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监控系统作业规程(2).doc
第一章 概 况 一、自然地理 新源煤矿位于太岳地区,山高沟深、地形复杂、森林植被发育,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马头山,高程1415.80m,最低点位于东南角河床、高程1110.40m,相对高差305.4m,属于山区。 本区属黄河水系,矿区内各沟谷大多为南北走向,沟谷水均流入狼尾河,向东汇入沁河。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据沁源县1988-1997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8.6℃,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25.8℃,年平均降水量634.00mm,年平均蒸发量1547.2mm。结冰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80cm,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4m/s。 据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及说明,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二、 矿井概况 1、企业概况 新源煤矿原为李元乡李元煤矿,始建于八十年代中期,原井田面积2.3185k㎡,设计规模0.15Mt/a,批准开采2号煤层。2000年10月,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沁证发(2000)68号文兼并了李元煤矿,并改名为“新源煤矿”。兼并后通过技术改造与建设,矿井生产能力达0.60Mt/a。根据2006年4月6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新源煤矿开采2号煤层,井田南北长3.31㎞、东西宽3.04㎞,井田面积10.0624Km2。设计生产能力1.20Mt/a。 2、供电 矿井井上下供电系统全部为双回路供电,一趟为沁新公司35kv变电站供电,另一趟为沁新公司煤矸石发电厂供电,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进出线柜及联络开关均选用XCN2-12箱型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保护系统选用微机保护数字化集中控制保护,地面由S9-630/10变压器供电,往主绞车筛选、照明、一台S9-315/10变压器备用,电压等级380V。 井下由地面配电室531、532供电,两趟互为备用,井下各变电室全部采用双回路供电,BGP8-10型17台、S9-315/10型变压器3台、KS9-200/10型变压器1台、KS9-100/10型变压器2台、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KBSGZY-630/10型2台、电压等级660V、1140V。 3、通风方式 矿井目前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方式。即主斜井、副斜井 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立井回风;回风斜井、回风立井为专用回风井,回风斜井安装两台G4-73NO25D型通风机,电机功率31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服务矿井北采区,目前,矿井回风量3000m3/min。回风立井安装两台FBCDZ-NO26型通风机,电机功率355KW2,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服务矿井南采区,目前回风量为4800m3/min。 三、 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然倾向 1、瓦斯 据晋煤安发[2009]91号关于长治市2008年度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24.99m3/t.d,瓦斯绝对涌出量39.48m3/min,属高瓦斯矿井。 2、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 矿井开采2煤层,2009年1月15日经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鉴定该煤层有爆炸性,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不易自燃煤层。 第二章 矿井监控系统 根据规程第一百五十八条,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我矿选用煤科总院抚顺分院的KJF2000N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主要由井下、井上两部分构成,中间用信号电缆连接,实现井上下通信。井下部分由基本分站及各种传感器组成。井上部分由通信接口、中心站电脑及网络设备组成。 一、地面中心站 计算机中安装KJF2000N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软件以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对井下传感器及分站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存储、显示及控制。 (2)以动画形式动态显示监测数据的更新变化。 (3)查询指定时间段内的实时数据,趋势数据同时打印查询数据。 (4)以曲线形式反映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 (5)通过安装上传软件实现县、市实时监控。 二、KJFS-1数据通信接口装置 1、接收地面中心站的RS-232C信号以移频键控(FSK)信号,向井下分站发送; 2、接收井下分站以正弦交流形式发来的移频键控(FSK)信号数据,并将其解调成符合LEEE标准的RS-232C信号,传送给地面中心站计算机; 3、内置电阻保护式安全栅,具备本安与非本安电路安全隔离的作用。 