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石油磺酸盐在史深100油田的应用.pdf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DAQI NG PETROLEUM I NS TI TUTE 第 3 5卷 第 3期 2 0 1 1年 6月 Vo 1 .3 5 No .3 J u n . 2 0 1 1 胜 利石 油磺 酸盐在史深 1 0 0油 田的应用 聂振 霞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 院, 山东 东营 2 5 7 0 1 5 摘要 为解决低渗透油藏生 产过程 中由于物性条件差导致 的注水效 果差 、 驱替 能力弱 问题 , 以胜利石 油磺酸盐 作 为表面活性剂 , 研究油水 界面张力 和压降 因数等 , 分析胜利石油磺酸盐对储层 渗流的改善作用. 结 果表明 降低油水界 面 张力有利于减小水驱毛管阻力 , 从 而降低水驱压差 ; 胜利石油磺 酸盐与史 深 1 0 0区块 的原油具有 良好 的相 似相容性 能, 质量浓度为 4 g / I 的胜利石油磺酸盐能够将 油水界 面张力 降至 1 . o 1 0 ~ mN/ m. 在史深 1 0 0区块史 3 1 0 一x 1 2水井 进行矿场试验, 统计启动压力 、 吸水指数 、 注水压力和 日注水量等参 数 , 表明胜利石油磺 酸盐能够有效 改善低渗油藏注水 效果 , 补充地层 能量 , 缓解低渗透油藏注采矛盾 , 对提高采收率具有 一定实 际意义. 关键词 胜利石油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降压增注 ; 低渗 透油藏 ;注采矛盾 中图分类 号 TE 3 4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01 8 9 1 2 0 1 1 0 3 0 0 8 1 0 4 0 引言 低 渗油藏 岩石 物性 条件 差 、 微孑 L 隙发 育 , 水 驱油 时 , 油 珠通 过孔 隙喉 道首先 需 克服 毛细 管作用 力 , 使 大 油珠 通 过毛细 孔道 _ 1 ] ; 其 次需 克服 变形产 生 的附加 阻 力 贾敏 效 应 , 在 低 渗油 藏 岩 石孔 隙 中 , 这 种 附加 阻 力 的叠加 效果 非常 显著 2 ] , 低 渗油 田普遍 存在 注水 困难 和产 液量 递减 快 问题l 3 ] . 添 加表 面 活性 剂一 方 面 能够 将油 水界 面 张力 由 2 O ~ 3 0 mN/ m 降为 0 . 0 0 1 ~ 0 . 0 1 0 mN/ m, 大 幅 降低 油水 渗流 过程 中的毛 细管 阻 力 ; 另一 方面 还能促 进 油珠拉 伸变 形 , 消除低 渗透 孔 喉处 的贾敏 效应 . 表 面活性 剂在地 下 油藏 中的 工业化 应用 始 于 2 0世纪 9 O年代 初 的 三元 复 合 驱 油试 验 , 化 学驱 常 用 的 驱油 表 面活性 剂有 3 种 [ 6 -- 1 5 ] 石油 磺 酸盐 、 人 工合 成磺 酸盐 和 乙氧 基磺 酸盐 , 大 多数 矿 场试 验采 用石 油磺 酸盐 . 石油 磺 酸盐是 以特 定馏分 的石 油 为原料 , 经 过气 相 或液 相磺 化 工 艺得 到 的表 面活 性剂 . 通过 胜 利石 油磺 酸盐 S L P S 在史 深 1 0 0区块史 3 一1 0 一x 1 2井组 的矿 场应用 , 分 析表 面活性 剂 降压增 注 的机 理 , 以及 胜利 石油磺 酸盐 作为 降压 增注 剂 的优势 及其 矿场试 验效 果 . 1 注 采 矛 盾 史 深 1 0 0区块 油 层埋深 大 于 3 k m, 平均 渗透率 为 6 . 8 1 0 ~ m , 平 均压力 因数为 1 . 3 5 ~1 . 5 1 , 属 于 异常高压深层低渗透岩性油藏. 由于储层物性差 , 注入水向周围扩散慢 , 注采矛盾突出. 注水井启动压力 由 初期的 1 6 ~2 0 MP a 上升到 目前的 3 0 MP a以上; 注水井憋压致使压力逐渐升高, 最高达 3 4 MP a ; 地层能 量 补充 不足 , 动液 面下 降快 , 已由注水 初期 的 1 . 