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聚胺高性能钻井液试验研究.pdf
第 4 1 卷 第 3 期 2 0 1 3年 5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 ETROLEUM DRI LLI NG TECHNI QUES Vo 1 . 4 1 No . 3 M a v , 2 0 1 3 . _ 深水钻井完井专题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3 . 0 3 . 0 0 7 深水 聚胺 高性能钻 井液试验研究 赵 欣 , 邱正松 , 石秉忠 , 林永学 , 高书阳 1 .中国石油大 学 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 山东青岛 2 6 6 5 8 0 ; 2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北京 1 0 0 1 0 1 摘要 聚胺高性能钻井液是性能最接近油基钻井液的水基钻 井液, 在深水钻井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降低钻 井液成本 , 在研 制聚胺 强抑制剂的基础上 , 考虑 水合 物抑制及低 温流变性等因素 , 通过优选处理剂, 构建 了 适用于深水钻井的聚胺 高性能钻 井液体 系, 并对其进行 了综合性 能评价 。结果表 明, 该钻 井液 可抗 1 5 0℃高温 , 且低 温流变性优 良, 2℃和 2 5℃的表观黏度 比和动切 力比分别 为 1 . 3 6和 1 . 1 4 ; 其抑 制 页岩 水化分散 效果与 油基钻 井 液相 当, 体现 了其 强抑制特性 ; 在模拟 1 5 0 0 m 水深的海底低 温高压 1 . 7℃ , 1 7 . 4 1 MP a 条件 下 , 具备 1 2 0 h抑制 水合物生成的能力 ; 抗钙 、 抗劣土污 染能 力较 强; 无生物毒 性 , 能满足 深水钻 井环保要 求。其主要 性能指标 基本达 到 了用 于深水钻井的 同类钻井液水平 , 可满足深水钻井要 求 。 关键词 深水钻 井 聚胺钻 井液 钻井液添加剂 钻井液性能 天然 气水合物 中图分类号 TE 2 5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i 0 0 1 0 8 9 0 2 0 1 3 0 3 0 0 3 5 0 5 Ex p e r i me nt a l S t u dy o n Hi g h Pe r f o r ma nc e Po l y a m i n e Dr i l l i ng Fl u i d f o r De e p wa t e r Dr i l l i ng Z h a o X i n , Q i u Z h e n g s o n g , S h i B i n g z h o n g 2 , L i n Y o n g x u e 。 , G a o S h u y a n 1 . S c h o o l o f P e t r o l e u m E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Hu a d o n g , Q i n g d a o , S h a n d o n g , 2 6 6 5 8 0 , i n a ; 2 . S i n o p e c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0 f P e t r o l e u m E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i n g, 1 0 0 1 0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H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p o l y a mi n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a wa t e r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 i S s i mi l a r t o o i l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i n p e r f o r ma n c e , a n d h a s b r o a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s i n t h e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 I n o r d e r t o b r e a k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mo n o p o l y o f f o r e i g n c o mp a n i e s a n d r e d u c e C O S T S 。 b a s e d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h i g h l y i n h i b i t i v e p o l y a mi n e s h a l e i n h i b i t o r a n d t a k i n g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o f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r h e o l o g y a n d h y d r a t e i n h i ~ b i t i o n, a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p o l y a mi n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h a d b e e n f o r me d f o r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b y s e l e c t i n g a d d i ~ t i v e s . T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p r o p e r t y o f t h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i S s t a b l e a f t e r h o t r o l l i n g a t 1 5 0℃ . Th e r a t i o s o f a p p a r e n t v i s c o s i t y a n d y i e l d p o i n t a t 2℃ a n d 2 5℃ we r e 1 . 