三、KJFT-2(B)基本分站 (一)用途 1、用于采集和显示井下各种环境参数、生产状态、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和进行井下机电设备控制; 2、接收地面中心站发出的各种控制命令; 3、将采集的各种数据和被控设备状态送至地面中心站; 4、具备风电瓦斯闭锁和断电仪功能。 (二)技术特点 1、配接各种传感器的种类、数量、量程、断电点、复电点、报警点等均由地面中心站自动下装生成、免编程基本分站的应用功能完全由地面中心站设置,自动记忆; 2、地面中心站或系统瘫痪时,自身可按中心站定义独立工作; 3、死机自复功能。 (三)主要技术指标 1、FSK移频键控方式; 2、信号传输速率1200bps; 3、最大传输距离≮15km; 4、模拟量输入4个; 5、开关量输入4个; 6、控制量输出4个; 7、模拟量类型200~1000Hz 8、模拟量基本误差1%; 9、开关量类型各种接点型 ① 两状态电流型/三状态电流型; ② 交流36伏电压型; 10、控制量类型 ① 内置断电继电器; ② 0/3-12V(DC)隔离的断电信号。 四、KXB1声光报警器 (一)用途 通过配套设备控制,以声光信号指示井下甲烷、一氧化碳等参数是否超限,以及开关量传感器是否异常等信息的矿用固定式安全仪表。 (二)技术特点 一、工作环境条件 a 温度0~40℃ b 相对湿度≤95(25℃) 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d 风 速0~8m/s e 煤矿井下具有甲烷气体爆炸性危险的环境中,无强烈震动及淋水的场所。 二、性能指标 1、一般性能 a 工作电压9~22VDC b 工作电流不大于70mA c 控制信号0/4~22VDC电压型,0/5mA电流型,无源接点型。 d 传输电缆;采用四芯电缆,最大传输距离2000m。电缆参数分布电阻≤13.5Ω/km,分布电容≤0.06μF/km,分布电感≤0.8mH/km 2、报警功能 a 声级强度≤85dB b 报警光信号20m处清晰可见 c 当报警器有0/4~22VDC电压型、0/5mA电流型或无源接点型控制信号时,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当有相反的控制信号时报警器停止声光报警。 五、GJC4/40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一)用途 用于连续监测煤矿井下空气中的甲烷含量. (二)主要技术参数 1、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兼隔爆型 防爆标志ExibdI 本安电源DC9~24V电压源 测量范围0~4~40%CH4 输出信号 a、200~600~960Hz b、5~15 Hz c、0~2000 Hz d、0~4000 Hz e、1~5 mA f、200~1000 Hz g、200~600~1000 Hz h、200~1000~1960 Hz 测量误差 测量范围 CH4 基本误差 CH4 0.00~1.00 0.10 0.00~1.00 真值的1.0 3.00~4.00 0.30 4.00~40.00 真值的1.0 体积26615570㎜ 重量 1.6kg 响应时间≤20s 报警设置0.5~3.0CH4任意设置 输出信号可通过遥控器任意设定一种。 传输距离2km 六、GPD5000F 负压传感器 (一)用 途 用于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点的通风压力 (二)主要指术指标 1、测量范围0~5kPa 2、测量精度2 3、输出信号200~1000Hz,1~5mA 4、信号传输与本安供电最大距离2km 5、工作电压DC12~22V 6、显示方式4位数码管显示 7、显示分辨率0.01kPa 8、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0~40℃; 相对温度≤98; 大气压力80~106kPa 9、防爆型式及标志防爆型式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ExibI 10、外观外壳及组装部件全部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 尺寸242㎜172㎜70㎜ 11、重量1.4kg 七、GFW15风速传感器 (一)用 途 用于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的大小 (二)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15)m/s 误差范围≤0.3m/s 输出信号 200~1000Hz脉冲宽度大于0.3ms;1~5mA 传输距离2km 显示方式4位LED显示 显示分辨率0.1 m/s 工作电压DC 12~22VDC 防爆型式 矿用本质安全型 ExibI 防护等级;IP54 外型尺寸325 ㎜155 ㎜ 70㎜ 重量2.1kg 工作环境 a、环境温度0℃~40℃; b、平均相对湿度≤98 c、大气压力80 kPa ~ 106kPa 八、GWD40煤矿用温度传感器 (一)用 途 用于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的高低 (二)技术特征 1、适用条件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98 大气压力86kPa~116kPa 2、主要技术指标 a、测量范围0℃~40℃ b、基本误差 显示误差≤ 2.5(F.S)℃ 输出误差≤ 2.5(F.S)℃ c、显示方式 四位红色数码管显示 数字型第一位功能显示A-量程上限 B-量程下限 C-报警上限 D-报警下限 E-信号类型 F-调试模式 后三位测量数值显示(单位℃) d、信号输出200Hz~1000Hz(或1mA~5mA) e、工作电压范围9V~24VDC f、传输距离2km 3、外型特征 外壳材料不锈钢 外壳颜色金属光泽 外形尺寸200㎜166㎜68㎜ 重 量2kg 九、GTH1000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用 途 