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性能研究.pdf
20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进 展 A D V A N C E S I N F I N E 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S 第 l 6卷第2期 乳液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性能研究 董晓波 , 赵 晖 , 刘 敏。 , 张 磊 1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冀东项目部, 黑龙江大庆 1 6 3 4 1 1 ; 2 .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井一公司, 山东东营 2 5 7 0 0 0 ; 3 . 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第一工程项目部技术办, 西安 7 1 0 0 2 1 ; 4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 6 6 5 8 0 摘要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钻井液用阳离子乳液聚合物。该聚合物易溶于水 、 固 含量高; 作为钻井液的抗高温高盐添加剂, 具有较好的增黏、 提切 、 降失水性能; 当乳液聚合物加量 为0 . 2 % 一 0 . 4 %时, 即可达到钻井液性能的基本要求, 满足钻井工程的需要。 关键词反相乳液聚合抗温抗盐增黏降失水 钻井液被称为钻井工艺 的“ 血液” , 是钻井技 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钻井液的性能直接影响钻井 质量和经济效益, 在满足钻井条件的同时, 开发出 低成本的钻井液体系显得极其重要H j 。 2 0世纪 7 0年代以来,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作 为钻井液添加剂在钻井液 中广泛应用 , 并逐渐成 为一种低固相不分散钻井液体系, 有效控制了地 层的造浆, 大大提高了井壁稳定性, 在提高钻井速 度方面效果显著。但是我国对该产品的开发起步 较晚, 主要合成方法为水溶液聚合法, 该方法常存 在固含量低 、 反应体系黏度 大、 易凝胶 、 聚合热难 以及时散出、 产率低、 产品难溶于水等问题。该类 处理剂在使用时需重新分散到水 中, 增加了生产 费用 , 不但浪费了宝贵的烃资源 , 也造成了水系统 和环境的污染 。而且在干燥的过程 中高温烘干和 剪切作用易使高分子链降解和交联, 使粉剂产品 的溶解性 、 絮凝性等变差 。 与其他聚合方法相比, 乳液聚合法具有一些 突出的优点 引 1 聚合体系在聚合过程 中始终 处于流动性 良好 的状态, 自由基 聚合放 出的反应 热很容易通过水相传递 出去 ; 2 聚合速率 比通常 的本体平衡聚合高得多; 3 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 质量比本体或溶液聚合的产物高得多 ; 4 聚合产 物以乳胶形式生成, 易操作, 若产物直接以乳胶形 式使用, 其优点更明显; 5 易通过加入链转移剂 来控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 从而控制最终产物的 性质; 6 聚合过程和产物乳胶均以水为介质, 安 全和环境问题较少。乳液聚合已成为工业上广泛 使用的聚合方法 , 其产物被应用于很多领域。笔 者采用反相乳 液聚合的方 法合成 了乳液聚合物,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 1 乳液聚合机理 1 9 6 2年, V a n d e r h o ff等以有机溶剂为介质 , 进 行了水溶性单体的反相乳液聚合, 发现反相乳液 聚合与溶液聚合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如聚合速率 高, 得到的胶乳通 过调节体 系的 p H或加入乳化 剂等方法可使 聚合物迅速溶于水 , 比粉末型聚合 物的应用更加方便。乳液聚合是单体在水 或其 他分散介质 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 态所进行 的聚合 , 其组分是单体 、 分散介质 、 乳化剂和引发 剂。通常以水为分散介质 , 而聚合单体不溶于水 , 连续相为水, 分散相为油, 是水包油 O / W 型; 反 之, 若 以非极性 的油为连续相 , 以水为分散相 , 水 溶性单体进行的乳液聚合则为反相乳液聚合 , 为 油包水 w/ 0 型。 乳液聚合的时间 一转化率关 系如 图 1所示。 根据反应机理可以分为 4个 阶段 分散阶段 、 乳胶 粒生成 阶段 阶段 I 、 乳 胶粒 长 大 阶段 阶段 Ⅱ 、 聚合反应完成阶段 阶段 Ⅲ 。 图 1 乳液聚合时间 一转化率关系示意图 收稿 日期 2 0 1 41 2 2 8 。 作者简介 董晓波, 工程师, 从事钻井液的技术服务与研发工作。 2 0 1 5年 3月 董晓波等. 