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62—27井控压钻井实践.pdf
1 0 4 钻 采 工 艺 DRI L L I NG P R0DUC TI ON T ECHNOL 0GY 2 0 0 9年 3月 Ma r c h 2 0 o 9 塔 中 6 2 2 7井控压钻 井实践 宋周成 , 何世明 , 安文华 ,王书琪 ,张利生 ,叶明泉 ,孟英峰 1塔里木油田分公司2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宋周成等.塔中6 2 2 7井控压钻井实践. 钻采工艺, 2 0 0 9 , 3 2 1 1 0 41 0 5 摘要塔里木油田塔中6 2井区的油藏为碳酸岩裂缝性油气藏, 储层地层压力敏感, 安全密度窗口窄, 并且 含有 H s , 针对这种情况, 为了能够在保护储层的前提下, 安全地实施钻井作业, 对塔中6 22 7井成功进行 了注气 控压钻 井技术试验。注气控压钻 井在塔 中 6 2 2 7井的使 用在 国内尚属 首次 , 控压 钻 井井段 为 0 1 5 2 . 4 4 8 7 6~ 5 0 1 7 . 2 m, 控压钻井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井漏、 溢流等井下复杂情况。文章介绍了塔中6 2 2 7井的地质概况, 井身结 构与钻具组合 。 注气控压钻井相关设备 以及 MP D钻 井简况。 关键词 控 压钻 井;欠平衡 钻井;压力敏 感性地层 ; 钻 井液脱 气 中图分类号 T E 2 4 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1 0 0 6 7 6 8 x 2 0 0 9 O 10 1 0 4 0 2 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 I A D C 给定的控制压力钻井 m a n a g e p r e s s u r e d r i l l i n g , 以下简称 MP D 的定 义 控制压 力 钻井是一种精确控制环空压力剖面的钻井过程与方法。其 目标是确定井底压力环境界限并且 以此作为依据控制井眼 环空水力压力剖面。 常规 MP D技术通过改变钻井液密度、 钻井液流变性、 返 速、 节流阀回压, 实现调节井底压力, 以适应复杂漏喷窄窗口 的安全钻井。常规 M P D技术的最大问题是当接单根或立根 以及起下钻过程中, 即钻井液停止循环时, 循环压耗消失, 使 井底压力改变, 则可能发生漏喷事故, 从而使 M P D失败。注 气 MP D技术是在常规 MP D技术之上发展起来的。循环时 注气, 减少液柱压力以抵消循环压耗; 停止循环时停止注气 则压力恢复, 从而能更好地适用于漏喷窄窗口、 甚至零窗口 的安全钻井。 塔里木油田塔中 6 2井区的油藏为碳酸岩裂缝性油气 藏, 储层地层压力敏感 , 安全密度窗口窄, 易发生喷、 漏事故, 并且井内含有 H s , 会对钻井施工造成很大风险。因此, 针 对这种情况, 为了能够在保护储层的前提下, 同时又能够安 全实施钻井作业 , 引入了注气控压钻井技术, 并在塔中6 2 2 7井 01 5 2 . 4井眼 4 8 7 6~5 0 1 7 . 2 m井 段取 得 了成功 的应 用。这是注气控压钻井技术在国内的首次使用, 开了在含硫 碳酸岩油藏使用的先河 , 值得类似油气田借鉴。 一 、井身结构及钻具组合 塔中6 2 2 7 井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塔中低凸起塔 中I 号断裂坡折构造带塔中6 2岩性圈闭。从分析可以看出, 塔中6 2 2 7井与塔中 6 2 1 、 塔 中6 2 2和塔中6 21等井相 邻。因此, 这几口井的资料适用于塔 中6 22 7井。塔中6 2 2 7井钻遇志留系显示段, 预测其地层压力为 4 8 . 4 8 MP a , 压力系数为 1 . 1 9 。根据邻井塔中6 21井奥陶系测试地层 压力推算, 该井奥系地层压力系数为 1 . 1 8 。在已经完钻的塔 中6 2井区及邻井中有些井中已发现 H s , 主要集中在奥陶 系 , 硫化氢浓度在 3 2 5 61 6 . 