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钻井装置浅水区动力定位方式风险研究.pdf
第 37 卷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石 油 钻 采 工 艺 OIL DRILLING 2. Shenzhen Branch,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dynamic positioning; risks; observation scope; emergency releas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深水浅层钻井关键技术基础理论研究” (编号51434009) 。 作者简介 姜清兆, 1975年生。 2006年毕业于石油大学, 现主要从事海洋钻完井技术和管理工作, 工程师。 电话0755-26022665。 E-mail jiangqzh。 进入 21 世纪, 各大油公司开始进入超深水(作 业水深大于 1 500 m) 区域, 先进的第五代、 第六代大 型深水钻井装置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其超强的环 境适应能力可以在遍布全球海域 3 000 m 甚至 3 500 m水深以内的任何地方作业 [1-3] 。 从经济性方面考虑, 业内推荐在水深 1 500 m 范围内使用锚泊定位方式 进行作业, 但从机动性方面考虑, 先进的第五、 六代 深水钻井装置可以高效移动至浅水勘探地区, 节约 了远程作业时间和建井成本, 浅水区作业者通常也 会选用动力定位方式[4]。动力定位平台在浅水区作 173姜清兆等深水钻井装置浅水区动力定位方式风险研究 业存在风险, 作业者需与钻井承包商建立浅水区动 力定位系统安全操作机制。 1 动力定位基本原理 动力定位系统是一种闭环的控制系统, 其采用 推力器来提供抵抗风、 浪、 流等作用在船上的环境 力, 从而使船尽可能地保持在海平面上要求的位置 上, 其定位成本不会随着水深增加而增加, 并且操作 也比较方便。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包括 3 个分系统 动力系统、 推力器系统和动力定位控制系统, 基本原 理是利用计算机对采集来的环境参数(风、 浪、 流) , 根据位置参照系统提供的位置, 自动地进行计算, 控 制各推力器的推力大小, 使船舶保持艏向和船位的 固定。当采用动力定位的深水钻井装置遭遇到强的 环境影响力及动力定位3个系统中某一系统的失效, 或者人为原因的操作失误就会导致钻井装置的漂 移, 给作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2 深水钻井动力定位装置漂移极限 深水钻井动力定位装置发生漂移由海洋环境或 自身设备情况引起, 出现强大的自然力或平台断电、 推进器和动力定位系统失效时, 平台将会发生失控 漂移。大的漂移范围将对钻井作业带来防喷器组和 张力器系统损坏、 无法解脱井口、 井口损坏和油井失 控等安全风险。钻井作业时通过在以井位为中心设 定多组漂移范围警戒圈来指导平台动力定位作业, 在安全操作范围内对浅水、 深水井完成相同警戒级 别的反应时间使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这种计算根据 钻井装置在普通环境下的漂移速度及漂移过程设备 承载、 应急解脱反应时间等确定钻井装置必须安全 解脱条件, 以此反推各阶段的反应时间和相对各阶 段漂移距离。 早在 1974 年, Sedco 445 深水钻井动力定位装 置在 600 m 水深进行作业时, 对装置漂移设定了 3 个阶段。第 1 阶段边界设定装置漂移范围为水深的 3.0, 黄圈表明动力定位已失去部分保持位置的能 力, 非常可能需要解脱操作;第 2 阶段边界设定装 置漂移范围为水深的 5.0, 红圈表明隔水管角度不 能保持正常操作范围, 需要立即采取解脱作业, 以避 免人员受伤及对设备环境的损坏;第 3 阶段边界设 定装置漂移范围为水深的 8.7, 蓝圈表明装置在此 处须完成解脱作业, 如果在此处不能完成解脱作业, 将会造成隔水管挠性接头、 伸缩节和张力器等设备 损坏。该以水深为计算依据的方法一直延续到 1995 年, 后来作业者开始逐渐考虑更多的限制因素。 3 隔水管 - 水下井口系统的偏移限制 深水钻井装置通过隔水管系统与水下井口连 接, 隔水管 - 水下井口系统的受力和变形会对深水钻 井装置的漂移产生限制, 在确定漂移极限(断开点, POD) 时, 需要隔水管系统的一些参数, 这些参数可 以用于预测不同波浪流下的系统响应情况。影响漂 移极限的典型限制参数包括隔水管伸缩节和张力器 冲程、 隔水管上部和下部挠性接头转角、 井口头和结 构套管抗弯能力。合适的井口和结构套管可以允许 隔水管 - 井口系统的断开点发生足够大的偏移。钻 井承包商和服务商应通力合作, 确保选择的井口和 结构套管能满足在设计最差工况下的强度和弯矩校 核。在设计计算整个隔水管 - 水下井口系统时考虑 基础设定很重要, 例如分析结构套管时可采用考虑 土壤反应或底部固定的方法, 当采用考虑土壤反应 的方法时, 下部挠性接头角度会有明确降低, 深水钻 井装置漂移范围减小。此外, 分析时采用的是时间 多域法还是准静态方法对结果的产生也很重要, 时 间区域计算表明隔水管顶部的非线性响应(角度和 失效) 不能用准静态分析方法求得。因此, 在浅水的 动力定位钻井时解释清楚以上因素非常重要。 4 浅水环境下漂移分析 漂移分析包括平台漂移范围和时间。图 1 给出 了一个动力定位钻井装置原理上的案例图 1 (a) 提 供了现在的环境方向和深水钻井装置运动朝向, 通 过三轴坐标中时间区间程序去衡量深水钻井装置的 偏离量和漂移速率用以计算其漂移路线。