乳液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性能研究 2 1 乳液聚合 反应在 由乳化 剂形成 的胶束 中进 行。胶束的比表面积极大, 水溶性引发剂分解产 生的 自由基能够扩散进人 , 而胶束 内部 的亲油性 使得胶束 内的单体浓度相 当高。 自由基 与单体相 遇引发聚合反应 , 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 , 溶解在水 中的单体进入胶束, 补充因聚合反应消耗的单体, 而单体小液滴中的单体又逐渐溶解在水中。反应 初期体系中有 3种粒子 , 即单体液滴 、 发生聚合 的 胶束和没有发生聚合的胶束 。胶束发生聚合形成 聚合物乳胶粒的过程称为成核作用。成核机理包 括胶束成核和均相成核。乳液聚合过程分为 3 个 阶段。第 1阶段为成核期 , 在此阶段聚合物乳胶 粒体积不断增大, 数 目不断增加, 单体液滴体积不 断减小 , 数 目不 变, 未成核胶 束不断减少直 至消 失 。在此阶段不但发生 自由基 由水相向胶束和乳 胶粒、 单体由水相向乳胶粒、 单体由单体小液滴向 水相 的转移 , 还发生乳化剂 由单体小液滴表面向 乳胶粒表面 、 未成核胶束向乳胶粒表面的转移。 第 Ⅱ阶段为恒速期 , 此 阶段体 系中只有乳胶粒 和 单体小液滴 2 种粒子, 乳胶粒数 目不变, 体积不断 增大。单体小液滴体积不断变小 , 数 目不断减少 , 直至单体小液滴消失。在此阶段同样发生 自由基 由水相向乳胶粒 、 单体由水相向乳胶粒、 单体由单 体小液滴向水相的转移 , 还 发生乳化剂 由单体小 液滴表面向乳胶粒表面的转移。第Ⅲ阶段为减速 期, 此阶段体系中只有乳胶粒 1 种粒子, 没有发生 单体和乳化剂 的转移 , 只有 自由基 由水相 向乳胶 粒的转移。 2 乳液聚合物的合成 阳离 子 乳 液 聚 合 物 的 室 内合 成 过 程 如 下 卜 ] 在 2 5 0 mL的 四口烧瓶 中加入乳化剂和 白油 , 加热溶解 , 同时在加料器 内加入丙烯酰胺 、 丙烯酸 、 2一甲基丙烯酸 一 Ⅳ, Ⅳ一二 甲基 乙酯及一 溴烷烃 , 乳化前加入引发剂 , 搅拌乳化并通氮气 2 0 m i n , 控制一定反应 温度 至反应转化完 全。化 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 H 2 一 f c o o c c H 2 一 M c H c H c H 2 h c H c H 2 一 f ~ c o o c c H 2 一 f C H 3 C H 3 C H 2 5 C H 3 B r c H 2 5 C H 3 B r“ I I 引 发 剂 C H 2 一 C H C O N H 2 In C H 2 一 C H C O O H P C H 2 一 亡 c o 0 c H 2 一 C H 3 2 1 C . O NH2 C I OOK c li o l -[ c H 一 』 H c H 厂 H c H 一 H E sC H 3B r C O O C H2 C H 2 一 N。 C H3 3 聚合物性能评价 3 . 1 基本理化性能 聚合物的理化性能如表 1 所示 。乳液聚合物 易溶于水 , 可直接加入钻井液 中使用 , 缩短现场水 化及配浆时间 , 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 。 表 1 乳液聚合物的理化性能 项 目 数 据 外 观 相对分子质量 固含量/ % 完全溶解 时间/ m i n 白色乳液 ≥ 5 . 01 06 ≥ 3 6. 0 ≤2 mi n 3 . 2 聚合物加量对淡水基浆黏度的影响 在 1 0 0 0 m L水 中加入 4 0 g钠膨 润土 符合 S Y / T 5 0 6 0 -- 1 9 9 3标准规定 , 高速搅拌 2 0 m i n , 于室温下养护 2 4 h即得淡水基浆。将所配钻井 液 基浆 聚合物 在 1 5 0℃下老化 1 6 h , 然后按 照 A P I 实验方法测试钻井液体系的性能。 乳液聚合物加量对基浆黏度的影响如图 3所 示 。乳液聚合物 的加入使 高温下钻井液的表观黏 度和塑性黏度增加 。当乳液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 0 . 2 % ~0 . 4 %时, 可达到钻井液性能的基本要求 。 皇 捉 窖 撂 图 2 乳液聚合物加量对淡水基浆黏度的影响 2 2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进 展 A D V A N C E S I N F I N E 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S 第 1 6卷第 2期 3 . 3 聚合物加量对盐水基浆黏度的影响 在 1 0 0 0 m L蒸馏 水 中加入 3 0 g N a C 1 、 5 g C a C 1 2 、 1 3 g Mg C 1 2 、1 2 . 5 g钙 膨 润 土 符 合 S Y / T 5 0 6 0 --1 9 9 3 标准 规定 和 6 . 5 g无水碳 酸 钠, 高速搅拌 2 0 m i n , 室温下放置老化 2 4 h , 得盐 水基浆 , C a 和 Mg 的质 量浓度达 3 0 0 0 m g / L 。 将所配钻井液 盐水基浆 聚合物 在 1 5 0 o C下 老化 1 6 h , 然后按照 A P I 实验方法测试钻井液体 系的性能。 乳液聚合物加量对盐水基浆黏度的影响如图 3 所示。乳液聚合物的加入可使高温下盐水基浆 的表观黏度和塑性黏度增加。