用于连续监测矿井中煤层自然发火及胶带输送机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 (二)技术性能指标 1、检测气体一氧化碳 2、检测范围0~100010-6CO 3、显示方式4位数码管数字显示(LED红) 4、基本误差(见表1) 测量范围110-6CO 基本误差110-6CO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0~100 4 >100~500 测量值的5% >500 测量值的6% 5、报警设定出厂设定值2410-6CO10~30010-6CO内连续可调 6、报警方式蜂鸣器继续急促声音,红色发光二极管闪亮 7、响应时间≤35s 8、输出信号200~1000Hz,1~5mA 9、工作条件 温度0℃~40℃ 相对温度≤98% 大气压80~116kPa 10、防爆标志ExibI 11、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 12、传输距离2km 13、外形尺寸1256226㎜(HDW) 14、重量2400g 15、工作电压9V~24VDC 十、GKT5L煤矿用设备开停传感器 (一)用 途 用于连续监测矿井中机电设备的“开”或“停”状态 (二)主要技术指标 1、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标志为“ExibI”。 2、使用条件环境温度-5~40℃ 相对温度≤95(+25℃); 大气压力80~116kPa 煤矿井下爆炸性混合物的场合 3、输入电源工作电压本安直流12~22VDC。被测设备电流载量5A。 4、被测设备供电电缆范围电缆外径 16~60㎜;电缆品种非屏蔽、非铠装电缆。 5、工作方式直接卡固在供电电缆外皮上,连续工作。 6、输出信号 本安接点(四线制) +5mA/-5mA(四线制) 5mA/ 0mA(三线制) 5mA/ 1mA (二线制) 10mA/ 5mA (二线制) 7、响应时间不大于1s 8、防护等级IP54 9、外形尺寸及重量2059797㎜,约900g 10、显示功能设备停态为红灯;设备开态为绿灯。 十一、GKT127~1140V煤矿馈电状态传感器 (一)用 途 用于连续监测矿井中馈电开关或电磁启动器负荷侧有无电压 (二)主要技术参数 1、适用条件 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96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机械环境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该传感器适用于有瓦斯和煤尘爆炸的危险环境中 2、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127V~1140VAC 馈电信号输出 本安接点 (四线制) +5mA/-5mA(四线制) 5mA/ 0mA(三线制) 5mA/ 1mA (二线制) 10mA/ 5mA (二线制) 3、显示功能发光二极管显示馈电状态; 馈电指示绿灯亮表示有电状态;馈电指示红灯亮表示无电状态。 4、传输距离2km 十二、GFK50矿用本安型风门开闭状态传感器 (一)用 途 用于连续监测矿井中风门的“开”或“关”状态 二主要技术参数 1、防爆型式及标志 防爆型式为矿用本质安全型 防爆标志为ExibI 2、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20~40℃ 相对温度≤98 大气压力80~116kPa 3、接点容量30V/0.5A 4、动作距离50㎜,误差10 5、防护等级IP54 6、信号输出型式 本安接点(二线) +5mA/-5mA(四线制) 5mA/ 0mA(三线制) 5mA/ 1mA (二线制) 10mA/ 5mA (二线制) 7、使用电缆外径8~10㎜ 8、外型尺寸㎜ 开关组件147㎜48㎜44㎜ 触发磁钢130㎜48㎜44㎜ 9、重量 开关组件140g 解发磁钢300g 10、触发磁钢材质氧化物磁钢; 11、触发磁钢特点抗老化、抗杂散磁场、全密封; 12、开关组件及触发磁钢两侧各有二安装孔,用来精确调整开关组件和触发磁钢的距离。 13、传感器外壳塑料加防静电剂,其表面绝缘电阻应不大于1109Ω 十三、KG5009型风筒风量开关 (一)用途 用于连续监测局部通风机风筒出口处“有风”或 “无风”使用环境条件 二主要技术参数 一、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0℃~40℃; 2、相对湿度≤98(25℃); 3、大气压力85kPa~110kPa; 4、煤矿井下有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合。 二、技术指标 1、输出开关量2组(常开接点一组,常闭接点一组) 2、接点容量DC24V/0.5A 3、开关允许直径500㎜, 600㎜,700㎜,800㎜ 4、开关动作点风速6m/s 第三章 设备安装及布置 一、单巷掘进工作面 安装基本分站一台,声光报警器一个,甲烷传感器两颗,开停传感器两个,风筒传感器一个,馈电传感器一个。 (1)分站安装在工作面配电点处,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电源侧,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分站附近。 (2)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3)T1安装距工作面≤5m处,报警≥1.0,断电≥1.5,复电<1.0;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安装距回风口10~15m处,报警≥1.0,断电≥1.0,复电<1.0;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掘进工作面T1或回风流T2,甲烷浓度大于3.0时,对局部通风机进行闭锁,只有通过软件操作方可人工解锁,当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1.5时,自动解锁。 (5)风筒传感器安装在风筒出口3-5m处。 (6)开停传感器卡在局扇引线上。我矿掘进工作面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因此一个开停卡在主扇引线(两根)上,一个卡在备扇引线(两根)上。 (7)馈电传感器卡在工作面联锁开关负荷侧电缆上。 T1 T2 ≤5m 10~15m F 单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示意图 附供电系统图、断电控制接线图 二、双巷掘进工作面 安装基本分站三台,声光报警器三个,甲烷传感器五颗,开停传感器四个,风筒传感器两个,馈电传感器两个。工作面安装基本分站两台,声光报警器两个,甲烷传感器四颗,开停传感器四个,风筒传感器两个,馈电传感器两个。双巷混合风流处安装甲烷传感器一个,分站、声光报警器安装在进风巷配电点处。 (1)分站安装在工作面配电点处,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电源侧,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分站附近。 (2)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3)T1安装距工作面≤5m处,报警≥1.0,断电≥1.5,复电<1.0;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安装距回风口10~15m处,报警≥1.0,断电≥1.0,复电<1.0;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3安装在双巷混合风流10~15m处,报警≥1.5,断电≥1.5,复电<1.0;断电范围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双巷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F K KD JB T1 T2 T2 T1 ≤5m ≤5m 10~15m 10~15m F K KD JB T3 KD 10~15m 双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示意图 附供电系统图、断电控制接线图 (4)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掘进工作面T1或回风流T2,甲烷浓度大于3.0时,对局部通风机进行闭锁,只有通过软件操作方可人工解锁,当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1.5时,自动解锁。 (5)风筒传感器安装在风筒出口3-5m处。 (6)开停传感器卡在局扇引线上。我矿掘进工作面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因此一个开停卡在主扇引线(两根)上,一个卡在备扇引线(两根)上。 (7)馈电传感器卡在工作面联锁开关负荷侧电缆上。 三、采用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 安装基本分站一台,声光报警器一个,甲烷传感器三颗,开停传感器两个,风筒传感器一个,馈电传感器一个。 (1)分站安装在工作面配电点处,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电源侧,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分站附近。 (2)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3)T1安装距工作面≤5m处,报警≥1.0,断电≥1.5,复电<1.0;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安装距回风口10~15m处,报警≥1.0,断电≥1.0,复电<1.0;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3安装在风机前3~5m处,报警≥0.5,断电≥0.5,复电<0.5;断电范围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报警≥0.5,断电≥1.5,复电<0.5;断电范围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1 ≤5m T2 10~15m F T3 3~5m F 采用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示意图 附供电系统图、断电控制接线图 (4)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掘进工作面T1或回风流T2,甲烷浓度大于3.0时,对局部通风机进行闭锁,只有通过软件操作方可人工解锁,当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1.5时,自动解锁。 (5)风筒传感器安装在风筒出口3-5m处。 (6)开停传感器卡在局扇引线上。我矿掘进工作面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因此一个开停卡在主扇引线(两根)上,一个卡在备扇引线(两根)上。 (7)馈电传感器卡在工作面联锁开关负荷侧电缆上。 四、采煤工作面 安装基本分站一台,声光报警器一个,甲烷传感器两颗,馈电传感器一个。 (1)分站安装在工作面配电点处,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电源侧,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分站附近。 (2)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3)T1安装距工作面≤10m处,报警≥1.0,断电≥1.5,复电<1.0;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安装距回风口10~15m处,报警≥1.0,断电≥1.0,复电<1.0;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馈电传感器卡在工作面联锁开关负荷侧电缆上。 KD JB T2 10~15m T1 ≤10m 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示意图 附供电系统图、断电控制接线图 五、被串采煤工作面 安装基本分站一台,声光报警器一个,甲烷传感器三颗,馈电传感器一个。 (1)分站安装在工作面配电点处,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电源侧,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分站附近。 (2)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T2 10~15m T1 ≤10m F T3 10~15m KD JB 被串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示意图 附供电系统图、断电控制接线图 (3)T1安装距工作面≤10m处,报警≥1.0,断电≥1.5,复电<1.0;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安装距回风口10~15m处,报警≥1.0,断电≥1.0,复电<1.0;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3安装在被串工作面进风巷10~15m处,报警≥0.5,断电≥0.5,复电<0.5;断电范围被串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馈电传感器卡在工作面联锁开关负荷侧电缆上。 六、UL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有专用排瓦斯巷) 安装基本分站两台,声光报警器两个,甲烷传感器四颗,馈电传感器一个。 (1)分站安装在工作面配电点处,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电源侧,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分站附近。 (2)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3)T1安装距工作面≤10m处,报警≥1.0,断电≥1.5,复电<1.0;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安装距回风口10~15m处,报警≥1.0,断电≥1.0,复电<1.0;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3安装距尾口10~15m处,报警≥2.5,断电≥2.5,复电<2.5;断电范围工作面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4安装距混合回风流10~15m处,报警≥1.0,断电≥1.0,复电<1.0;断电范围工作面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馈电传感器卡在工作面联锁开关负荷侧电缆上。 JB T2 10~15m T1 ≤10m F T3 10~15m UL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示意图 附供电系统图、断电控制接线图 七、采区回风、一翼回风巷 (1)工作面回风进入采区回风混合风流10~15m处安设甲烷传感器一颗,报警≥1.0; (2)采区回风流中如安有电气设备时,在回风流中电气设备上风侧10~15m安设甲烷传感器,报警≥1.0,断电≥1.0,复电<1.0,断电范围采区回风流中传感器下方30m范围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超出30m另加设传感器。 (3)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八、总回风巷 总回风在进入风机风峒前50m处安设甲烷传感器,报警≥0.70,断电≥0.70,复电<0.70。 九、其它地点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1、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2、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传感器。 3、瓦斯抽放泵站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1)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内必须在室内设置甲烷传感器。 (2)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3)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输出管路中也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十、其它传感器 1、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 (1)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距巷壁不得小于200㎜,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自行车。 (2)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2、风速传感器的设置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风压(负压)传感器的设置 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4、瓦斯抽放管路中其他传感器的设置 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宜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防回火安全装设置上宜设置压差传感器。 5、烟雾传感器的设置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处应设置烟雾传感器。 