅 氟 稳 定 剂 J GW一 1 1 . 5 聚 硅氟 稀 释剂 J GX 一 1 1 聚硅 氟 抑 制剂 GF 一 1 2 磺 化 沥青 GF T 一 1 2 K J 一 1 6 原 油 0 . 2 乳 化 剂 2 J HC 一 1 2 J X F Q - 6 3 S D R L - 1 2 S DR H一 2 1 . 5 9 / 6 F MP Hw B a S O 膨 润土 含量 为 6 0 g / L, 密 度为 1 . 2 8 g / c m。 表 2 不同配方钻井液老化 1 3 0℃ 、 2 4 h 后的性能 取 岔 河 集 地 区 沙 三 地 层 岩 屑 , 烘 干 , 称 5 0 g粒 径 为 2 . O ~2 . 8 mm 的岩 屑 , 在 1 2 0℃热 滚 1 6 h后 过 筛 回收 。测得岩屑在清水、 2 和 3 0 . 5 S DZ J中 的回收率分别为 6 . 5 、 4 0 . 5 和 9 9 . 5 。由此可 以看出, 3 0 . 5 S DZ J钻井 液 的回收率 高, 防塌 效果好 , 能满足冀东钻井要求。 3 钻 井液工 艺技 术 3 . 1 一 开 一 开用正电一 聚合物钻井液 。开钻前根据水型加 人适 量 的 Na z C 0。和 Na OH, 然 后 用 3 ~ 5 t 增 黏 剂 KrZ _ 1 、 4 0 0 k g S D Z J 、 1 t NP AN _ 2配制 1 0 0 1 5 0 r n 3钻 井液, 并在罐 内循环均匀水化 2 4 h , 性能达到设计要 求后一开。井深 1 0 0 0 1T I 前后钻井液配方如下。 井 深 1 0 0 0 I l l前 3 ~ 5 KZ 一 1 0 . 3 S DZ J 1 . 5 NPAN一 2 1 S DRH一 1 井 深 1 0 0 0 m后0 . 3 S DZ J 1 . 5 NP AN - 2 1 F MP Hw 1 单 向压 力封 闭剂 3 超 细碳 酸钙 1 GF T 一 1 5 原 油 或 R T9 0 5 1 乳 化 剂 0 . 5 %S DRH一 2 在井深 1 0 0 0 m前 用 S D Z J N P AN - 2 为 1 3 的胶 液控制滤失量, 保证完井后期作业安全顺利。在井深 1 0 0 0 m后添加 1 超低渗透处理剂 、 1 单 向压力封 闭剂、 3 超细碳酸钙、 1 9 / 6 磺化沥青, 进行防漏。在造 斜时加入 1 S D R H一 1和 8 r n 3 R T 9 0 5 1 。在完钻前 5 0 ~ 1 0 0 m 调整好钻 井液性 能 。向裸 眼段打入 防卡封闭 液 石墨 HZ N1 0 2 , 保证起 下钻 、 电测 、 下套管顺利 。 3 . 2二 开 二开采用正电一 聚硅醇成膜封堵低 渗透钻井液, 其配方如下 0 . 5 ~ 1 S DZ J 1 . 5 ~ 2 NP AN一 2 2 S MP 一 2 2 K J 一 1 2 9 / 6 GF T一 1 1 . 5 ~ 2 J GW 一 1 1 ~ 1 . 5 J GX 一 1 1 GF 一 1 2 J XF Q 一 6 3 S D RL 一 1 5 ~ 8 原 油 或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8 4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2 0 0 9年 l 1月 R T9 0 5 1 3 S D RH一 2 1 . 5 %F MP HW 乳 化剂 2 J HC l XC 3 超 细钙 B a S 0 1 二 开前在 井浆 中及 时添加 S DZ J和 N P AN 一 2 , 以提 高钻井 液 的抑制性 。进 入玄 武 岩地 层前 将井 浆 转换 为正 电一 聚 硅 醇 成 膜 封 堵 低 渗 透 钻 井 液 。其 方 法 是 先用 离心 机 降 低钻 井 液 的 固相 含量 和膨 润 土 含量 , 保 持 较 低 黏 度 , 在 钻 进 中均 匀 加 入 1 . 5 ~ 2 聚硅 氟稳定 剂 、 1 ~ 1 . 