3 6 a n d 1 . 1 4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h i c h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wa s g o o d i n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r h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p e r t y , a n d c o mp a r a b l e wi t h o i l -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i n s h a l e i n h i b i t i o n, s u g g e s t i n g t h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i s h i g h l y i n h i b i t i v e . I n a s i m u l a t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o f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1 . 7℃ , 1 7 . 4 1 a t 1 5 0 0 m wa t e r d e p t h, t h e r e wo u l d b e n o g a s h y d r a t e f o r me d i n t h e dri l l i n g f l u i d i n 1 2 0 h o u r s . Mo r e o v e r , i t h a d g o o d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C a C1 2 u p t o 1 . 0 a n d c u t t i n g s u p t o 8 . O c o n t a mi n a t i o r a T h e E lC s 。 v a l u e o f t h e dri l l i n g fl u i d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1 1 0 0 0 mg / L, t h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c o u l d me e t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wi t h o u t a n y b i o l o g i c a l t o x i c i t y . Th e p r i ma r y p e r f o r ma n c e i n d e x e s a r e l a r g e l y t o r e ma i n t h e s a me wi t h t h a t o f p o l y a mi n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u s e d i n o v e r s e a s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s , a n d c a n m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o f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 Ke y wo r d s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p o l y a mi n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a d d i t i v e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p r o p e r t y; g a s h y d r a t e 深水钻井液技术作为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 技术之一 , 面临着深水疏松地层井壁易失稳、 低温流 变性调控以及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等特殊技术难 点_ 1屯 ] 。油基/ 合成基钻井液具有抑制性强、 高温稳 定和润滑性好等优点, 已在高难度、 高风险的深水钻 井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其成本高, 且存在环保隐 患__ 3 ] 。聚胺水基钻井液具备与油基钻井液相媲美 的“ 强抑制” 特性 , 且成本低 , 环保性能好 , 已成功应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3 2 5 ; 改回 日期 2 0 1 3 - 0 4 2 5 。 作者简介 赵 欣 1 9 8 7 一 , 男, 山 东即墨人 , 2 0 0 9年毕业 于 中国 石 油大 学 华 东 石油工程专业, 在读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海洋深水 钻 井液 完井液技 术研 究。 