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土壤生物原位修复技术试验.pdf
第 3 4 卷第 1 O 期 2 0 1 5 . 1 0 行业论 坛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原位修复技术试验 刹 、 可静 大庆油田 采油八厂 摘要 针 对 采 油试验 区原 油特征 及 土壤 环境 ,采 用极 限稀释 法 或平皿 划 线 法 ,观 察 1 0 0 株 降 解 菌 的 茵落 特征 ,通 过斜 面 穿刺试 验 ,获得 菌株 在 固体 中的 扩散 能 力 ,测定 目标 菌株 的 石 油 降 解 能力 。初 选 2 0 株 高效微 生物 菌株 ,研 究 了其 降解 能力 与温度 、p H值 、表 面活 性 剂和激 活 剂的 关 系,选取 出以降解菌为主、适合试验 区石油污染土壤的两种环境 治理方案。在 2口井上开展 了 现场试验 ,结果表 明,DP F 2 和 DP F 4 复合 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 的现场修 复具有 良好的效果 ,石 油烃浓度值降到3 %以下 ,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 词 石油 污染 ;土壤 ;生物 原 位修 复 ;菌群 ;试 验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6 8 9 6 . 2 0 1 5 . 1 0 . 0 0 5 在石油生产 、储运 、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 , 由于事故 、不正常操作及检修等原 因,都会有石油 烃类的溢出和排放 ,造成土壤 、地下水和海洋等严 重 污染 。 目前 ,针 对不 同的污染 状 况 ,国内外 已经 形 成 了一 系列 修复 技术 。简单 地分 为三 大类 ,即物 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 物原 位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处 理土壤和含油污 水 ,使 污染 物 最终 完全 矿 化 ,同 时该技 术 是在 污染 场地进行修复 ,避免了污染物运输过程 中的二次污 染 ,因其具 有 费用 低 、环 境影 响小 、应 用 范 围广 的 优 点 ,广泛 地 应用 在环 境治 理 中 。 1 最佳修 复菌群 的筛选 1 . 1 目标 菌 扩散 和降 解 能力 的测定 用 平板 培 养及 固体 斜 面穿 刺试 验 ,观 察菌 株扩 散能力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 ,测定单位时间内石油 最大 的降解能力 降解率 ,优选降解率最高的 1 0 株细菌和 l 0 株真菌作为后续研究对象 ,如表 1 所示。 表 1 优 选 的 2 O 株 菌 株 的 扩 散 能 力及 石 油 降 解 率 细 菌 7 d 冀 0 ⋯ ⋯ % 曩 {⋯ 饿 i 羲 臻 黧 68 . 3 3 66 .57 6l _ 7 8 59 . 5 2 57 . 0 1 55 . 8 4 5 4. O 7 5 2.O 48 . 5 8 47 . 9 8 1 . 5 1 . 3 1 0 . 9 1 2 O . 6 O.9 O.7 O . 8 1 . 2温度 对 菌株 石油 降解 能 力的 影响 对 2 0 株 降解 菌 适 宜 温 度 进行 验证 ,1 0。 C时各 菌株活性不高 ,生长缓慢 ,3 5。 C 时各菌株生长缓 慢 甚 至大 量 死 亡 ,因此 取 试 验 区 0 2 0 c m处 的表层 土 壤 ,测 定 不 同温 度 1 O 、 l 6 、2 2 、2 8 、3 4。 C 下 各 试 验 组 的 石 油 降解 情 况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温 度在 l 6 ~ 3 4。 C 区间,各菌株石油降解率随温度提高 而提高 ,3 4。 C 条件下 ,菌株降解率前五名从大 到 小 排 序 D P F 4 D P F 2 D P F 3 3 D P F 2 8D P B O 0 5 见 表 2 。 表 2 不 同温度对 菌株石油 降解率 的影响 % 菌株 l l g 霪 2 ;襞 强 菊 撩 l i0 1 ll 6 2 2 2 垂 DP F 4 1 3 . 4 3 1 4 . 4 1 3 9 . 1 7 6 3 . 3 8 7 9 .2 6 DP B 0 1 l 8 .9 4 8 . 9 3 2 5 . 0 7 3 5 .3 0 4 4 . 1 ; DP F 2 1 2 . 2 7 1 3 . 8 3 7 . 5 6 6 1 . 