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铤开裂失效分析.pdf
第 4期 总第 1 5 5期 2 0 0 9年 8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AUTOMAT1 0N No.4 Aug.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6 4 1 3 2 0 0 9 0 4 0 1 3 8 0 3 石油钻铤开裂失效分析 薛卫 东 ,杨丽景。 ,卫英 慧 ,侯利锋 ,李大赵 1 .太原 市明佳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山西 太原0 3 0 0 2 4 ;2 .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 原0 3 0 0 2 4 摘要 一根直径 为 1 5 9 mm的油田钻铤在使用时发生开裂,通过对失效钻铤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 析、S E M 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等 ,研究了该钻铤的失效机制 。结果表 明该钻铤失效属于疲劳断裂破坏 ,疲 劳裂纹形成于钻铤内螺纹 消失处最后1个~2 个螺扣部位 , 该处存在较大应力集 中, 同时单位 面积受力较大 , 应 力状态复杂 ,使用过程 中容易萌生疲劳裂纹 ,最终导致裂纹的贯穿 。 关键词 钻铤 ;疲劳断裂;失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G1 1 1 . 9 1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石 油钻铤在钻 井过 程 中承受 的载 荷非 常复杂 ,特 别是钻铤 接头 ,同时承 受内压 、外压 、轴 向载荷 、弯 曲载荷及扭矩的作用u ] 。1 9 9 2年对全国油田深井钻柱 失 效总况 的统计结 果表 明 ,钻铤 的失效 频数 大致 占钻 柱总失效 的 4 8 . 7 l_2 ] 。因此 ,研究 钻铤 服役环 境和失 效机理, 对提高钻铤使用寿命 , 降低钻具失效频率, 减 小经济损失 ,具有 重要意义 。 1 试验方 法 从 靠 近钻 铤 开裂 部 位 取 样 ,磨 去 表 面层 后 采 用 C S 一9 0 1 B型碳硫分析仪和 I C P发射光谱仪对开裂钻 铤进 行化学成 分分 析 。 对 钻铤 取样经 研磨抛 光后 用 4 %的硝 酸酒 精溶 液 腐蚀 , 然后在 I e i z e MM6 金 相显微 镜上 进行非 金属夹 杂物 、晶粒 度 、金 相组织 观察 与评定 。 依 据 GB / T2 2 8 ~2 0 0 2标 准要求 , 沿钻 铤轴 向取 3 个 同一周 向平行 试样 ,在 Z D M 一3 0万 能试验 机 上进 行 拉伸试 验 。 用 线 切 割 方 法在 钻 铤 开 裂 处取 样 ,通 过 J S M 一 6 7 0 0 F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开裂部位断 口形貌 。E D S 用于定量分析显微组织中不同区域的组成成分。 2试验 结果 2 . 1 化 学成 分分析 失效钻铤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分析结果见表 1 , 符合 GB / T2 2 2 1 9 8 4 标准和相关企业标准的要求。 表 1 失效钻铤 的化学成分 元素 C Mn S P S l C r Mo F e 实测值 0 . 4 5 1 . 1 1 O . O O 2 0 . 0 l 0 0 . 2 2 1 . 1 3 0 . 1 7 B a 1 . 标准值[ 3 ] O . 4 2 ~0 . 4 8 0 . 7 5 ~1 . 2 0 ≤0 . 0 3 0 ≤0 . 0 3 0 0 . 1 5 ~0 . 3 0 0 . 7 5 ~1 . 2 O 0 . 1 5 ~0 . 2 5 B a l _ 2 . 2显 微 组 织 分 析 钻铤失 效部位 金相组 织如 图 1所示 ,为 回火 索 氏 体少量铁素体。按 GB L O 5 6 1 2 0 0 5标准 , 评定非金 属 夹 杂 物 为A0 . 5 / B 0 . 5 / C0 . 5 / D 0 . 5 / D S 0 . 5 。 按 G B 6 3 9 4 --2 0 0 2标准 。评 定 晶粒度为 6 . 5 级 。 2 . 3 力 学性 能分析 钻 铤 试 样 力 学 性 能 测 试 结 果 见 表 2 ,符 合 GB / T2 2 8 2 0 0 2力学性 能要求 。 2 . 4断 口分析 钻铤外表面裂纹清晰可见,位置距内螺纹接头端 面1 2 9 mm, 周向长度为1 4 6 mm。 在裂纹出现部位附近 将钻铤剖开 见图 2 ,发现裂纹正好位于内螺纹接头 最后1个~2个螺纹根部位置 , 且存在多个裂纹源。 