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中石油).pdf
QHSE 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发布版本 发布版本A 修 改 码 修 改 码0 文件编码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控 制 号控 制 号 2008-04-19 发布发布 2008-05-01 实施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PMO,,Natural Gas 2)室内给水系统; 3)给水系统的划分、给水方式、分区供水要求及采取的措施,水箱的容量、设置 位置、材质,设备选型,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 4)室内热水系统; 5)饮用净水、开水系统; 6)室内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选择,室外排放条件; 7)有毒有害污水应单独进行局部处理,工艺流程根据污水特性确定; 8)屋面雨水的排水系统选择及室外排放条件,采用的降雨强度和重现期; 9)中水系统大型公用建筑或较大的生活区宜设中水系统; 10)建筑内各给排水系统的管线宜采用非金属管材;除设备间、管道层的管线露空 敷设外,其它位置宜暗管敷设。 d)消防系统 1)罐区消防 油罐类型、容量; 消防系统选择; 冷却水量及泡沫液量计算; 消防流程; 消防设备; 消防管网以及相关消火栓、泡沫栓的布置、消防箱的数量和布置。 移动式灭火器材。 2)建筑消防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07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操作条件、物料性质、建筑物体积等综合考 虑确定室内外消防设施 室外消防管网、消火栓、消防水池以及消防箱的数量和布置; 室内消防系统。 各系统(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喷水、水喷雾、泡沫、气体灭火、蒸汽灭 火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依据,计算标准,系统组成,控制方式,消防水箱的容量、位置、 水泵结合器、消防箱的布置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 3)消防站 根据站场规模、性质、自身消防设施完备情况以及消防依托条件,确定消防站规模, 配备人员、设备等。 4)消防依托 附近消防站消防车、消防人员配置; 消防车到达时间; 协作意向书。 5)消防主要工程量及设备、材料汇总表 6)消防主要图纸 消防系统工艺流程图; 其它消防灭火系统工艺流程图及主要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主要消防设备平面布置图; 厂区消防管道总平面布置图。 5.10.4 供热、通风与空调 a)供热 1)供热站设计容量 供热站设计热负荷 供热站的设计总容量宜根据各用户热负荷或热负荷曲线, 并计入管道热损失、 供 热站自用蒸汽量和热量以及可利用的余热等计算确定。 确定供热介质参数、供热方式 供热站供热介质的种类和参数,应根据用户需要,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 按下列原则考虑 专供采暖的供热站供热介质宜为热水。供回水温度宜采用 95/70℃的热水。 对既有采暖通风热负荷, 又有蒸汽负荷的热用户, 应根据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供热 介质。 只有生产用汽和生活用热负荷的供热站, 宜选用蒸汽锅炉。 蒸汽参数根据具体要 求确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08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对要求供热介质压力较低而温度较高的生产热用户热, 宜选用热媒炉, 热媒参数 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供热站的设计压力应按供热用户中最高工作压力考虑。 2)供热系统 供热设备选型 供热设备选型应综合考虑下列要求 能满足用户所需要的热介质各类和运行参数(温度、压力)要求;能有效燃烧用 户所提供的燃料,且有较高的热效率;锅炉在有效出力范围内调节能好,和选用台数后 能适应用户全年热负荷的变化,并有利于安全经济管理。 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较小。 同一供热站宜选用的供热设备型号、 容量和燃烧设备相同。 若必须选用不同的供 热设备时,其种类不应超过两种。 供热设备数量确定 锅炉(热媒炉)台数的确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合理选配锅炉、 热媒炉台数和单炉容量, 保证供热站在设计容量下和全年热负荷 低谷期,供热机组均能在良好的工况和效率下运行,并保证当其中最大一台锅炉、热媒 炉检修时,其余供热设备能满足连续生产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和采暖通风、生活用热 所需要的最低热负荷。 锅炉(热媒炉)台数不宜少于 2 台,但当选用一台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 也可只设 1 台。 