2 k m 下 降 到 1 . 7 k m; 全 区 地层 注 水量 累计 亏 空 4 4 . 5 8 1 0 I T I 。 . 这 主要是 由于井况 恶化 、 注水 水质 差 , 并且低 渗 透油 藏 的渗透率 低 、 孔喉 细小 、 压 力传 导 慢 , 容易 造 成 地层堵 塞 , 注水 困难 , 最终 降低 储层 吸水 能力. 根据 低 渗透 油 藏渗 流 机理 , 只有 建 立有 效 驱 替压 差 , 提 高 注 水能力 , 才 能实 现低 渗透油 藏 的有效 动用 . 2 实验分析 2 . 1 磺 酸盐 表面 活性剂 对渗 流 阻力 的影 响 油滴 通过 岩心 孑 L 喉 时需要 克 服贾敏 效应 , 宏 观上 表现 为驱 替压 力 的波动 . 油滴 在孔 喉处 的贾敏 效应 表 收稿 日期 2 O l 1 0 3 0 7 ; 审稿人 张继才 ; 编辑 张兆虹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 0 0 8 Z X0 5 0 1 1 作者简介 聂振霞 1 9 7 4 一 , 女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油气藏 开发及提 高采收率方面 的研究. 8 1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第 3 5卷2 0 1 1年 不 为 P 一 2 a 1 / R1 1 / Rz , 式 中 P 为油滴 通过孔 喉处 的毛 管阻力 ; R , R 分别 为油 滴两 端半 径 ; 为 油水 界面 张力 . 采用表 面 活性剂 水溶液 作 为驱替 相时 , 随着 油水界 面 张力 降低 , 油滴 更 加 容易 变 形 , 油滴 通 过 岩心 孔 喉 时克服贾 敏效 应所 需 的附加压 力更 小 , 宏 观上 表现 为驱替 压力 降低 和压 力波 动减 弱. 选用 渗透 率为 1 8 . 5 1 0 m , 直径 为 2 5 mm, 长度 为 6 0 mm 的天 然岩 心柱 , 抽 真空 后饱 和 地层 水 , 然 后用 2台高 压柱塞 泵 以相 同流速 0 . 0 0 2 mL / mi n 同时 向岩心 中注入 原油 和地 层水 , 记 录注 水柱 塞 泵 的 最 高驱替 压力 和最低 驱替 压力 . 在地 层水 中添加 质量 浓度 为 1 g / L的十二 烷基 磺酸 钠表 面活性 剂后 , 重复 驱 替实 验 , 分 析油水 界 面张力 的变化 对 驱替压 力 的影 响. 岩心流 动实验 结果 见 图 1 . 由 图 1可 见 地 层水 中添 加表 面 活性 剂后 , 油 水 界 面 张力 从 2 6 . 5 0 mN/ m 降至 2 . 1 5 mN/ m; 油水渗流过程 中的最高驱替压力从 0 . 2 5 6 MP a降至 0 . 1 2 0 MP a ; 驱替压力波动值 最 高压力 和最 低压力 的差 值 从 0 . 0 8 5 MP a 驱替 压差 为 1 . 4 2 MP a / m 降 至 0 . 0 0 5 MP a 驱 替 压 差 为 0 . 0 8 MPa / m . 原油在 低渗 透岩 心 的微 细孔 隙 中运 移 时需要 克服 毛管 阻 力 , 在 通 过更 加 微 小 的孔 喉 时还 需 要额 外 克 服油 滴变形 带来 的 阻力 , 因此驱 替压力 高 , 压力波 动值 大. 表 面活性 剂 不足 以降低 油水 界 面张力 , 界面越 低 越有 利 于油滴 的拉伸 变形 , 原油 在微 细孔 隙 中的运 移 阻力 减 小 , 特 别是 油 滴 通 过 孔 喉处 的 阻力 大 幅度 减 小. 在宏观的岩心驱替过程中表现为驱替压力下降 , 压力波动值变小. 2 . 2磺 酸盐 类表面 活性 剂对 油水界 面张 力的 影响 磺 酸盐类 表面 活性 剂具有 优 良的耐 温抗盐性 能 , 适用 于大 多数 油藏 和地层 水 , 被 广泛 应用 于油 田化学 驱 领域 . 以油 水界 面张力 为评价 指标 , 不 同类 型的磺 酸盐 类 表 面活性 剂 对原 油 的 适应 性 存 在较 大 差异 . 