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石油树脂加氢改质的研究.pdf
第 4 3卷第 l期 2 0 1 4年 1月 当 代 化 工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V o 1 .4 3.N 0 . 1 J a n u a r y,2 0 1 4 C 5 石油树脂加氢改质的研究 刘 学, 刘文博,马章杰,张 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 抚顺 1 1 3 0 0 1 摘 要 使用抚顺市正川化工厂提供的 C 石油树脂 , 采用含钯质量分数是 2 . 0 %, 其他金属质量分数是 2 .0 % 的实验室自制的加氢催化剂,在 G S H型磁力搅拌反应釜中进行间歇加氢反应,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 为 2 8 0℃、反应压力为 4 . 0 M P a 、反应时间为 4 h 。此时可以得到色度降低 3个单位,氢化率为 9 8 . 5 %的加氢 c 石油树脂 ,而其软化点降低仅为 8 . 5℃。可以制得色度在 1以下,软化点为 9 1 . 5℃的无色 、无味、稳定性 很好的加氢 c 5石油树脂。 关键词c 5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氢饱和度;软化点;色度 中图分类号T Q 3 2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0 4 6 0 2 0 1 40 1 0 0 1 5 0 2 Re s e a r c h on Cs Pe t r o l e um Re s i n Hy dr 0 u pg r a d i ng Pr o c e s s L I UX u e , L I UW e n b o , MAZ h a n g -j i e , Z HA N GQi a n g L i a o n i n g S h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 L i a o n i n g F u s h u n 1 1 3 0 0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e b a t c h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 o f C5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p r o d u c e d b y F u s h u n Z h e n g c h u a n c h e mi c a l p l a n t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b y u s i n g s e l ma d e c a t a l y s t s p a l l a d i u m c o n t e n t 2 . 0 %.o t h e r me t a l s c o n t e n t 2 . 0 %.T h e o p t i ma l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n d i t i o n s w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a s f o l l o ws r e a c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2 8 0 ℃, p r e s s u r e 4 . 0 MP a , r e a c t i o n t i me 4 h . T h e c h r o ma t i c i t y o f h y d r o g e n a t e d C5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r e d u c e d 3 u n i t s , t h e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 r a t e o f h y d r o g e n a t e d C5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wa s 9 8 . 5 %, wh i l e i t s s o f t e n i n g p o i n t l o we r e d o n l y 8 . 5 ℃ . S o u n d e r t h e o p t i ma l t e c h n o l o gy c o n d i t i o n s , c o l o r l e s s , t a s t e l e s s , g o o d s t a b i l i ty h y dro g e n a t e d C5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wh o s e c h r o ma t i c i t y i s l o we r t h a n 1 a n d s o f t e n i n g p o i n t i s 9 1 . 