当乳液聚合物的质 量分数为 0 . 2 % 一 0 . 4 %时 , 可达到钻井液性能 的 基本要求 。 ● 昌 操 疑 被 螺 乳液聚合物加量/ % 图 3 乳液聚合物加量对盐水基浆黏度的影响 3 . 4 聚合物对盐水基浆流变性的影响 聚合物对盐水基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如图 4所 示 。 表观黏度/ . 日动切力/ P j 璺 2 5℃ 1 5 0℃/ 1 6 h 1 5 0 / 2 4 h l 5 0 ℃ / 4 8 h l 5 0 ℃ , 7 2 h 实验条件 图 4 聚合物对盐水基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从 图4可看 出, 该体系在高温下老化 1 6 h后 会 出现黏度降低 、 滤失量增加的现象, 但滤失量增 幅不大, 不影响钻井液的综合性能。这主要是因 为该钻井液体系中起提黏和降失水作用的是阳离 子聚合物处理剂 , 聚合物在高温下会有少量的分 子链断裂或发生降解作用 , 使聚合物在水相中的 提黏作用降低 。但是在高温条件下钻井液的综合 性能依然优 良。 4 结 论 1 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合成 了乳液 聚 合物 , 该钻井液添加剂易溶于水 , 可直接加入钻井 液 中使用。 2 合成的乳液聚合物作为钻井液添加剂, 具 有较好的增黏、 提切、 降失水性能。室内实验结果 表明 , 当乳液聚合物加量为 0 . 2 % 一 0 . 4 %时 , 即 可达到钻井液性能的基本要求 , 满足上部钻井工 程的需要。 3 该乳液 聚合物 具有较强 的抗盐 、 抗温能 力 。 参考文献 [ 1 ] 鄢捷 年.钻井 液工 艺学 [ M] .山东东 营 石 油 大学 出社 , 2 0 01 1~5. [ 2 ] 李 克向. 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 技术 [ M] . 北 京 石油工业 出 版社 , 1 9 9 3 1 3 . [ 3 ] 王中华.国内2 0 1 1 2 0 1 2年钻井液处理剂进展评述[ J ] . 中外 能源 , 2 0 1 3 , 1 8 4 2 83 5 . [ 4 ] 冷福清. 乳液聚丙烯酰胺的试验与应用[ J ] .钻井液与完 井 液 , 1 9 9 1 , 8 1 5 9 6 l , 6 5 . [ 5 ] 陈荣华 , 喻发全 , 张 良均 , 等.加盐超浓反相乳 液的合成 、 表 征及性能研究[ J ] .钻井液与完井液 , 2 0 0 7, 2 4 4 1 92 0 , 9 2. [ 6 ] 钱晓琳 , 于培志 , 王琳 , 等.钻井 液用 阳离 子聚合物反 相乳 液的研制及其应用[ J ] .油田化学, 2 0 0 8 , 2 4 4 2 9 7 2 9 9 . [ 7 ] 姚 杰 , 马礼俊 , 万涛 , 等.反相微 乳液 S S S / A A / A M 三元共 聚物钻井液 降滤失 剂 [ J ] . 钻 井液 与完井 液 , 2 0 1 0 , 2 7 5 1 821 . [ 8 ] 王 中华.钻井液化学 品设计与新 产品开发 [ M] . 西安 西北 大学 出版社 , 2 0 0 6 8 61 5 3 . [ 9 ] 王中华.高性能钻井液处理剂设计思路[ J ] .中外能源, 2 0 1 3, 1 8 1 3 6 4 6 . [ 1 O ] 王锟 , 周诗 彪.丙烯酸 一丙烯酰胺 氧化还 原体 系的反相 乳 液聚合 [ J ] .化工 中间体 , 2 0 0 9 1 2 4 95 3 . [ 1 1 ] 赵明 , 李鸿洲 , 张鹏云 , 等. 反相乳液 聚合制备 丙烯酰胺 一 丙烯酸铵共聚物[ J ] .石油化工, 2 0 0 8 , 3 7 2 1 5 3 1 5 6 . [ 1 2 ] 项爱民, 杜中杰, 乔金粱, 等. 浓乳液双相聚合方法制备异 形聚合物粒子[ J ] . 高分子通报 , 2 0 0 5 1 7 3 7 6 . [ 1 3 ] 张洪涛, 操建华, 王岸林. 氧化 ~ 还原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超 浓乳液聚合的研究[ J ]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 0 0 3 , 2 4 4 7 3 97 4 4. 扣 培 £ j m 8 6 4 2 0 2 0 1 5年 3月 董晓波等. 乳液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性能研究 S t u d y o n S y n t h e s i s o f a n Emu l s i o n Po l y m e r a n d I t s Ap p l i c a t i o n i n Dr i l l i n g Fl u i d Do n g Xi a o b o , Zh a o Hu i , L i u Mi n ’ ,Z ha ng L e i 1 .J i d 。 