单台炉容量的确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燃煤和燃油炉不宜长期在低于锅炉额定出力 50的负荷下运行。 备用锅炉(热媒炉)的设置按下述原则确定 常年需要供热的供热站和减少供热量会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供热站, 应设置备 用炉。 专供冬季采暖的供热站或以采暖热负荷为主的供热站,可不设备用锅炉。 在用户热负荷较低期间,一台锅炉(热媒炉)检修,其余锅炉(热媒炉)能满足 用户热负荷需求时,可不设备用炉。 燃料供应及燃烧系统 燃料选择 供热站的燃料宜选用柴油和原油。 在富煤区的站(库)的热媒炉、锅炉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均应采用煤或水媒 浆作为燃料,以节约燃油。 供热站贮油罐的总容量宜符合下列要求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09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汽车油槽车运输5~10d 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 油管输送3~5d 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 供热站燃油系统 当供热站采用轻柴油为燃料时, 来油可自流或经卸油泵油槽车配带卸至室外贮 油罐,然后用输油泵将油输送至日用油箱, 再通过管道接至燃烧器内的加压泵, 加压泵出 口的油一部分通过燃油喷嘴喷入炉膛燃烧,一部分返回日用油箱。 当供热站燃用粘度较小的重柴油、原油时,用卸油泵将油卸至室外贮油罐,再用 输油泵送入日用油箱。在油罐和油箱内设置蒸汽或高温水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日 用油箱和贮油罐内的加热装置均应设置自动调节设施。 对于采用高粘油为燃料的燃油系统,应设置轻油点火系统或燃气管道燃气或液 化石油气点火系统。 供热站燃气系统 锅炉(热媒炉)使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但也可使用油田伴生气,液化石 油气等其他气体燃料,设计时应获得实际使用气源的详细技术数据。 锅炉(热媒炉)使用的气体燃料性能和供气压力应力求稳定。 供热站应设置专用的燃气调压设施和供气系统,以保证供热站的安全有效运行。 水处理方式 供热站给水、锅水、补给水、循环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的 规定。 锅炉给水、 补给水的软化和除氧处理 根据水源水质情况和现行 工业锅炉水质 标准,确定软化、除氧水处理流程,对超出相应水质标准的来水进行达标处理。 供热站锅炉给水系统 蒸汽供热站的锅炉一般设置一根给水母管。 对常年不间断供汽的供热站, 应采用 双母管。 锅炉给水泵应选用同类型且扬程和流量特性曲线相同或相似的给水泵。 给水泵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供热站全年热负荷变化的要求,且不宜少于 2 台。 给水泵应设置备用。 蒸汽、凝水系统 有多路蒸气供应时宜设置分汽缸。 供热站内运行参数相同的锅炉, 蒸气管已采用单母管, 对常年不间断供汽的锅炉 房可采用分段双母管。 蒸汽供热站应尽可能回收凝结水。 凝结水系统设计一般应考虑下列原则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0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根据用户凝结水的回流方式(如压力回水、自流回水等) ,确定供热站内凝结水 系统的工艺流程。 根据用汽设备的性质和凝结水被污染程度, 确定是否应设置加药处理或其他处理 装置。 凝结水泵不应少于 2 台,其中有 1 台备用。 季节性运行的供热站, 可设置一个凝结水箱, 常年不间断运行的供热站应设两个 凝结水箱或一个中间带隔板的可分别进行清洗的隔板水箱。 循环水和补给水系统 有多个供热点的供热站宜设置分水缸(器) 、集水缸(器) 。 运行参数(压力、温度)相同的热水锅炉和循环水泵可合用一个循环管路系统; 运行参数不同的热水锅炉和循环水泵应分别设置循环水管路系统。 循环水泵不应少于 2 台,当 1 台水泵停止运行时,其余运行水泵的总流量,应能 满足最大循环水总流量的要求。 并联运行的循环水泵,应选用型号相同、流量特性曲线平缓且相同的水泵。 补水泵的台数不宜少于 2 台,其中 1 台备用。补给水泵的流量宜为正常水量和事故补给 水量的 4~5 倍, 正常补水量因初设没有系统水容量资料,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可按循环水 量的 1估算。 热水系统的定压方式,应根据系统规模、供水温度和使用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 供热站烟风系统 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选型 锅炉用鼓风机和引风机宜单炉配置。 应选用高效、节能和低噪声风机,常年运行都能处于高效率范围。 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根据锅炉的额定出力条件下所需的风量、 风压计算, 并计适 当的余量。对于海拔高于 300m 的地区应考虑大气压力降低对风机的影响。 锅炉的鼓风机和引风机宜采用变频调速。 