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油气资源综合评价.pdf
2 0 1 1年 1 2月 第 3 O卷第 6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 t r o l e u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fie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De c .. 2 01 1 V0 1 . 3 0 No . 6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 3 7 5 4 . 2 0 2 1 . 0 6 . O 1 1 应用地理信息 系统进行油气 资源综合评价 陈 伟 刘 大锰 许 露露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1 0 0 0 8 3 ; 2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 0 0 0 4 2 摘要油气资源评价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软件支持下,利用模糊数学与 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庆朝 5 9区块进行资源综合评价应用 ,最终划分出4类有利区块,识别出2个有利井 区。预测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便易行 ,评价结果直观 ,可信度较高。应积极研发各类 G I S软件功能,使其 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模糊数学;层次分析;资源评价 . 中图分类号T E l 2 1 .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3 7 5 4 2 0 1 1 0 6 - 0 0 5 7 - 0 5 I NTEGRATED UATI oN oF HYDRoCARBON RES OURCES BY GEoGRAP HI C I N ATI oN S YS TEM CHEN W e i , LI U Da me n g , XU Lu l u 1 . F a c u l t y o f E n e r g y R e s o u r c e s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Geo s c i e n c e s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2 . C h o n g q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f G e o l o g y a n d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4 2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r e s o u r c e s p l a y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o f o i l g a s fi e l d s .S u p p o rt e d b y G e o g r a p h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G I S s o h w a r e -i n t e g r a t e d r e s o u r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Da q i n g C h a o 5 9 B l o c k w i t h a me t h o d c o mb i n e d f u z z y ma t h e ma t i c s a n d a n a l y t i c h 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As a r e - s u h, 4 t y p e s o f f a v o r a b l e b l o c k s a r e d i v i d e d a n d 2 f a v o r a b l e b l o c k s a r e i d e n t i fi e d .T h e p r e d i c t i o n r e s u l t s h o ws t h a t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me t h o d i s c o n v e n i e n t a n d s i mp l e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i s h i g h l y i n t u i t i v e a n d r e l i a b l e .Ge o l o g i c a l s t a f f s h o u l d f u l l y d e v e l o p 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f u nc t i o ns o f di f f e r e n t GI S s o ft wa r e a n d wi d e l y a p p l y t h e m t o e v e r y fie l d i