5 ℃c a n b e g a i n e d . Ke y wo r d s C5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 Hy dro g e n a t i o n ; Ca t a l y s t ; S a tur a t i o n o f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 ; S o fte n i n g p o i n t ; Ch r o ma t i c i ty c 石油树脂是以乙烯装置裂解的 c 馏分为原 料 ,经提前预处理、聚合反应、加氢及精制等工序 后生产的产品,外观呈白色或黄色,固态或粘稠状 液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增粘性、热稳定性及光 稳定性, 其酸值比较低,混溶性很好,熔点低,具 有耐水性和耐化学品,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 的应用 。 】 。在大乙烯生产过程 中会产生很多 C 组分副产物 , 副产 比例达到 1 0 %以上 ,因此如何对 c 副产物进 行合理利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由于其分子中存有较多的不饱和键 ,导致 C s 石 油树脂在抗氧化稳定性和色泽方面存在不足。随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c 石油树脂在新型涂料、特 种粘合剂等领域 , 特别是在一次性的卫生用品以及 聚烯烃改性剂等方面得到非常广泛 的应用 ,进而对 石油树脂产 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色无味、颜色 较浅及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优质 C 石油树脂受到追捧 p 。目 前国外通过加氢饱和 C 石油树脂 中的不饱和 键 ,制备生产浅白色或者接近于无色 、稳定性得到 提高的加氢石油树脂 。我国针对石油树脂的加氢 工艺研究开始的时间不长,其价格远远贵于一般石 油树脂。而且加氢石油树脂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其产 量 , . 因此加氢石油树脂具有非常宽广的市场前景。 1 实验部分 1 . 1 实验药品和设备 加氢催化剂 含钯质量分数是 2 . 0 %, 其他金属 质量分数为2 .O %的实验室自制催化剂。 氢气 抚顺 比欧西集团生产,纯氢。氮气抚顺比欧西集团生 产,纯氮。坩埚,1 0 0 m L 烧杯 ,S X L型程控箱式 电炉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制造 乙醇 化学 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 限公 司生产。G S H磁力搅 拌反应釜 威海市行雨化工实验器械有限公司制造 反应釜控制仪 L T S 0 1 A威海市行雨化工实验器械 有限公司制造 ,C 石油树脂由抚顺市正川化工厂 提供, 其外观呈透明浅黄色固体颗粒, 软化点为 1 0 1 ℃, 其色度为 6 ,溴价为 3 8 ,酸值小于 1 ,在苯中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6 - 0 3 作者简介 刘学 1 9 8 5 一 ,男,河北廊坊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2 0 1 3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研 究方向 催化剂与催化反应。E - m a i l s k l i u x u e l 2 6 . c o m 。 通讯作者 张强 1 9 6 4 一 ,男 ,教授 ,1 9 8 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研 究方向为油田化学、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工艺及分离。E - m a i l z h a n g q i a n g 91 s i n a . c o m。 1 6 当 代 化 工 2 0 1 4 年 1月 的溶解度 3 0 %, 汽油中的溶解度也为 3 0 %, 在本实 验中, 采用汽油作为加氢的溶剂, 溶解 c 石油树脂。 1 . 2 实验步骤 将溶解于汽油的 c 石油树脂和一定量的自 制 加氢催化剂加入装有搅拌装置的 5 0 0 m L G S H型磁 力搅拌反应釜中, 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首先用氮 气将其中混有的空气排除,搅拌的条件下升高温度 至反应温度,然后再用氢气将氮气扫出,调节反应 压力及温度 ,进行加氢反应 4 h 。 反应完毕后对反应液进行过滤操作,除去催化 剂;将除去催化剂后的反应液加入三口 烧瓶中, 进 行蒸馏除去剩余的溶剂。然后将温度升高到 1 8 0 cC,向其中通入过热蒸汽和氮气进行水蒸汽蒸馏, 用来除去其中剩余的溶剂汽油。其温度应该控制在 2 3 0 2 5 0℃ 。最后产物从三口烧瓶中倒出装盘 便可得到产品,称量重量送样进行分析 。 1 . 3 分析与测试 色度 采用加氏 G a r d n e r L 色法按 G B / T 1 2 0 0 7 . 1 1 9 8 9测定 ; 软化点 采用环球法 ,按 G B / T I 2 0 0 7 . 6 1 9 8 9 测定 。 溴价 按 G B 1 1 1 3 5 8 9石油馏分和工业脂肪族 烯烃溴值测定法测定 石油树脂加氢程度用氢化率来表示,石油树脂 氢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氢化率 原料石油树脂溴价一 加氢后石油树脂 溴价 原料石油树脂溴价 X 1 0 0 % 2 实验结果和讨论 2 . 1 反应温度对 C 石油树脂加氢的影响 表 1中列 出了在反应压力为 4 . 