6、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1)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 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7、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 (1)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2)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宜设置风筒传感器。 (4)为监测被控设备瓦斯超限是否断电,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必须设置馈电传感器。 第四章 安全技术措施 一、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为随时掌握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实现工作面瓦斯连续监测监控,瓦斯超限、局扇停机自动断电及矿井其它环境监测需安装瓦斯监控设备。为保障设备安装期间人员及设备安全特制定以下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监控设备由监控维护人员负责安装,电工负责接通设备电源及提供必要的控制设备并确保断电范围符合要求。 2、安装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AQ1029标准、作业规程进行规范安装. 3、电缆铺设应符合规程规定,使用阻燃电缆且信号线不得与电源线共用一根电缆。 4、井下敷设电缆应将盘好的电缆放在一个固定地点,慢慢放出,并设专人看管。 5、敷设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事,传输电缆通过巷道顶底板危险区段时,要首先观察顶底板有无危险,无危险方准操作,否则暂停敷设待处理后再敷设。 6、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设备连接处,必须使用与电气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不得与水管或其他导体接触。 7、电缆与接线盒(分站)进线嘴连接要牢固、密封要良好,密封圈直径和厚度要合适,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品。电缆护套应伸入器壁内5-15毫米。线嘴压线板对电缆的压缩量不超过电缆外径的10。接线应整齐、无毛刺,芯线裸露处距长爪或平垫圈不大于5毫米,腔内连线松紧适当,符合机电设备安装连线要求。 8、使用梯子时,梯子与地面之间角度以60为宜,在水泥地面上用梯子要有防滑措施,梯脚控坑或拴牢,并设专人扶梯子,人字梯挂钩必须挂牢。 9、安装完毕,送电前,必需对安装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接线无误。喇叭嘴无松动,螺丝齐全,紧固,空接线嘴用钢板堵死,无失爆现象。 10、送电后,应对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动作准确无误。测试时,必须有监控人员、瓦检员、电工、安全员在场,做好记录,并请示调度室。 11、设备搬迁、移动、调整或工作面(点)通风方式改变时应参照相关标准、设计、更新设备安装及进行定义。 安装人员应严格按照安装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装。本措施未尽事宜。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二、设备故障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为加强我矿“一通三防”工作,确保对矿井瓦斯连续准确的监测、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真正发挥好监控系统的预警功能。考虑一旦监控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确保故障处理的及时有效及故障期间瓦斯检查工作的规范性,特制定本措施,具体如下 1、中心站值班员应随时注意观测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调度室及监控维护人员。 2、调度员接到汇报后应立即上报矿领导、公司及上级监管部门,同时联系井下进一步落实情况。并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监控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排除故障。 4、本矿人员无法解决时应立即汇报公司信息中心,请求技术指导及人员协助。 5、监控设备故障发生后,瓦检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有效的方法对光干涉瓦检仪进行重新校正,确保仪器的准确度。 6、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期间,瓦检员必须加强工作面瓦斯浓度的检查,对照故障前的记录检查变化情况,详细记录该管辖范围内瓦斯浓度。 7、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汇报调度室。 8、故障期间,瓦检员应每隔20分钟对工作面瓦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汇报调度室。 9、瓦检员必须做到工作面交接班,将本班故障情况交接清楚。 10、巡检员要对监控设备发生故障的工作面重点巡查重点汇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监督管理好工作面的瓦检员。 11、监控设备恢复正常后,必须对传感器显示值进行校对,确保测值准确,并测试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12、设备恢复正常后,瓦检员要立即汇报调度室。 13、监控值班员要认真填写故障记录以备查询。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