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工程基本概念.pdf
1 第一篇 油气藏工程基本概念 第一章 油气藏工程名词解释 第一章 油气藏工程名词解释 第一节 开发地质基础名词 火成岩 igneous rock 由地壳、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或喷出的情况下冷凝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 metamorphic rock 岩浆岩或沉积岩在温度、压力的影响下改变了组织结构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 sedimentary rock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机械或化学分解) 、再经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压 实、胶结、再结晶)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陆地表面占岩石总分布面积的 75。沉积岩与 石油的生成、储集有密切关系。它是石油地质工作的主要对象。 碎屑沉积岩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 在机械力(风力、水力)的破坏作用下,原来岩石破坏后的碎屑经过搬运和沉积而成 的岩石。例如砂岩、黄土等。火山碎屑岩则是火山喷发的碎屑直接沉积形成的岩石。 化学沉积岩 chemical sedimentary rock 各种物质由于化学作用(溶解、沉淀化学反应)沉积形成的岩石。如岩盐、石膏等。 岩石结构 rock texture 指岩石的颗粒、杂基及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岩石构造 rock structure 指组成岩石的颗粒彼此相互排列的关系。 岩层 rock stratum 由成分基本一致,较大区域内分布基本稳定的岩石组成的岩体。 层理 bedding 受许多平行面限制的岩石组成的沉积岩层状构造。 水平层理 horizontal bedding 层面相互平行且水平的层理。水平层理表示沉积环境相当稳定。如深湖沉积。 波状层理 wavy bedding 层面象波浪一样起伏。海岸或湖岸地带由于水的波浪击拍形成的层面。 交错层理 cross bedding 一系列交替层的层面相交成各种角度的层理。由于沉积环境的水流或水动力方向改变 形成的层理。 沉积旋回 sedimentary cycle 岩石的粒度在垂直向上重复出现的一种组合。 正旋回 normal cycle 岩石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岩石结构。例如自下而上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的组 合。 反旋回 inverse cycle 岩石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岩石结构。例如自下而上为泥岩、粉砂岩、砂岩、砾岩的组 2 合。 复合旋回 complex cycle 中部粗顶底部细的沉积组合。如顶底为泥岩中部为砂岩。 沉积韵律 sedimentary rhythm 岩层的成份、结构或颜色等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沉积相 sedimentary facies 是指在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特定的岩石组合。例如河流相、湖相等。沉积单元级别 划分是相对的。 应从油田开发实际出发进行沉积相级别划分。 比如, 河流相为大相, 辫状河、 曲流河、网状河为亚相,曲流河的点坝、天然堤、决口扇等为微相。 沉积微相 microfacies 指在亚相带范围内具有独特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等剖面上沉积特征及一定 的平面配置规律的最小单元。 开发层系 series of development strata 为一套砂、泥岩间互的含油气层组合,在沉积盆地内可以对比的层系。 油层组 oil layer group 在含油气层系的全剖面上某种测井曲线有明显的分段,这些分段上下岩性或岩性组合 有明显的变化,含油级别有明显差别,可划为油层组。 砂层组 sands group 油气层组内相邻的油气层发育段划分为砂层组,有些油田油层与砂层组合为一段。 小层 single layer 砂层组内上下为非渗透层分隔开的油气层划为一个小层。 油砂体 oil sandbody 亦称单油层,一个小层内可包含几个单层,也可以是一个单层。 标准层 index bed 在沉积剖面中,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广泛、测井曲线易于辨识的标志,如化石 层、油页岩等。 辅助标准层 auxiliary key horizon 指具有标准层的特征或某些特征,分布局限的标准层。 