9 m s / m 范 围。因此 , 在这种前 提下 , 在钻井过程 中对 H S的预防需要特别重视 。 1 . 设计井身结构 由于要进行 MP D钻进 , 因此在 井下 5 0 0 m处 下入 1 只 0 1 7 7 . 8套管阀。塔中6 2 2 7井设计井身结构见图 l 。 8 3 m 图1 塔中6 2 - 2 7 井设计并身结构图 收稿 日期 2 0 0 81 21 0 基金项 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 目 0 3 0 1 6 7 2 。 作者简介 宋周成 1 9 6 6一 , 高级工程师 , 1 9 8 9年毕业于江汉石 油学 院钻井工程专业 , 现为西南石油 大学博士研究 生, 任塔里木油 田分公 司开发事业部副经理 , 长 期从 事钻 井技术 研究 与 生产管 理等 工作 。t gt t l 8 4 1 0 0 0 新 疆库 尔 勒市 塔里 木 油 田分 公 司开发 事 业部 , 电话 1 3 9 9 9 0 0 61 6 7, E ma i l s o n g z c 6 6 9 9 s h o h u . c o m 第 3 2卷 V0 1 . 3 2 第 2期 N o . 2 钻 采 工 艺 D R Ⅱ工 I N GP R OD U C T 1 0 N T E C H N 0 L O G Y 1 0 5 2 . 控压钻井钻具组合 第三次开钻控压钻井钻具组合 01 5 2 . 4钻头 0 1 2 0 . 6 浮阀 1 t 1 2 0 . 6钻铤 1 6 2 m 0 8 8 . 9斜 坡 钻杆 3 1 0 i n 0 1 2 0 . 6旋塞 0 1 2 0 . 6浮 阀 0 8 8 . 9斜 坡钻 杆 4 4 1 0 IT I 0 1 2 0 . 6旋塞 0 1 2 0 . 6浮阀 8 . 9斜坡钻杆。 二、 注气控压钻井相关设备 1 . 欠平衡设备及配套装置 欠平衡作业井 口装置为美国 Wi l l i a m s 旋转控制头及配 套设备, 所用钻具为 0 8 8 . 9斜坡钻杆, 地面节流管汇则采取 了两套并联, 其中一套为正常钻井用 , 另一套为 M P D控压钻 井使用 。 2 . 制氮设备 根据注气量的需要, 准备了两套 3 5 MP a , 1 5 m / m i n制 氮车和增压车组, 其中一套作为备用, 注气管线采用 0 7 3油 管, 并在现场试压 2 8 M P a 不漏为合格, 在注气管线上安装有 流量计 以便随时记 录氮气流量 , 氮气与钻井液通 过混合器进 行混合后注入井内。 3 . 除气装置 注气 MP D过程中为了能够从钻井液中及时有效地除去 均匀混合的氮气 , 配置了真空除气器 。 三、MP D钻井简况 钻开水泥 塞后 , 进 入 MP D钻 井作业 方式 , 实施 M P D钻 井的钻井参数 钻压为 4 0~6 0 k N, 转速 为 6 0 r / m i n 。 泵 压 l 7 1 9 M P a , 排量 1 2 L / s 。在实施 MP D作业时, 随时监测井下 的气测值 , 并且依据井 内 H S含量来决定控压钻井 的作 业方 式 即 微欠平衡作业和微过平衡作业 。作业过程中需根据 井底情况对钻井参数作出及时修正。现场 MP D钻井的主要 技术措施 ①节流管汇保持 MP D钻井作业时工况。检测制 氮车、 氮气管线以及管线上个各平板阀、 单流阀、 流量计的工 作状态, 确保其正常工作, 并且保证氮气通道畅通。② 开泵, 先采用正常钻井, 即不注气钻进, 钻井参数则参照上面数据, 此时钻井液密度保持在 1 . 1 9 g / c m’ 、 E C D为 1 . 2 4 g / c m , 控 制钻速在 1 ~ 2 m / h内, 录井监测微量烃气测 、 钻时 和漏失 引 起的液面 变化, 注意正确 判断是过平衡 、 还是 欠平衡 , 是漏 、 还是涌 , 如果发现 明显井漏 , 立 即转入下步 ; 如果未发现 明显 井漏, 待发现气测全烃油气显示后, 转入下步。③停止钻进, 保持 1 2 L / s排量循环, 开始注气, 注气量为 3 0 0 m / h 、 6 0 0 m / h 、 9 0 0 m / h , 分别 循环 一周 以上 , 获得 稳定 的 全烃 浓度 录井和在线监测 , 记录数据。