在 7 O℃条件 下采用 TX 5 0 0 C旋 转滴 界面 张力仪 , 分析 8种 磺酸 盐工业 产 品针对 史深 1 0 0区块油 水 条件 的适 应性 见图 2 ,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4 g / L . 实验结果表明 胜利石油磺酸盐能够将油水界面张力 降至 0 . 0 0 1 mN/ m. 胜利石油磺酸盐是 以胜利油 田原油为原料 , 经磺化工艺生产的石油磺酸盐. 该产品在 分子 结构上 与胜 利原油 具有 很高 的相似 性 , 因此对 史深 1 0 0区块油 水界 面张 力 降低 效果 最好 . 至 0 黧 o . O 2 . 1 5 2 6 . 5 O 油水界面张力 / m N m一 1 图 1 油水界面张力对驱替压 力波动的影响 胜 利石 油磺 酸盐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重烷基苯磺酸钠 P E P OS O3 Na 十 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 木质索磺酸盐 2 木质素磺酸盐 1 0 0 . 0 5 0 .1 0 0 . 1 5 0 . 2 0 0 . 2 5 0 . 3 0 0 . 3 5 0 . 4 0 界面张力 / m N m- - 图 2 不同磺酸 盐在 史深 1 0 0区块 油水条件下 的界面活性 2 . 3胜利石 油磺 酸盐对 最佳 使用 质量 浓度 的影 响 在 7 0℃条件下, 采用 TX 5 0 0 C旋转滴界面张力仪, 分析不同质量浓度胜利石油磺酸盐对史深 1 0 0区 块油水 条件 的适应 性 见 图 3 . 实验结 果表 明 胜利石 油磺 酸盐在 质量 浓度 为 2 . 0 ~ 6 . 0 g / L范 围 内油水 界面 张力均小 于 1 _ 0 1 0 _ 。 mN/ m. 表 面 活性剂 溶液 注入油 藏后 , 其质 量浓 度 因地层 吸 附和 地层 水 的稀 释 作用 而逐渐 降低 . 较宽 的有效 质量 浓度 范 围有 利 于增加 表 面活 性剂 在 油 藏 中的有 效 作 用距 离 和 有效 作 用 时间. 2 . 4驱替 实验 选 用史 深 1 0 0区块 渗透 率约 为 2 5 1 0 p . m 的天然 岩 心抽真 空后 饱和地 层水 , 测定 岩 心孔 隙度 ;向 第 3期 聂振霞 胜利石 油磺酸盐在史深 1 0 0油 田的应用 岩心 中注入 1 O倍孔隙体积 P V 的原 油, 静置在 7 O ℃ 保温 箱 中老化 2 4 h , 岩心 基本 参数 见表 1 . 用老化 过 岩心进 行驱 替实 验 , 用 地层 水驱 替原 油 至 岩心 驱 出液含 水 率 大 于 9 8 且 驱 替 压力 趋 于 平 稳 时 , 测量水 驱 压力 ; 暂 停 注入 地 层 水 , 注 入 0 . 5 P V 胜 利 石 油磺 酸盐水溶 液 ; 继续 注入 地层 水驱 替原 油至 岩心 驱 出 液含 水率 大 于 9 8 9 / 6 且 驱 替 压 力趋 于平 稳 时 , 测 量 表 活 剂 驱压 力. 以压 降因数 表征胜 利 石油磺 酸盐 降压 增 注性 能, 压降系数表示为 [ 水驱压力 ~活性剂驱压力 / 水 驱 压 力 l 1 0 0 . 驱替 实验 结果 表 明 , 注入 0 . 5 P V 石 油磺 酸 盐 水 溶 g Z 鲁 直 噩 p 胜利石油磺酸盐 / g L 。 图 3 胜 利 石 油 磺 酸 盐 在 史 深 1 0 o区块 油 水 条 件 下 的 界 面 活 性 液 , 继续水驱时又驱出部分残余油 , 当石油磺酸盐水溶液质量浓度为 2 . O ~8 . 0 g / L时降压效果显著, 注 水压降系数为 5 7 . 0 %~5 9 . 2 见表 2 . 说明石油磺酸盐对低渗透油藏具有优 良的降压增注性能. 表 1 史 深 1 0 0区块 驱 替 实验 用 岩 心 基 本 参 数 编号 气测渗 透率/ 1 0 。 m 直- / c m 长度/ c m 孔隙体积/ mL 孔 隙度/ 6 . 1 5 6 . 1 O 6 . 