2 9 7 6 .6 2 DP B 0 1 3 7 .8 8 . 6 9 2 4 . 6 0 3 4 .7 6 4 3 . 9 DP F 3 3 l 1 . 9 8 l 2 . 7 8 3 5 . 7 5 5 6 . 1 2 7 0 . 9 5 DP B 0 0 4 7 5 6 8 . 5 6 2 4 . 2 2 3 4 .6 4 3 . 2 D P F 2 8 l 1 . 9 1 l 2 .5 7 3 4 . 5 6 5 5 -8 5 6 9 .8 2 DP B 0 0 7 7 .8 7 8 . 3 9 2 3 . 4 3 3 .5 7 4 1 . 9 D P B 0 0 5 1 0 1 2 1 1 . 7 5 3 4 . 6 g 4 7 . 5 7 6 0 .0 5 DP F 5 5 . 1 3 6 . 8 6 1 8 . 9 3 O .7 7 3 8 . 0 [ D P B 0 0 8 9 . 7 6 l 1 .6 8 3 1 . 8 2 4 5 . 5 2 5 6 .8 7 DP F 1 4 5 . 1 4 6 . 8 1 l g . O 1 3 0 .2 7 3 8 . 0 ] D P B0 0 1 9 8 9 1 0 .3 7 2 9 . 5 6 4 2 . 4 5 5 2 .7 9 DP F3 5 .9 8 6 .4 4 1 7 . 8 3 2 8 .5 8 3 5 .7 D P B0 0 9 9 . 8 1 1 0 .7 4 2 9 . 4 0 4 1 .9 8 5 2 .5 O DP F1 5 .3 2 5 .7 5 1 6 . 7 3 2 6 .2 6 3 2 .8 { D P B0 0 2 9 . 2 9 .3 2 2 6 . 1 5 3 7 .3 1 4 6 .5 9 DP F6 4 .8 5 5 .8 4 1 6 . 3 2 6 . 1 1 3 2 .6 D P B0 0 6 8 . 8 9 9 .3 2 2 4 . 0 5 3 6 . 6 6 4 5 .8 3 DP F 2 1 3 .4 6 4 .6 9 1 3 .0 8 2 0 . 8 9 2 6 .0 l 1 . 3 土壤 p H 值对 菌株 石油 降解 能 力的影 响 实 测 试 验 区 土 壤 p H值 为 8 . 5 ,属 于 典 型 盐 碱 土 ,试 验 设 计 了 7 . 0 、7 . 5 、8 . 0 、8 . 5 、9 . 0 五 个 p H 值 ,研究 了 2 O 株供试 菌株 的适 应性 。试验表 明 , p H 8 . 5 条 件下菌 株降解 率前 五名从大 到小排 序 DP F 2DP F 4DP B 0 0 5DP BO 0 8DP B 0 0 1 , 并 且 在 p H 7 8 . 5 范 围内 ,菌株 D P F 2 和 D P F 4降解率最 高 见 表 3 。 1 . 4表面 活性 剂对 菌株 石 油降解 能 力的 影响 优 选 1 5 组 表 面 激 活 剂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活 化 能 力最 好 的三 种表 面活 性剂 是 自制 表 面活性 剂 油 气 田地面 工程 h t t p / / www. y q t d mg c . c 。 m 一1 5一 ∞ ∞ ∞ 明 ∞ ∞ ∞ 弛 盯 嗽 n m m 啪哺 一 D D阱 D D D D 阱l山 O O 1 O 1 O O O 0 O l l l B B B B B B B B B B P P P P P P P P P P D D D D D D D D D D 第 3 4 卷第 1 0 期 2 0 1 5 . 1 0 行业论 坛 T r i t o n Xl O 0 T w e e n 8 0 。 在 自制 表 面活 性 剂 配 方 条 件下 ,菌株降解率前 五名从 大到小排序 D P F 2 DP F 4DP F 3 3DP F 2 8DP B O 1 1 见表 4 。 表 3 不 同p H 值对菌株石油降解率 的影响 % 菌 株 鲥 稻州湛 . H 8 。 讲9 l0 一 蓉 撩 H 7 . 辩 蠹p H 8 H 8 ;5 州9 0 D P F 2 8 o .4 1 7 8 .3 6 7 3 . 5 4 7 2 . 2 O 6 3 . 6 7 D P B 0 0 7 4 4 .4 3 4 7 .5 4 4 3 .7 2 4 3 .3 8 4 0 .1 6 D P F 4 8 O . 1 7 7 6 . 0 7 2 . 1 5 6 3 . 1 5 5 5 . 3 7 D P B 0 1 l 6 0 .5 9 5 3 .6 4 9 4 5 . 1 6 4 2 7 3 3 5 .2 4 D P B 0 0 5 5 4 .7 8 5 5 6 9 5 9 . 4 4 6 0 .0 1 5 6 . O 4 D P F 1 3 7 .2 6 3 4 .7 2 3 1 .6 9 2 8 .5 2 2 3 .1 4 D P B 0 0 8 5 7 . 4 5 6 1 .8 3 6 2 .9 3 5 5 . 