5 聚 硅氟 稀 释 剂 和 1 9 / 5 聚硅氟抑制剂 ; 保持磺化沥青含量大于 2 , 石蜡细 s J , - l 液 和聚合 醇含 量达 到 2 ; 用 S DZ J和 X C调 整 流型 , 使 钻井液 动 塑 比值达 到 0 . 4 ~0 . 7 P a / mP a s , 读数 大于 5 , 提 高钻井 液 的悬 浮和 携带 能力 , 避 免 岩屑床 的形成 。在 玄武岩 地 层钻 进 时 , 用 NP AN一 2 、 S MP 一 2和 K J 一 1控 制钻 井 液 AP I滤 失量 、 高 温 高 压 滤失量 , 及 时补充各 种 主要 处 理剂 , 使 钻井 液始 终 具 有较强 的稳 定性 和抑制 防塌性 , 以防玄 武岩垮 塌 。 2 油层保 护 。在进入 油层 前 主要 处理 剂 的含 量 要达 到配方 要求 , 并不 断随胶 液补 充 聚硅 氟稀 释 剂 、 聚硅氟 稳定剂 和 聚硅氟 抑制剂 , 使 钻 井液 流 型好 、 性 能稳定 ; 及 时添加 超 低 渗 透 处 理 剂 、 超 细碳 酸 钙 、 聚 合醇 、 石蜡 、 磺 化 沥 青 等处 理 剂 , 以提 高地 层 承 压 能 力和屏蔽暂堵效果 ; 严格控制滤 失量不大于 4 mI , 高温高压滤失量不大于 1 0 mL, 膨 润土含量不大于 6 0 g / i 。部分试 验井钻 井液 性能见 表 3 。 3 二 开后加 入 8 m。 RT 9 0 5 1 , 分 别在 井 深 2 0 0 0 m、 2 5 0 0 I n、 3 0 0 0 m 处 加入 8 m。 RT9 0 5 1 、1 0 m。原 油 、 1 0 m 原 油 , 在井 深 3 4 0 0 m 着 陆 前 加 入 8 ~ 1 O m。 原油 。根据 扭矩 和摩 阻情 况添 加 极压 润滑 剂 、 石 蜡 和石墨 , 以提 高 钻 井 液 的润 滑 性 , 降低 摩 阻 , 确 保 施 工安 全 。井 斜 达 6 O 。 后 保 持 含 油 量 为 6 ~ 8 , 摩阻系数控制在 0 . 0 8以下。保证 L WD或旋转导 向仪 器正 常工作 。 3 . 3三开 三开采用甲酸盐钻井液, 其配方如下。 甲酸钠 、 改性 淀粉 、 生 物聚 合物 、 页岩 抑制剂 。 ① 日常钻 井液 维 护 以补 充 新 浆 为 主 , 用 改性 淀 粉控 制滤 失 量 小 于 6 mL; 用 生 物 聚合 物 调 整 流 变 性 ; 用 KOH 控 制 p H 值 为 9 ~ 1 0 ; 如井 下 需 静 止较 长时 间 时 , 用 3 0 ~5 0 k g杀 菌 剂处 理 垫 在 井 底 的钻 井液 , 以防淀 粉类 材 料 的高 温 霉 变 。② 在 钻 出裸 眼 段后 , 向钻井 液 中加入 1 水 基 润 滑 剂 , 以增 强 钻井 液的润滑性, 降低摩阻和扭矩。③ 为提高水平段携 带岩屑的能力 , 根据现场钻井参数 , 用适当的生物聚 合 物上 调流变 性 动切力 为 3 O P a , 。 数值 大于 1 0 , 保证 井 眼的彻 底 净 化 。④ 在 钻 进 到 泥 岩 段 时 , 及 时 补 充 页岩抑制 剂 , 维 持含 量 在 1 , 控 制 泥 岩 的分 散 造 浆 。⑤在水 平段 后期 适 当补充 杀 菌 剂 HK D一 1 , 进 一 步提 高稳定 性 , 加 入 改性 淀 粉 GDI O 一 1防止 霉 变 。 ⑥完井后下筛管前用油层保护液封闭裸眼段 。 3 . 4配套工 程措 施 1 快速钻进 时每打完一个 立柱技 术划眼 1 ~2 次 , 尽 量早 开 泵 、 晚 停泵 。一般 1 0 0 ~ 1 5 0 m 或纯 钻 时问 不超过 2 4 h短程 起 下钻 一 次 , 井 斜 角达 4 0 。 以 上后根 据井 下情 况适 度加密 短程 起下 钻次数 。 2 一 、 二 开井 段 在 井 斜 4 O 。 后 及 时清 除岩 屑 床 , 在 4 4 4 . 5 mi D _ 井 眼 排 量 为 7 5 ~ 8 0 1 / s , r 『 J 3 1 1 . 1 m . Y I 1 井 眼排 量 为 5 5 ~6 O I / s , 2 1 5 . 9 mm 井 眼排量 为 3 2 ~3 5 I / s ; 短 程 起 下钻 ; 配稀 浆 和 稠 浆 带砂 ; 带 欠尺 寸扶 正器通 井 ; 用 生 物聚合 物调 整动 塑 比值 。 