标志层 key bed 岩性组合明显、测井曲线可以辨识的层段,可选作标志层。 地层缺失 stratum loss 在地层对比过程中相对地层标准剖面,缺失某些层段的现象。可以是地层剥蚀、地层 断缺或地层尖灭等原因形成的。 地层尖灭 pinch out 岩层的厚度在沉积盆地边缘变薄以至消失的现象。 地层超覆 strata overlap 当海水或湖水覆盖面逐渐扩大, 在新的淹没高地沉积了新的沉积物叫超覆现象, 或称地 层不整合。 构造地质 structural geology 研究由地壳运动所决定的地球构造即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层产状 ation occurrence 岩层在三维空间的位置。 地层走向 ation strike 指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 3 地层倾向 dip direction 与走向线成直角相交的垂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方向。 地层倾角 dip angle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最大角度。 单斜层 monoclinal strata 一组岩层向单一方向倾斜且倾向大体一致,称单斜层。 地层褶曲 fold 地壳岩层在构造活动中的一种波状变形,它有各种形态和产状,如背斜、向斜等。 背斜构造 anticline 褶曲两侧岩层倾向相背,向上突起成桥形,核部地层老,两翼地层新,称背斜构造。 向斜构造 syncline 褶曲两侧岩层倾向相向,向下凹成船形,核部地层新,两翼地层老,称向斜构造。 断层 fault 在断裂变动中,沿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相对位移,称断层。 断层面 fault surface 分裂岩层为两个不连续断块的破裂面。断块沿此面发生相对位移。 断层线 fault line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正断层 normal fault 倾斜断层面上边的岩块叫上盘,下边的岩块叫下盘,上盘相对下滑的断层称为正断层。 逆断层 reverse fault 倾斜断层面上边的岩块叫上盘,下边的岩块叫下盘,上盘相对上移的断层称为逆断层。 冲断层 thrust fault 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大于 45时称为冲断层。 逆掩断层 thrust fault 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在 10至 30之间时称为逆掩断层。 断距 fault throw 发生断层后,相邻两点顺断层面产生位移,此两点位移的距离称为断距。 落差 fault drop 正断层发生后,相邻两点产生的垂直距离。 地垒 horst 在一系列断层组合中,两侧断块下降,中部断块升高的组合称地垒。 地堑 graben 在一系列断层组合中,两侧断块上升,中部断块下降的组合称地堑。 正牵引 normal draw 正断层在断面附近形成的拖拽地层或挠曲构造,在上升盘形成的背斜式鼻状构造,下 降盘形成向斜或与断面倾向一致的单斜。 逆牵引 inverse draw 在正断层近断层面下降盘形成的背斜或地层倾斜方向与断面倾斜方向相反的单斜称逆 牵引。 断阶构造 fault bench 分布于单斜上的断裂将单斜切割为若干呈阶梯状分布的断块时,称断阶构造。 鼻状构造 nosing structure 背斜褶曲一端向下倾没,另一端抬起的构造。 4 裂缝 fracture 岩石受外力或内应力时,丧失结合力产生破裂但没有产生位移的叫裂缝。 储集层 reservoir 凡是能够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储集层。 盖层 caprock 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岩层称盖层。 封堵层 seal rock 位于储集层侧面的能够封隔油、气侧向运移和逸散的岩层称封堵层。 储集空间 reserving space 储集层内能储集流体的空间,称储集空间。通常分为孔隙、溶洞和裂缝三类。 原生孔隙 primary pore 储集岩层内的储集空间形成于岩石形成时的时期,如砂岩颗粒之间的孔隙,是砂岩沉 积时形成的,叫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secondary pore 储集岩层内的储集空间形成于岩石成岩以后的时期,如裂缝、溶蚀孔、洞等。 油层物性 petrophysical property 主要是指油层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能,这两种物性决定了储层所含油气的产能。 总孔隙度 bulk porosity 岩石样品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称该岩样的总孔隙度或称绝对 孔隙度,以百分数表示。 