n g P r c t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o .1 D r i l l i n g C o m p a n y , D a q i n g D r i l l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 p a n y , D a q i n g , t t e i l o n g i i 0 n g 1 6 3 4 1 1 2 .N o .1 B o h a i D r i l l i n g C o m p a n y o fS i n o p e c S h e n g l i P e t r o l e l t m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t d . , n n g, s n n d 。 , t g 2 5 7 0 0 0; 3 .T e c h n i c a l O f fic e N o .1 P r o j e c t D e p a r t me n t o fC C D C C h u a n q i n g D r i l l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 p a n y , X i a n 7 1 0 0 2 1 4 .P e t r 。 l 8 m E n g i n 8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P e t r o l e u m H u a d o n g , Q i n g d a o , S h a n d o n g 2 6 6 5 5 5 Abs t r a c t A c a t i o n i c e mu l s i o n p o l y me r u s e d i n d r i l l i n g flu i d wa s s y n t h e s i z e d wi t h i n v e r s e e mu l s i o n D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me t h o d.Th i s p o l y me r c a n b e d i s s o l v e d i n wa t e r e a s i l y,a n d h a s h i g h s o l i d c o n t e n t .I t ha s g o o d v i s c o s i t y i n c r e a s i n g,h i g h s a l i n i t y t o l e r a n c e a n d flu i d l o s s c o n t r o l p r o p e r t i e s . Th e b a s i c pr o p e r t i e s o f d ril l i n g n u i d c a n b e g u a r a n t e e d a n d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o f d ri l l i n g e n g i n e e ri n g c a n b e s a t i s fi e d wh e n t h e a d d i t i o n o f t h i s e mul s i o n p o l y me r i s 0. 2%t o 0. 4% . Ke y wO r ds i n v e r s e e mu l s i o n p o l y me riz a t i o n; h e a t a n d s a l i ni t y t o l e r a n c e; v i s c o s i t y i n c r e a s i n g; flu i d l o s s c 0 n t r o 1 上接 第 1 3页 P e t r o l e m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0 g Y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i n o p e c J i a n g s u O i lfie l d C o m p a n y , Y a n g z h o u , J i a n g s u 2 2 5 0 0 9 Ab s t r a c t A c a r b o x y me t h y l . h y d r o x y p r o p y l g u a r g u m we i g h t e d f r a c t u r i n g fl u i d s y s t e m o f t h e d e n s i t y a s h i g h a s 1 . 3 1 2 2 g / c m t h a t c a n r e s i s t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u p t o 1 5 0℃ wa s d e v e l o p e d v i a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e x p e ri me n t a n d r h e o l o g y t e s t .T h i s f r a c t u rin g fl u i d s y s t e m c a n b e u s e d f o r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d e e p we l l t h a t i s 5 5 