表 3大位移水平试验井的钻井液性能 井 号 并深p F v P v Ge l YP YP/ Pv 妒 m g / c m s r n P a s Pa / P a P a P a / mP a S FLH T M BT , K mL g / L 1 35 0 2 1 3 O 2 6 6 O 2 7 2 6 3 46 O 1 .1 O 1 .2 O 1 .3 2 1 .0 7 1 .O 7 1 1 0 . 5 / 2 . 0 3 . 0 l 8 2 . 0 / 6 . 0 7 . 0 2 5 4 . 0 / 7 . 0 1 3 . 0 1 1 9 . 0 / 1 2 . O l 3 . 0 1 0 1 2 . 0 / 1 6 . 0 1 6 . 0 O. 2 7 4. 4 5 0 .0 0. O 8 0. 3 9 3. 8 9 4 3 .0 0. 0 5 0. 51 3. 0 7 6 4. 0 0. 0 4 1 . 1 8 4. 2 4 .O 1. 6 0 4. 0 7 .1 1 3 6 0 2 1 76 3 6 43 3 9 23 4 1 3 7 1. 1 2 1 . 25 1 . 26 1 . 13 1 .1 3 O. 35 5 . O 0. 38 3 . 8 0.6 7 3 .4 O.5 9 5 . 0 O .5 6 4 .O 45 . 0 0. 06 1 0 4 0. 0 0. 08 8 55 . O 0. 06 8. 5 0. 06 8.5 0. 06 1 4 6 7 U _。 0 O O O O O 0 O O O 3 3 8 6 6 ///// O O O O O 1 1 4 3 3 7 6 1 2 3 1 1 2 2 2 2 2 5 5 6 2 2 5 1 9 4 4 5 6 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6卷 第 6期 胡 景 东等 滩海 大位 移水 平 井钻 井液 工 艺技 术 8 5 3 用 好各 级 固控设 备 。一 、 二 开 井 段 振 动 筛 尽 量用 孔径 为 0 . 1 0 0 ~ 0 . 1 2 5 mm 的筛 布 ,三 开 用 孔 径为 0 . 0 7 0 0 . 0 9 0 1T I IT I 的筛布 , 筛面钻井液覆盖率 达到 7 5 以上 。保证 除砂 器 和 离心 机 长 期 运转 , 最 大 限度清 除钻 井液 的有 害 固相 , 减少 对 油层 的污 染 , 确保 钻井 液 的泥饼 薄 而韧 , 减少 压差 卡 钻的 可能 。 4 中途 完 钻 措 施 。二 开 完 钻 前 5 0 ~ 1 0 0 m 调 整好钻井液性能。钻完进尺用常规钻具带欠尺寸扶 正器通井 。下钻到底开泵正常后 , 充分循环钻井液 清洗 净化 井 眼 。起 钻 前 向 斜 井 段 打 入 S D RH一 1和 S D RH一 2防卡 封 闭 液 , 为 顺 利 起 下 钻 、 电测 奠 定 基 础 ; 下套 管 通 井 , 起 钻 前 向斜 井 段 打 入 S D RH 2和 大颗 粒 HZ N1 0 2防卡 封 闭液 , 保 证 下套 管顺 利 。 4 复 杂事故情况 4 . 1 N P 1 一 P 4井 该井钻 至井 深 2 5 6 6 m 中途完 钻 , 电测顺 利 , 电 测完用 牙 轮钻 头 带 一 只 新 / J 3 1 0 mm 双母 扶 正 器 通 井 , 到底 后短程 起下 钻 1 0柱 2 5 6 6 ~2 3 0 0 m 挂 卡 严重 , 划 眼 困难 。连 续通 井 3次 , 均 在 玄 武岩 井 段 阻 挂严 重 , 划眼一 次 比一 次 困难 , 第 3次 通 井划 眼到 底 后进行 2次短程起下钻作业 , 在第 2次短程起下钻至 井深 2 5 0 7 m 时遇 阻 , 划 眼过 程 中发 生 断钻 具 事 故 钻铤公 扣疲 劳 断裂 , 分别 下 卡 瓦 、 公 锥 2次打 捞 未 成功 , 决 定打塞 侧 钻 。分 析 原 因得 知 ① 玄武 岩 地 层 为增斜段, 由于井斜大 4 2 . 2 o ~8 o . 7 2 。 、 狗腿度大 最 大为 7 . 3 5 。 