0 MP a 、反应时 间为4 h 的条件时,不同的反应温度对 c 石油树脂 加氢反应 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表 1 反应温度对 C 石油树脂加氢的影响 Ta b l e 1 Th e e f f e c t o f r e a c t i v e t e mp e r a t u r e o n C5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h y d r 0 g e n a t i 0 n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氢化率逐渐升高,软化 点和色度逐渐降低,但是当反应温度升高到一定程 度之后氢化率和色度的变化趋势不再明显,只有软 化点呈现继续降低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 要是提高了反应温度非常有利于加氢反应的进行, 但是当反应温度提高到一定得程度时会增加降解反 应的发生,导致一些大分子经过降解反应变为小分 子,从而使其软化点继续降低,而石油树脂的色度 降低和氢化率增加幅度便不再明显。反应温度控制 在 2 8 0 ℃时实验结果 比较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 . 2 反应压力对 C 石油树脂加氢的影响 表 2 列出了反应温度为 2 8 0℃、 反应时间为 4 h 时 , 不同的反应压力对 C s 石油树I I I I 氢的影响的实 验结果。 表 2 反应压力对 C 石油树脂加氢的影响 T a b l e 2 Th e e ffe c t o f p r e s s u r e o n C5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 序号反应压力/ MP a 1 1 . 0 2 1 . 5 3 2 . O 4 2 . 5 5 3 . O 6 3 . 5 7 4 . O 8 4 . 5 9 5 . 0 l 0 5 . 5 氢化率,% 9 2 . 1 9 3 . 5 9 4 . 9 9 5 . 7 9 8 . 2 9 8 . 5 9 8 . 7 9 8 . 9 9 9 . 1 9 9 . 1 软化点, ℃ 8 9 . 2 9 0 3 91 . 2 9 2 . 0 9 2 . 5 9 2 . 8 9 3 . 0 9 3_3 9 3 . 4 9 3 . 4 随着反应压力的升高, 加氢反应氢化率和树脂 软化点逐渐升高,色度呈现下降的变化;但是当反 应压力提高到一定值,氢化率和软化点提高不再明 显,色度下降缓慢。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考虑,出 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增加反应压力能够使 反应速度加快, 让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扩散变得 更加容易 ,压力越高 ,加氢 的效率越好。但是反应 压力的升高也会明显使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明显增 加 ,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我们建 议反应压力控制在 4 . 0 MP a 。 2 . 3反应时间对 C s 石油树脂加氢的影响 表 3 列出了反应温度为 2 8 0 o C、 反应压力为 4 . 0 M P a 时, 不同的反应时间对 c s 石油树脂加氢的影响 的实验结果 。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加氢反应进行的更加完 全,氢化率逐渐升高,软化点也升高,色度下降; 但是当反应时间达到 4 h 之后,氢化率和软化点变 化很小,色度下降也不明显,证明加氢反应基本进 行完全。继续延长反应时间意义不大 ,根据实际情 况综合考虑,反应压力应控制为 4 h 。 下 转第2 0 页 竺 。“ 2 0 当 代 化 工 2 0 1 4年 1月 1 0 8 6 4 0 2 O 图7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分布图 F i g . 7 Pa r t i a l s i z e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m o d i fi e d e m u l s i o n 4 结 论 1 采用 S D S / O P 一 1 0 复配乳化剂, W 复合乳 化剂 4 %, W 引发剂 0 . 6 %, W 有机氟 6 %, B A / M M A 4 6 5 1 , 聚合温度为 8 0℃时, 制备的乳液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较低的凝聚率,具 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此时转化率达 9 4 %, 凝聚率为 0. 1 3 % 。 2 由红外光谱可知,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 合工艺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通过激光粒度测 试仪得知, 乳液的平均粒径为 2 1 0 n m。 参考文献 [ 1 ]易长海. 含氟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J 】 . 粘接, 2 0 0 2 ,2 3 5 1 4 . [ 2]黄宏志. 可聚合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J ] . 涂料工业, 2 0 0 6 . 3 6 1 2 2 8 - 3 0 . [ 3] 孙志娟, 张心亚,等. 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研究进展【 J 】 . 