联系方式 0 5 3 2 8 6 9 8 1 8 4 7 , u p c z h a o x i n 1 2 6 . c o r n 。 基金项 目 教 育部“ 长江学者和创新 团队发展计 划” 项 g l “ 海洋油 气井钻 完井理论与 工程” 编 号 I RTl O 8 6 、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重 点 资助项 目 “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非常规油气藏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编 号 5 1 0 3 4 0 0 7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 页岩气储层保 护机理及 方 法研究” 编号 4 1 0 7 2 0 9 4 资助。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用于国外深水钻井作业 中_ 6 叶 ] , 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 景, 但 目前该钻井液技术 主要 由国外技术服务公司 掌握。因此 , 有必要研究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深水 高性能钻井液, 为国内深水油气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为此 , 笔者在 自主研发聚胺强抑制剂 S D J A 的基础 上, 通过优选处理剂 , 研制了适用于深水钻井的聚胺 高性能钻井液 简称深水聚胺钻井液 。 1 试验仪器及材料 主要试验仪器 钻井液低温流变性评价试验装 置, 水合物抑制性评价试验装置_ 8 ] , A P I 滤失仪, 高 温高压滤失仪, Z N N D - 6型旋转黏度计以及滚子加 热炉 。 主要试验材料 一级钠膨润土 , 聚胺抑制剂 S D J A、 UL TRAHI B, XC, S D1 0 1 , C PAM , FT一 1 , S D一 5 0 5 , J L S - 1 , Na C 1 , K C 1 , 油基钻井液 自制 。 2 深水聚胺钻井液的研制 2 . 1 研 制思路 深水钻井液需具备良好的抑制疏松地层井壁失 稳以及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能力 , 且低温流变 性稳定。实践表明, 聚胺抑制剂可有效抑制泥页岩 水化分散 , 是国外深水聚胺钻井液的关键组成部分 。 可通过 自主研发性能优良的聚胺抑制剂作为深水钻 井液关键处理剂, 解决深水疏松地层井壁失稳问题 ; 优选水合物抑制剂 , 确定深水钻井液中天然气水合 物抑制剂的种类及用量; 在抗盐抗温处理剂 的优选 过程中, 将单剂 的低温流变性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 以 保证优选出的各类处理剂具备 良好 的低温流变性 。 在单剂优选基础上 , 通过优化配方 , 最终研制出深水 聚胺高性能钻井液 。 2 . 2 聚胺强抑制剂的合成与评价 基于井壁失稳与防塌机理研究 , 通过聚醚二胺 与环氧 乙烷聚合反应 , 合成了聚胺强抑制剂 S D J A。 该抑制剂分子可进入黏土间层, 通过静电吸引吸附 在黏土颗粒表面, 抑制黏土水化_ 9 ] 。 用钠膨润土, 分别{ 贝 4 试 了清水、 K C l 、 S D J A和国 外聚胺抑制剂 UL T R AHI B的抑制性能 , 结果如 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知, 随着膨润土加量的增大 , 清水 的 表观黏度迅速增大 , 而 S D J A溶液 的表观黏度变化 较小 , 表明 S D J A可有效抑制黏土水化造浆, 其抑制 效果明显优于 KC 1 , 与 UL T RAHI B相当。此外 , 页 岩滚动分散 试验表 明, S D J A和 UL TR AHI B的 回 收率高于 K C 1 、 小阳离子抑制剂N W一 1和 甲酸 盐 ] , 说明 S D J A具有优 良的页岩水化抑制性 。 图 1 表观黏度随膨 润土质量浓度的变化 曲线 Fi g .1 The c l l l e o f a pp a r e nt v i s c o s i t y wi t h b e nt o ni t e c o nc e nt r at i o n 2 . 3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的优选 对常用 的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 D Y~ 1 、 D 2 及热力学抑制剂 Na C 1 、 乙二醇等进行 了水合 物抑制效果评价L 8 ] 。评价结果表明, 动力学抑制剂 在水深超过 l 0 0 0 I n的环境 中抑制效果有限 ; 热力 学抑制剂 中, 高浓度 Na C 1 的抑制效果 明显优于乙 二醇 , 可适用于深水钻井。由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 热力学方程计算可知 , 水深超过 1 0 0 0 I n时 压力超 过 1 0 MP a , 温度低于 5℃ , 抑制水合物生成所 需 Na C 1 的质量分数须高于 1 5 9 / 6 l 1 , 随着水深增加 , 所 需抑制剂加量也越来越高。应用水合物抑制性评价 试验装置 , 模拟 1 5 0 0 I n水深条件 2 0 . 2℃, 1 5 0 . 2 MP a , 分别考察 了海水膨润土浆 用预除钙镁 海水配制 加入 2 O 和 2 5 9 / 6 Na C 1 后甲烷水合物的 生成情况 , 试验过程 中保持搅拌速度为 2 0 0 r / rai n, 以模拟井下动态环境 , 结果见表 1 。从表 1 可看出 , Na C 1 质量分数为 2 0 时, 海水膨润土浆在 7 h内无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 , 基本满足水深 l 5 0 0 r n钻井作 业中有效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要求。 