1 2 6 . 1 2 6 . O 8 表 2石 油 磺 酸 盐 降 压 增 注 性 能 实 验 结 果 p 胜利石油磺酸盐 / gL 一 水驱压力/ MP a 表面活性剂驱压力/ MP a 压降系数/ % 1 . 0 2 . 0 4 . 0 6 . 0 8 . 0 O. 2 4 O 0. 2 42 0. 2 42 0. 2 4 4 0 . 2 4 0 0 . 1 6 8 0 . 1 0 4 0 . 1 O 0 0 . i O 0 0 . 0 9 8 3 O. O 5 7 . 0 5 8 .3 5 9 . O 5 9 . 2 3 现场试验 史 3 1 0 一 x 1 2井组 位 于史深 1 0 0断块沙 三 中油藏 北部 , 共有 油 井 4口、 水井 1口 , 油压 为 2 3 MP a , 日 注水 量为 3 8 m。 , 月 注采 比为 1 . 0 , 年 累计注 采 比为 1 . 1 , 年 累计 注水 量 为 0 . 8 5 8 1 1 0 m。 , 年 累计 亏 空 注 水量 为 0 . 2 3 1 0 r n 。 . 3 . 1水 井注水 压力 采用胜 利石 油磺 酸盐 对史 3 ~1 0 一x 1 2水 井进 行单井 1 9 试 注试 验. 投注 质量浓 度 为 4 g / L 的胜 利 石 油 磺 酸盐 后 , 水 井 的 日注 水 量 从 3 5 1“1 “1 。增 至 4 2 1 “I 1 。 ; 注 水 压 力 由 2 4 。 MP a下降 至 2 2 MP a; 水井 的启 动压 力 由 1 8 . 3 MP a下 降 至 1 7 . 1 MP a 见表 3和图 4 . 尝 1 7 表 3史 3 一l O --x 1 2水井增注试验效果统计 图 4 史 3 ~ 1 0 一X1 2注 水 井 启 动 压 力 曲线 注 入初期 1 0 0 1 1 0 d 注 水站 增压 泵保 持 2 4 MP a的注 入 压 力 , 水井 日注 水量 从 3 5 r n 。 增 至 4 0 m。 , 8 3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第 3 5卷2 0 1 1 年 达到该 井设计 的 日注水 量 , 说 明 胜利石 油磺 酸盐 降低 水驱 油 阻力 , 水 相渗 流 通道 明显 增 多 ; 为防 止水 井 注 水 量增 加导致 油井 水窜 , 1 l 0 n2 0 0 d保 持 4 0 I“1 3 .。的 E l 注水 量 , 同时注 水压 力降 至 2 2 MP a , 说 明胜 利石 油磺 酸盐在持续地降低水驱油阻力 ; 在 2 0 0 3 0 0 d期间降压增注效果趋于稳定. 史 3 8 1 2与试 验井 史 3 1 0 一x 1 2相邻 , 为 同期 投产 的注 水井 , 在史 3 1 0 一x 1 2 增 注试 验期 间 , 水 井 E l 注量 从 3 0 l i t 。 降到 1 0 m。 , 后期基 本 注不进 水 , 由 2口井注水 曲线 可 以看 出 , 史 3 ~8 1 2井 注水 压力 持续 上升 由 2 4 MP a 上 升到 3 0 MP a 见 图 5 。 3 . 2储 层吸水 能 力 由史 3 1 0 一x 1 2 水井的注水指示曲线可见 , 采用胜利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增注措施后 , 注水指示 曲线下移 , 说明水相渗流阻力降低, 地层吸水能力增加, 水井注水压力下降 见图 6 . 矿场 测试 史 3 1 0 ~x 1 2水井 试验前 的吸水指 数 为 0 . 2 1 m。 / d mP a , 试 验后 吸水 指数 上升 为 0 . 2 4 m。 / dmP a . 3 2 3 0 重 2 8 2 。 薹 2 4 2 2 2 0 0 5 O l 0 0 1 5 O 2 0 0 2 5 0 3 0 0 试验时间 / d 图 5 水 井 注 水压 力 曲线 2 4 2 2 \ 2 O * 燃 1 8 1 6 O 2 O 4 O 6 0 注水量 / m . d 一 - 图 6 史 3 1 0 ~x 1 2注水指示 曲线 4 结论 1 胜利石油磺酸盐与胜利原油相似程度高 , 与 7种其他类型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相 比, 油水界面张 力最 小 , 适 用范 围广 , 降压 增注性 能优 越 ; 2 对史 3 1 0 一x 1 2水井投注胜利石油磺酸盐现场试验表 明 压力稳中有降 , 降压增注效果明显 , 储 层 吸水能 力增加 , 具 有重要 推广 意义 . 