在 纵向剖面上可见明显的裂纹扩展停止线 箭头所指 。 断 口表面腐蚀虽较严重 ,但仍可以隐约看到辐射状花 样由内侧指向外侧 。断 口外侧平齐,是由于外力作用 而发生 的 瞬时断裂 区 。 扫描 电镜下观察到的断口形貌如图 3所示 ,断 口 *山西省学术带头人基金资助项 目;太原市科技项 目基金资助 0 8 1 2 1 0 1 8 收稿 日期 2 0 0 8 一 l l 一 1 8 ;修回 日期 2 0 0 9 0 2 一 i 8 作者简介 薛卫东 1 9 6 6 一 . 男 , 山西太原人 . 工程师 . 硕士, 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失效分析研究。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0 9年 第 4期 薛卫 东,等 石油钻铤 开裂 失效 分析 1 3 9 裂纹源于内螺纹根部,存在起裂扩展痕迹以及疲劳辉 纹和二次裂纹。据此初步判断,在钻铤材质、热处理、 力学性能等指标正常的情况下 , 失效可能是 由于设计、 加工等过程中的缺陷造成的疲劳破坏。 图 1 钻铤失效部位的金相组织 3讨论 3 . 1 钻 铤 失效机 理 前述试验表明,钻铤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非 金属夹杂物级 别及晶粒度等指标都符合相关技术要 求 。 钻铤早 期 疲劳 损坏 的原 因 与钻铤 本身 的结构 形状 和应力状态有关。由于钻铤本体 比接头的刚性大,所 以服 役时 ,工作 应 力集 中在 接头 部位 ,特 别是在 外螺 纹接 头根 部 和内螺 纹接 头底 部 ,此处 内外 螺纹 啮合受 力较大,且可能存在沿轴向的间隙,导致受力横截面 面积 减小 ,所 以在 钻铤 服役 中 ,裂纹极 易从 内螺 纹根 部形 成 。在 交 变扭 转应 力作 用下 ,裂纹 扩 展并在 相邻 内螺纹根部形成裂纹,裂纹的扩展和新裂纹源的形成 同 时进行 ,因而螺 纹 内侧裂 纹 的长度要 大 于外侧 。 表 2钻铤失效部位试样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屈服强度 R 抗拉强度 R 延伸率 截面收缩率 z 试样编号 M P a M Pa 1 9 2 5 1 0 4 0 1 6 . 5 5 7 . 0 2 9 2 5 1 0 4 0 1 6 . 0 5 7 . 0 【 3 9 3 0 l 0 4 0 1 6 . O 5 7 . 5 a 最后 1 ~2 扣螺 纹部位裂纹形貌 b 钻铤 断 口的宏 观形貌 图 2断 口剖 面 图 图 3 扫描 电镜下观察到的断 口形貌 在 S E M 观察过程中,发现断口大面积模糊不清 , 没有清晰可辨的疲劳特征存在 ,这可能是 由于 ①多 疲 劳源形 成 的疲劳 裂纹 扩展 时会相 互 干涉 ;②钻 铤服 役时内部要注水和泥浆 , 对断口有腐蚀和磨蚀作用 ; ③ 钻 铤受 力复 杂 ,除扭转 之外 ,还 有拉 压也 可能使 裂纹 扩展形 成 的疲劳 特征 不明显 。 综上所 述 ,失效 钻 铤属 于疲 劳破坏 ,裂 纹形成 于 钻 铤 内螺 纹消失 处 最后 1 个 ~ 2 个 螺扣 部位 , 该处 单位 面积 所受应 力 较大 ,属 于钻铤 危 险截 面 。 3 . 2 钻铤 螺 纹 失效原 因分 析 钻杆 和钻 铤都 属于 钻柱 类钻 具 。前 者 失效事 故 占 总 失 效 事 故 的 5 O ~ 6 O ,主 要 失 效 原 因是 腐 蚀 疲 劳Ⅲ. 而后者失效事故略低 。 在钻铤失效事故中, 螺纹 处 断 裂 是 主 要 的失 效 类 型 , 占到 失 效 事 故 的7 0 ~ 8 O %,失效 机理 为疲 劳 断裂 。从本 次钻 铤失 效情况 来 看 ,1 2根 服 役 钻 铤 断 裂 失效 均发 生 在 母 扣 内螺 纹 根 部 ,即最后 1 ~2扣处 。引起 钻铤 内外 螺纹 断裂失效 原 因 归纳起 来可 能有 以下 几点 1 地层 因素 。地 层 坚硬 ,构造 复杂 ,不 均质性 强 ,在钻进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蹩钻、跳钻现象 ,使钻 铤局部受力过载 ,增加了发生疲劳失效的几率 。 2 螺纹 结 构特 征 。一方 面 ,钻铤螺 纹根 部过 渡 圆 角半 径较 小 ,造成 了该 处应 力集 中 ,使 得钻 铤接 头 疲劳强度下降; 另一方面, 在螺纹处于连接状态时 , 螺 纹上所受的力主要集中在 台肩侧第1 ~2扣处, 其中第 1个 螺 纹 承 担 总载 荷 的 4 0 . 8 ,第 2个 螺纹 承 担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4 0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2 0 0 9 年 第 4 期 2 4 . 2 7 / 6 , 到达第 8个螺纹以后几乎不再承担载荷 ] 。 这 也 正是螺纹 失效都 是发生 在螺纹 的最后 啮合处 的原 因 所 在 。 