烟道和风道 供热站烟道和风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制冷风道可采用 2~3mm 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 3~5mm 厚钢板。 机械通风时, 鼓风机应单炉匹配, 吸风口不得布置在聚集可燃气体和有爆炸危险 的区域。 燃油、燃气锅炉的烟道、烟囱应采用钢制或钢筋混凝土构筑。 燃油、燃气锅炉的烟囱宜单炉配置。 烟囱 烟囱高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1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自然通风的锅炉烟囱的高度应满足锅炉的自然通风的要求。 机械通风燃煤锅炉, 烟囱的高度应满足当地的环保标准及现行的 锅炉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 。 烟囱出口直径应考虑三种因素 低负荷时烟囱出口流速不能小于 2.5~3m/s,以免冷空气倒灌。 最高流速不能超过砖、砼、钢烟囱的极限流速。 锅炉扩建时应有余地。 供热系统的自控水平 供热站的自控水平,应根据炉型和容量大小及工艺要求,在保证安全运行,满足 节能和便于维护管理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设计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中应列出主要内容 供热能力(MW)或蒸汽吨位。 供热站占地及建筑面积。 消耗燃料、水、电、汽的数量及生产每吨蒸汽(或 0.7MW 热能)消耗指标、占地 及建设面积、用人、投资的单位产量指标。 热力管网 确定热媒种类及温度、压力参数。 根据各单体热负荷,初选管径。 根据各单体的总图位置,布置热力管网。 管网敷设方式 供暖管网优先考虑直埋敷设; 生产用蒸汽管网宜架空或管沟敷设。 防腐及保温 防腐保温方案应尽可能与工艺管线、设备防腐保温方案一致。 所有非镀锌铁件, 均须除锈后刷防锈漆二度, 非保温件外表面刷调和色漆二度 。 热水供回水管,膨胀水箱、储热冷水箱、热交换器等的有热损失的设备,材料 和部件均需做绝热保温。 非闭孔性保温材料外表面应设隔气层和保护层。 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应以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GB/T 8175-87)的计算方 法确定保温层厚度。 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 b)采暖 1)设计参数(如室内外设计温度及湿度等)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及主体专业的要 求。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2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2) 根据站场采暖热源的情况及采暖规模合理地确定采暖热源, 一般应按照热水 (蒸 汽)-电-燃气的顺序作为采暖热源方式。 3)采暖的系统形式及采暖设备选型因采暖热源的不同而异。应以安全、经济、美 观作为采暖设计宗旨。 热水热源 小系统宜采用单管水平串联, 较大系统宜采用上供下回; 散热器宜采用铸铁辐射 型。对于较大厂房可考虑用暖风机作为辅助采暖设备。 蒸汽采暖 宜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序式, 散热器宜采用铸铁或钢排管。 对于较大厂房可考虑 用暖风机作为辅助采暖设备。 电采暖 对于无夏季室内空调要求的房间宜采用电暖器;否则应布置分体空调或热泵空 调。在爆炸危险范围内的应采用防爆型。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 对高大厂房的局部采暖可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 但应采取相应的防火、 防爆 和换气通风等安全措施。 4)采暖管道宜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管道上阀门宜采用铜制球阀。 5)防腐保温方案应尽可能与外网一致。保温管道应除锈后刷防锈漆二遍;非保温 管道件应除锈后刷防锈漆二遍再刷调和瓷漆二遍。散热器防腐参照非保温管道。 c)空调 1)空调采用形式及系统以建筑规模为主,兼顾装修水平。经过对比,应优先考虑 设置分体空调, 对于建筑面积在 1000 平米以上的办公楼及调控中心等宜采用小型中央空 调系统,对于寒冷地区以南的建筑物宜考虑空调制热采暖。 2)西北地区应注意房间相对湿度的控制,特别是大型通信机房间宜单独设置恒温 恒湿空调。 d)通风 1)首先应考虑自然通风,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宜采用机械通风。 2)同时散发有害物质、气体和热量房间,应说明通风要求、通风换气次数,以及 正常通风与事故通风操作的关系。 3)装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通风设备应选用防爆型产品。 4)对风沙地区机械送、排风系统的室外风口应考虑防沙措施,进风口宜设置过滤 器;排风口宜设置自垂百叶。 5)事故排风风机应在室内、外便于工作的地点设置开关。 6)对高大厂房的通风应进行通风方案的对比后确定。