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 岩样中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流体在其中能够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 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渗透率 permeability 在一定压差条件下,岩石能使流体通过的性能叫岩石的渗透性,岩石渗透性的好坏以 渗透率数值表示,流体通过孔隙介质时服从达西公式。 绝对渗透率 absolute permeability 岩石中只有一种流体通过时,求的得渗透率值称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effective permeability 岩石中有两种或三种流体,岩石对其中每一相的渗透率称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 relative permeability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相对渗透率。 孔隙喉道 pore throat 砂岩颗粒堆积,粒间形成孔隙,孔隙和孔隙之间连接的窄细部分称孔隙喉道。 喉道中值 throat mid-value 喉道的大小以累积频率图表示。图上相应于 50的喉道值称喉道中值。 喉道平均值 throat mean 孔隙喉道大小的平均量度。 喉道均质系数 throat eveness coefficient 表征一个喉道与最大喉道的偏离值。 渗透率级差 permeability max-min ratio 研究储层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的指针之一,即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 渗透率变异系数 permeability variation coefficient 反映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表示围绕渗透率集中趋势的离散程度。 5 渗透率突进系数 permeability max-mean ratio 层内最大渗透率与平均渗透率的比值,也称非均质系数。 四性关系 four-property relationship 是指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关系。 层内非均质 innerbeded heterogeneity 指单油层内的非均质性,一般是岩石垂向组合特征,指渗透率差异程度和夹层分布。 层间非均质 interbeded heterogeneity 指油层与油层之间的非均质性。 平面非均质 areal heterogeneity 主要指油砂体在平面上的变化,主要包括油层的油层物性变化和岩性、岩相变化。 隔层 barrier layer 对流体流动能起隔挡作用的岩层,碎屑岩中储层中的隔层以泥质岩类为主,也包括少 量其它岩性。 夹层 interbed 单砂层内存在一些不连续的薄层,如泥质、细粉砂质、硅质、钙质等薄层称夹层,它 直接影响单砂层的垂直渗透率。 粘土矿物 clay mineral 组成粘土岩的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等,这些粘土矿物常充填于 储层孔隙中,它的存在方式对储层的物性影响很大。 储层敏感性 ation sensitivity 所有油井的油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对油层损害的程度即为储层敏感性。 砂体连通性 connectivity 各种成因的砂体在垂直向上和平面上相互连通的程度。 地震勘探 seismic exploration 采用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征,查明地下地质构造、 预测储集层横向变化等,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二维地震 2D-seismic 在一条观测线上激发和接收地震波,获得地下地质体在二维空间的特征。 三维地震 3D-seismic 在一个观测面上激发和接收地震波,获得地下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特征。 四维地震 4D-seismic 在同一位置隔一定时间进行重复性三维地震观测,通过研究两次三维地震观测结果的 差异,进行油藏监测。 高分辨率地震 high-resolution seismic 在野外采用宽频带观测,室内采用高保真处理的地震勘探方法。 开发地震 development seismic 利用地震技术,结合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多学科资料,在油气田开发前期和开发 过程中对油气藏进行描述和动态监测的新技术。 水平叠加剖面 stacked section 只经过水平叠加处理,未进行偏移归位处理所获得的地震剖面。 