、 井眼扩大率小 , 在这种情况下变换钻具 结 构 , 下人足尺 寸扶正器 通井 , 破 坏井 壁 , 造成 玄武 岩 地 层垮塌 ; ② 因当时井下 复杂 , 划 眼井 段长 , 特别在 斜 井 中划 眼 , 易发生疲劳破 坏 , 是断 钻铤 的主要 原 因。 4 . 2 N P 1 4 B 1 5 - P 5井 该井将套管下至井深 2 1 6 6 m处时, 井 口失返 , 下完套管后漏失 3 9 . 5 m。 钻井 液 , 开泵未返浆 , 配 7 单 向压 力 封 闭剂堵 漏钻 井液 8 0 m。 替人 漏层 , 静 止 堵漏 , 未见 效 果 , 决 定 替 钻 井液 固井 。漏 失 原 因 ① 馆 陶组砂 砾岩 油 层周 围 高产 水 平 井 多 , 使 地 层 亏 空 , 高 密度钻 井 液 密 度 为 1 . 2 8 ~ 1 . 3 0 g / c m。 使 井 漏 加速 。② 套管 刚性 扶正 器太 多 、 尺寸 太 大 套 管 串 带 2 5个 3 0 8 mm 的螺旋刚性扶正器 ; 又 因井斜 大 、 位移 大 ; 下 套 管前 通 井 扶 正 器 尺 寸 小 , 共 下 入 2 个 扶正器 , 分 别 为 3 0 5 mm 和 2 9 5 mm, 而套 管刚 性 扶正器 为 3 0 8 i T l m, 通 井扶 正 器 未 刮 到 的 井 壁 , 在 下 套管 时 因套 管刚 性扶 正器 尺 寸太 大将井 壁 刮干 净 , 堆积物多造成环空堵塞 , 使下套管 时不返浆, 下 套管到底开泵漏失 。 5 应 用 效 果 1 在 二 开 中后 期 , 特别 是 玄武 岩井 段 , 泥岩滚 动 回收率大于 8 5 , 录井砂样代表性好 , 井壁稳定、 无 垮 塌 现象 , 起 下钻 畅通 无 阻挂 。 2 二 开 大斜 度 井段 岩 屑返 出正 常 , 配合 必 要 工 程措施 , 钻井液携岩能力能保证井眼清洁。 3 该 套 钻井 液润 滑性 好 , 保 证 了钻 井施 工顺 利 。 二 开钻井 液 封堵 能力 强 , 防漏 堵漏 效果 明 显 , 泥饼 摩 阻 系数控 制 为 0 . O 4 ~0 . 0 7 , 满 足 了滑 动 钻 进及 特 殊 施 工 要求 ; 三 开 甲酸盐 钻 井液 润滑 效果 好 , 满足 了大 位移高井斜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各项施工要求。 4 该 套 钻井 液 油层 保 护效 果 好 , 渗 透率 恢 复 值 大 于 9 O , 见 表 4 。该 套 钻井 液 防漏堵 漏 能力强 , 提 高 了井 壁承 压能 力 , 试 验 井 钻 进 期 间 没 有 发 生大 的 井 漏复 杂 。 5 采用 该套 钻井 液 钻进 , 井径 规则 , 取 心 、 电测 、 下套管 、 下筛管等各项钻井施工作业顺利 , 保证 了固 井 质量 。 表 4 试 验 井 渗 透 率 恢 复 值 实 验 数 据 6 CA . 识 与 建 议 1 .该套 钻井 液 具有 大井 眼长 水 平段 携 岩 、 润 滑 防卡 、 保护油层 、 防拖压 的作用 , 能很好 地抑制玄武 岩和 泥 页岩地 层 的垮 塌 、 砂 砾 岩漏 失 。 2 .建 议在 甲酸 钠 和 KC 1 钻 井 液 中添 加 一 定 量 的超 低 渗 和石蜡 细小 乳 液 , 对 防止 井 漏 、 保 护油 层 和 防定 向滑动 拖压 有一 定 作用 。 3 .建 议 优化套 管 附件 , 用 多 刃 滚 柱式 欠 尺 寸套 管刚性扶正器 , 使套管和井壁 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 摩擦 , 减少摩阻 , 保证下套管施工顺利 。下套管前通 井钻 具 扶正 器 尺寸要 与 套管 刚性 扶 正器 尺寸 相 当 。 4 . 建议 2 4 1 mm套管 固井采用双密度双凝水 泥 , 以利 于 防漏 , 保证 固井质 量 。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4 2 3 ; HG F0 9 6 A6 ; 编 辑 张炳芹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