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3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7)无动力源且有通风要求的独立阀室等建筑物,宜设置自然通风器。 8)油品化验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5.11 机械与维抢修 5.11.1 机械 a)油罐 1)油罐设计应首先遵守国家及行业的法规、标准和规定; 2)油罐的设计应满足业主和相关专业的要求; 3)油罐设计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维护方便; 4)应积极采用经过实践验证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 5)油罐设计应具有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6)同一工程油罐的设计风格尽可能一致; 7)计算油罐各部位厚度和主要尺寸; 8)应绘制油罐简化总图(初步设计阶段) ; 9)确定油罐的内外防腐方案; 10)确定油罐的保温方案(如果需要) ; 11)编制油罐主要材料表、设备表; 12)编制相关技术规格书、数据单。 注本节不包括水罐,水罐可按照钢制焊接常压容器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 验收。 b)压力容器 1)过滤器 对于要求较高的泵(及流量计)的过滤器,过滤面积应取 5-10 倍的吸入管截面 积。 对于输送介质含杂质要求不高的大型离心泵,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可按 2-3 倍吸 入管的截面积计算。 滤网的孔眼根据有关专业要求确定。 过滤器试验压力应与管线试验压力一致。 c)管道附件 管道附件包括法兰、锚固法兰、绝缘接头、绝缘法兰、清管器接收筒、清管器发 送筒、快开盲板、管件(弯头、弯管、异径管、三通、管帽、凸缘等) 。 非标准法兰、锚固法兰、绝缘接头、绝缘法兰应进行计算。 1)收发球筒 清管器收发筒直径比管道直径大 2-4″为宜。 清管器收发筒长度应放入智能清管器为宜。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4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清管器收发筒应配放空口,压力表接口、排污口等。 清管器收发筒当筒体直径≥800mm,开孔接管直径≥150mm 时应加挡条,挡条中 心距不宜>80mm。 2)清管三通 清管三通内径应与管道内径一致。 清管三通宜采用挡条结构。 挡条的中心距不宜大于 80mm。 挡条应采用焊接连接,要密封可靠。 d)加热炉 1)加热炉的设计应遵守国家及行业的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定,确保设计 安全可靠。 2)应说明加热炉的结构特点 3)应对燃烧器和吹灰器加以说明 4)应对自动化水平和燃烧系统的安全措施加以说明 5)应编制技术经济指标和数据表 6)应绘制加热炉结构总图 7)编制设备表和主要材料表 e)其它非标设备 其它非标设备包括污油箱、污油罐、支吊架、各种常压设备 5.11.2 管道工程维修、抢修 a)管道工程维修、抢修设计应满足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和业主的相关要求。 b) 管道工程的维修、 抢修设计应符合 输油输气管道维抢修体系规划方案 的要求。 c)管道工程的维修、抢修队的征地面积、建筑面积、岗位和定员、车辆配置、消防 设施等设置标准。 d)应符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规划计划处组织编写的油、气 管道站场设置标准 。 e)管道工程的维修、抢修设计应尽可能依托社会资源,依托沿线城市工矿企业。 f)管道维修、抢修队的位置原则上是设置在这条管道长度的中间适当位置(如只设 一个管道维修、抢修队时) 。 g)管道维修、抢修队位置的设置应做二个以上方案,经过比选后,推荐一个最佳方 案。 h)管道维修、抢修队位置的确定,应满足输油管道在事故状态下,能够在较短的时 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的要求。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5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i)管道维修抢修队的位置,在满足输油管道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尽可能和所在公司 设在一处。 j)应说明管道长度、管道直径、管道材质、设计压力、沿线地形地貌、气候条件、 交通道路、伴行道路、城市厂矿、工业状况等。 k)维抢修中心、维抢修队车辆、设备基本配备及人员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管道进行 配备。 l)绘制维抢修中心、维抢修队、总平面图,维修间平面图。 m)编制说明书、设备表、材料表。 5.12 分析化验 5.12.1 化验室设置原则 a)成品油管道 1)容积在 10000m3 以上,接卸铁路油槽车、油轮(驳) 、管输的油库要设置油品化 验室,油库容积低于 10000m3 的可根据需要设置化验室。 2)当油品来自炼油厂或地区销售公司计量交接后时,首站可不设化验室。当油品 来自铁路或轮船内陆运输时,首站宜设化验室。 3)成品油管道宜在长期分输量较大的分输站和管道末站设置化验室。末站化验室 应结合混油蒸馏处理系统的产品质量检验要求合并设置。 