中国胶黏剂, 2 O 0 5 , 1 4 1 4 0 - 4 7 . [ 4]裴世红,陶洋, 等.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与发展状况 [ J ] .化工新 型材料, 2 0 1 1 , 3 9 7 8 . 9 l 5 j C h e n Y ,Z h a n g C ,Wa n g Y , e t a 1 . S t u d y o f s e l f -c r o s s l i n k i n g a c y l a t e l a t e x c o n t a i n i n g fl u o r i n e[ J ] .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P o l y ln e r S c i e n e e , 2 0 0 3 ,9 0 1 3 3 6 0 9 3 6 1 6 . 1 6 J T a k a s h i T a k a y a n a g i ,Ma s a a k i Y a ma b e .P r o g r e s s o f fl u o r o p o l y me r s o n c o a t i n g a p pl i c a t i o n s d e v e l o pme n t o f mi n e r a l s p i r i t s olu b l e p o l y me r a n d a q u e o u s d i s p e r s i o n[ J ] . P r o g r e s s i n O r g a n i c c o a t i n g s ,2 0 0 0 ,4 0 1 8 5 1 9 0. [ 7 ] 卢志敏,李国明, 等. 常规乳液聚合的 影响因素『 J 1 _ 上海涂料, 2 0 0 5 ,4 3 1 2 2 3 - 2 8 . [ 8 ]P a r k I J , L e e S B ,C h o i C K .S u r f a c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th e F lu o r i n e C o n t a i n i n g G r a f t C o p o l y m e r o f P o l y p e r f l u o r o a l k y - l e t h y l e t h y l m e t h a e r y l a t e 一 g - p o l y m e t h y l m e t h a c r y l a t e 『J ] .Ma c r o m o l e c u l e s , 1 9 9 8 , 3 1 7 5 5 5 - 7 5 5 8 . [ 9 ] 陆波 ,张璐 , 李鹏,等. 聚丙烯酸酯吸油膨胀橡胶的合成及性能研 究 [ J] .辽宁化工 ,4 2 8 8 9 1 . 上接第 1 6页 表 3 反应时间对 C 石油树脂加氢的影响 T a b l e 3 Th e e f f e c t o f r e a c t i v e t i me o n Cs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i n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 3 结 论 针对 C 石油树脂进行加氢改质研究, 使用实验 室自制加氢催化剂,进行加氢反应,将不饱和键饱 和,尽量降低其中剩下的不饱和键数量,从而提高 石油树脂的氧化稳定性,降低产物的色泽,同时还 能提高石油树脂的耐候性、相溶性和粘合性等。通 过控制变量法,确定最优加氢工艺条件为反应温 度为 2 8 0 o c, 反应压力为 4 . 0 M P a , 反应时间为 4 h ; 可以制得色度在 1 以下,软化点为 9 1 . 5℃的无色、 无味、稳定性很好的加氢 c s 石油树脂 。 参考文献 [ 1 ] 郭世卓. C s 石油树脂的技术发展与应用 上 [ J 】 .上海化工 ,1 9 9 9 , 1 3 4 - 6 . [ 2]李涛. 国内碳 五石油树脂 的生产及应用【 J 】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 2 0 0 4 3 3 9 - 4 3 . [ 3 ]蒲延芳.国内外加氢石油树脂技术发展概况[ J ] . 工业催化,2 0 0 5 , l 3 3 4 0 3 4 3 . [ 4] 卢言成,童听 , 孙向东. c 石油树脂改性研究状况[ J 】 .化工生产与技 术 ,2 0 0 7 5 3 8 4 1 . [ 5] 张强, 李长波 , 张洪林.间戊二烯 C 石油树脂加氢改质工艺研究l J J . 应用化工 ,2 0 0 9 .3 8 1 2 1 - 3 . [ 6]曹春香,吴义志, 王永林,孙雪松. 高容硫镍基石油树脂加氢催化 剂研制 [ 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 0 1 3 , 2 6 34 9 . [ 7 ] 邓廷昌,曹耀强 ,许翠红,刘秀兰. C , 树脂加氢技术I J 1 l石化技术与 应用 ,2 0 0 7 3 2 0 3 2 0 5 . [ 8 ]刘永善, 张志伟, 刘兴辉,闫呜宇. 镍催化剂对加氢石油树脂性质 的影响 [ 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 0 1 2 , 2 5 8 1 8 [ 9 ] 马江权 ,周凯 ,陆敏 ,黄荣荣 ,陆路德.C s / C 共聚石油树脂的加氢 工艺研究 【 J J _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 0 0 8 4 3 6 - 3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