n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Ke y w o r d s g e o g r a p h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 G I S ;f u z z y m a t h e ma t i c s ;a n a l y t i c h 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r e s o u r c e e . v a l U a t i o n 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 持下 ,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 、编辑 、存储管理、查 询分析 、显示制 图、综 合应用等处 理的综合性技 术。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 比较 ,它将过去的手工 、 单一 、静 态、以定性 为主 的分析技术 推进到多 时 相 、多数据源 、时空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 合分析技术。G I S 作为处理空间地理信息的新技术 是于 2 0世纪 6 0年代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是一门介 于计算机科学 、现代地理学 、测绘遥感学、空间科 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 收稿 日期 2 0 1 1 - 0 2 - 2 O 改 回 日期 2 0 1 1 -03 . 1 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4 0 9 7 2 1 0 7 。 作者简介陈伟,男,1 9 8 3 年生,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油气储层预测与评价研究。 E ma i l c h e n we i 6 2 0 3 1 s i n a . c o n 5 8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特征 是 能够 实 现对 空 间数 据 的分 析 、处 理 和 管 理l 1 。如今它被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 、资源评价、 环境管理 、宏观决策 、灾害预测 、作战指挥 以及全 球性问题。尤其在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方面,越来 越多地为世界各国地质调查部门所采用 ,并在区域 地质调查 、区域矿产资源与环境评价 、矿产资源与 矿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目前国外开发 的具有代表性的 G I S软件有A R C / I N F O ,I G D S / MRS, TI GRI S, S P ANS, MAP /I NF0, GENAMAP, E R D A S等。国内现在普遍采用 的是 由中国地质大 学 武汉吴信才教授等研发的具有 自主版权的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 A P G I s和美国 M a p l n f o 公 司的 Ma p I n f o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桌面地理信息系统 。 近年来 ,国内许多学者 的研 究表 明1 5 - 1 1 J ,对 于资源评价以及有利区块预测,虽然在固体矿产、 液体矿产以及非常规能源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 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评价方法较为杂乱 ,评 价 因素较为单一。 V , ,⋯ , 。将各单因素评价集中的隶属度之 行组成矩阵 R R称为单 因素矩阵。 表示 U 和 之间隶 属度 , 称 为从 到 y 的模糊关系。 中各 因素 y 在 综合评判中的影 响大小可表示 为 上的一个模 糊 子集为 A a , , a , ⋯, a , 当确定 A, R之后 , 其对 该评判对象的综合评判结果为 B A R 。 1 . 2评价体系的建立 影响油气资源 的因素很 多,主要包括地 质 因 素 ,储集因素及含油气特征等因素 ,而每项条件 的 优劣又 由许多因素所决定 ,根据层次结构模型及各 因素相互影响关系,可将各因素划分为不 同的层次 分别进行分析 图 1 。 1基 于地 理 信 息 系统 GI S 的 资源 评价方法 综 合 i平 f介 系 数 油气资源评价是通过对 多源地学信息 的综合 分析 ,对某一地 区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综合评估 , 优选出有利区带 ,为进一步勘探开发部署提供决策 支持 的一种系统工程 ,在油气 田的勘探开发中具有 重要作用。用于资源综 合评价工作 的数学方 法很 多 ,如加权 求和法 、模糊数学方 法、灰色 系统方 法 、层次分析方法等 。 1 . 1评价方法的选择 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必须考虑大量 的石油地质因 素 ,除生、储 、盖及它们 的组合关系之外 ,还主要 包括圈闭条件 ,沉积特征 ,砂体类 型,孔渗特征 , 含油气特征等多项 ,且各项大部分又很难用一个准 确值来表示 。