4)其它中间分输站可不设化验室。 5)化验室宜单独设置,安全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b)原油管道 1)当油品来自油田联合站或地区销售公司计量交接后时,首站可不设化验室。当 油品来自铁路或轮船内陆运输时,首站宜设化验室。 2)原油管道末站应设化验室。 3)其它中间分输站可不设化验室。 4)化验室宜单独设置,安全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c)化验室职责 1)负责油品入库、储存、出库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建立油品质量台账并归档。 2)对分析化验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完好。 5.12.2 化验化验项目 a)成品油管道 成品油管道化验室宜进行常规项目的化验,包括 1)车用无铅汽油馏程、密度、辛烷值、机械杂质及铜片腐蚀(低烯烃汽油应化 验烯烃含量) 、含水等。 2)煤油馏程、闭口闪点、色度。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6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3)轻柴油色度、实际胶质、铜片腐蚀、馏程、闪点、冷滤点、机械杂质及水分。 4)除上述化验项目外,可根据需要报主管公司批准后调整、选择化验项目。 b)原油油管道 原油可只做常规分析,但至少应包含以下项目密度、粘度、胶质、沥青质、硫含 量、盐含量、酸值、密度、水含量、机械杂质等。 5.12.3 化验设备和仪器 a)化验设备 1)化验设备和仪器的配置应根据化验项目确定,至少应包括手持式辛烷值测定 仪、石油产品馏程分析测定仪、氧化安定测定仪、密度测定仪、色度测定仪、多功能低 温测定仪、闪点测定仪、胶质测定仪、水份测定仪、机械杂质测定仪、便携式燃油分析 仪等。 2)由于进口辛烷值检测仪和便携式燃油分析仪价格异常昂贵,为节省投资,建议 按国产辛烷值检测仪配备。如果当地技术监督局、质检部门或其它企业有检测设备和检 验资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配便携式燃油分析仪和辛烷值检测仪,但需要定期到上述 部门进行油品分析化验。 b)常规仪器 常规分析仪器常规分析仪器如天平、量筒、漏斗、烧杯、容量瓶、锥形瓶、滴定 管等低值易耗品,根据需要配。 5.12.4 化验室的布置 管道首末站化验室可按中转性轻油库化验室布置。使用面积参考表 14。 表 14 化验室面积参考表 房 间 面积 m 2 化验分析间 50~60 药品、样品间 20 贮藏间 12 氧气瓶间 3 办公室 24 总计 110~120 数据摘自石油库工艺设计手册 (商业部设计院) 。 5.12.5 化验员配置 a)化验员业务条件 1)具有中专或相当于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7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2)熟悉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 3)能熟练掌握所从事化验项目的操作技能。 b)化验员职责 1)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化验。 2)保证化验数据准确,对出具的化验数据负责。 3)正确使用化验设备并维护保养,使设备保持完好状态。 c)化验员配置 每个化验室化验员不宜少于 2 人。 5.12.6 其它 有关分析化验的其它事项可参考油炼销字〔2001〕41 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油品质量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5.13 节能 5.13.1 能耗分析 应针对管道系统运行的特点,对管道系统进行能耗分析和统计,包括介质在长输过 程中增压站的功率;站场的水、电、气、汽的消耗;线路阀室的能耗;管道系统故障或 维修造成的能耗;管道清管造成的能耗等。 5.13.2 能耗指标 说明工程各系统的能耗(油、电、水、气、煤等)指标。 5.13.3 节能措施 a)输油管道节能措施应包括的内容 1)合理选择输油泵及其驱动方式; 2)合理选用加热炉高效节能,按在高效区运行原则确定加热炉台数,提高加热 炉节能的自控水平,保持最佳工况,优化运行; 3)采用最佳输油温度加热降阻的热力比选和动力能耗费用的综合比较; 4)采用清管工艺降低管道压力损失; 5)通过采用其它的降凝、减阻的输油方式,积极采用常温输送工艺; 6)通过加热输送管道是否需要保温的技术经济论证; 7)为降低温降损失提出对原油储罐外壁保温措施的要求; 8)为确保保温效果,设计中对防水、防腐材料的技术要求; 9)合理地选择储罐类型及储罐附件以减少油气损失; 10)设燃料气、电力、蒸汽及耗能工质的计量仪表,对用能设备进行监控; 11)建筑节能措施; b)其它节能施 设计文件中宜列出除上述措施外工程可采取的其它节能技术或措施。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8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5.14 组织机构 5.14.1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a)输油管道的生产组织机构应根据管道规模大小设置公司、管理处、站场等三级或 二级管理机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应按照原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水平规范编制。 