叠偏剖面 stacked-migrated section 先进行水平叠加处理,后进行偏移归位处理所获得的地震剖面。 偏移叠加剖面 migrated-stacked section 先进行偏移归位处理,后进行共深度点叠加所获得的地震剖面。 6 水平切片 horizontal slice 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深度)各道的信息,它反映了不同地层 在同一时刻(深度)的出露情况。 波阻抗剖面 acoustic impedance section 经过反演处理,将野外的地震记录转换为波阻抗(密度乘速度)曲线而形成的剖面。 层速度剖面 layer velocity section 经过反演处理,将野外的地震记录转换为声波速度曲线而形成的剖面。 二步三维偏移 two-step 3D-migration 沿 X、Y 方向各作一次二维偏移,以达到三维偏移归位的目的。 一步三维偏移 one-step 3D-migration 通过在三维空间的一次偏移,达到三维偏移归位的目的。 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ratio 在地震资料中有效信号与干扰信号能量的比值。 分辨率 resolution 是指地震资料区分单独地质特征的能力。垂向分辨率是指地震资料所能区分的地质体 的最小厚度,横向分辨率是指地震资料所能区分的地质体的最小面积。 平均速度 average velocity 地震波垂直穿过地层总厚度与所用总传播时间之比。 层速度 layer velocity 在层状介质中(如沉积岩剖面) ,某一层内的平均速度为该层的层速度。 波阻抗 acoustic impedance 岩石的密度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乘积。 反射界面 reflector 具有不同波阻抗值的两个岩层的分界面。 反射系数 reflection factor 是指当波垂直入射到反射界面时,反射波能量(振幅)与入射波能量(振幅)的比值。 同相轴 event 地震剖面上相邻地震道地震波相同相位的连线。 波组 wave group 是指比较靠近的若干个反射界面所产生的反射波的组合,由 2-3 个以上的同相轴组成。 亮点 bright spot 是指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油气藏的存在,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 ,由于在照相 底片上该强反射透明的发“白” ,因此称为亮点。 平点 horizontal spot 同一油藏中,气油或气水界面产生的水平状强反射。 极性反转 polarity reversal 当砂岩含气时,其波阻抗小于上覆泥岩的波阻抗,使泥岩与含气砂岩界面的反射系数 为负值,含气砂岩顶面的反射波极性与其两侧来自含水砂岩顶面的反射波的极性相反,称 为极性反转。 地震相 seismic facies 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地震反射特征的总和。 地震反演 seismic inversion 把常规的界面型反射剖面转换成岩层型的测井剖面,将地震资料变成可与测井资料直 接对比的形式,实现这种转换的处理过程叫地震反演。 7 地震正演 seismic normalization 给定一地质模型,从理论上计算其地震响应(地震记录或地震剖面)的过程称正演。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 logging-constrained reversion 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反演技术,以地震解释层位作控制,用具有丰富高频信息和完整低 频成分的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推算出高分辨率的地层波阻抗剖面 地震地质剖面 seismic-geologic section 地震资料结合少量钻井资料所编制的地质剖面。 地震层序地层学 seismic-sequent stratigraphy 在地震相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来解释地震资料,预测古代沉积环境、 生油和储油岩相分布及可能的有利含油气地带。 地震子波 seismic wavelet 由爆炸(或其它振源)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以冲击波形式传播,破坏介质并 使介质发生非弹性形变。在此过程中脉冲本身的能量也迅速衰减,高频成分被强烈吸收。 当传播到一定距离时 (几百米) , 波形逐渐稳定, 这时地震波有 2-3 个周期, 延续时间 60-70 毫秒,在继续传播过程中波形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地震子波。 合成地震记录 synthetic seismogram 是把声波测井资料经过人工合成而得到的地震记录。 