此次研究拟采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资源评价。模糊数学研究 的是 客观事物中各种不确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而层次 分析法是系统论中的一种决策方法 ,是对决策系统 划分层次,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_ 1 j 。将二 者相 结合 ,即可在对某一现象进行评价时 ,对引起这一 现象 的各种 因素 其中的各 因素均带模糊性 进 行评价 ,最终获得对原现象的评价值 。 设单因素集R r ,⋯,r ,有限因 素集 Uu , ,⋯,/Z ,有限评价集 V 砂体特征 O . 4 储层特征 O . 4 圈闭特征 0. 2 r沉积微相 1 0 . 4 { 砂 厚 2 o . 2 5 l 有效砂厚 o . 3 5 f孔隙度 1 O . 4 l 渗 透 率 o . f构造特征 1 0 . 4 l断 层特征 2 o .6 图1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Fi g . i I n t e g r a t e d e v al u at i o n s y s t e m o f r e s e r v oi r s 1 . 3评价步骤的完成 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数据录入 、处理 、分 析和表达功能使资源评价工作更加快速、高效 ,且 能提供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分析和研究手段,提高 油气资源评价的可信度。利用 G I S辅助油气资源评 价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 1 数据的输入与存储 。G I S对数据采用分层 方式管理 ,称之为图层 ,地质 中的每一类特征数据 都可以单独组成一个 图层 ,也可以合并若干类特征 数据组成一个新的图层。数据的预处理和建库工作 主要是针对图层进行操作的。将油气资源评价需要 的各种地理或非地理因素的数据输人 G I S软件 ,形 成一体化的数据库。同时将不同因素的数据采用分 层方式存储于不同图层之内,灵活且方便了数据的 提取与修改。 2 数据的处理与转换。油气资源评价参数 多样 ,对于输入数据库中不同的评价因素 ,图层有 第 3 0卷第2期 陈伟等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油气资源综合评价 5 9 各 自不 同的数据处理方法 。如对于地震 、测井以及 孔渗饱等定量数据要进行不同程度 的去噪 、数据变 换等处理 ,而对于沉积相 ,构造特征及圈闭类型等 定性参数 ,首先要进行图形导人及矢量化处理 ,使 其成为可编辑的数据信息 ,从而为以后的数据成图 及图层转换作准备。 3 单元 图的编 制与处理。按 各 因素评价精 度的不同 ,将 图层进行 网格化处理 ,编制各评价因 素平面分布图及等值线 图,之后按各参数隶属度函 数关系 U对 图层 网格进行赋值 ,形成单 因素评 价网格图层。 4 各图层 的叠加计算 。对全部单 因素评价 网格图层按各 自所 占权重进行叠加运算 ,产生评价 结果 ,生成新的评价结果图层。 5 成果图件的处理 。参 考各类数 据及经验 值 , 将预测成果 图件按不 同网格 区域进 行值域 区间 分类 , 生成成果 图件 。评价值越大 , 评价结果越好 。 2实例应用 朝 阳沟油 田位于松辽盆地 中央坳陷东部朝阳沟 阶地及长春岭背斜带上 ,邻近西北部 的三肇 凹陷 , 由朝 阳沟背斜 、翻身屯背斜 、薄荷台和大榆树 2个 鼻状构造组成 ,是大庆长垣外围油 田中开发规模最 大的低一特低 渗透油 田【 1 3 - J 5 1 。本次研究 的区域 为 朝阳沟油 田朝 5 9区块 ,位于朝 阳沟油 田东北部 , 区块面积约为 6 0 k m 。该区块呈半 环带状包围朝 阳沟背斜东部 ,整个 区域显示为东南高 ,西北低 。 研究 的目的层为扶余油层 图 2 。 2 . 1评价 因素的选择 利用 G I S进行资源评价 ,基于以上思想 ,在建 立评价体系基础上 ,还需对各个单因素确定他们各 自的评价因素 函数和特征值 。对于评价因素中的定 性参数 ,如沉 积微相等 ,通 过给定专 家参数值确 定 ;对于定量参数 ,根据不同地区储层发育情况和 选用的参变量 ,采用降半梯形法 ,构建评价储层线 性隶属度函数。 2 . 1 . 1沉积微相 沉积微相为定性参数, 研究 目的层扶余油层属 于泉头组 四段 、 三段地层_ 】 。泉 四段沉积 时期 , 气 候较为干旱 , 构造稳定 , 湖盆面积较小 , 河流沉积 占 据主导地位 , 主要 以西南部 物源为 主; 至泉 四段 早 期 , 即扶一油组沉积时期 , 湖水扩张 , 沉积相以三角 洲平原相的分流河道和泛滥平原微 相为主, 河道砂 体发育 , 单层厚度为 4 . 2~ 7 . 6 m, 扶一油组 中后期 , 图2朝阳沟油田朝5 9 区块地理位置 Fi g . 2 Ge og ra phi c l o cat i on o f Bl oc k C ha o 5 9 i n Cha o ya ng go u Oi l fi e l d 水下分流河道 、 分流 间湾开始发 育 , 随着湖水 的扩 张, 向上逐渐变为薄层席状砂微相。研究得知, 扶余 油层主力层位集 中在扶一 油组。统计试油试采数 据 , 其 中河 道砂 体 中油 层 、 差油 层 的发 育 占到 了 2 9 %, 干 层 位 4 2 . 5 % ; 点 砂 坝 中 油 层 发 育 占 到 2 4 . 1 % , 水层 1 2 % , 干层 占到 6 0 %以上 , 河 口坝及决 口扇微相砂体油层发育 占到 2 1 %, 干层 7 0 % 以上 ; 席状砂微相 中油层发育 1 4 %左右 , 水层发育较少 ; 其余微相砂体发育干层为 主, 油层基本不发育。