b)根据管道企业或社会依托情况设置管道维抢修队; c)通信站应与生产调度控制中心设在一起,由输油气公司统一管理; d)生产辅助系统及生活服务系统应尽量依托社会。 e)组织机构的组成应包括的内容 1)输油气公司总部 2)输油气公司所辖单位 3)绘制组织机构图 5.14.2 人员编制 a)应按管道的自动化水平,配置直接生产人员和辅助生产人员的定员,可分别列表 说明岗位、定员、文化程度等。 b) 特大型成输油管道行政和生产人员编制, 各单位定员可根据站场功能的需求适当 进行调整。 5.14.3 人员培训 a)根据工程的特点,提出需要培训内容,人员要求,培训方式,地点,培训时间。 b)应说明培训的目的、专业、人数及培训计划安排。 5.14.4 车辆配置 根据工程的特点、管理机构的设置,提出相关车辆的配置清单。 5.15 设计专篇 根据工程前期的安全预评价、职业病危害和环境评价报告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对 在系统方案和结构完成后,由第三方对系统方案进行初步 HAZOP 评价,根据评估报告修 改、完善设计方案。 同时,详细设计的承包商应在施工流程和操作原理,开展 HAZOP 分析,修订详细设 计的报告和施工图,确保达到工程 QHSE 目标。 5.15.1 防火专篇 a)工程概况 b)工程范围 c)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主要火灾爆炸危险物品、火灾分类; 2)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3)火灾特点。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19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d)相关专业的消防措施 1)输油工艺 站场设置及其规模; 油品性质、贮存量; 有发生火灾危险设备的安全设施及发生火灾事故的控制措施。 2)总图布置 四邻企业的生产性质、火灾危险性类别、与工程地点的防火间距; 各区域的位置与最小频率风向的关系; 消防道路、入口数量; 储油罐及易爆、可燃物堆场的分组(区) 、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消防设施,防 火堤、隔离墙分离设施; 建(构)筑物的幢数、层数、最大建筑面积、耐火性能、防火间距、消防设施、 疏散场地。 3)建筑与结构 各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耐火等级; 各建筑物的装修标准及主要建筑构造; 抗震设防烈度。 4)仪表自动化 系统描述; 现场仪表检测和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可燃气体检测与报警系统;火灾检测与报警系统;紧急停车系统; 电源; 防雷接地; 电缆敷设。 5)供热、通风与空调 6)电气 供电负荷等级、电源数量; 消防事故照明,备用电源; 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 防雷、防静电 一般包括防雷措施、防静电及接地和信息设备的防雷击电磁脉冲设施; 其它安全措施。 7)通信 工业电视系统;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20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应急通信、广播系统。 e)消防设施 1)建筑消防 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操作条件、物料性质、建筑物体积等综合考 虑确定室内外消防设施 2)罐区消防 根据罐区布置、油罐类型、容量等条件选择消防系统并确定消防流程;计算冷却水 量及泡沫液量,确定主要设备参数;布置消防平面。 3)移动式灭火器材 根据规范要求及站场、建筑火灾等级布置移动式消防器材。 4)消防站 根据站场等级确定要求设置消防站的等级,并配置相应设施。 f)消防依托 1)附近消防站消防车、消防人员配置; 2)消防车到达时间; 3)协作意向书。 g)主要工程量及设备、材料 h)附图 1)工艺流程图; 2)厂区总平面图; 3)消防系统工艺流程图; 4)其它消防灭火系统工艺流程图及主要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5)厂区主要消防设备平面布置图; 6)厂区消防管道总平面布置图。 i)消防专项概算 j)消防管理 5.15.2 安全专篇 a)设计依据应包括的内容 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 2)建设项目设计委托合同书或受委托设计单位资质; 3)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 4)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规范。 