④根据记录的数据求出地层 压力 , 并根据地层压力来调整钻井液密度, 计算合理注气量。 ⑤ 监测 H S浓 度 , 如果 浓度 未超标 , 则 进 入近 欠平 衡 注气 M P D作业。⑥ 如果实测 H S浓度超标, 则实施近过平衡 MP D 。⑦如果需要起钻, 则在起钻前, 先减少注气量至微过 平衡 , 并且循环一周以上。停止注气, 晚停泵 3 5 m i n 。控 制起钻速度起钻, 同时注意套压控制、 放气与灌浆。⑧如果 钻遇储层有严重的缝、 洞型漏失, 则注气控压钻井中止, 转为 堵漏钻井作业, 此间可以考虑采用充气方法减少漏失, 辅助 防漏、 制漏。⑨如果钻遇意外高压、 高产气层, 则停止注气控 压钻井, 转为安全井控的钻井作业。如果钻遇高含硫气层, 则停止注气控压钻井, 转为高含硫安全钻井作业。M P D钻进 过程 中应 保持钻 井 和注气 参 数基本 稳定 。并 做好 时 间、 压 力、 排量等施工记录。作业过程中, 要求每米都进行捞钻屑, 上水 罐、 振动筛和真空除气器等三处的钻井液密度需要每 1 0 m i n检测 1次。密切监测 出 口流量和钻井 液池液面 , 如果有 井漏发生 , 在此处发现井 漏 比全烃发 现井漏 要早 2 h以上 。 如果发现明显井漏, 立即转入注气求地层压力程序。如果未 发现明显井漏 , 在发 现气 测全烃油 气显示后 , 转入 注气求地 层压力程序。进入 MP D钻井作业后共钻进尺 1 4 1 . 2 0 n o , 井 段 4 8 7 6~ 5 0 1 7 . 2 0 m, 岩性 灰岩 、 泥质灰岩。用 M P D控压 钻进的进 尺 4 2 m, 井 段 4 9 2 9~ 4 9 4 5 m; 4 9 4 9 4 9 5 3 I n ; 4 9 9 4 5 0 1 6 IT I 。在第三次开钻井段钻进中, 常规钻进平均机 械钻速为1 . 1 8 m / h ; 其中三牙轮钻头 H A 5 1 7 G 0 . 8 8 m / h ; 巴 拉斯钻头 P 3 2 8 7 1 . 4 8 m / h 。MP D钻进平均机 械钻速 1 . 3 8 m / h 。在井段4 9 9 4~4 9 9 6 m、 4 9 9 85 0 0 0 n l 两段发现油气 显示。控压钻井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井漏、 溢流等井下复杂情 况 , MP D钻井工艺技术取得成功。 四、 认识及建议 根据现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 在调整氮气注入量时, 现有节流阀不能有效调节注 气量, 需要引进/ 开发气体介质的手动和液动节流阀。 2 对 于钻井液脱气 , 如果钻井 液中含有 H S会造成一 定程度 的风险 , 对含有 H S的井应 该采用密闭的钻井液循环 系统以及大处理量的分离器。 3 建议在套管阀以下的套管内壁上安装地层压力传感 器, 随时监测地层压力, 为钻井液密度、 地面控压程度、 钻进 的速度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 。 参考文献 [ 1 ] 吴 月先. 四川井下作业专业化体制创新总体方案探讨 [ J ] . 钻采 工艺 , 2 o 0 2, 2 5 2 , 9 O一 9 7 . [ 2 ] 钟水清 , 马发 明. 天 然气 计 量有 关公 式 剖析 [ J ] . 钻 采 工艺 , 2 0 0 4, 2 7 6 . [ 3 ] 钟水 清. 我 国 2 1世 纪非常规能 源的战 略研究 [ J ] . 钻 采工艺 , 2 0 0 5 , 2 8 3 9 39 5 . [ 4 ] 钟水 清. 天然 气水合 物勘 探及 结构 H型 水合 物 的特 性研 究 [ J ] . 钻采工艺, 2 0 0 4, 2 7 5 . [ 5 ] 钟水清. 美国能源战略政策剖析[ J ] . 中国能源 , 1 9 9 3 4 . [ 6 ] 钟水清 , 张高信 . 我 国石油天然气开 发现状及其发展方 向[ J ] . 中国能源 , 1 9 9 3 1 . 编辑 黄晓川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