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发展基本规律.pdf
第 3 5卷第 1期 2 0 1 3年 1 月 石 油 寥 沾届 P ETR0L EUM GE0LoGY EX PERI MENT Vo l _ 3 5. No . 1 J a n ., 2 0 1 3 文章编号 1 0 0 1 - 6 1 1 2 l 2 0 1 3 O 1 一 O o 7 2 一 O 4 油气勘探发展基本规律 郭元岭 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处, 山东 东营2 5 7 0 0 1 DOI 1 0. 1 1 7 8 1 /s y s y d z 2 0 1 3 01 1 2 摘要 勘探的发展 表现为储量增长的过程 . 这一过程受到 了队伍 、 环境 、 资源等条件 的影响 。不考虑资源条件 的差异 , 更 容易寻找 到勘探活动 中的共性要素 , 可进一步归纳为勘探系统 、 勘探指导思 想 、 勘探能力 、 勘探过 程等。勘探系统是各要 素之 间相互关 系 的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 是勘探发展的基础, 对资源的战略需求、 勘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等决定了勘探系统的构成。勘探指导思想 的科学性是形成较强勘探能力 的关键 , 决定了勘探过程的工作质量 。勘探各要素之间共 同作用 , 决定 了储量增 长的特点 , 这就形 成了勘探发展 的基本规律。提出油气勘探发展规律这一概念 , 有利 于对勘探活动的特点进行 规律性分析 。 关键词 油气勘探 ; 勘探系统 ; 勘探指导思想 ; 勘探能力 ; 油气储虽增 长 中图分类号 T E l 3 2 . 1 文献标识码 A Ba s i c r e g u l a r i t y o f pe t r o l e um e x p l o r a t i o n de v e l o pme nt Gu o Yu a n l i ng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i v i o n 0 厂 S I N O P E C S h e n g l i O i lfi e l d C o m p a n y , D o n g y i n g , S h a n d o n g 2 5 7 0 0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s s h o wn b y t h e g r o wt h o f r e s e r v e s ,a n d i s i n flu e n c e d b y t e a m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r e s o u r c e .I t i s e a s i e r t o fi n d t h e c o m mo n e l e m e n t s s u m ma r i z e d a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g u i d i n g i d e o l o g y ,c a p a b i l i t y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f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r e s o u r c e a r e n o t t a k e n i n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a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e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f o r m a mo n g a l l o f t h e e s s e n t i a l f a c t o r s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d e c i d e d b y t h e s t r a t e g i c d e ma n d s for r e s o u r c e 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s t a g e s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E x p l o r a t i o n g ui d i n g i d e o l o g y o f s c i e n e e i s t h e ke y t o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s t r o ng e x p l o r a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n d d e t e rm i ne s t h e w o r k i n g q u a l i t y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T h e v a r i o u s e l e me n t s wo r k t o g e t h e r ,a n d d e c i d e t h e g r o wt