0 0 m t o 6 0 00 m i n d e p t h, a n d a s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h e c a s e s i n wh i c h o t h e r f r a c t urin g fl ui d s y s t e ms a r e u s e d,t h e c 0 n s t I u c t i 0 n D r e s s u r e c a n b e r e d u c e d b y 1 8 MP a w h e n t h i s f r a c t u rin g fl u i d s y s t e m i s u s e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i s f r a c t u rin g flui d s y s t e m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me a n s for d e e p we l l f r a c t u ring o pe r a t i o n. Ke y wo r d s c a r b o x y me t h y l h y d r o x y p r o p y l g u a r g u m ;w e i g h t e d f r a c t u ri n g fl u i d;J i a n g s u O i l fi e l d;d e e p we l l 上接 第 1 6页 Ab s t r ac t Th e FLA P 1 o f d ril l i n g flu i d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r h e o l o g i c a l pr o p e rty o f p o l y me r we r e s t u d i e d b y d e t e r mi _ ni n g t h e i n t rins i c v i s c o s i t y o f t h r e e d i f f e r e n t k i n d s o f p o l y me r f o r d ril l i ng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c a l c u l a t i n g t h e i r r e l a t i v e mo l e c u l a r ma s s t o c h o o s e t h e p o l y me r s t o b e us e d i n d ril l i n g flu i d.Th e r e s u l t s o f s t u d y h a v e s h o wn t h a t t h e h i g he r t he r e l a t i v e mo l e c u l a r ma s s o r t h e v i s c o s i t y o f a p o l y me r t o be u s e d i n d ril l i n g flu i d i s ,t he t he b e t t e r i t s h e a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s a l i n i t y r e s i s t a n c e p r o p e r t i e s a r e w h e n t h e a d d i t i o n a mo u n t o f t h i s p o l y me r i s t h e s a me .Co mb P o l y me r HJ一 1 i s a s u i t a b l e v i s c o s i fi e r o f g o o d s h e a fin g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s a l i n i t y r e s i s t a n c e p r o p e r t i e s .D Y一3 i s a g o o d r e g u l a t o r f o r a d j u s t i n g t h e r h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p e rt y o f d ri l l i n g fl u i d ,a n d h a s g o o d t he r ma l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fil t e r l o s s d e p r e s s i n g e f f e c t . K e y wo r ds p o l y a e r y l a mi d e;v i s c o s i t y;r h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pe rty;a f f e c t i ng f a c t o r ;s a l i n i t y r e s i s t a n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