层位标定 level calibration 利用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出地震剖面上各反射波同相轴所对应的地层分界面。 AVO 技术 AVO technique 利用共深度点道集资料,分析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即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估算界 面的弹性参数泊松比,推断地层的岩性和含油气情况。 三瞬剖面 three instantaneous parameter section 是指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三种瞬时参数剖面。 测井 well logging 在勘探和开采石油过程中、利用各种仪器测量井下地层的物理参数及井的技术状况, 分析所记录的资料、进行地质和工程方面研究的技术。 开发测井 development well logging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测井方法、仪器设备和解释技术。 测井曲线 logs 测量的地层物理参数按一定比例随井深连续变化记录的曲线。 测井系列 well logging series 针对不同的地层剖面和不同的测井目的而确定的一套测井方法。 测井仪器标准化 logging tool standardization 利用标准物质及其装置、对同类型测井仪器按操作规范进行统一的刻度。 电阻率测井 resistivity logging 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方法。 微电极测井 microelectrode log 使用微电极系进行的测井。 侧向测井 laterolog 采用聚焦电极系,使供电电流向井眼径向聚焦并流入地层的电阻率测井方法。根据电 极的不同组合,分为三侧向、七侧向、双侧向、微侧向、邻近侧向及微球形聚焦测井等。 感应测井 induction logging 采用一组特定的线圈系,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层电导率的测井方法。 8 介电常数测井 dielectric log 使用特定天线测量地层介电常数的测井方法。根据测量目的不同,又分为幅度介电测 井,相位介电测井。 电磁波传播测井 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log 介电常数测井的一种,它测量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时间和衰减率。 自然电位测井 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 测量井内自然电场的测井方法。 自然伽马测井 natural gamma-ray logging 在井中连续测量地层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射的伽马射线的测井方法。 API单位 API unit 美国石油学会规定的自然伽马和中子伽马的计量单位。规定在美国休斯顿大学自然伽 马测井刻度井中测得的高放射性地层和低放射性地层的读数差的 1/200 为一个API自然 伽马测井单位。对中子伽马测井、在中子测井刻度井中将仪器零线与孔隙度为19%的印 第安纳石灰岩层的中子测井幅度差值的 1/1000 为一个API中子测井单位。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natural gamma ray spectral log 在井中测量由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射的伽马射线,进行能谱分析,定量测量地层 铀、钍、钾含量的测井方法。 密度测井 density logging 在井中测量地层电子密度指数的测井方法。用来确定地层体积密度。 岩性密度测井 litho-density log 在井中测定地层电子密度指数ρe和光电吸收指数pe值的测井方法。 补偿中子测井 compensate neutron log 一种双探测器热中子测井。采用大强度的同位素中子源和不同源距的两个探测器,用 比值法补偿井眼的影响。 声波测井 acoustic logging 测量声波在地层中传播特性的测井方法。 声波变密度测井 acoustic variable density logging 记录在井壁介质中声波的整个波列中的前 1214 个波幅度的一种测井方法。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comprehensive log interpretation 对用多种测井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地质解释。 储集层基本参数 reservoir fundamental parameter 指反映储集层性质的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含油气饱和度和储集层 有效厚度。 