h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r e s e r v e s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t h e b a s i c r e g u l a r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i s p u t f o r w a r d,wh i c h mi g h t b e c o n d u c i v e t o t h e r e g u l a r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c t i v i t i e s . Ke y wo r d s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e x p l o r a t i o n s y s t e m;e x p l o r a t i o n g u i d i n g i d e o l o gy ;e x p l o r a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r e s e r v e s g r o wt h 油气勘探自始至终都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 一是 如何正确认识地下, 即石油地质规律问题 二是如何 正确认识勘探活动, 即勘探发展规律问题 , 前者决定 了后者。勘探的发展表现为储量增长的过程, 这一过 程受到了队伍、 环境、 资源等条件的影响⋯, 这些条件 可进一步细分为油气资源、 勘探系统、 勘探指导思想 、 勘探能力 、 勘探过程等要素, 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 以及对储量增长的影响作用, 就形成了勘探发展 规律。不同盆地的油气勘探历史, 都呈现出了许多共 同的经验和教训, 并在勘探实践中反复起作用, 尊重 它就会事半功倍。 违背它就会蒙受损失, 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l2 ] , 这体现的就是勘探发展规律。 l 勘探系统 油气勘探系统 或者勘探队伍 的构成是勘探 活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 油 气勘探的目的是发现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油气藏. 这就决定了勘探系统具有特定的构成 . 在油 田公司 层面, 它包括了地质 、 物探 、 钻井 、 管理等多种专业 队伍, 围绕着勘探的目的 即发现有商业价值油气 藏 集合成了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_3 ] 。勘探系统 是活动着的 、 发展着的 、 具有相对专业独立性 、 与其 他系统有着广泛联系的社会系统。其结构的合理 性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解决探 区地质认识 和工 程技术等问题, 因此, 地质资源条件、 对资源的需 求、 所处勘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等决定了勘探系统 的构成。勘探能力和探区地质资源条件之间的矛 盾、 储量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勘 探中的两大 基本 矛盾。这两 大 矛盾贯 穿于 勘探 全过程。 并导致了勘探系统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 收稿日期 2 0 1 2 0 8 - 1 0 ; 修订日期 2 0 1 3 一 O 卜l 0 。 作者简介 郭元岭 1 9 6 9 一 , 男, 高级工程师, 从事油气勘探综合研究及管理工作。E m a i l Y L G 5 3 4 s o h u . c o rn 。 第 1 期 郭元岭.油气勘探发展基本规律 7 3 善 。 这是勘探系统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社会系统所 表现出来的具有 自我修复、 自我完善的能力。 2 勘探指导思想 勘探指导思想是为了能坚持勘探原则 、 实现勘 探 目的所采用的思维方式 。构造地质学 、 层序地层 学 、 含油气系统理论 、 成藏动力学 、 “ 源控论 ” 、 “ 复 式油气聚集带理论” 、 “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等石 油地质理论均是经勘探实践验证有效 的勘探指导 思想。具体工作中, 地质模式就是石油地质理论在 勘探中的应用形式l 4 ] 。形成正确 的勘探 指导思 想, 指的就是建立正确的地质模式, 因为它突出了 对关键地质要素的认识 , 明确了勘探 的重点。构造 演化决定了盆地类型 , 从而决定了沉积样式 , 构造 与沉积又共 同构成了油气运聚体系 , 因而也决定了 油气成藏[ 6 ] 。储层条件严格地影响着油藏质量 和 产量 . 关系到储量的经济效益 , 尤其在陆相盆地中, 对储层 的识别 、 描述 、 改造等是勘探开发中至关重 要的问题。油气 的生成与运移决定了油气的流向, 因而决定了油气藏的分布路径, 也决定了油气藏的 位置。油气生一运一聚的时空配置关系是决定油 气 富集的必要条件 . 圈闭发育只是油气聚集 的充分 条件。可以说 , 对构造体系、 沉积体系、 油气输导体 系等 的认识都是形成勘探指导思想的基础。 石油地质理论对勘探的指导作用 。 