在图 1 中, 注意到起始点是“上环境” 方, 钻机将会在漂移过程 返回到井位正上方。图 1 (b) 是一个把图 1 (a) 用时间 对比于相对井位正中心和定点半径范围位移的二维 表示。隔水管系统的偏斜极限 10.8, 偏离量(相对 于井位正中心) , 和在动态漂移过程的 180 s。减去应 急解脱反应时间 45 s, 剩余接触红警线的时间为 135 s 对应的隔水管系统偏斜为 6.8。由于环境方向和 强度变化, 范围可以被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况和确认 各层次的反应时间。 表 1 给出了一个计算警示圈和反应时间与环境 的增量对比的例子, 这个例子说明增加风速时, 相关 联的反应时间的降低。如果要求的应急反应时间为 60 s, 那么当风速达到大约当前环境风速为 35 节时, 不适合继续进行作业, 应尽快做好应急解脱准备工 作。作业区域的风速、 风向变化范围及年度最大概 率性风速须作为设计考虑依据。 石油钻采工艺 2015 年 1 月(第 37 卷) 第 1 期174 表 1 平台漂移反应时间与风速的关系对比表 风速 / 节 漂移至断开 点时间 /s 反应 时间 /s 红圈漂移范围 / m( 水深) 备注 1030025525 (8.8)可行 2017713219 (6.7)可行 301207513 (4.7)可行 4092478.8 (3.2)临界状态 5073285.0 (1.8)等待天气 6061162.3 (0.8)等待天气 5 浅水钻井作业风险及应对措施 5.1 存在的风险 (1) 应急反应时间不够。相对于深水井位, 水深 较浅的井位同样的下部挠性接头偏移角度, 船位允 许偏移量将减少;漂移限制中对应的绿圈、 黄圈、 红 圈相对减小, 预解脱和解脱的反应及采取相应措施 可支配的时间都相应减少。如海洋石油 981 平台在 白云某水深小于 700 m 的井位作业时, 经计算得到 的应急反应时间为 49 s, 也就是准备解脱的时间只 有 49 s 可支配。这在一些作业工况下反应时间就不 够, 比如下部钻具过防喷器期间、 下套管期间等。 (2) 增加了应急解脱的几率, 使得复杂情况变得 不可预测, 增加了作业难度, 无形中加大了队伍的操 作压力, 也是潜在的危险源。 (3) 作业过程中也增加了扰性接头和隔水管磨损 的概率。大尺寸井下工具如回收抗磨补心工具、 套 管头等通过防喷器可能损坏防喷器及井下工具。 (4) 应急解脱属于极端情况下的操作, 可以保护 井口、 实现对井的控制, 但是对设备的损坏程度都是 无法预估的。 5.2 应对措施 (1) 获取准确的应急反应时间。深水动力定位钻 井装置在新井位作业时, 需要模拟不同的作业工况 和海洋环境条件下的应急反应时间 , 并对比钻井装 置在钻进、 下套管和下防喷器组等作业工况下所需 的应急解脱时间, 以确定水深能否满足深水钻井装 置的安全作业要求;(2) 设备选择及系统测试。选用 合适的结构套管, 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弯能力, 若套管强度太弱, 最大偏移量将会减少, 同时产生一 个限制性的警戒区, 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拆卸而导 致作业暂停, 增加了与天气相关的停机时间。对套 管和对井口系统进行核查, 确保满足详细的隔水管 分析。动力系统系统应该进行彻底地检查。建立一 个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天线, 以确保吊车工作时不会 有信号遮蔽。确保声学定位系统的安装和运作期间 的精度;(3) 建立动力定位安全操作规程。深水动力 定位钻井装置开始作业前, 作业者和装置使用者之 间建立动力定位安全操作规程。动力定位安全操作 规程须明确在平台漂移范围到达限值、 失去动力、 断 电和失去通讯联络等多种情况下的应急操作方案。 6 结论 深水动力定位钻井装置由于其良好的机动性和 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些特定浅水钻井项目中也得到 了应用。为有效克服浅水区水深对动力定位装置漂 移范围和时间的限制, 需要对隔水管 - 水下井口系 统进行合理设计, 以满足在最恶劣工况下水下井口 和结构套管的强度和抗弯能力要求。此外, 获取准 确的应急反应时间、 合适的设备选择及钻前系统测 试和建立动力定位安全操作规程被证明能有效降低 深水动力定位钻井装置在浅水区作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2H offshore. HYSY981 Drilling riser and conductor analysis report[R]. 2013. [2] COSL DP Department. HYSY981 Dynamic positioning operation manual 2.0 [R]. 2012. [3] AMBROSE Bill, KEENER Chip, FARR Dan. Deepwater dynamically positioned drillships-how shallow can they go [C]. OTC15236. [4] Stress Engineering Services. Riser analysis for the west hercules semi-submersible in the South China Sea[R]. 2008.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4-12-31) 〔编辑 薛改珍〕 图 1 深水钻井动力定位装置漂移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