3 弯 曲应力 。钻铤 螺纹部 分 的壁 厚要 小于钻 体 部分,因此,钻铤的螺纹连接部位是其薄弱环节。在 钻压作用下,钻铤发生弯曲时 ,弯曲首先发生在螺纹 部分, 使得螺纹根部尤其是台肩侧螺纹的第1 ~2 牙处 易 萌生裂 纹 。 4 钻具工作 状态 。钻柱 实际工作 时既 有公转 又 有 自转,钻铤的弯 曲状态也呈周期性变化。这时,钻 铤螺纹连接部分也要受到交替变化的 “ 拉压”弯曲应 力 作用 ,导致钻铤 从螺纹 处发生 疲劳 断裂失 效 。 5 井径扩大的影响。当钻具受压弯曲时,井壁 对钻具起限定作用 。当井眼直径较小时,钻具的弯曲 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其弯曲程度有限。但当井眼直 径较大时 ,钻具的弯曲幅度变大 ,尤其是在相对薄弱 的螺纹连 接部位所 受的弯 曲应力更 大 、更 复杂 。 3 . 3 预 防钻具 失效的对 策 为 了预防钻具 失效应 从 以下几 方面考 虑 ① 根据 地质 情况 ,改善钻 具结构 ;②加工 应力分 散槽 ,改善 螺纹应力分布;③对螺纹表面进行处理 ,提高螺纹强 度 ; ④加强钻具的使用管理; ⑤加强探伤检测工作, 及 时发现 失效 问题 。 4结 论 所分析失效钻铤的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非金属 夹杂物级别及晶粒度等都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钻铤失 效属 于疲劳 断裂破 坏 。疲 劳裂 纹形成 于钻铤 内螺纹消 失处 最后 1个 ~2个螺 扣 部位 ,该 处 由于过 渡 圆角较 小,存在较大应力集中,同时单位面积受力较大,应 力状态复杂 ,容易萌生疲劳裂纹 。为了减小钻铤失效 事故 ,应在设计时增加应力分散槽 ,改善螺纹应力分 布 状 态 。 参考文献 [ 1 ] 王文云 , 汤云霞 , 朱 明峰。 钻铤螺纹失效 分析及解决措施 [ J ] . 石油矿场机械 , 2 0 0 7 , 3 6 1 2 4 5 4 8 . [ 2 ] 张焱 , 刘坤芳 , 曹里民, 等. 石 油钻 铤螺 纹联 接失效 的机理 分析 [ J ] . 探矿工程 , 2 0 0 0 6 4 7 5 0 . [ 3 ] 王炯 , 王德 虎, 马福宝 , 等. 钻铤断裂失效分析[ J ] . 物理测 试 , 2 0 0 3 6 3 4 3 9 . [ 4 ] 万里平 , 孟英峰 , 杨龙 , 等. 钻柱失效原因及预防措施口] . 钻采工艺 , 2 0 0 6 , 2 9 1 ; 5 7 - 6 0 . [ 5 ] 李俊波 , 赵胜英. 陕北 富县探 区钻具失效分析和预防措施 口] . 石油钻采工艺 , 2 0 0 2 , 2 4 6 2 6 2 9 . [ 6 ] 闫铁 , 范森 , 石德勤. 钻挺螺纹联 接处载荷分布 规律研究 r J ] . 石油学报 , 1 9 9 6 , 1 7 3 1 】 6 - 1 2 2 . Fa i l u r e An a l y s i s 0 f a Fr a c t u r e d Dr i l l Co l l a r XUE W e i d o n g ,YANG Li j i n g ,WE1 Yi n g h u i .HOU L i f e n g ,LI Da z h a o 1 .Mi n g j i a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De v e l o pme n t Co r p o r a t ion o f Ta i y u a n,Ta i y u a n 0 3 0 0 2 4,Ch i n a;2 .Ta i y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f Te c h n o l o g y,Ta i y u a n 0 3 0 0 2 4, Ch i n a Ab s t r a c tA d r i l l c o l l a r wi t h t he di a me t e r o f 1 5 9 n l m wa s f r a c t ur e d dur i n g wor ki ng pr oc es s . Che mi c a l c omp os i t i on,me t a l l ur gi c al o b s e r v a t i o n,S EM a n a l y s i s a n d me c h a n i c a l t e s t i n g we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o n t h e f a i l u r e d r i l l c o l l a r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f r a c t u r e o f t h i s d r i l l c o l l a