不仅表现在 可以指导形成科学的勘探部署方案, 更重要 的是理 论创新往往能 引领勘探进入新 的发展阶段 。油气 藏是一种非均质的三维地质体 , 从不 同角度观察会 发现不同的面貌 , 用不同地质模式推理会得出不同 的认识 . 用不同技术手段验证也会揭示出不同的特 征。不同勘探阶段信息量不一样, 对同一个地质体 的认识也不一样 , 这就是认识 的局限性。但是转换 思路搞勘探 , 也就是用新的石油地质理论做指导 , 经常会有新发现 , 利用新思路在老区发现新油 田的 例子已屡见不鲜 7 ] 。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实现 了 勘探思路的转换 . 体现 了勘探思维 的创造性 , 往往 会开辟勘探新局面 勘探过程是地质认识不断逼近客观事实的过 程, 这期间需要开展大量的地质规律研究, 这种研 究是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 采用综合研究_ 8 J 和 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预测。地质认识的新突破往 往意味着石油地质理论实现了创新。勘探石油地 质理论创新的途径之一, 是按照石油地质学的基本 内容从构造体系、 沉积体系、 热化学体系、 油气运聚 体系或输导体系等不同侧面反复深入观察所勘探 的对象 , 就会有不 同的发现。 就会不断丰富和完善 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体系和内涵。途径之二是着力 提高理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油气有机成因性 、 流动 性两大特性 , 决定 了油气成藏 的研究需 要追本溯 源。只要能发挥出成藏规律逻辑推理的作用, 并能 具体化为工程、 技术、 思路、 方法, 乃至图件、 表格、 方程等等,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就具有了很强的指 导性和应用价值。途径之三是反复实践反复认识 。 石油地质学是一 门实践 的科学 【 9 ] , 越是 大规模 的 勘探实践越能推动石油地质理论创新。每一次理 论创新都会带来新 的储量增长。勘探 中被验证是 有效的地质模式往往会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 但这种 定式常常会不适应新情况的需要。适应新情况 , 突 破老定式, 建立新模式, 便实现了理论的创新。理 论创新当然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提炼 , 实践经验可 以来源于勘探活动 , 也可来源 于学习 , 无论哪种方 式, 都要做到去伪存真、 提炼概括、 继承发展。 勘探过程 的推进以及勘探能力的提升促进了 石油地质理论 的创新。石油地质理论创新是勘探 发展的需要 , 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就是空谈 。勘探 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需要满足 3个条件 一是建立 起清晰的地质模型 , 二是形成具体 的勘探 工作程 序, 三是配套出相应 的工程技术手段 。因此 , 突破 原有认识并形成有效的勘探地质模式 , 往往是与勘 探阶段 、 勘探能力密不可分的。油气成藏理论的研 究 关 键 是 盆 地 输 导 体 系 的空 间刻 画和 定 量 评 价[ 1 0 - 1 1 ] 。而当前我们还只能做到对输导体系简单 的描述 , 而油气运移路径上的断裂、 不整合面 、 砂体 等输导体系的构成要素, 在排烃时期是不是有效的 输导层 . 相互之间是不是构成了一个有效的输导体 系。 一个体系内部的不同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配合 的. 体系与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输导体系与有利 聚集背景 的时空匹配关系等等 , 目前都无法准确回 答 一旦这些地质问题能用技术手段加以刻画 , 一 种新的具有更强指导作用的理论就会应运而生。 3 勘探能力 勘探能力就是在投资支持下, 勘探系统 或勘 探队伍 实现 的储量增 长效果 。勘探能力 的形成 取决于工作信心、 决策能力、 管理水平、 投入力度等 方面。 坚定勘探信心需要“ 头脑中有油” 。当然, “ 头 脑中有油” 需要建立在对地质条件科学评价的基 础之上。按照石油地质理论, 只要沉积盆地中发育 烃源岩, 并进入过生烃门限, 就一定生成过相当数 7 4 石 油 雾 铭弛届 第 3 5卷 量的烃类 . 并能运聚成藏 1 。没有发现不 能作 为 没有油气藏 的证据 . 这是勘探家 坚定 “ 头脑 中有 油” 的认识基础 头脑中有油 , 就会按 照石油地质 规律认识地质问题 、 组织工程运行、 实现储量增长。 勘探决策 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勘探部署方案 是否合理, 这需要对地质条件有较为正确 的认识 , 同时 , 对勘探队伍的组织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也要 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勘探部署方案 的合理性取决 于队伍的工作能力与地质条件的匹配性。只有通 过学习和实践 , 体会过多次规模不 同、 难易程度不 同 、 成功与失利效 果不 同的勘探实例 , 掌握 了大量 油气成藏模式, 具有较强分析判断能力、 组织指挥 能力 、 成败承受能力的勘探活动指挥家 , 才是优秀 的勘探家。 