表 1 N a C I 抑制水合物生成效果 Ta b l e 1 Effe c t s o f Na CI o n h y d r a t e f o r ma t i o n s . B d 县 、 趟褥饔 第 4 1卷第 3 期 赵欣等. 深水聚胺高性能钻井液试验研究 2 . 4 钻井液体 系的构建 深水海底浅部地层温度较低 , 但对于深部地层 , 其温度随地层深度增加而升高 , 这要求深水钻井液 处理剂同时具备 良好 的抗高温/ 低 温能力 。笔者通 过试验考察常用处理剂 包括 已应用于深水钻井 的 主要处理剂 经过 1 5 0℃老化后的基本性能, 以老化 后的低温流变性为优选指标, 进行抗高温/ 低温处理 剂优选 。由于深水钻井液中通常采用高浓度的 Na C I 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 , 优选试验在高盐条件下 加人质量分数为 2 5 的 Na C 1 进行 , 以保证优选出 的处理剂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降滤失剂和增黏剂 的优选结果见表 2 。此外, 优选出了适用于深水钻井 的包被剂 C P 、 润滑剂 S I Y - 5 0 5以及封堵剂 F ] 、 _ l 。 表 2 深水钻井液处理剂高温/ 低温稳定性评价试验结果 T a b l e 2 S t a b i l i t i e s o f a d d i t i v e s f o r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a t d i f - f e r e n t t e m p e r at u r e s 々 h 理翱I 温度/ 表观黏度 /塑性黏度/动切力/ AP I 滤失 在优选处理剂的基础上 , 确定深水 聚胺钻井液 的配 方 为 3 . o 0 %海 水 膨 润 土 浆 0 . 1 5 X C 3 . 0 0 9 / 5 S D lJ A0 . 1 O C P AM4 . 0 0 S D一 1 0 1 1 . 。 0 J LS - 1 1 . 0 O S D-5 0 5 4 - 1 . 5 O FT一 1 2 0 . O 0 Na C 1 , 其密度为 1 . 1 9 k g / L。 3 深水聚胺钻井液性能评价 3 . 1 流变性能 与陆地或浅海钻井相 比, 深水钻井要求钻井液 在低温一 高温大温差条件下保持 良好的流变性。通 过试验考察 了 1 5 0℃高温老化后 , 不同密度 的深水 聚胺钻井液在常温和低温下 的流变性 , 结果见表 3 。 以钻井液 2℃和 2 5℃ 的表观黏度 比和动切力 比评 价其低温流变性 , 比值越接近于 1 , 表明钻井液的流 变性受低温影响越小 , 越有利于其低温流变性 的合 理调控 , 通常要求该 比值小于 2 。从表 3可以看 出 钻井液老化前后性能变化较小 , 2℃和 2 5℃的表观 黏度 比和动切力之 比分别为 1 . 3 6 、 1 . 1 4 , 表 明深水 聚胺钻井液具有 良好 的抗 高温能力和低温流变性 ; 采用重 晶石 粉 加重 后 , 其 黏度 有所 升 高; 密度 为 1 . 4 0 k g / L时 , 2℃和 2 5℃的表观黏度 比和动切力 之比分别为 1 . 3 6 、 1 . 1 4 ; 密度为 1 . 6 0 k g / L时 , 2℃ 和 2 5℃ 的表 观黏度 比和动 切力 比分别 为 1 . 4 1 、 1 . 3 3 , 表明深水聚胺钻井液加重后仍具有 良好 的流 ,’ f牛 5 D 下 动 6 , 同 变性和滤失性。 表 3 不同密度深水聚胺钻井液的基本性能 T a b l e 3 P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l y a mi n e d r l l i n g flu i d s wj t h d i f f e r e n t d e n s i t i e s f o r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2 5 老化前 2 5 老化后 2 老化后 4 3. 0 4 0. 0 5 4 . 5 3 . 0 / 7 . 0 2 . 0/ 3 . 0 2 . 0 / 4 . 0 2 5 老化前 1 . 6 0 2 5 老化后 2 老化后 注 高温高压 失水 量是在 1 5 0℃ 、 3 . 5 MP a条件下测定的。 3 . 2 抑 制 页 岩 水 化 分 散 性 能 嚣 篓 _ 通过页岩滚动分散试验 , 评价 了深水 聚胺钻井 可知, 深水聚胺钻井液可有效抑制泥页岩水化分散 , 3 8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针对不同地层, 其页岩回收率接 近或超过 9 O , 与 油基钻井液相 当, 体现了该钻井液的强抑制性 。 表 4 页岩滚动分散试验结果 Ta b l e 4 Re s u l t s o f r o l l i n g d i s p e r s i o n t e s t s f o r s h a l e c u t t i n g s 3 . 3 抑制天然气水合物性能 时 间 / i 在模拟超过 1 5 0 0 m水深的静态条件下, 对深 图2 水合物抑制性能评价试验结果 水聚胺钻井液抑 制天然气水合 物的性 能进行 了评 F i g . 2 T h e c h a n g e o f t e m per a t u r e a n d p r e s s u r e w i t h 价, 结果见图 2 。由图 2可知 , 经过 7 2 1 2 mi n 超过t h e ‘ i m 。 d u r n gt e s t i n g of h y d r a n h i b i t i 加 5 d , 钻井液一 甲烷体 系中无明显的温度 、 压力变化, 见表 5 。由表 5可 知 分 别加 入 0 . 3 、 0 . 5 和 说明体系中未生成气体水合物 。这表明深水聚胺钻 1 . 0 的 C a C 1 z 后 , 钻井液的流变性 、 滤失量未发生 井液能满足 1 5 0 0 m水深钻井中抑制水合物生成 的 较大变 化 , 2℃ 和 2 5℃下 的表 观 黏度 比分别 为 要求。 