参考文献 [ 1 ] 秦 积舜 , 李爱芬. 油层物理学[ M] . 东营 石油大学 出版社 , 2 0 0 1 1 7 6 1 7 8 . [ 2 ] 黄延章. 低渗透油层渗流机理 E M] . 北 京; 石油 工业 出版社 , 1 9 9 8 8 3 ~8 5 . [ 3 ] 尤源, 岳湘安 , 王锐 , 等.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实验研 究[ J ] . 大庆石油学 院学报 , 2 0 0 8 , 3 2 1 1 1 8 1 2 5 . E 4 ] 闰栋栋, 杨满平 , 王刚 , 等. 低流度油藏启 动压力梯度分析E J ]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 0 1 0 , 3 4 1 3 9 ~4 2 . [ 5 ] 彭昱强 , 何顺利 , 郭 尚平 , 等. 岩心渗透率对亲水砂岩渗吸 的影响[ J ]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 2 O 1 o , 3 4 4 5 1 ~5 6 . [ 6 ] 郭东红 , 李森 . 表面 活性剂 的驱油机理与应 用[ J ] . 精细石 油化工进展 , 2 0 0 2 , 3 7 3 6 4 1 . [ 7 ] 谢俊. P S剂 驱油矿场先导性试验研究[ J ] . 青岛海 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3 , 3 3 1 9 5 1 0 0 . E 8 ] 张路 , 罗澜. 表面活性剂亲水一亲油能力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J ] . 物理化学学报, 2 O O l , 1 7 1 6 2 6 5 . E 9 ] 王景 良. 三元复合驱用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的研究进展[ J ] . 国外油田工程, 2 0 0 2 , 1 8 1 2 1 5 . [ 1 o ] 黄宏 度, 吴一慧. 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复配体 系的界面活性广 J ] . 油 田化学 , 2 0 0 0 , 1 7 1 6 9 7 2 . [ 1 1 ] 王业 飞 , 赵福麟. 醚羧酸盐及其与石油磺酸盐和碱的复配研究[ J ] . 油田化学, 1 9 9 8 , 1 5 4 3 4 0 3 4 3 . [ 1 2 ] 付敏 , 徐 志清. 孤岛油 田中一区 N g 4注聚后石油磺酸盐驱试验及效果[ J ] . 油气 田地面工程 , 2 0 0 3 , 2 2 5 1 l 一1 2 [ 1 3 ] 聂昌谋 , 高世 臣. 辽河油田欢 1 7 块开发方式转换研究[ J ] . 江汉石油学 院学报 , 2 0 0 2 , 2 4 2 5 7 5 9 . [ 1 4 ] 万彬 , 洪伟.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 注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J ] . 江汉石油职工 大学学报 , 2 0 0 8 , 2 1 6 4 6 4 9 . [ 1 5 ] 王刚, 王德 民, 夏惠芬 。 等. 聚合物溶液 的黏弹性对残余油膜的作用[ J ] . 大庆石油学 院学报 , 2 0 0 7 , 3 1 1 2 5 ~3 0 .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