勘探决策需要运用集体智慧。集体智慧是在 个人智慧的基础上有机组合提炼而成 的, 这需要每 个人都发挥作用, 更需要领导者能将正确的意见汇 总集成。油气勘探的技术性很强 , 需要不同专业技 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共同完成 , 这期问出现技术争论 是正常的。技术争论恰恰是明辨真理、 凝聚智慧的 好方法。平等争论才能促使争论者发挥真水平 , 但 平等争论的原则不是 同场争论 , 而是 同级别争论 。 进行地位不对称的技术争论 , 很容易使对方不战而 退 , 从而损失大量真知灼见。勘探领导者应创造条 件和机会引发技术争论 , 在鼓励并听取不 同下级人 员之间同级别 的争论之后 。 运用 自身智慧择其优者 而决策 。勘探 的高风险性对坚持技术 民主提 出了 更高要求 , 发扬技术 民主是勘探需要, 更是一种胸 怀和修养。 勘探管理不能片面地等同于质量管理、 成本控 制_ 1 , 它应当是 围绕着如何 实现地质任务而开展 工作。勘探 的目的决定 了勘探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 一 是工作 目标一致的原则 , 将勘探的目的作为不同 专业队伍的共同 目的并分解落实, 才能围绕这一共 同目标制定各专业 自身发展 目标和微观工作 目标 二是资源有序接替的原则_ 1 , 不体现这一点, 当前 的勘探管理再精细也没有意义 三是勘探程序规范 的原则. 按照“ 程序不能超越. 节奏可以加快” 的基 本要求遵守勘探程序 , 能使勘探工作层次清楚、 重点突出, 减少甚至避免人为失误。坚持上述原 则 就能体现出勘探工作的逻辑性, 即作为一项复 杂系统工程应表现出的专业配合的逻辑性、 领域接 替的逻辑性、 工作顺序的逻辑性。 油气勘探是一项有投入有产出的商业活动, 在 投资的支持下。 通过开展物探 、 探井等勘探工程, 获 得具有商业 开发价值 的油气 储量 | 】 。一般情 况 下 , 投入力度越大,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越多 , 储量的 发现能力越强。勘探需要投资做保障, 而投资更需 要受到效益 的鼓励_ l 。投 资决 策是建 立 在有说 服力的认识基 础上 的。不 同油 田公 司之 间勘 探 投资的 比例分配主要依 据是各 自的勘探前景 、 勘 探 目标落实程 度 、 工程 施工 能力 、 预期 效益 等 因 素 , 相互之间共同遵循择 优先探的理念。勘探前 景不明朗、 目标不落实甚至效益预期过低。 都难 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可以说 , 勘探 投资的主动权 掌握在油 田公司手里。 讨论勘探的投入 , 还需要考虑勘探的风险性特 征 1 ] , 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 . 就会面临风险。对 于一些未知的地质现象 、 尚不明确的成藏控制因素 和工程技术难点 , 只能勇于去 冒风险 , 敢于承担风 险投入。勘探 冒风险 。 就是牺牲局部利益换取全局 更大效益。树立风险效益观 . 需要勘探家具有过人 的胆识和智慧。针对资源潜力大、 勘探程度低的领 域进行 的风险钻探一旦成功 , 将带来重大的战略突 破意义, 推动勘探快速发展。 4 勘探过程 一 个含油气盆地的勘探过程往往要经历准备 期、 高峰期、 稳定期和衰减期等阶段, 这就是勘探的 周期性。新 区与老区的勘探 , 由于所处的阶段不 同, 会表现出不同的工作特点。 新 区勘探需要实现快速突破。新 区勘探能 否 快速突破的关键, 一是资源条件, 当油气富集, 勘探 突破成了高概率事件时, 往往会实现快速突破 ; 二 是勘探思路 , 当对石油地质条件认识较为正确 , 形 成了合理的勘探指导思想 , 抓住了勘探 的关键问题 并着力解决, 就能实现快速突破。勘探初期 , 尤其 需要注重石油地质条件特殊性 的研究 , 尽管很难 , 但总应该是在普遍规律指导下 . 突出对探区特有地 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认识 了特殊性就能更加注 意各成藏要素发挥作用时的区域整体性, 就不会盲 目照搬别处的模式和经验. 不至于夸大有利条件或 放大不利条件。新区勘探较为合理的做法, 一是勘 探目标的选择一般是先简单后复杂, 二是集中精力 首选近源的优势输导体系作为勘探突破 口, 三是认 真做好勘探 目标的优选评价。新区勘探阶段正确 的工作态度, 一应当突出勘探大发现就是大效益的 理念, 而不应当纠缠于一时一刻或者一IZ l 井的成功 失利_ 2 二应当善于“ 由简入繁” 地开展工作, 在起 步阶段每完钻一口预探井都要开展新一轮评价, 不 第 1期 郭元岭.油气勘探发展基本规律 7 5 断反思 , 不断深化 三是新 区突破之后更需 要理性 的思考 . 更需要不 同观点之间的积极讨论 . 更 需要 冷静分析勘探能力 , 更需要客观评估发展趋势 。 老 区勘探需要实现持续发展 2 。老区勘探持 续发展 的关键是能否实现后备资源的有效有序接 替。做好这一点 , 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资源储量 序列 , 而不是单纯以探 明储量指标作为当前勘探工 作的 目标 ; 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勘探领域周期性 发展的规律 , 超前做好增储领域 的有序接 替 , 在勘 探形势较好的时侯 , 未雨绸缪 , 做好 “ 三新” 领域的 预探工作 , 积极寻找有利的接替阵地 。实现老区勘 探持续发展 . 