1 . 2 5 、 1 . 1 9和 1 . 0 2 ; 分别加人 3 、 5 和 8 的劣土 3 . 4 抗 污 染 性 能 筹 霎 由于深水聚胺钻井液中已含有高浓度的 Na C l , 1 . 2 5 、 1 . 2 5和 1 . 3 7 。这表明深水聚胺钻井液具有 良 因此只对其抗钙及抗劣土污染性能进行评价 , 结果 好的抗污染能力 , 抗 C a C 1 z 达 1 . O , 抗劣土达 8 %。 表 5 深水聚胺钻井液抗污染性能评价试验结果 Ta b l e 5 T e s t r e s u l ts of p o l y a mi n e d r i l l i n g flu i d s f o r i ts r e s i s t a n c e a g a i n s t Ca CI 2 a n d c u t t i n g s c o n t a mi n a t i o n i n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污染物 温度/ ℃ 表观黏 度/ mP as 塑性黏 度/ mP a s 动切 力/ P a 静切 力/ P a A P I 滤失量 / mL 高温高 压滤失量/ mL 5 . 0 %劣土 8 . 0 劣土 3 . 5 生物毒性 海洋环保法规要求钻井液具有 良好 的环保性 能 , 根据 水质急性毒性 的发光细菌测定法 GB / T l 5 4 4 1 1 9 9 5 , 用半数有效浓度 E C 。 表示钻井液的 生物毒性 , E C s 。 大于 1 0 0 0 0 mg / L时为无毒。深水 聚胺钻井液的生物毒性测试结果表明 , 其 E C s o 大于 1 1 0 0 0 mg / L, 无毒 , 满足海洋环保要求 。 3 . 6 深水钻井液性能对比 将不同海域深水钻井中使用的聚胺钻井液的性 能指标 , 与笔者研制 的深水 聚胺钻井 液进行 了对 比, 结果见表 6 。由表 6可知 , 所研制的深水聚 胺钻井液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达到了同类钻井液的 第 4 1 卷 第 3 期 赵欣 等. 深水聚胺 高性 能钻 井液 试验研 究 3 9 水平 。 表 6 深水聚胺钻井液与不同海域深水钻井液的性能对比 Ta bl e 6 Pr o p e r t y c o mpa r i s o n b e t we e n d e e pwa t e r po l y a m i n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a n d s i m i l a r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flu i d s i n d i f f e r e nt s e a a l ia s 4 结论及 建议 1 以 自行研 制的聚胺 强抑制剂 S D J A 为关 键 处理剂, 考虑天然气水合物抑制性与低温流变性等 因素 , 在优选处理剂的基础上 , 构建 了适用于深水钻 井的聚胺高性能钻井液 , 其配方为 . 3 . O 0 海水膨润 土浆0 . 1 5 X C3 . 0 0 S D J A0 . 1 0 9 / 6 C P AM 4 . O 0 S 【 - 1 0 1 1 . O 0 J LS - 1 1 . O 0 S D- 5 0 5 1 . 5 O F T. 1 2 O . 0 0 %Na C 1 。 2 建议进一步开展高效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 研究, 以降低天然气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用量和钻 井液成本 。 3 建议开展深水水基钻井液流型调节剂研究 , 以更好地实现深水低温一高温大温差范围内对钻井 液流变性的有效调控。 E l i E 2 ] E 3 ]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 c e s C aq r n e r o nCD e e p wa t e r d r il l in gfl u i d s - Wh a t ’ s n e w[ R ] . AAD E - 05 一 NTCE l_ 7 9, 2 0 05 . 王友华 , 王文海 , 蒋兴迅. 南海深水 钻井作业 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_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1 , 3 9 2 5 0 - 5 5 . W a n g Yo u h u a , Wa n g We n h a i , J i a n g X i n g x u n . S o u t h C h i n a S e a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c h a l l e n g e s a n d s o l u t i o n s [ J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1, 3 9 2 5 0 ~ 5 5 . 耿娇娇 , 鄢捷年 , 李怀科 , 等. 具有恒流 变特性 的深 水合成 基钻 井液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2 9 1 - 9 4 . Ge n g J i a o j i a o , Y a h J i e n i a n , L i Hu a i k e , e t a 1 .S y n t h e t i c -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wi t h c o n s t a n t _ r h e o l 0 g y u s e d i n d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0 , 3 8 2 9 1 9 4 [ 4 ] 王松, 魏霞, 胡三清, 等. 