测井解释模型 log interpretation model 测井解释中采用的简化地层模型。它是建立各种测井响应方程的基本工具。 测井响应方程 log response equation 各种测井方法测量的物理参数与地层各部分的物理参数及其相对体积的关系式。 岩石体积模型 model of bulk-volume rock 测井解释中最常用的一种简化地层模型,它按岩石各种成分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分别 累积其体积、 使岩石总体积等于各部分体积之和。 而岩石某一物理量是各部分相应的物理量 之“和” (求“和”方法要视物理量的性质而定) ,由后者导出测井响应方程。 物质平衡方程 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内各部分的相对体积之和为1时得到的方程。 纯砂岩模型 clean sandstone model 9 指地层不含泥质或泥质含量很少的砂岩模型。它认为纯岩石由骨架和有效孔隙两部分 组成。 泥质砂岩模型 shaly sandstone model 考虑了泥质含量对测井参数的影响,使测井响应方程能同时适用于纯砂岩和泥质砂岩 而建立的简化地层模型。泥质砂岩模型由骨架、泥质和有效孔隙三部分组成。 双水模型 dual water model 为了计算泥质砂岩的含水饱和度而采用的一种简化地层模型。它认为泥质砂岩由岩石 颗粒(骨架及干粘土)和总孔隙体积两部分组成。而总孔隙体积除了含油气外,还含有两种 电阻率不同的水紧贴孔隙表面的束缚水 ( “近水” )和离孔隙表面较远的“远”水。 地层电阻率因子 ation resistivity factor 完全含水时的岩石电阻率Ro与该岩石孔隙中地层水电阻率Rw的比值,用F表示。 电阻率指数 resistivity index 油气层岩石电阻率Rt与该岩石完全含水时电阻率Ro的比值,用I表示。 阿尔奇公式 Archie’s ulas 由阿尔奇建立的纯岩石解释公式 (a)地层因子F与岩石有效孔隙度Φ的关系式(F-Φ关系式) F=a/Φ m (b)地层电阻率指数I与含水饱和度Sw的关系式(I-Sw关系式) I=b/Sw n 其中Φ-孔隙度,%; Sw-含水饱和度,%; a和b-经验常数; m-胶结指数; n-饱和指数。 M-N交会图M-N crossplot 判断岩性和选择岩性模型最常用的交会图。M值 用声波和密度计算,N值用中子和密度计算。 岩石骨架识别图 matrix identification plot 用测井资料绘制岩石骨架密度和骨架时差的交会图,其作用与M-N交会图相同。 测井资料归一化 log data normalization 在岩相研究中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使常规测井数据和地层倾角合成曲线的数据都变成 小于 1 或等于 1 的数。 测井相分析 electrofacies 一组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物的测井响应用计算机自动确定岩相时,测井相 是最终模式对应的一组测井资料,每个测井相都对应于一个岩相。 截止值 cut-off values 挑选出某类地层所用的地质参数下限值和上限值。 POR程序 POR program Atlas 公司只用一种孔隙度测井资料对泥质砂岩进行分析程序。 SAND2程序 SAND2 program 改进的泥质砂岩程序,采用多种方法计算泥质含量,用中子密度交会图计算孔隙度和 泥质含量。 NEWSAND程序 NEWSAND program 德莱塞公司针对SAND2程序改进的较成熟泥质砂岩分析程序,提供了求准泥质砂 岩油气层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可靠方法。 10 CRA程序 CRA program Atlas 公司复杂岩性分析程序。用于解释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四种常见矿 物中任两个矿物加上粘土组成的复杂岩性。 CLASS程序 CLASS program Atlas 公司应用测井资料分析地层中粘土矿物和瓦克斯曼-史密茨模型评价泥质砂岩 地层的分析程序。 ELAN程序 ELAN program 斯伦贝谢公司推出的最优化解释程序,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解释模型所描述的最佳联 立方程对地层进行一步步的定量求解。 第二节 油层物理名词 岩石物理性质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指岩石的力学、热学、电学、声学、放射学等各种参数和物理量,在力学特性上包括渗 流特性、机械特性(硬度、弹性、压缩和拉伸性、可钻性、剪切性、塑性等) 。 流体物理性质 fluid properties 油层流体是指油层中储集的油、气、水,它们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各种特性参数、相态 特征、体积特征、流动特征、相互之间的作用特征及驱替特征等。 水基泥浆取心 water-base mud coring 水基泥浆钻井时所进行的取心作业。 