根 据以上不 同微相对油气储集性能贡献大小 , 将研究 区各类微相划分为不同的评价值 表 1 。 表 1 沉积微 相评 价值 Tabl e 1 Eva l uat i o n va l u e of s e di me nt ar y mi c r o f ac i e s e s 微相类型 评价值 河道 分流河道 点砂坝 决 口扇 河 口坝 席状砂 泛滥平原 天然堤 1 O. 7 5 0 . 5 0 . 2 5 0 2 . 1 . 2砂体特征 、 研究区扶余油层砂岩厚度为 3~ 5 5 m,平均 1 8 . 4 4 m,主要分布在 l 5~ 3 0 m,占到 5 5 % 以上 , 有效砂岩厚度为 l~ 3 4 . 2 m,平均 l 0 . 9 5 m,其 中 主要集中在 51 5 m,占到 6 0 %以上,分析砂岩厚 度分布规律 ,将砂岩厚度按大于 3 0 m,2 03 0 m。 6 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 5~ 2 0 i n和小于 1 5 m分为 4个 区间,有效砂岩厚 度按大于 1 5 1T I ,9~1 5 m,5 9 m和小于5 m分为 4个区间,确定其隶属度函数。 2 . 1 . 3储层特征 U 2 ,U 2 统计研究区 6口探井 2 6 5块样品 ,其中孔 隙度 主要分布为 1 0 % 一2 0 %,平均孔 隙度 1 5 . 5 %,渗 透率分布为 0 . 0 1~1 6 2 . 5 l 0 b t m ,平均渗 透率 4 . 9 X 1 0~ m ,属于中孔特低渗透储层 。结 合含油气显示数据 ,可将研究区孔渗数据分为 4类 图 3 ,其隶属度函数为 U1 2 丽 1 s s ≤1 5 1 1 5 6 s 一 l 1 其中5 为评价层位的砂岩 U1 3 0 . 0 5 v 1 l 一 9 1 1 1 5s ≤ 2 0 2 0 s3 0 s≥ 3 0 厚度 ,m。 ≤ 5 5 ≤ 9 9 1 5 ≥ 1 5 其中 为评价层位的有效砂岩厚度 ,m。 u2 1 ≤ 1 2 ≤ 一 3 1 2 ≤ 1 5 一 3 1 5 1 8 1 ∞ ≥ 1 8 其中 D 为评价层位的平均孔隙度 , % 。 U2 2 5 K 5 29 K 1 , 5 K 1 K ≤ 0. 05 0 . 0 5 ≤ 3 3 K 1 2 K ≥ 1 2 其中 K为评价层位 的平均渗透率, l 0 ~ m 。 2 . 1 . 4圈闭条件 研究区构造发育史表明, 该区构造发育期与相 邻三肇凹陷生油期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有利于油 气的聚集成藏。扶余油层油水分布较为复杂,主要 受构造带控制,构造轴部多为纯油区,翼部为油水 过渡带。同时该区断层发育,油藏类型主要以断层 孔隙度/ % 油迹-油斑 油浸-含油 图3研究区孔渗交会 Fi g. 3 I te rs e cti on o f t he p or osi ti e s a nd pe rm ea bi1 i ty i n t he. s t udi e d bl o ck 圈闭的构造油气藏为主。综合分析构造特征、断层 的封堵和运移能力 ,将研究区不同部位分为有利圈 闭区、较有利 圈闭区、远景 圈闭 区和非 圈闭 区 4 类 ,评价值分别为 1 、0 . 7 5 、0 . 5和 0 . 2 5 。 2 . 2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是地质条件综合评价关键 的环节之一 ,权重数值 的高低代表 了各评价参数与 储层质量好坏的相关程度 ,相关程度越高 ,则其权 重就越大 ;相关程度越低 ,则其权重就越小 。 权重数值 的确定方法不一 ,冉 启全_ l 曾利用 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自动获得权 重 ,李贵中等 。 。 曾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此 次研究中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权重。特尔菲法是一种 常用的技术测定法 ,它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的经验 与主观判断技巧 ,对大量的 、非技术的 、无法定量 分析的因素进行概念估算 。此次研究经过多轮征询 油 田专家意见,结合研究区实际地质状况 ,最终确 定各评价参数权重值 图 1 。 2 . 3评价值的选取 方案评价参数确定后 ,依次按加权平均法对各 参数进行求值 ,最后求得综合评价值。评价值的大 小反映了该地区储层油气富集能力及开采潜力 的大 小 ,计算的评价值越高 ,反映该区块储层越好 。根 据评价结果 ,将研究区分为 4类 表 2 。 2 . 4结果输出 基于上述评价方法对朝 5 9区块扶余油层进行 了储层综合评价 图4 。结果表明,该区扶余油 层共划分出 4类储层,其中一类储层分布面积广 泛 ,集中在 中部地区,二类 、三类储集层也非常发 育 , 占研 究 区总面积 的6 O %左 右 , 四类 储集 层 在 第 3 0卷第 2期 陈伟等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油气资源综合评价 6 1 表 2 综 合评 价分 类结果 Ta b l e 2 Cl a s s i fic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e v a l u a t i o n 评价值 评价等级 大 于 0 . 7 O . 5~0. 7 O. 3 5 ~0 . 5 小 于 0 . 3 5 I 类有利区块 I I 类较有利 区块 I I I 类一般 区块 l V类不利区块 北部地 区多有发育 ,在南部地 区部分出现。