b)工程概述应包括的内容 1)依据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需经专家评审通过及其审批意见相关内容;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21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2)简述项目所在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3)管道概况 工程项目的任务及范围; 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性质及投资; 输送工艺的基本参数、工艺方案及工程主要项目组成。 4)线路工程应 说明线路走向及沿线自然环境概况包括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断裂带构 造、地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说明管道沿线经过区域的人口、经济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码头、军事保 护区、大型仓库等社会环境; 说明管道的周边环境包括矿区及大型企业等; 说明管道用管、管道敷设和管道穿跨越工程(含大型河流穿跨越、中小型河流 穿跨越、冲沟穿跨越、水网地区穿越、公路穿越、铁路穿越、山区隧道、管道与其它建 (构)筑物交叉工程、管道与非油田设施)等; 说明管道外防腐与内涂层、阴极保护和截断阀设置等; 说明水工保护。 5)工艺站场应包括 站场地理位置及环境状况; 站场的设置、站场工艺、站场工艺流程图、站场平面布置图; 防火、防爆安全距离。 6)简述道路工程包括伴行公路的概况; 7)简述供电、自控与通信工程概况; 8)简述给排水、消防站、消防给水的工程概况和消防器材及其配置; 9)说明工程的主要工程量其中应包括站场、管道敷设及穿跨越工程等; 10)说明项目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及岗位分配等; 11)说明改扩建管道工程的安全、卫生、消防现状; 12)说明改扩建管道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 13)说明施工队伍的基本要求包括资质、业绩和能力等。 c)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定量应包括的内容 1)主要物料危险因素分析应包括 主要物料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危险特性; 主要物料火灾、爆炸特性; 分析原油、成品油、易发挥、易燃、受热沸溢、易带静电等性质,硫化氢的腐 蚀性等的危险因素;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文件编码GJX/QHSE/ZY7.02.07 发布版本A 修改码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导则 页 码第 122 页 共 146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作业文件 2)应说明主要物料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组分毒性、硫化氢有害特性及有害因 素的分析; 3)工艺过程及工程站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应包括 分析说明输送过程及其它工艺流程的危险有害因素; 分析说明首末站、加压站、加热站、减压站、计量站、清管站等危险及有害因 素; 说明公用工程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 说明穿跨越工程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 说明工程危险场所危险程度的分级及主要危险场所。 4)分析物体碰击、静电、机械伤害、电气伤害、高低温危害、交通等危险、有害 因素; 5)说明洪水、地震、飓风、地质灾害、雷击、静电、人为破坏等灾害和社会被危 害的分析。 d)初步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护技术措施应包括的内容 1)总平面布置和建筑应包括 说明总图运输、建筑与结构、主要工艺设备、装置、管道线路工程包括管道经 过灾害性工程地质段、输油气站场、管道防腐、自控与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给排水 及消防系统及其它相关设施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分类列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采纳情况; 对工程仍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补充措施,包括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发生时的 控制措施; 2)事故应急预案框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技术措施,主要包 括火灾爆炸事故;重大油气泄漏、跑冒事故;打孔盗油事故及自然灾害抢险。 e)安全管理机构应包括的内容 1)说明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2)说明维修、保养及日常检测检验人员; 3)说明安全教育设施及人员配置; 4)说明应急机构的组成。 f)专用投资概算应包括的内容 1)主要生产环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