8 9 5 0 .4 5 D P F 2 8 7 2 .1 8 6 2 6 5 4 4 .3 1 2 6 6 8 l 0 .9 0 D P B O 0 1 5 3 . 9 3 5 5 .0 9 6 0 1 9 5 3 . 8 4 4 3 . 6 D P F 5 3 8 . 0 3 4 .6 0 3 0 2 4 2 4 9 9 2 1 .4 0 D P B 0 0 9 6 6 . 3 6 6 6 .8 1 5 8 .8 5 5 1 . 9 4 4 2 .6 1 D P F 3 3 7 . 3 3 4 .O 4 2 9 . 0 6 2 4 .2 3 2 1 .8 9 D P B 0 0 4 6 3 . 4 9 6 4 .3 6 5 7 .0 2 4 7 . 4 4 3 9 .7 1 D P F 1 4 3 9 0 1 3 4 .0 2 2 9 . 9 8 2 2 5 4 1 2 . 1 5 D P B 0 0 2 5 4 . 1 9 5 8 .0 4 5 3 .6 9 4 7 . 3 1 4 0 . 1 D P F 3 3 7 0 .9 8 4 8 .4 1 2 9 . 7 4 1 6 4 4 8 .5 5 D P B 0 0 6 5 3 . 4 9 5 2 . 2 5 4 8 . 6 4 7 .1 7 3 9 8 1 D P F 6 3 2 .4 0 2 4 .0 5 2 0 I8 8 1 5 . 3 6 1 1 .9 7 DP B 0 1 3 5 5 1 7 5 7 .8 5 5 3 .0 6 4 4 6 9 4 2 .6 8 D P F 2 1 2 5 .6 5 2 1 .8 8 1 6 .6 5 8 . 1 3 5 .6 9 1 . 5 激 活剂对 菌株 石油 降解 能 力的影 响 现针 对试 验 区 土壤 条件 设计 了 5 种 激活 剂 配方 A、B、C、D、E,试 验 表 明 ,C配 方为 最佳 激 活剂 配方 ,在 此配方 条 件下 ,菌 株降解 率前 五名 从 大到 小 排 序 D P F 2 D P F 4D P F 2 8 D P F 3 3D P B O 0 9 见表 5 。 1 . 6 最佳 优势 共生 菌群 的确 定 考 虑 实 际 可 操 作 性 ,2 0 取 2有 1 9 0 个 自 由组 合 ,工作量巨大 ,为提高工作效率 ,试验根据表 6 来选取降解率最高 的6 株真菌和6 株细菌 ,共 1 2 株 降解菌 ,1 2 取 2 有 6 6 个 自由组合 ,大大降低 了工 作强度。试验采用锥型瓶液体发酵培养,每个 2 5 0 m L 锥型瓶装入液体 5 0 m L ,添加石油 ,使初始含油浓 度为 9 4 6 . 6 mg / L,分别添加不同组合 的微生物 ,温 表 4表面 活性剂对 2 0 株 菌株 石油降解 能力的影晌 % 菌 S D s 舾 黧 _ 9 s A _ l2 0 T W e e n 8 0 平 O H 心 P E 9 酬3 o 多 菰M . O O 2 鞠索 度 3 4。 C、p H 8 . 5 、 自制 表 面 活性 剂 、激 活 剂 C测 定 7 d 石油 降 解率 ,重 复三 次 ,每 瓶 中均 为 l g 总 菌 数 1 2 0 0 0 r / mi n 离心的菌体 ,测定方法参照 碎 屑 岩 油 藏 注水 质指 标 及 分 析 方 法 S Y / T 5 3 2 2 0 1 2 。 试 验结 果 表 明 ,菌 株 D P F 2 、D P F 4 组 合 是所 有 试 验 组 中石油 降解 率 最 大 的组 合 ,7 d 石 油 降解 率 达到 8 8 . 4 7 %。3 4。 C 温度下降解率前五名的菌株排 序 为 DP F 4DP F 2DP F 3 3DP F 2 8DP B 0 0 5 ; 在 p H值 8 . 5时 ,降解 率最 高 的菌株 排 序 为 D P F 2 D P F 4D P B 0 0 5 D P B 0 0 8 D P B O 0 1 ; 在 自制 表 面 活性 剂 配方 条件 下 ,降解 率前 五 的菌 株排 序 为 D P F 2 D P F 4 D P F 3 3D P F 2 8 D P B 0 1 1 ; 最 优 激 活 剂 c条 件下 降解 率 前 五 的菌株 排序 为 D P F 2 D P F 4 D P F 2 8 D P F 3 3 D P B O 0 9 。 综 合 温 度 、p H 值 、表 面活性 剂 、激 活剂 因素 条件 进一 步确 认 最佳 2 株复 合菌 剂为 菌株 D P F 2和 D P F 4 。 综合温度 、p H值 、表面活性剂 、激活剂 因素 的影 响 ,确 定 2 株 最 大协 同效 应 组 合 为 菌 株 D P F 2 和 D P F 4 。试 验 采 用 食用 菌 固态 发 酵 技 术 ,对 真 菌 一 1 6 油气 田地 面工 程 h t t p / / www. y q t d mg c . c o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