通过以 上分析 ,在朝 5 9区块预测 了 2个有利井区 ,分别 为朝深 1 井 区和朝 5 7井区。 图4朝5 9 区块扶余油层储层综合评价 Fi g. 4 I nt e g rat e d e v al uati ons of F uy u Fo r mati o n i n Bl o ck Cha o 59 3结束语 石油行业作为国家能源的支柱型企业 ,由多个 专业组成,其中油气勘探专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进 行资源评价 ,不仅能 够存储数据,而且可以把各种数据叠加起来,迅速 对大量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从而拓宽了评价 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结果的可信度,其评价方法 简单易行 ,评价结果直观 ,是石油地质工作者的有 利助手 。同时随着我 国东部 的油气田大部分 已经进 人 了中后期开发阶段 ,在整个勘探过程中,积累了 大量的包括各种地质图件在 内的地质信息 ,而利用 现代化的办公手段 ,对这些 图形 、图像信息进行有 效地保存和综合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石油地质工 作者应积极开发研究各类 G I S软件的功能 ,使其能 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 ,成为石油地 质工作者进行资料管理 、图件编制 、项 目施工 、专 题研究 、远景评价和开发方案制定等不可缺少的辅 助手段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1 ]刘学锋, 孟令奎, 龚文平, 等 .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在油气勘探 开发中的应用[ J ] .地理空间信息 , 2 0 0 3, l 2 1 2 1 6 . [ 2 ]刘江梅, 方旭, 黄厚宽. 基于G I S 技术的油气勘探数据库应用与 管理系统[ J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 9 9 9 , 3 4 增刊 1 4 2 . 1 4 8 . [ 3 ]李晓池,M i l l s E G ,B u r c h e r S E . 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在地质 学中的应用 [ J ].地学前缘, 1 9 9 5 ,2 1 - 2 2 3 6 2 4 3 . [ 4 ]李艳春 ,王东坡 ,杨光 ,等 .应用 G I S技术进行油气资源评价 的探讨 [ J ].世界地质,1 9 9 8 ,1 7 3 4 9 - 5 3 . [ 5 ]姚艳斌 , 刘大锰,胡宝林,等.地理信息系统在煤层气资源综 合 评价 中的应用 [ J ].煤炭科学技术 , 2 0 0 5,3 3 1 2 l _ 4 . [ 6 ]郑 贵洲 .地理信息系统 GI S 在地质学 中的应用 [ J ].地球 科 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1 9 9 8,2 3 4 4 2 0 42 3 . [ 7 ]李贵中,白建梅,习铁宏,等 . G I S 支持下的煤层气目标区模 糊综合评价模型 [ J ].现代地质 , 2 0 0 8 ,2 2 1 1 0 3 1 0 6 . [ 8 ]冷济高 ,杜学斌 ,陈少平 .模糊模式判别在油气预测 中的应用 以泌阳凹陷前杜楼地区北部断块区9 8 -2井区为例 [ J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 2 0 0 5 ,2 8 2 1 4 4 1 4 6 . [ 9 ]高有瑞 ,熊运斌 ,李春玉 .模糊综合评判在聚合物驱油 区块评 价中的应用 [ J ].现代地质, 2 0 0 3 ,1 7 2 2 2 2 2 2 6 . [ 1 0]李贵 中,吴立新 ,王红 岩 ,等 .G I S支持下 的煤层气 有利勘 探 目标 区优选 [ J ].天然气工业 ,2 0 0 3 ,2 5 9 7 - 9 . [ 1 1 ]胡宝林 , 杨起 , 刘大锰 , 等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资源多层次模 糊综合评价[ J ] .中国煤田地质, 2 0 0 3 , 1 5 2 1 6 - 2 0 . [ 1 2 ] 张俊福,邓本让,朱玉仙,等.应用模糊数学 [ M].北京 地质 出版社 ,1 9 8 8 4 5 47 . [ 1 3]冯子辉 ,李景坤 ,要丹 .朝阳沟油 田原 油地 球化学特征及 油 源探讨 [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 9 9 4,1 3 4 2 3 - 2 6 . [ 1 4 ] 段文标, 郭建, 陈践发, 等.朝阳沟油田朝5 5断块储层流体连 通性研究[ J ] .大庆石油地质 与开发 , 2 0 0 8, 2 7 3 2 8 - 3 1 . [ 1 5 ]张兴金, 杨清彦, 马世忠.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曲流河沉积微 相及测井相研究[ J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 9 9 4 , 1 8 1 1 7 - 2 1 . [ 1 6 ]冉启全,李士伦 .神经网络的储层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J ]. 新疆石油地质,1 9 9 6 ,1 7 4 3 8 5 - 3 9 0 . 编辑李安峰