油基泥浆取心 oil-base mud coring 油基泥浆钻井时所进行的取心作业; 它保证所取岩心不受外来水侵扰, 通常在需要测取 油层初始油(水)饱和度时选用。 岩心 core 利用钻井取心工具获取的地下或地面岩层的岩石。 岩样 core sample 从岩心上钻取的供分析化验、 实验研究用的小样 (一般长 2.5cm~10.0cm、 直径 2.5cm~ 3.8cm) 。 井壁取心 sidewall coring 用井壁取心器从井壁获取地层岩石的取心方法。 岩心收获率 core recovery 指取出岩心的长度与取心时钻井进尺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密闭取心 sealing core drilling 用密闭技术,使取出的岩心保持地层条件下流体饱和状态的取心方法。 保压取心 pressure coring 用特殊取心工艺和器具,使取出的岩心能保持地层压力的取心方法。 定向取心 orientational coring 能知道所取岩心在地层中所处方位的取心方法。 冷冻取心 freezing core 用冷冻来防止岩石中流体损失和胶结疏松砂岩岩心破碎的岩心保护方法。 常规岩心分析 routine core analysis 常规岩心分析分为部分分析和全分析。 部分分析是使用新鲜或者经过保护处理的岩样只 进行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的测定。 11 全分析是使用新鲜或者经过保护处理的岩样进行空气渗透率、孔隙度、粒度、碳酸盐含 量以及油、气、水饱和度的测定。 特殊岩心分析 special core analysis 是毛细管压力、液相渗透率、两相或三相相对渗透率、敏感性、润湿性、压缩性、热物 性、电性等岩心专项分析项目的总称。 全直径岩心分析 whole core analysis 利用钻井取心取出的全直径岩心,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全部分析测定。 岩屑 cutting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岩石碎屑。 砾 gravel 颗粒直径大于或等于 1mm 的石英、长石类或其它矿物颗粒。 粗砂 coarse sand 颗粒直径在 0.5~1mm 的石英、长石类或其它矿物颗粒。 中砂 medium sand 颗粒直径在 0.25~0.5mm 的石英、长石类或其它矿物颗粒。 细砂 fine sand 颗粒直径在 0.1~0.25mm 的石英、长石类或其它矿物颗粒。 粉砂 silty sand 颗粒直径在 0.01~0.1mm 的石英、长石类或其它矿物颗粒。 粘土 clay 颗粒直径小于 0.01mm 的各种矿物质。 砂岩定名标准 (1) 根据粒级分类标准, 将某粒级含量≥50者定为主名。 含量在 25~50者称为 “质” , 含量在 10~25者称为“含” , “质” 、 “含”写在主名之前。 (2)若其中没有一个粒级含量≥50时,如果细砂、中砂、粗砂之和≥50者定为不等 粒砂岩;如果细砂、中砂、粗砂之和<50者定为混合砂岩。 岩石的粒度组成 grain size composition of rock 指构成砂(砾)岩各种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通常用重量百分数表示。 筛析 sieve analysis 用一组已知孔径的筛网测定岩石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 沉速分析 analysis of setting velocity 用颗粒在液体中的下沉速度来测定岩石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 其理论计算公式为斯托克 公式。 斯托克公式 Stokes ula 1 18 1 2 − ρ ρ γ gd v 是确定球形固体颗粒在液体中下沉速度的公式. 式中d颗粒直径; v颗粒的沉降速度; ρ液体密度; γ液体的动力粘度; g 重力加速度; 12 ρ1颗粒的密度。 粒度组成分布曲线 distribution curve for grain size 指砂(砾)岩某一粒径范 围的颗粒与其所占重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一般用直方图表示。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curve for grain size 指砂(砾) 岩颗粒累积重量百分数与其对应粒径(取对数)的关系曲线。 不均匀系数 nonuni coefficient 指砂岩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上某两个累积重量百分数所对应的颗粒直径之比, 是反映 砂(砾)岩粒度组成不均匀程度的一个指标;不均匀系数越接近 1,表明砂(砾)岩粒度组 成越均匀。如累积重量为 60的颗粒直径 d60与累积重量为 10的颗粒直径 d10之比。 岩石孔隙 porosity of reservoir rock 广义的岩石孔隙是岩石内部的孔隙(孔腔)和喉道的总称。