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沟煤矿瓦斯抽放工作总结.doc
碱沟煤矿瓦斯抽放工作总结 碱沟煤矿瓦斯抽放工作始于2001年,当时为解决矿井生产接续,必须回采+564西一采区(瓦斯涌出异常区)B4-6煤层,而该区域必须经过瓦斯治理工作方可开采。2001年年初集团公司、矿组织人员到内地进行瓦斯治理调研,确定采用瓦斯抽放的方法来解决+564瓦斯涌出异常区的瓦斯问题,2月份与煤科总院重庆分院达成了合作意向。 2001年3月,+564瓦斯涌出异常区瓦斯治理工作正式开始,3月至6月完成了煤层瓦斯基本参数的测定、了解了矿井瓦斯赋存情况、测定了煤层的可抽性、确定了合理的抽放钻孔参数、确定了矿井的通风、瓦斯抽放基本方法和抽放参数,设计安装了+564西一采区移动抽放系统、对矿井的通风瓦斯管理和安全设施提出规范要求、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提出采掘工作面瓦斯防治的针对性措施。在前期工作完成后,7月份+564西一采区瓦斯抽放启动,工作面回采前,预抽瓦斯总量5.93万m3,预抽率为5.80%,到7月27日,564B3巷道西一石门以西的42个钻孔全部投入抽放, 截止到9月21日608 B4~6工作面回采时,累计预抽瓦斯量为59297.4 m3,预抽时间1141.5h,抽放管道平均瓦斯流量为0.8658 m3/min,平均瓦斯浓度为39.26%,平均单孔流量0.0206 m3/min,该区域的煤层瓦斯预抽率5.80%。从工作面回采后截止到2001年12月15日边采边抽的瓦斯总量为2.39万m3,占到工作面瓦斯总排放量的67.55%,基本消除了下部分层卸压瓦斯对采面的影响,大大减轻了采面的通风压力,使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基本保持在0.02%左右,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工作面正常生产已推进了80m,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02年底,共抽放瓦斯纯量为13.2万m3。 2002年利用瓦斯抽放技术解决了+608综采工作面H2S气体大的隐患由于+608B4-6煤层赋存H2S气体较大,随工作面进刀、出煤等工序的进行,大量H2S气体涌入工作面,对工人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影响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虽然我们采取了加大工作面风量稀释、喷洒石灰等手段进行消除H2S气体的危害,但收效甚微,根据矿安排,决定利用采空区瓦斯抽放方法来解决,通过重新在+616B3西架设抽放泵、安装抽放管路、施工架后抽放孔、连续抽放等手段,自2002年9月17日至2002年10月10日抽放以来,H2S气体隐患已基本消除,证明该方案在治理综采工作面H2S气体方面切实可行。 2005年6月,碱沟煤矿开始对+564西一采区+564分层B4-6瓦斯进行抽放,也是采用下部拦截抽放的方法进行抽放,目前抽放浓度在40-60%之间,截至9月12日共计抽放瓦斯为7.8万m3,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