r wa s f a t i g u e . Th e f a t i g u e f a c t u r e f o r me d a t t h e l a s t 1 2 i n t e r n a l s c r e w t h r e a d . wh e r e s t r e s s wa s h i g h l y c on c e nt r a t e da n d t he f o r c e wa s r e l at i v e l y hi g he r i n u ni t a r e a .Dur i n g t he s e r v i c e o f t he dr i l l c ol l a r,a s l i ght c r a c k f i r s t a p pe a r e d i n t h e i n n e r s u r f a c c e wi t h h i g h s t r e s s a n d t h e n i t d e e p e n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wa l l o f t h e d r i l l c o l l a r . Ke y wo r dsd r i l l c o l l ar ; f a t i gu e f a c t ur e; f a i l ur e a na l y s i s 上接第 1 3 7页 参考文献 圈 6 显控 平台应用软件 [ 1 ] 张 满. 嵌入式 系统硬件设计与调试[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 2 0 0 5 . E 2 3 戴 明 桢 , 周 建 江. TMS 3 2 0 C 5 4 x D S P结 构 、 原 理 及 应用 [ M] . 第 2 版.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社 , 2 0 0 7 . [ 3 3 陈永峰. 线阵 C C D图像传 感器 驱动 电路 的 DS P设计 [ J ] . 电 子元 器 件应 用 , 2 0 0 5 i 0 I - 2 . [ 4 ] 孙天泽 , 袁文 菊 , 张 海峰. 嵌入式设 计及 L i n u x驱 动开发 指南[ M] . 北京 电子工业 出版社 , 2 0 0 5 . [ 5 ] 张杰 , 曹卫华 , 吴敏 , 等. 基 于 3 C 2 4 1 0的 L i n u x移植 [ J ] . 微 机 发 展 , 2 0 0 5 6 1 4 2 1 4 4 . Me a s u r i n g I n s t r u me n t o f C h a s e r B a s e d o n ARM D S P GAO Zhi I v, DI AO Ba ng x i Si c h u a n TOP V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Te c h n ol o g y, P i xia n 6 1 1 7 4 3 , Chi n a Ab s t r a c t A me a s u r i ng i n s t r ume n t o f c h a s e r f o r c ut t i n g s t e e l pi p e wa s p r e s e n t e d i n t hi s pa pe r, wh i c h U S e d t he sv s t e m ba s e d on ARM Li n u x a s t h e p l a t f o r m o f 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d i s p l a y,DS P a s t h e c o p r o c e s s o r o f 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 .The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ma i n i d e a f o r d e v e l o p i n g a n d d e s c r i b e d t h e d e s ig n o f h a r d wa r e a n d s o f t wa r e .Tt 1 e me a s ur i n g i ns t r u me nt ha s ma n y a dv a nt a g e s, s u c h a s hi gh s pe e d,f r i e nd l y GUI,1 OW c o s t a nd S O o n . Ke y wor d sc ha s e r ; me a s u r i ng i ns t r u me nt ; ARM DSP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