由于颗粒大小不同,形状各 异,排列复杂,加上胶结物的多样性,使岩石孔隙形状、分布、连通状况极为复杂,极不规 整,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立体网络。 孔隙 pore 砂岩中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颗粒(胶结物)包围的空间称为孔隙(孔腔) 。 喉道 throat 砂岩中孔隙(孔腔)之间的连接部分称为喉道,其几何尺寸要明显小于孔隙。 配位数 coordination number 孔隙与周围孔隙连通的喉道数量,砂岩的配位数一般为 2~15。 岩石的原生孔隙 primary porosity of rock 岩石在沉积和成岩后未受任何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存在的孔隙称为原生孔隙。 岩石的次生孔隙 secondary porosity of rock 成岩后的岩石受到地应力、 水淋滤或其他物理化学作用, 或上述作用的综合影响所产生 的孔隙称为次生孔隙。 孔隙体积 pore volume 指广义孔隙的总体积。 闭端孔隙 dead-end pore 在孔隙系统中,只有一个通道与其他孔隙连通的孔隙称为闭端孔隙,亦称盲孔(blind pore) ,此类孔隙通常只允许流体渗入,对流体在其内部运移流动贡献甚微。 连通孔隙 interconnected pore 在孔隙中相互连通并对流体在其中运移流动有贡献的孔隙。 孔隙结构 pore structure 指岩石中孔隙的大小、几何形态、分布特征、均匀程度、连通状况等特性。 孔隙大小分布曲线 pore size distribution curve 习惯上是指砂岩中一定大小的孔隙与其所占孔隙总体积百分数的关系曲线。 孔隙平均值 mean pore size 孔隙大小平均值因定义及计算方法而异, 例如可按孔隙体积的加权平均而得出, 但更多 地按 “平均水动力学直径”DM的含义从流体力学的意义上取平均值, 通常定义为DM4 (V/S) , 式中V/S是孔隙采取算术方法求平均值。 孔隙结构模型 pore structure model 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球形颗粒排列的球粒模型; 第二类是毛细管排列的毛细管束模 型;第三类是各种结构的网络模型。球粒模型对毛管滞后,为求得水饱和度及剩余油饱和度 提供了简便定性解释; 毛细管束模型主要用于研究毛细特性和毛细管压力的定量计算; 网络 模型主要用于数模和渗流机理研究。 13 网络模型 network models 网络模型又分为网络物理模型和网络数学模型。 网络物理模型是由人工经一定工艺过程 而制成的孔隙模型, 这种模型比较接近实际多孔介质的结构。 网络数学模型又分为二维和三 维模型,由弥渗理论研究孔隙结构参数对多孔介质中渗流过程的影响。 岩石的绝对孔隙度 absolute porosity of rock 岩石的总孔隙体积Vtp(包括有效孔隙和无效孔隙)与岩石总体积Vf的比值称为绝对孔 隙度Φa。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其表达式为 f tp a V V φ 岩石的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 of rock 岩石中有效孔隙体积Vep与岩石总体积Vf的比值称为有效孔隙度Φe, 用小数或百分数表 示,其表示为 f ep e V V φ 迂曲度 tortuosity factor 渗流过程中流体质点实际走过的路程长度Le与宏观渗流方程中所假定的流体质点通过 的路程长度L的比值的平方(Le/L) 2定义为迂曲度 T。 储层综合弹性系数 complex elastic coefficient of reservoir rock 指油层压力每降 0.1MPa,由于流体膨胀和岩石孔隙缩小,使单位体积岩石内所能驱出 的流体体积Cp,数学表达式为 pL CCCφ 式中Φ岩石的孔隙度; CL,Cp流体压缩系数和岩石压缩系数。 储层的总压缩系数 total compressibility of reservoir rock 指储层岩石的孔隙压缩系数与所含流体压缩系数之和。 如果孔隙中含有油和水, 则总的 压缩系数为 pwwoot CCSCSC 式中Ct总压缩系数 So、Sw分别表示油、水饱和度; Co、Cw油、水压缩系数; Cp岩石孔隙压缩系数。 岩石的压缩系数 rock compressibility 指油层压力每降低 0.1MPa,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体积的变化值。表达式为 pV V C f p p ∆ ∆ 式中ΔV油层压力降低时Δp,孔隙体积缩小值; Vf岩石体积。 岩石孔隙压缩系数 pore space compressibility of rock 指地层压力改变 0.1MPa 压力时,单位孔隙体积的变化值,也称岩石有效压缩系数。 14 覆盖压力 overlying pressure 上部盖岩石层加在下部岩石单元上的压力。 孔隙压力 pore pressure 岩石孔隙所承受的内部流体压力,也 称地层压力。 净有效覆盖压力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