应 明确几个方面 的认识 问题 , 一是资 源量不应该束缚住勘探发展 ; 二是勘探的持续发展 不单是资源的问题 , 更是队伍 、 环境等多方面共 同 作用的结果 三是在充分认识共性条件 的基础上 , “ 简化” 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 , 全力攻克关键 问题 , 逐步深化认识 , 提高水平 _ 2 四是老区勘探 出现了 困难 . 原 因往往是勘探思路一成不变导致勘探部署 无从下手 、 资料状况及技术手段老化导致难 以适应 地质 目标要求 , 勘探投人不足导致难以满足储量增 长需求等等。 5 结束语 资源条件 、 勘探 系统 、 勘探指 导思想 、 勘探 能 力、 勘探过程等油气勘探各要素之间共 同作用 , 决 定了储量增长 的特点 , 这就形成 了勘探发展的基本 规律 。本文只是尝试性地提 出油气勘探发展规律 的概念 , 文中的观点也不一定合适 。 但希望能起 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 , 引起大家更加关注对勘探活动进 行规律性的研究 . 促进勘探工作更好地发展。 参 考文献 [ 2]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 0 ] [ 1 2 ] [ 1 3 ] [ 1 4] [ 1 5] [ 1 6] [ 1 7 ] [ 1 8 ] [ 1 9 ] [ 2 0 ] [ 2 1 ] 肖焕钦 , 郭元岭. 油气勘探 可持续 发展能 力及评 价体系 [ J ]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0 8 , 3 0 1 9 8 1 0 2 . [ 2 2 ] 邱中建 , 龚再升. 中国油气勘探 第一卷一第 四卷 [ M] . 北 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1 9 9 9 . 郭元岭. 油气勘探工作运行质量评价方法初探 [ J ] . 中国石油 勘探 , 2 0 0 7, 1 2 3 6 9 7 1 . 贾承造. 2 l世纪初 中 国石 油地质 理论 问题 与陆 上油气勘 探 战略[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 0 0 5 . 刘宝和. 从勘探实践 看找油 的哲学 『 M] .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 社 . 2 0 0 5 . 甘克文. 我国油气勘探 理论 和实践历史思考 『 J ] . 中国石油 勘 探 , 2 0 0 6 , 7 2 7 2 8 4 . 张善文. “ 跳 出框 框” 是老 油区找油 的关键 『 J ] . 石 油勘探 与 开发 , 2 0 0 4, 3 1 1 1 2 - 1 4 . 翟光 明, 王 玉普 , 何文 渊. 中国油气勘探综合 工作法 [ M] . 北 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2 0 0 7 . 赵文智 , 何登 发. 石油地质综合 研究导论 [ M] . 北 京 石油工 业 出版礼 . 1 9 9 9 . 李欣 , 闫伟鹏 , 崔周旗 , 等. 渤海湾盆地潜 山油气藏 勘探 潜力 与方 向[ J ]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1 2, 3 4 2 1 4 0 1 4 4. 罗群. 断裂带的输导与封闭性及其 控藏特征 [ J ] . 石 油实验 地质 , 2 0 1 1 , 3 3 5 4 7 4 4 7 9 . 胡朝元, 张一伟 , 查全衡, 等. 油气田勘探及实例分析[ J ] . 北 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 9 9 0 . 丁贵明. 油气勘探项 目管理工作 手册 『 M] . 北 京 石油工 业 出版社 . 1 9 9 5 . 郭元岭. 蒋有录, 赵乐强 , 等. 成熟探区油气勘探资源接替战略 方法研究 以济阳坳陷为例[ J ] . 石油学报, 2 0 O 7 , 2 8 1 2 o 一 2 6 . 翟晓先, 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实践与认识f J1 . 石 油实验地质 , 2 0 1 1 , 3 3 4 3 2 3 3 3 1 . 郭元岭 , 宗 国洪 , 赵乐强 , 等. 中国石油地质储 量增长规律分 析 [ J ] . 中国石油勘探 , 2 0 0 1 , 6 2 l 6 一 l 9 . 郭元岭. 成熟探区勘探经济评价研究 以济 阳坳陷为例 [ J ]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 0 0 5, 1 2 2 7 7 8 0 . 郭元岭. 油气勘探基本特征及其 对勘探家 的素质要求 [ J ] . 石油科技论坛 , 2 0 1 0 , 2 9 3 3 5 3 8 . 郭元 岭. 成 熟探 区勘探 地质 风险 评价 研究 以济 阳坳陷为 例 [ J ] . 油气地 质与采 收率 , 2 0 0 6, 9 5 9 4 - 9 7 . 郭元岭 , 蒋有录 , 赵乐强 , 等. 济阳坳 陷预探井失利地 质原因 分析[ J ] . 石油学报 , 2 0 0 5, 2 6 6 5 2 5 6 . 郭元岭. 成熟探 区勘探 发展 基本特征 [ J ] . 石油 实验地 质 , 2 0 1 l , 3 3 4 3 3 2 3 3 5 . 徐向华. 成熟探 区勘 探单 元划分 及其 意 义 以东 营凹陷为 例[ J ] . 石油实验地质, 2 0 1 l , 3 3 3 3 0 3 3 0 6 . 编辑徐 文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