保护储层与环境的深水钻井液室内研 究[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1 1 , 3 9 5 3 5 4 O . W a ng S o n g, W e i Xi a, H u S a n q i n g,e t a l 。La b o r a t o r y t e s t o f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s f o r p r o t e c t i n g r e s e r v o i r s a n d e n v i r o n ’ me n t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1 , 3 9 5 3 5 4 0 . [ 5 ] 张浩. 铝胺基钻井液在夏 1 0 3 1 HF 井的应用口] . 石油钻探技 术 , 2 0 1 3 , 4 1 2 5 9 6 4 . Zh a n g Ha o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a l u mi nu m- a mi n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i n We l l X i a 1 0 3 1 HF E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3 , 4 1 2 5 9 6 4 . [ 6 3 Ra mi r e z M A, Mo u r n E, L u n a E , e t a 1 . HP WBM a s a t e c h n i c a l a l t e r n a t i v e t o d r i l l c h a l l e n g i n g we l l s p r o j e c t l e s s o n s l e a r n e d i n d e e p wa t e r B r a z i l [ R] . S P E 1 0 7 5 5 9 , 2 0 0 7 . [ 7 ] Ma r i n J , S h a h F, S e r r a n o M , e t a 1 . F i r s t d e e p wa t e r we l l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d r i l l e d i n Co l o mb i a wi t h a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wa t e r - b a s e d f l u i d [ R] . S P E 1 2 0 7 6 8 , 2 0 0 9 . [ 8 ] 邱正松, 徐加放 , 赵欣, 等. 深水钻井液关键技术研究[ J ] . 石油 钻探技术 , 2 0 1 1 , 3 9 2 2 7 3 4 . Qi u Z he n g s o ng , Xu J i a f a n g, Z ha o Xin, e t a 1 . Re s e a r c h o n d e e p w a t e r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y [ J ] .P e t r o l e u m Dri l l i n g Te c hn i q u e s , 2 0 1 1, 3 9 2 2 7 3 4 . [ 9 ] 邱正松, 钟汉毅, 黄维安. 新型聚胺页岩抑制剂特性及作用机理 [ J ] . 石油学报 , 2 0 1 1 , 3 2 4 6 7 8 ~ 6 8 2 . Qi u Z h e n g s o n g , Z h o n g Ha n y i , Hu a n g W e i a n .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m e c h a n i s m o f a n e w p o l y a min e s h a l e i n h ib i t o r [ J ] . Ac t a P e t r o ~ l e i Si n i c a, 2 01 1 , 32 4 67 8 6 8 2 . [ 1 O ] 钟汉毅, 黄维安, 林永学, 等. 新型聚胺页岩抑制剂性能评价 _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1 1 , 3 9 6 4 4 4 8 . Zh o ng Ha n y i , Hua n gW e ia n, Li nYo n g x ue , e t a 1 . Pr o p e r t i e s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a n o v e l p o l y a mi n e s h a l e in h i b i t o r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e s , 2 01 1 , 3 9 6 4 4 4 8 _ [ 1 1 ] 柯珂, 张辉, 王磊. 琼东南深水钻井井筒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 推荐浓度确定方法 [ J ]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 0 1 2 , 1 2 2 9 7 4 8 6 - 7 4 9 2 . Ke Ke, Zh a n g Hu i , Wa n g Le i .Ca 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g a s b y - d r a t e f o r ma t i o n i n h i b i t o r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f o r Qi o n g Do n g n a n d e e p w a t w e r d r i l l i n g [ J ] .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n g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